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分子动理论》教案
篇二:分子动理论练习题
分子动理论练习题
1.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 2.围绕太阳运行的九大行星中,轨道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轨道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地球处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_______条轨道上.
3.将以下内容根据物体尺寸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①地球②生物体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分子⑥原子核⑦细胞⑧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 6.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
8.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这一过程越快.
9.高压下,油可以渗出钢管壁,这一现象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也有_______. 10.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C 分子很小,用一般的显微镜看不到D 分子大小通常以nm做单位来量度 11.关于分子的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一切物体都有分子组成 B 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C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D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12.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13.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是( )
A 吸盘式挂衣钩可吸附在瓷砖表面B 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折断铁丝 C 用胶水把纸粘在墙上D 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
15.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16.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 A 分子太多B 分子间没有空隙
C 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存在 D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7.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 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 C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D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18.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引力 B 只有斥力 C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引力与斥力大小总相等
1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B 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C 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 D 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味 20.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无内能 B 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大 C 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 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2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的内能大B 温度降低到零摄氏度时,水就没有内能了 C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D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23.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的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 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中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的
24.甲乙两块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在地面上,乙冰块静止在距离地面10m高处,则两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B 乙的机械能大C 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
25.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放入等量的糖块,过相同的时间后,品尝两杯水,哪杯水感觉更甜?为什么?
篇三:分子动理论基础过关及中考真题及答案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了解内能利用的重要意义。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课前学习
分
运
动
理
论
、
内
能
热量的比 计热 算 容 单位: 。 叫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 单位:,读作。 水的比热较,为。分子运动论 内能
课堂学习
一、分子动理论
例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C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及时练习1]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2.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扩散现象
例2:宝来桥码头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及时练习2]
1.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这是一种 现象,说明花粉分子。 OQ吸
公式 Q放 或
三、物体的内能
例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倒入少量乙醚, 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塞
子 ,这是 使金属管的内能温度 ,通过 把金属管子的一部内能转移给乙 醚,使乙醚的增加,温度 。
[及时练习3]
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暧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
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B.将壶里的水烧开,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火炉旁烤手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物体的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四、热量
例4: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及时练习4]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在物体对外做功过程中,物体不断地放出内能
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变化就越大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五、燃料的热值
例5: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天然气的热值为7.1×10J/m,它表示的意思是 。3m的天然气完全燃烧能放出 J的热量。
[及时练习5]
1.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373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2.汽油的热值是4.6×10J/kg,现需要9.2×10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由燃烧汽油提供,则要完全燃烧_________kg的汽油。若这些热量由完全燃烧400g的某种燃料来提供,则这种燃料的热值为_________________。
六、比热容
例6: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水温从80C上升到90C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 D.水结成冰
[及时练习6]
1.由c=OO76Q,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t?t0)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2.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C的水比0C的冰效果好
七、热量的计算
例7:1g水温度升高1C,吸收热量为J;1J热量可使1g水升高温度C
例8:天然气是当今家庭中使用较普遍的一种能源,现用天然气(甲烷)来加热水。
(1)为使2Kg的水温度从20C加热到100C,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0000oo
(2)如果加热过程中,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只有50%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的天然气?
(天3
然气的热值为8.3×10J/m,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C))
当堂检测
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 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7330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也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4.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把铝块与铁块再放在一起时,则( )
A. 它们间不会有热传递B. 热从铝传到铁 C. 热从铁传到铝 D.无法确定
3 5.已知铅的比热容为0.13×10J/(kg·℃),质量为100g的铅温度由600℃降低100℃,可放出
______________焦耳的热量,这些热量能使200g的铜温度从20C升高到___________C.铜的比热容为0.39×10J/(kg·℃)3
00
6.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3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_m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J/m,水的比热容c=4.2×10J/(kg·℃
) 7333
《分子动理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8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