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2017-05-02 05:52:3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国民经济核算作业3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3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 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

答:联系:一般各国总是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然后再将其纳入国外帐户体系。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帐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原始收人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帐户中资本帐户、金融帐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区别:(1)立足点不同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当期对外交易流量的记录,不反映对外经济存量的多少,国外帐户中的对外资产负债帐户反映对外资产负债的存量。 (3)分类的差别

对金融项目,国外帐户以金融手段的种类作为分类基础;国际收支平衡表以期限和功能为主要分类基础。

(4)核算目的与分析功能上的差别。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 答:(1)复式记帐原则。

(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价原则。 (3)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的记录时间原则。 (4)所有的记帐一般要折合为同一货币。

(5)对于每一个项目,将“贷方-借方”,差额记入“余额” 3、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力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1)人口总量统计。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

(2)人口变动统计。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

(3)人口构成统计。包括: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地区构成统计;人口的社会构成。

劳动力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1)社会劳动力资源和构成数量统计。 (2)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 (3)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第1题】以下是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原始资料:

总产出100万元;中间消耗60万元;出口额10万元,其中货物7万元,服务3万元;进口额5万元,其中货物3万元,服务2万元;居民最终消费26万元,政府最终消费6万元;资本形成3万元;从国外得到原始收入8万元,付给国外原始收入7万元;从国外得到经常转移收入3万元,付给国外经常转移2万元。 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编制货物和服务帐户;

(2)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适用帐户; (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货物服务部分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

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100-60=40(万元)

(2)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外获得的原始收入-支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40+8-7=41(万元)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从国外获得的经常转移收入-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41+3-2=42(万元)

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消费=42-(26+6)=10(万元)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3)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4+1+0+1=6(万元)

货物和服务项目的差额都为正值,说明该地区这两项内容都是国际收支顺差,该地区在对外经济交易中出口能力较强。 【第2题】某国有如下资料:

(1)劳动报酬20000亿元,生产税21000亿元,所得税6000亿元,生产补贴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2800亿元,营业盈余926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 (2)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

要求:(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

(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分配法)G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20000+(21000—16000)+12800+9260=47060(亿元)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47060—60=47000(亿元)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47000—12800=34200(亿元) (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

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固定资产折旧+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14000—12800+(—30)—11000=-9830(亿元)

【第3题】已知某地区某时期的下列资料(单位:亿元):

(1)期内总产出8553,中间消耗3775,最终消费3858,总资本形成88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05,固定资本消耗589),产品中出口1124,进口1093。

(2)期内劳动报酬支出2583,来自国外劳动报酬净收入-10,生产税净额601,其中,对国外支付产品税5,另对国外财产收入净支付16。 (3)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1,资本转移净额-3。

(4)期内对国外负债1632,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00,短期资本往来132;金融资产净购买1630,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30,短期资本往来100。 根据以上资料:

1、计算下列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总收入;(3)国民可支配收入;(4)储蓄;(5)国外净资本流入 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 1.相关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亿元) (2)国民总收入(国民原始总收入)

=GDP+来自国外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4778+(-5)+(-10)+(-16)=4747(亿元)

国民原始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4747-589=4158(亿元) (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现期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4747+1=4748(亿元)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产消耗 =4748-589=4159(亿元)

(4)储蓄总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4748-3858=890(亿元) 储蓄净额=储蓄总额-固定资产消耗=890-589=301(亿元)

(5)国外净资本流入=金融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1630-1632=-2(亿元) 或:国外净资本流入=净储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固定资本消耗) =301+(-3)-(889-589)=298-300=-2(亿元)

2.国民经济流量账户

货物与服务账户 单位:亿元

篇二: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三)名词解释

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6)国外,指与该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非常住机构单位。

2.答: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它是以生产活动和生产某个产品的相对独立性为原则的,具体特征是:(1)具有一定生产场所;(2)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包括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的投入;(3)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活动,并能编制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账户。

3.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是以下几大类。

(1)货物和服务交易。来源主要是国内生产和进口,使用主要是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或出

