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汉语言文学试题 正文 本文移动端:汉语言文学试题

汉语言文学试题

2017-05-02 05:51:1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B.士封羊,无血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D.“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

A.国别体

C.编年体

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

A.微言大义

C.质朴平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第1页 共9页 B.辩丽恣肆 D.详赡生动 B.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

A.气势磅礴

C.奇幻诡谲

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

A.论体

C.骚体 B.赋体 D.七体 B.铺张扬厉 D.冷峻峭拔

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

A.离骚者,犹离忧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

A.刘向

C.桓宽

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

A.笔法谨严

C.各篇相对独立 B.气盛情切 D.前后连贯成篇 B.刘歆 D.桓谭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D.离,别也;骚,愁也

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

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C.长篇巨制,偶含劝诫

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

A.《鹏鸟赋》

C.《洞箫赋》 B.《杨柳赋》 D.《鹦鹉赋》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 D.愤世嫉俗,质朴自然

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

A.枚乘

C.班固(《咏史》) B.苏武 D.张衡

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

A.《涉江采芙蓉》

C.《迥车驾言迈》

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

A.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3)

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第2页 共9页 B.《迢迢牵牛星》 D.《明月皎夜光》

C.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D.刘宋泰始二年(466)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

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

A.阮籍

C.应璩 B.何晏 D.嵇康

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

A.“弘丽妍赡”

C.“缛旨星稠”

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

A.曹植

C.陶渊明 B.郭璞 D.谢灵运 B.“文采高丽” D.“文典以怨”

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

A.元嘉时期

C.建安时期

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

A.江淹

C.谢胱 B.沈约 D.王融 B.永明时期 D.正始时期

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

A.庾信

C.温子升

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

A.吴歌

C.南朝乐府 B.西曲 D.北朝民歌 B.宇文毓 D.徐陵

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

A.曹植《登楼赋》(王粲)

C.左思《三都赋》

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

A.东汉

C.西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第3页 共9页 B.建安 D.南朝 B.王粲《洛神赋》(曹植) D.江淹《芜城赋》(鲍照)

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者郦道元(杨炫之)

C.属于地理著作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 D.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兴间(东魏孝静帝时期)

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

A.重气质

C.重文采

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

A.“六对”、“八对”说

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

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

A.初唐四杰

C.吴中四士

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D)

A.清稳闲适

C.平淡自然

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

A.山水游记

C.变文

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神话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发展方向的特征有(ABCE)

A.主题

C.情节

E.想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第4页 共9页 B.情感 D.形象 B.讽刺小品 D.俗讲 B.刚健爽朗 D.奇崛幽峭 B.文章四友 D.大历十才子 B.提倡风骨和比兴 D.“象外之象”说 B.重骨力 D.重思理

32.下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有(A、B、D、E)

A.陈琳

C.阮王禹

E.刘桢

33.宫体诗的特点有(A、C)

A.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

B.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C.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

D.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E.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34.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A、B、E)

A.沉雄气质

C.文采华丽

E.以骨力取胜

35.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A、B、C)

A.文以明道

C.不平则鸣

E.声律严整 B.唯陈言之务去 D.用事绵密 B.慷慨悲壮 D.清新自然 B.孔融 D.王粲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7.墨翟

---即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第5页 共9页

篇二:汉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试题

1、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案1: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往往被分为内容与形式两部分,尽管强调二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但还是存在重内容而轻形式的倾向与偏颇.本文试图通过立足于人自身,立足于文学创作过程,引入“材料”、“形式化”等概念,重新思考和讨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文学文本中,形式与内容二者相反相成,既存在张力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和谐统一、融为一体.[著者文摘]

