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德清四中“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然而很同学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感恩的意识和行动缺失严重。因此学校将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全力营造“感恩”文化,政教处和校团委联合开展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针对我校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道德风尚。把感恩意识内化为一种责任,外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二、活动主题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18日至5月15日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第10周:4月18日——4月22日) 1.制定德清四中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2.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主要内容:国旗下讲话围绕“感恩”主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宣布活动方案;团委、少先队发出“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倡议。
3.召开一次“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 4.利用音乐课学唱《游子吟》和感恩歌曲。
(二)全面实施阶段(第11周:4月25日—29日、第12周:5月2—6日) 第11周:
1.开展“学会感恩,与爱同行”黑板报评选活动
2.利用母亲节(5月8日)向家长说一句感恩的话,给父母或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算一次父母从小学到现在的感恩账。
3.写感恩信(班主任布置,第12周上交,要求统一用稿格纸)。 第12周:
1.举行“感恩信”评选活动。由班主任推荐3篇感恩信(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老师),参加学校评选,评选出的优秀感恩信利用校园广播和宣传窗进行宣传(语文组负责)
2.感恩互动。在家长会将学生的感恩信发给每一位家长,将班级中优秀的感恩信进行朗读。
3.举行感恩演讲比赛。(由语文组负责)
(三)总结表彰阶段(第13周:5月9日—13日)) 1.评选班级“感恩之星”,校十大“感恩之星”暨第九届“十佳优秀学生”。 2.班主任进行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3.进行“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签名仪式。 4.将获奖的感恩信在校广播站进行宣传。
德清四中 政教处 团委
2011年4月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感恩行动 各位家长: 您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然而很同学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感恩的意识和行动缺失严重。因此学校将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全力营造“感恩”文化,政教处和校团委联合开展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马上就是母亲节了,学校在这里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同时要求孩子在这段时间开展一次感恩行动:利用母亲节(5月8日)向家长说一句感恩的话,给父母或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算一次父母从小学到现在的感恩账。希望各位家长能配合我们学校做好这
德清四中 2011年5月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开展“感恩箴言”评选活动。每个班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推荐五个“感恩箴言”参加学校评选,学校将在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50句优秀的感恩箴言,并利用宣传窗和校园广播进行宣传。
篇二:“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策划人: 张辅良
活动班级: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0届双优助学班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我校双优助学班的实际,在班级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此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全方位地对全体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建设学校“感恩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知恩图报的一代新人。
二、感恩教育的目标: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支点。我校在2007年开始招收双优助学班和所有的“宏志班”一样,通过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补贴生活费和住宿费,预计免补每生每学期所需费用2300元。这两个班率先在省会城市招收学生,面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子女和周边农村农民的子女,利用城市的教学资源和省级示范校的教育理念,给与这些学生给好的关怀和帮助,促他们成才。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的学习任务。
1.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知恩”。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通过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谁都没有只奉献不回报的义务,谁也都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利。人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一个人再强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对他人施予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铭记于心,没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和不健康的。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顾及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记仇甚至报仇。用感恩的心来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有感恩心的人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如今年五一回家,我们给学生安排了一个作业:给父母实实在在做件事,写出你的感受。学生给父母做了一顿饭,给父母洗了一次衣服,帮父母下地劳动,给重病的母亲擦身子,给父母洗了一次脚等等,虽然这小小的一次活动,但对学生感触很深。
2.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图报”。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感恩与“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尚有反哺之心,羔羊犹有跪乳之行”,不会感恩、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报,既是缺乏修养、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产生回报恩情的一种冲动。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通过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图报”能力,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国家和社会。在教育中我们要求我们班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在爱中,就要学会去报答,虽然没有多大的回报,但可以用文明的言行回报,用热爱班级学校的举动回报,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来回报。
3、通过感恩教育还要高层次地让学生明白在知恩图报的同时施恩不图报。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当抱着宽容心态去帮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否则你就不会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去帮助别人。
4.通过感恩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三、感恩教育的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时间从200年3月中旬起至200年5月中旬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5日至3月25日):主要利用主题班团会活动、支部生活栏、黑板报等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并组织学生学习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3月26日至 5月中旬)
1.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
2.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1)四月中旬组织参加“中华亲情作文”的征文活动,每班择优选取十篇寄给大赛组委会,优秀作文在班级进行了朗读,并在宣传栏上张贴。
(2)活动期间,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书写一封《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结合三月月考成绩情况,向父母汇报近期的学习生活,表达对父母家人的感激之情。
(3)计算我能花多少钱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算一算自己进入高中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其他非赞助学生应该上交多少钱,自己免去了多少钱。
(4)学习二十四孝故事,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孝感动天(2)亲尝汤约(3)啮指痛心(4)百里负米(5)芦衣顺母(6)鹿乳奉亲(7)戏彩蚁亲
(8)卖身葬父(9)刻小事亲(10)行佣供母(11)怀橘遗亲(12)埋儿奉母(13)扇枕温衾(14)拾葚
