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第1课(学案),繁盛一时的隋朝: 正文

第1课(学案),繁盛一时的隋朝:

2017-02-25 06:44:5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学案】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题】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型】新授课 编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学习诊断】

1、秦朝概况: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秦亡的原因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秦朝灭亡的时间

2、按顺序列举所学的中国古代政权更替名称。

【学习过程】 普读求是(看书P2—5页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 ,都城__________ 。

2、南北统一:时间 ;最后灭掉的政权 。

3、思考:隋文帝时社会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二)大运河的开通

1、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有准!注意标记关键词!

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 在位皇帝?中心? 南北点? 地位? 作用?

2、请用简笔画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标记出中心、南北点),并简述重点组成的四段名称?

3、思考—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古代的哪个朝代?类似之处有哪些?

【自主建网】

时 间:_________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都 城:__________

新统一南北统一:____ 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一与_________年开始

大运河大运河在位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地位(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导学案

篇三:【学案1】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培养的审美的观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之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讲清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代周”的发生就不难理解了。

2.隋朝的统一

先讲清隋朝统一的两个条件:一是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

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封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教

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三.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一目是全课重点,要充分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导入框、课文、“动脑筋”、地图、“活动与探究”之二)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或讨论,并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1)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参见重点分析)。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2)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引导学生找到“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这句话(这是本课书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已知”引出“新知”(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利用《隋朝大运河》地图(有条件的学校可用现代化手段做成课件)介绍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开凿大运河的概况。使学生认识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打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页的历史材料;②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⑤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6.最后,教师可利用本课课题“繁盛一时的隋朝”作全课小结。这个任务由学生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导学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1)记住:隋朝统一的时间、建国者;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最后灭掉的政权。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大运河的基本情况(中心、南北二至、四段名称)、大运河的作用。

(2)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 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南北重归统一

1.联系中国历史上册学过的知识,思考:隋朝统一全国具备了什么条件?

2.北周末年,外戚夺取了政权,建立朝,定都。他就是 。 年,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了全国。

3.阅读课本第3页最后一段并观看屏幕上的表格资料,思考:隋朝建立后,为什么出现经济繁荣景象?

① ;

② 。

二.大运河的开通

(1)重新阅读导入框、课文、“动脑筋”、地图、“活动与探究”(二)等资料,思考:

①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②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朗读〔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以,从北至南依次分为、、 、

(4)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二.课堂小结(自己完成)

三.综合分析题

假如你是一位历史学家,请你就隋朝开凿大运河一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1课(学案),繁盛一时的隋朝:》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9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第1课(学案),繁盛一时的隋朝:
相关文章
  • 第1课(学案),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案】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题】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型】新授课编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