答案2: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的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认识和表现形式。内容包括经过作家、艺术家加工改造后描写在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和作家、艺术家对所描写现实生活的态度和评价等。前者是文艺作品内容的客观方面,也称为生活内容;后者是文艺作品内容的主观方面,也称为思想内容。文艺作品内容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即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在特定的作品中总是融合、统一为一体。越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内容的两个方面越是高度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两个方面相游离的作品不可能是优秀的作品。具体构成因素有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文艺作品的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客观表现。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由一定的物质材料形成的作品的外在形态。当作品的内容还没有获得一定的艺术表现的时候,它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就还没有形成。只有当作家、艺术家依据作品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它加以组织结构,并给以一定的物质表现的时候,一部文艺作品才算最终地形成了。形式的构成因素有结构、体裁和各种艺术媒体(语言、色彩、声音??)。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作品的内容必须借一定的形式而存在,作品的形式只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马克思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一定的文艺作品的形式总是和一定的内容不可分的。既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在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二者的关系中,作品的内容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作品的内容决定作品的形式,而不是相反。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这种关系,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和文艺的发展过程中。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总是光有一定要表现的内容,然后才考虑用某种合适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作家、艺术家采用什么文艺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作家、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内容决定的。同样,在文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文艺作品内容的发展变化,也总是先于作品形式的演变,是作品内容的变化引起和决定作品形式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革,首先反映在文艺作品的内容上,新的内容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艺形式,于是新的文艺形式就取代旧的文艺形式。这是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无论是在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或文艺的发展过程中,在内容对形式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形式反过来对内容也不是消极和被动的,而是有着重 要的反作用。具体的表现是:当形式适合于所要表现的内容时,它就会使内容得到充分的表现,就能增强作品的艺术力量;相反,当形式不适合所要表现的内容时,它就会损害作品的内容和作品的艺术力量。文艺作品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是文艺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的一个表现。文艺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还表现在形式在文艺发展中的继承性,以及同样的内容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文艺形式去表现,等等。文艺作品的形式,是文艺学和文艺美学中与文艺作品的内容相对的又一个基本范畴。在具体的文艺作品中,文艺作品的形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构成因素:结构、体裁、不同的“艺术语言”(在文学是语言,在音乐是旋律、和声等,在绘画是色彩、线条 ??)等。

1、士阶层——散文论辩?

答案:士的兴起与诸子百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士这一阶层的兴起有密切关系,由社会各个阶层转化而来的士,成为此期活跃于政坛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

2、西汉——史记?

答案:西汉今文经学对《史记》本纪写作的影响:西汉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今文经学的兴起,从此,中国思想史进入了所谓的“经学时代”。汉代文人在战国至秦所出现的欲求统一诸子思想的趋势之下,也曾进行了多种探索。如汉初“黄老之术”的运用,司马谈撰《论六家要旨》,以及《淮南子》的编篡等,都是在力图为统一的国家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方针,以及为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寻求一种哲学上的支持。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经济政治上达到了极盛,与之相适应,在思想上出现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思想领域对战国诸子以来纷乱状态的统一。

《史记》的成书,正是处在这样的一种思想背景之下,学术界对于司马迁思想的主要方面是儒家还是道家一直存在争论,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背景下,在黄老之术和今文经学所体现的新的思想特征下,儒、道本身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所以,司马迁的思想就变得异常复杂。从《史记》中所提到的有关董仲舒及其思想的内容来看,司马迁对今文经学是颇为认同的,在其写作《史记》的过程中,也时时体现出今文经学对其影响。

司马迁对今文经学的接受,集中表现在对《春秋》的态度上,他赞同今文学家提出的《春秋》欲代周而作新王,建立后世统治法则的写作目的,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讲道:

上大夫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1]3297

这是今文经学对孔子作《春秋》的目的的看法,认为孔子看到周室衰微,周的王权己逐渐被颠覆,从而想通过《春秋》,树立新的治世的法则,即所谓“当一王之法”。所以,司马迁在接下来的回答中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1]3294表明自己无意象孔子一样,对历史和现实政治做出正误的判断,但是,从他前面所述:“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1]3296结合其“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目的来看,他正是把自己写作《史记》放在了与今文学家所认为的孔子作《春秋》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上来看的。“成一家之言”,则尤其体现出这一特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引叔孙豹的话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2]这里司马迁所表现出的,正是欲以“立言”为手段,以达到“不朽”的目的,而孔子,则是这一理想的实践者: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1947其以《史记》比义于春秋是显而易见的。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说:“司马迁实当时《春秋》家大师董仲舒之受业弟子,其作《史记》盖窃比《春秋》。??其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故仅以近世史的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记》者也。”[3]在《孔子世家》中,司马迁也完全接受了今文经学家们对孔子及《春秋》的看法: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1]1943这里的“据鲁,亲周,故殷”,与前面所说的:“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即今文经学家“亲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的观点。“后有王者举而开之。”即指出了其对后世政治的纲领性意义。

此外,司马迁对《春秋》的社会功用,也有与今文经学家相同的观点: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弒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1]3298司马迁在这里对于《春秋》的评价,完全来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第十七》中,董仲舒对于《春秋》有这样的话: 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为见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故子贡、闵子、公肩子言其切而为国家资也。其为切,而至于杀君亡国,奔走不得保社稷,其所以然,是皆不明于道,不览于春秋也。故卫子夏言:“有国家者,