口。(2)分配交易。它是指由生产创造的增加值形成收入初次分配给劳动力、资本和政府的交易,以及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交易。(3)金融交易。它是指各类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净购买)或负债的净发生过程中债权与债务资金上的交易。(4)内部交易。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全过程上的系统一致性,对于企业或基层单位生产者自行生产自己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或基层单位的内部交易看待。

4.答: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负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所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

5.答:分类体系建立在经济主体和交易分类的基础上。

(1)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是经济主体分类。(2)生产领域中的分类是为反映产业结构、总供给结构及生产率计算和经济结构分析服务的。(3)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中的机构部门分类,主要为分析收入分配结构服务。(4)在最终使用领域,消费按政府和居民消费目的分类,是为分析政府职能作用和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服务的;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主要反映金融市场的各种结构和联系。对非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是为投资品需求结构和资本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分析服务的。

6.答:(1)在生产阶段,用GDP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2)在收入分配阶段,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反映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3)在最终使用阶段,各种消费构成总量指标反映消费需求;储蓄作为积累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向资本形成和金融市场分流。因此,可以用金融投资和负债、固定资本形成、库存投资以及其它非金融资产购买净额等指标来体现最终产品使用状况。

7.答: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具体讲,就是一国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相等,它们与最终使用在消费和积累上的国民最终支出总量也是相等的。概括地讲,国民生产总量转入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后形成最终支出,最终支出是对生产总量的市场实现。从经济过程来看,它们之间就像三个等量的轮子,相互关联、带动,形成不断循环。三等价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一致性的重要原则。从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来看,三等价原则体现为前后账户之间统计核算的联系和统计口径范围的统一。此外,三等价原则对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分类也有重要指导作用,即各种分类之间按照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相互关联、系统一致。

第二章

(三)名词解释

1、货物指的是物质产品,也即有形的商品,例如粮食、面粉、煤炭、机器等有形商品。服务是指无形的商品,并且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一般情况它不能被储存。

2、固定资产折旧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因生产活动使用固定资产而耗损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它反映了固定

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价值转移。

3、市场产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产出,其特点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规模和价格。

4、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5、中间消耗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6、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扣除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7、营业盈余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8、总消费是核算期内机构单位为满足个人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对货物和服务最终消费的支出合计。它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居民消费,即居民在核算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另一是社会公共消费,即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总计。总投资是机构单位在核算期内对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投资支出总计,包括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两部分。

9、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10、部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指某部门增加值增量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它是研究产业结构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用公式表示为: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四)简答题

1、答:(a)这个企业为经理买这辆小汽车要作为投资计入GDP,而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的报酬让他自己买这辆小汽车在国民收入核算要作为消费计入GDP(b)假若一个消费者买本国生产的轿车消费,则该购买支出要计入GDP,若购买进口轿车消费,则该消费支出要作为进口从GDP中扣除

3、答:货物和服务各自的特点表现在:

(1)货物是有形商品,服务是无形商品;(2)货物被生产出来后,在未被消费以前可以储存,而服务则不能被储存;(3)货物的生产和消费是分离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

4、答:机构单位总产出核算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对生产要素最初投入的价值核算,即对地租、工资、利息、利润等的核算;(2)对货物与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核算,即对固定资产的消耗和中间产品消耗的核算;(3)对生产税净额的价值核算,即对生产税减生产补贴的核算。

6、答:用“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出,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是单位内工业生产活动成果,单位内非工业生产活动如建筑、农业等成果不能计入;(2)必须是本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成果,即本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和工业性作业,非本期的成果不能计入;(3)必须是单位内工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即本期内在单位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单位内不允许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8、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

(1)小型工具。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

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9、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10、答: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生产的重要尺度,它在衡量经济活动净成果方面有着其它指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虽然为人们提供了福利的绝大部分,是影响社会福利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国民净福利并非十全十美,用它作为国民净福利指标至少有以下不足:

(1)国内生产总值只衡量了经济活动的直接成果,但远非经济福利的全部。因为经济福利还会包含一些间接成果,如居民闲瑕时间的增多等,但这些间接活动成果都不能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体现出来,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的范围小于经济福利的范围。