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17)乳姑不怠(18)卧冰求鲤(19)恣蚊饱血(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笋(22)尝粪忧心(23)弃官寻母(24)涤亲溺器。
3、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1)、举行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在班级活动的基础上,每小组择优选取一篇上报班级,在团会上进行演讲。
(2)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工人、教师家属还是校夕卜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然后逐步推广到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同学。尤其是两个班在值周的活动中具体落实。
4、感激同学问的爱心相助。
召开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倡导每个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由校团委组织开展“学会感恩、共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
6、组织学生选出感动班级的十件事活动。
7、利用主题班会,学唱“感恩教育”歌曲。推荐歌曲:《感恩的心》、《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等。
(三)总结评优阶段:
3月30日召开“感恩与生命”的主题观摩班会。
5月4日上交感恩的具体事例材料。
班主任总结感恩教育成果,形成经验材料。
一:扬起理想风帆,到达成功彼岸——高中励志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一、班会背景: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确立理想、立志成才,对以后的人生走向有重要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确立目标,做有理想的人。
二、班会目的:
1、通过讲故事、演讲等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理想的热情;
2、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理想,早日确立学习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3、通过活动,让学生清醒地对自己有定位,确立目标,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扬起理想风帆,到达成功彼岸。
三、班会准备:
1、选择组织能力较强的男、女同学各一名担任主持人,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
2、选择讲故事能力较强的同学讲故事,并准备好故事内容: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课后排练;
3、演讲选手的挑选和排练;
4、小品演员的挑选和排练;
5、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6、“我的理想”卡片收集准备,组织学生准备卡片,写上自己的奋斗目标,准备在活动中分享、交流;
7、音乐、多媒体的准备。
四、班会流程:
(一)班会流程
1、主持人开场引入主题
2、同学讲故事,谈理想(结合故事内容,用多媒体展示主人公相关生活照片); 同学演讲,谈理想 (背景音乐:纯音乐)
3、小品剧《我的未来不是梦》的表演
4、名言警句畅谈环节
5、“我的理想”交流分享环节
6、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背景音乐:明天会更好)
方案二:“我爱我的班级”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日常文明礼仪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班集体增光添彩。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我代表高一、1班45名同学欢迎各位来宾的光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小水滴,来自四面八方,一个“缘”字让我们聚集进了高一、1班这条美丽的河流中,我们要齐心协力让这条河流长流不息,闪亮动人。下面我宣布高一、1班《我爱我的班级》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下面请听 等同学带来的心声《我爱我的班级》
下面我们进入紧张激烈的文明礼仪和专业知识竞猜活动。由陈汉林主持这个环节 宣布规则:
1、活动分为四组,每组两个人。【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3篇】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3篇。
2、一人背对屏幕,一人根据屏幕上的内容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进行描述,直至猜对为止。
3、在描述过程中不得出现屏幕上的字,否则示为无效。
4、每组内容限制在一分钟之内完成,猜多者获胜。
5、在活动中其他同学应保持安静,不准提示。
6、记时员应严格控制时间
下面我宣布高一、1班《我爱我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各位领导 和老师退场。
方案三:责任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活动背景:
责任感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是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 是不懈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学奉献给社会的重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应肩负着对自己、对他人和集体、对家#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庭、对社会与国家等的责任。在众多优良品质中,责任感 是那样朴素而又十分可贵。 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来
篇三: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更是建设“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倡导校园诚信文明。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在我班开展“感恩”诚信教育活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让学生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
二、目标任务:
1、 让学生学会“知恩”,使学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感受亲人、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恩惠。
2、 让学生学会“报恩”,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
3、 让学生学会“施恩”,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三、主要内容
(一)以“家庭教育投入调查”为起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对前途、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二)以情感调动为切入点,开展培养感激父母的亲情、感激社
会的胸怀、感激人生的激情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三)以培养学习责任感为落脚点,让感恩之情落实在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社会的具体行动上。
四、方法和途径
“学会感恩”教育,要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要将日常的教育渗透与有计划的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其基本的方法和途径有:
(一)专题主题班会
(二)师生、父母恳谈会
(三)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
(四)日常的教育渗透
(五)开展“感恩教育”讲故事活动
(六)总结评比
五、实施步骤
从2011年9月份起,我班将开展“学会感恩”教育作为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内容,活动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9月份:召开“感恩教育”主题教育班会,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学会感恩。
(二)10月份:开展三个“感谢”活动: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
1、感谢同学帮助我:同学是学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处,心有感谢,也许从没表达。通过活动,使同学们学会感谢
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1)、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
(2)、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
(3)、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2个同学,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恩情通过一封信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2、感谢父母养育我:如果感恩之心能从小养成,长大后就一定会知恩图报,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而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又怎么可能去爱事业、爱国家、爱别人?
(1)、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将自己的生活费、衣服钱、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利用大休时间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开展“孝心”活动《我为爸爸妈妈洗脚》
3、感谢老师教育我: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1)、组织学生学习关于老师的歌曲。
(2)、征集感谢老师的格言。
(三)11、12月份:组织学生阅读优秀图书,唱十首优秀歌曲,讲十个道德故事,为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有效载体。
六、总结“学会感恩” 活动,评出“感恩之星”。 让有关获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感恩教育活动方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1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