不可不学春秋,不学春秋,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危,则不知国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胁穷失国,掩杀于位,一朝至尔,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岂徒除祸哉!乃尧舜之德也。[4]160

由此可见,在认为《春秋》是“长于治人”之书,所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一点上,司马迁完全接受了今文经学家对《春秋》的解释,他把自己写作《史记》和孔子作《春秋》联系在一起,以“成一家之言”为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最高目标。尽管他自己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1]3297”但在《史记》文本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批判意识,则正是《春秋》“采善贬恶”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在《史记》的十二本纪的写作中,今文学家的历史观也有着集中明确的体现。首先,在十二本纪中,对于历代帝王世系的叙述,体现出今文家“大一统”的政治历史观念。在今天看来,所谓黄帝、尧、舜、禹,不过是远古中原氏族的首领,直至殷商时期,王权也并不如后世那样集中。但《史记》从《五帝本纪》起,便树立了一个天下共主的形象,并以夏、商、周的祖先归入黄帝这个宗族系统。作为黄帝之后裔,则为每一朝代的统治从血统上提供了一种合理性解释,为王权的集中设置了一种历史传统。

汉兴之后,至武帝朝达到极盛,这时,如何进一步加强帝王的权威,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便应运而生。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是故王者唯天之施,施其时而成之,法其命而循之诸人,法其数而以起事,治其道而以出法,治其志而归之于仁。[4]238

3、汉——乐府民歌——国风?

答案:《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源头.汉乐府民歌是汉代文学的精髓,它们之间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达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br>《诗经》中的“国风”本是乐歌,本来是那个时代的通俗文学,经过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并加以解释之后,就化俗为雅了。周朝有许多民间歌谣,这些歌谣的作者大都是平民。据说这些诗歌经过专人采集后,由掌管音律的乐官、太师修正、加工,再演奏给天子听,以观风俗,知得失,这就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br><br>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br><br>国风中的作品,更多针对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生活抒发诗人的真实感受,在对这些生活侧面的具体描述中,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都是民歌。都以爱情为主题。《诗经》篇幅段,汉乐府篇幅长,内容含量大。

4、陶渊明——谢灵运?

答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和谢灵运不仅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也是著名的大诗人,他们分别开创了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成为两派的先驱人物。同时,二人都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但二人的归隐和诗风各异。要理解二人诗作的联系和区别,必须从二人的思想入手,二人不同的思想经历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而且更加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诗歌艺术和表现技巧。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有济苍生的远大报复,担任过几任小官,他清高耿介、洒脱恬淡、淳朴善良、反感于政治腐败和官场斗争,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其耿介孤傲的个人秉性与迎合官场的习气格格不入,是在官场上不得适应的情况下回归自然的必然结果。而谢灵运出身士族,刘宋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为了回避政治迫害,也为了平衡内心的激烈冲突,他只得采取隐于官的处世哲学,身在官场,情归山水,既求得心境的一时安宁,又达到远祸全身的目的。可见,谢灵运一时也未曾忘记官场。与陶渊明的彻底决裂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诗作中,陶渊明以一个隐士的形象亲自溶入田园中,表现其中的乐趣,而谢灵运则以游览田园山水来消遣政治上的苦闷。仅仅从思想上思想入手,很难理解陶谢诗歌的异同,还要从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即归隐上进一步的了解.中国文人在东晋和刘宋的年代,就有很多的隐士,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由于躲避战乱,政治黑暗,官场倾轧,报国无门等等原因加入了隐居的行列.他们企图用隐居这种“终南捷径”来求得出仕的机会,这种情况到了唐代更加流行.而陶谢二人的隐居基本上代表了两类隐居的类型:一种是真的隐居,彻头彻尾的隐居;一种是亦官亦隐,希望通过适当的机会再度东山再起.这对他们的诗歌呈现的内容以及表现方式等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陶渊明生活在家乡的农村,亲身体验着农村生活,对农村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正如他自己所描写的那样:”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起初在军阀和野心家桓玄的手下当差,深感自己的志向和报复无从施展,而且,更加为自己替野心家效命而耻辱.后来的归隐是在当县令时,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去了官职.成为了后世失意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政治失意时,就拿陶渊明的事迹安慰自己.他不断在出仕和隐居中进行痛苦的选择.终于摆脱了所有的顾虑,毅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开始了隐居的生活.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陶渊明的隐居是真的隐居,是看破官场以后自觉的行为,绝对没有半点的虚假在里面.他在诗中不止一次的重复表现重返家园的快乐.有鱼归大海,鸟入山林的味道.从那些诗句里,我们仿佛可以听见那爽朗的笑声和轻快的脚步.如释负重般的超脱感觉洋溢在诗人的精神世界里.从精神上来讲,陶渊明的隐居比谢灵运是快乐的,少了很多的精神负担.其诗有云:“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可以说,在古代文人当中,做到真隐的只有陶渊明一人.他的回归是自然本性的回归,与陶