(2)国内生产总值并未包括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全部产品和服务。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产范围,家务劳动提供的服务以及其它一些非市场性的活动成果并未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之内,而这些活动的成果在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国内生产总值还会夸大社会福利。国内生产总值只核算经济活动的直接成果,并不考虑生产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等负效应,而环境污染恰恰会降低社会福利。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社会的非科学性和非准确性。

(五)计算题

6、【解答】:(1)各部门中间消耗为:

农业: 2300×34%=782(亿元)

工业:9200×75%=6900(亿元)

建筑业:1000×70%=700(亿元)

运输业:540×50%=270(亿元)

其他服务业:3200×25%=800(亿元)

(2)国内生产总值=总支出-中间消耗=(2300+9200+1000+540+3270)-(782+6900+700+270+800)=6858

(3)国内生产总值/总支出=6858/(2300+9200+1000+540+3270)=42%

5、【解答】:总产出=保费收入+投资收入-费用-死亡赔款-红利支出=400+60-25-120-5=310(亿元)

1/8,【解答】:(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10287-1480-5240-595=2972(亿元)

(2)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

7、【解答】

(1)生产法GDP=1753.39(亿元)

(2)收入法GDP=1753.39(亿元)

(3)支出法GDP=1753.39(亿元)

12、【解答】:(1)按汇率计算的GDP=82067.5/8.2796=9912亿美元;

购买力平价=82067.5/38460=2.1338

(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实际GDP/购买力平价=按汇率计算的GDP×汇率/购买力平价=782×

8.2796/2.1338=3034(美元/人)

(3)由以上计算的,购买力平价低于按美元表示的平均汇率,导致计算的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高于按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从而高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货物和服务。

2、最初投入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4、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中间投入系数,是两个部门间直接存在的投入产出的数量表现,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的数量。

5、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和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以反映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

7、影响力系数反映某部门最终需求变动对各部门产出的影响程度,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各部门最终产品变动对某部门产出的影响程度,这两个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用以分析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四)简答题

1、答:第一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账户有以下作用:(1)反映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2)反映产业部门的初次收入形成;(3)反映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品的使用去向;(4)是反映产业部门间关联的基础。

篇三:《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

1.B2.A3.D4.D5.A6.D7.A8.D9.C

10.D11.D12.C13.B14.A15.C16.D17.C 多项选择题:

1.ABCDE2.BCD3.ABCDE4.ABD5.AB6.BD7.ABD 作业二

单项选择题:

1.D2.B3.D4.C5.A6.C7.B8.C9.B

10.B11.C12.B13.D

多项选择题:

1.ABCE2.ACD3.ABCD4.BCE5.ABC6.ACD

7.ABCDE8.ABC9.ABC10.BCD

作业三

单项选择题:

1.A2.D3.A4.B5.C6.B7.D8.B9.C 多项选择题:

1.ABCD2.CDE3.ABD4.ACDE5.ABC6.ABCD

7.ACDE

作业四

单项选择题:

1.C2.B3.C4.A5.C6.B7.A8.A9.A

10.C11.C12.C 13.C14.A

多项选择题:

1.ABCE2.ABCD3.AC4.BD5.AD6.ABDE7.ABCDE

8.ABCDE9.BC10.ACD

简答题

1、 第一次作业 简述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负

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所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

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

2、 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

面的区别?

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实物形态: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原材燃料等。

价值形态:是生产的转移价值

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

1、 小型工具:虽可长期使用,也应视为中间消耗(凡是价值

低于200元的工具都为中间消耗)。

2、 资产的保养与修理(分两种情况)

(1)普通的保养与修理 中间消耗

(2)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 固定资产

投资属固定资产形成

3、 研究与开发

(1) 购的研究与开发成果

(2) 非研究与开发单位从事研究与开发支出性质属于投

资性活动

实际核算中,如能对其进行估价,并能准确核定

其折旧率,则计入固定资产形成。否则作为中间消耗。

3、 举例说明生产账户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生产账户的基本结构:来源:总产出

使用:1、中间消耗

2、增加值(的四项构成)

生产账户的作用:是表现生产核算结果的工具。它可以完整、清晰、简捷地表达生产核算的内容。可以概括地表达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与分配法。