渊明热爱自然是分不开的.是真正农民化了的隐士,这在封建等级制度严密的晋宋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而且,陶渊明还亲自参加了农村的劳动,在诗里赞美了普通农民可贵的品质和邻里乡亲之间深厚的友谊.当时,在文人当中普遍流行鄙视劳动生产的风气,陶渊明以身作则,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也没有磨灭他的坚强信念.因此,陶渊明的诗集里,随处可见真真切切的农村生活的场景.让我们能够清晰的体会到浓郁的乡土气息,贴近农村生活,没有一点的牵强附会和矫揉造作,自然天真几乎成了他的专用名词.而谢灵运的隐居是为了躲避政治迫害.由于谢灵运是氏族后裔,而且是前朝的遗老,在刘宋时代采取的压抑士族的政策里痛苦的生活.他有充裕的物质基础,所以能优游山水,徜徉其中而且乐此不疲.谢灵运热中官场,希望出仕来建功立业,他的隐居,从另一个角度体现着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当政治斗争激烈时,他就归隐来躲祸,而当一切归于平静时,他又很着急的再度出仕.这种痛苦的心情一直陪伴他的一生,他的一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出仕的渴望,现实世界是残酷的,那个时代不可能给他一个充分发展才能的机会.因此,.他只能靠游山玩水来消遣,排遣自己苦闷的心情.这些情况,导致了其诗歌内容的贫乏空洞,题材也不多,后人对他的评价很中肯.

陶渊明、谢灵运二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在他们各自的诗篇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穷途多厄的陶渊明最终能平心静气在把自我融入田园,在理想化的田园中完成自身的审美追求,因而诗歌情感平淡自然,并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富贵多难的谢灵运始终没有摆脱世俗功名的诱惑,总是把自身置于山水之外,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作者的身影也时时出现在诗篇中。陶渊明的崇尚自然一直在他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他的多次由仕而隐,以至最后长期隐居农村,如果说谢灵运的时仕时隐是现实社会和上层统治者给他施加压力的结果,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那么,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大都是他的人生理想的必然反映,是主动追求。他的每次归隐都是自身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并不是明显的外在压力。虽然陶渊明、谢灵运都和当时的名僧慧运有过交往,但陶并未象谢那样接受佛家思想,陶的思想中也缺乏佛家的种种生死轮回、善恶相报观念。正因为陶渊明自小热爱自然又始终抱着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因此归隐时期,他能心平静气地接受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在他的田园诗中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而是赋予田园新的生命和审美价值。他的《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的前四句叙述自己不幸落入罗网,接下来二句用比兴手法说明自己内心的痛苦,中间八句极力叙写田园生活的环境,由近及远,又收束到身边,末二句直接说出返归自然的愉快心情,结合全诗,不难看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相反,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尽管也能写出山水的神态,但作者对尘世的依恋每每削弱了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而陶诗的闲适之情则得自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谢灵运出身好,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很好的个人天赋给了谢灵运无穷的才气与智慧,也给他大带来了不尽的困惑与矛盾。综观谢灵运的一生,尽管有过荣耀,有过高官,但痛苦失意和孤独始终伴随着他,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谢灵运的家庭出身与人生经历使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现实的凶险与仕途的挫折又迫使他接近佛家思想,通过回归自然以摆脱现实的苦难。谢灵运向往归隐山林的心情很复杂,既有不满刘宋王朝对自己的政治待遇,以此显示不愿与新政权合作的愤激,也有本身对那种隐逸逍遥生活的羡慕。无论是供职京城,还是放任外郡,都没有忘情山水,没有放弃过日后隐居的打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别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总之,谢灵运一生中确有隐居的打算,只是这种感情有时浓烈,有时淡薄罢了。也正因为如此他山水诗中的感情既有对自然山水的热情歌颂,又放不开对人生世事的议论,他山水诗中那种写景抒情(说理)的形式,也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在诗歌内容上,陶渊明自然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要的描写客体还是农村的生活以及农夫和农耕.而谢灵运的诗歌则偏重于山水风景.主要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感受,他的诗往往和纪行联系在一起.陶渊明主观上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但客观条件也逼迫他不得不这么做!因此,他经历了一个普通农民所经历的一切,甚至是乞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开荒种豆,披星带月的劳动.安贫乐道的他以一个农民的身份躬耕垄亩,参与到农业生产劳动中,只有作家亲身体验的社会生活才能成为作家笔下的素材,才能更加真切的让读者了解作家的心境.读者才能经过千百年以后,还能体会到陶诗所蕴藏的真意!而谢灵运的诗歌,内容无怪乎优游卒岁,湖光山色,登游揽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仿佛跟着诗人游览一个又一个的人间佳境,仿佛是有韵整齐的山水游记散文.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切.也与士大夫耻于农事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事劳作,鸡鸣狗叫的村居情趣,在谢诗里是难觅踪迹的.在创作方法及艺术风格上,陶渊明写作的诸多田园诗歌里,可以清楚地发现,陶渊明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客观描写,而在于体现自然和各种生活中的意象相结合的感受与情趣.陶诗在选材上,经常截取方宅,草屋,榆树,桃李,村落,狗吠,菊花等田园意象,几乎无不摄入笔端.这些意象都是最能引起诗人思想感情的东西,达到意象与感情的共鸣.陶渊明做诗自然平淡,并不追求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极其相似,在描写当中,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往复,陶诗所描写的都是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的农家常事.用这些家常事来伸发出自己高于别人的哲理.陶渊明通过创作,经常把自己比喻成:青松,归鸟,菊花等等,尤其是菊花,来表现自己不同于流俗,坚贞孤高的品格和爱好自由的感情.同伟大诗人屈原的香草美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菊花也成了陶渊明的代称.陶渊明开其先导以后,历代吟咏菊花的文人习作渐渐多了起来.例如陶诗《归园田居》其三有诗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在此,诗人截取日常农事活动为创作素材,语出自然,真率,选择自己热爱的田园生活和劳动场景入手,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位农民,衣着简朴,荷锄躬耕,

种豆南山的情景历历在目.诗人久在樊笼,复得自然的快乐洋溢在字里行间,连露水浸湿了衣服都浑然不觉.谢灵运的诗歌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这些山水景物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是诗人描摹的客体,在谢诗里,山水姿态已占据了主导地位,穷貌极物成了主要的艺术追求,陶渊明诗里情景交融的情况在谢诗里被严重的割裂了.谢灵运着力地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朝昏,阴晴的变化一一再现出来,达到了巧似的地步,他没有进入陶诗的浑然一体的境界,他却把景物分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象电影的镜头一样展示给读者。这样,陶诗和谢诗的艺术风格也就迥然各异了。陶渊明写松意不在写松,写菊意不在写菊,意在言外;谢灵运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是要描尽山态,写水就要写尽水姿,象中国的工笔画。陶谢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不同,自然也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诗歌艺术。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意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清末的王国维历来被学者公认为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种意境的分类方法。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惊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以都有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描写了景色,但未评价景色,中间无一字臧否,也是于不动声色之中见意境。但人们却可以从画面开拓的意境里,间接地领略到诗人欢欣的情绪和开朗胸怀。因此“无我之境”,只是情感不外露,并不是没有情感.这样,陶诗与谢诗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显现出来了,陶诗有生活中诗人总结和体验的生活之理,而谢诗则没有.相反,谢诗里有很多玄言诗的玄理搀杂其中,不免给谢诗的光辉染上了瑕疵.在二人的诗歌创作中,就通向了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即充满生机的主观情感的外射,与超脱尘世的客观、冷静的刻画。田园景色是陶渊明宁静内心的外界的自在观照。其诗中之景,莫不笼罩或渗透着他轻快从容的“心象”,也就是他作为精神寄托的田园生活中的眼前景、胸中意。陶集中最多的,就是他在田园农庄中劳作的情景。田园诗歌无法忽略和回避田园生活主体“人”的生活。乡居生活离不开山水林壑,陶诗中也偶有这类景象。但与他田园景色中浓厚的人间生活气息一样,他笔下的山水秀色也少不了“人”的点缀,换言之,也都是“有我之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无非眼前之景。窗下之兰,堂前之柳,并可见主人的雅趣。“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其七),瞩目也不仅在描写的这些意象里,而是这些意象所包含的各种人情.即使是<游斜川》这样陶集中不多见的专为登山临水而作的纪游诗也从不忽略人情的存在.并未如谢灵运那样,对郭山穷形刻镂,精雕细琢,而只是用区区一句来造境写意,将天澄气和的自然美景融入到浓浓的人间情味中,也把他的诗拉近到现实人生中,立足在对生活的热爱中。这里还不能仅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他创作山水诗的数量不多,而应该考虑到,他的注视点始终没有忽略掉“人”,这不能不让人联系到他的人生态度,他的自然观,并为他在诗歌境界上形成“有我之境”寻求到一个合理而充分的依据。前人称陶诗“篇篇有酒”,其实更是篇篇有“人”,篇篇有真生活。反观谢灵运诗,在他现存的100余首诗中,山水诗占据了首要的位置。谢氏毕生钟情山水,有山必登,有水必临,山水色寓于目,动于中,发为诗歌,于是佳山秀水之丽句纷至沓来,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但他笔下的山水都只是山水本来的面目,作为诗人观照游玩的客体和对立面而存在。其境界超旷、秀美,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他最负盛名的诗篇,漠视自然的山水与人间社会的位置关系,返回到它本身的“无我之境”。陶渊明则反之。他的隐逸并不是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否定与离弃,恰恰相反,乡村生活中绝假纯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质朴自然规律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最能体现这一规律的人群之中,去感受同样真实同样切近的田园乡野、自然山水,感受生活的本来面目。他笔下的景色,已经同生活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了。浓浓的人间情味,充盈洋溢在他眼中、心中,凝结成文字,积淀为诗,更唤起他投向生活怀抱中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最高的崇敬甚至信仰。陶之所以高于谢,正在于他已将自然之美融入到了生活当中,而不是仅仅对它远远观望、鉴赏,作为浑浊人间社会的对立面进行心理上的补偿。因而其诗歌意义更加丰富,更加贴近人生,也更耐人涵咏,更醇厚、有味。谢诗的主要题材是山水景物,湖光山色.他注重刻画是历来学者的定论.需要提及的是:ak47发展演变 2004-12-20