第二次作业

1、简述制约直接消耗系数大小的因素

(1) 生产技术水平

(2) 产出的结构

(3) 价格水平

2、由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简述收入分配核算的账户组成

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

收入初次分配:

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生产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编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

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后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入。这些内容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分配账户的内容”。

3、如何理解收入分配账户中“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之间的关系:

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账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来源方的劳动报酬与生产税净额与收入形成使用方中的劳动报酬与生产税净额也有联系与区别。

4、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项和平衡项分别是什么?设置该账户主要起到什么作用?该账户是否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

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项是可支配总收入。平衡项是总储蓄

该账户主要作用是:反映可支配收入使用去向,即使用于最终消费和储蓄有关内容。

该账户不是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因为部门账户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部门中不记录最终消费,其可支配总收入等于总储蓄。

5、积累账户包含哪些子账户?他们所核算的经济交易或经济流量分别是什么?

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关系,说明金融账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资本账户的平衡项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二者是相等的。

金融账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1) 金融账户是使所有经济交易账户得以终结的账户。

金融账户与资本账户密切联系,解释了各机构部门在非金融交

易中形成的资金盈余之去向和资金短缺之来源。

(2) 金融账户与资产负债账户之间的联系紧密。

第三次作业

1、宏观资产负债核算与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怎样?

宏观资产负债核算要以微观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二者的基本概念是一致的,但包含的具体项目扩其分类,以及核算所采用的价格,由于目的不同,二者较多的差异。

2、简述资产负债估价的一般原则:

(1) 现行市场价格估价

(2) 交易双方同一估价

(3) 估价真实性

(4) 资产负债存量重估价

由于资产负债是按现行市场价格估价,从期初到期末必然有市场价的变动以及与价格有关联的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因此对资产负债存量要重估价。

3、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都是存量账户,资产负债表是不是?资产负债表与积累诸账户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资产负债表是存量账户。

资产负债表与积累诸账户之间的联系是:期末和期初资产负债表内相应的各项资产、负债的差额就是该期资产负债的全部变化。这些变化正是通过积累系列账户,即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分别表现的。

资产负债表积累诸账户间的区别是:前者是存量账户后者是流量账户。

4、 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为什么要设置国外账户?与经济总体账户和机构

部门账户相比,它有何特点?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设置国外账户的必要性是:前面涉及对外经济核算内容,国外机构是作为各账户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持账户的平衡关系而存在。不能满足对外经济系统核算的要求。

国外账户与经济总体账户和机构部门账户相比的特点有:

(1) 国外账户立足于国外

(2) 国外账户只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种类

交易并不反映国我上全部经济活动或经济交易的整体。

(3) 国外账户记录的交易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国内机构部门账户

上记录的某项经济交易的对应登录。

5、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1) 立足于本国编制

借方:记录外汇支出性经济行为

贷方:记录外汇收入性经济行为

注意:储备资产项目:借方:记录储备资产增加

贷方:记录储备资产减少

(2) 余额栏(差额)=贷方-借方

注意:表中的所有项目(包括储备资产的余额)皆是贷方-借方

(3) 表中体现了会计借贷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 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国际收支总差额与储备资产差额数额相等,符号

相反。

第四次作业

1.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划分经常账户与积累账户的依据是什么?它们各自包括哪些子账户?

答:划分经常账户与积累账户的依据是:交易或经济变化的影响性质。

经常账户:核算的内容仅限于影响到储蓄或消费水平的那些经济交易的流量 积累账户:核算其他所有影响到资产负债水平但并不影响到储蓄或消费水平的经济交易或经济变化的流量。

经常账户包括:1、货物和服务账户

2、生产账户

3、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

(1) 收入形成账户

(2)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3) 收入再分配账户

(4) 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积累账户包括:1、资本交易(形成)账户

2、金融交易账户

3、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

4、 重估价账户

2.从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账户综合的积累账户中可以考察哪些综合关系?

答:1、各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与资金筹集、金融资产购买与金融负债、其他积累中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变化、重估价之间的联系。

2、各机构部门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0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相关文章
  •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3答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3答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简答题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答:联系:一般各国总是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