5. 苏轼——辛弃疾?答案: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1)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2)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6、王维——孟浩然?

答案:王维、孟浩然是唐开元、天宝年间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本文就王孟诗风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别谈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谈王孟诗风的相同之处。说到王孟诗风不能不说王孟的共同生活归宿——

篇三: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要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在_______,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2、涌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______、缅甸、______等地。3、单元音韵母包括________个舌面元音和3个舌尖元音。4、上声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读_________调。 5、________、_______两韵母儿化,直接卷舌。6、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________文,是我国最古的________文字。7、小篆据说是秦相________简化大篆而成。8、了解字义,对防止________有帮助。9、多义词的转义往上通过_______或以本义作比喻的方式形成。10、谚语具有鲜明的_________、特定的思想性,通俗生动的等特点。11、古语词具有________的特点,多用于_________语。12、句式搭配不当主要指在一组结构较整齐或______一致的句式中,不须______的要求,随意使用不一致的句式。13、领词往往引出一吕排比句与________,使联语衔接自然,_________。二、选择题: 1、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

A.4%B.5%C.2.4%D.8.4%

2、下列儿化属于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的是( )A.猴儿B.话儿C.头儿D.信儿 3、东晋以后的草书变体称为()A.隶草B.章草C.今草D.狂草

4、属于支配式的是( )A.纠正B.袒护C.人为D.借口

5、《汉江临泛》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牧C.李贺D.王维三、多项选择 1、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是( ) A.广东西部B.广东东北部C.福建西北部D.江西东部

2、"不"念轻声的有()A.好不好B.坐不住C.不对D.不可以

3、现行汉字使用楷体的场合有( )A.国家正式文件B.报刊C.日常书写D.书籍

4、属于惯用语的是()A.桃李满天下B.八九不离十C.马后炮D.墙头草

5、总结的特点有( )A.明确性B.针对性C.求实性D.指导性四、改错: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付度禅联点掇寒怆无边无银不寒而立流言诽语直截了当

2、改正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的错误(1)处理事件,要经过调查研究,不能果断地作出决定。

(2)这本书我虽然也曾读过几遍,但对它的印象却很含糊。(3)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该简单的地方要写得简单。 1 2 3


汉语言文学试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0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汉语言文学试题
相关文章
  • 汉语言文学试题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绝密★考试结束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