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2017-05-02 05:50:5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1)

第一章

二、问答题

1.重组 DNA的含义是什么?

①目的基因的获得。从细菌或动植物细胞中取出染色体的DNA,用内切酶将之切成若干片段,从中鉴定出目的基因。另一种方法是从细胞中分离到信使核糖核酸核(mRNA)用反转录酶的作用获得该基因的互补DNA(cDNA)。如果预先知道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可以破译它的遗传密码,用DNA合成的方法获得基因。

②运载体的选择。运载体一般为质粒,是细菌中染色体以外的DNA。但它不是正常的成分,即没有质粒也完全可以正常生长。质粒是环状的DNA,能自主复制,有若干内切酶切口和某些抗生素的抗药性基因。可以作为转基因的载体。

③内切酶切割。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如pBR322质粒,用相同的内切酶分别进行切割,结果它们都会形成相同的切口。

④连接酶连接。DNA连接酶,常用的有T4。在三磷酸腺苷(ATP)及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T4连接酶能将切口相同的两种DNA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插入目的基因的质粒,叫重组质粒。 ⑤宿主菌。宿主菌如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需要培养到旺盛生长阶段,叫感受态细胞。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即可。

⑥重组DNA的转化。将插入目的基因的质粒加入呈感受态的大肠杆菌中,同时加入适当的钙盐(Ca+2),振荡培养。大肠杆菌将重组质粒吞入胞内。这个过程叫转化。

⑦转化子的筛选。pBR322质粒的PstI酶切口处插入目的基因时,则会破坏了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单个菌落,挑取菌体分别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及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如在链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菌落即为转化子。

第二章

二、问答题

1.什么是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restriction-modificaton system, R-M system),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有什么意义?

即限制性内切酶和与其对应的甲基化酶系统,称R-M system。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的DNA序列并打断DNA,同时对应的甲基化酶能把该段特异的序列甲基化,使得限制性内切酶无法识别。

这种系统在细菌中起到了免疫的作用,即外来入侵的DNA在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下被水解,而细菌自身的DNA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被保护起来。

2.何谓断裂基因( split gene)?何谓重叠基因( overlapping gene)?它们在生物进化与适应上有何意义?

重叠基因:不同基因共用一段相同的DNA序列。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有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或间隔基因。

①重叠基因生物学意义:

原核生物进化的经济原则(较小的C值编码较多的基因信息);

遗传信息量的估算、突变效应的鉴定、表达调控的理论发展;

丰富和发展了基因的概念(部分回答 C不等于c)。

②间隔基因的生物学意义:

有利于生物遗传的相对稳定。在突变随机发生的前提下,间隔基因的内含子突变不会承受自然选择压力;

增加变异概率,有利于生物的进化。间隔基因长度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与增加了基因内的重组变换概率,这样可形成蛋白结构域的重新组合;

扩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量。通过改变读码框或利用内含子编码基因,或对内含子以不同方式剪接;

利用内含子进行代谢调节。例:酵母细胞色素b基因内含子II编码一个成熟酶,利用成熟酶切除未成熟的mRNA中的内含子。

3.什么是顺反子?用“互补”和“等位基因”说明“基因”这个概念。

4.IS元件整合到靶位点时会发生什么,IS元件整合到靶位点时会发生什么?IS元件的末端是反向重复序列,这两个重复序列高度同源,由供体提供IS元件的一个拷贝到靶位点,涉及酶切、复制、重组,即通过转座酶与末端IR和受体靶位点序列DNA双链进行特定长度的交错切割,再将IS元件连接到靶位点的凸出单链上,最后由聚合酶填补空缺完成转座。当IS元件整合到靶位点后,插入位点的宿主靶DNA序列被复制,在转座子两端产生宿主靶DNA序列的正向重复,因此IS DNA两侧的IR总是与短的正向重复相连,正向重复序列的长短受控于转座子插入时对靶位点产生错切序列的长短。

5.列出一个转座子插入到一个新位点所要求的步骤。

① 复制型转座:发生转座的整个DNA序列是原转座因子的一个拷贝,转座伴随着新拷贝的复制。

a.转座酶对供体转座子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和受体靶位点序列的DNA双链进行特定长度的交错切割;

b.共同的机制使转座子和靶序列的切口末段发生交叉共价连接,形成单链转移复合体;

c.DNA聚合酶利用连接缺口处的3’-OH末端和模板链填补缺口,完成转座子及正向重复序列的复制,最后将供体复制子与受体复制子分子连接成具有两个转座子的共联体,两个拷贝的转座子位于两个复制子的连接处,方向相同,正向重复;

d.由拆分酶催化在两个转座子拷贝之间的同源重组交换,释放出两个独立的复制子,另一个复制子则获得了被复制的转座子,并在转座子的两端形成与最初发生错切长度相同的,短的正向重复序列。

②非复制型转座:转座因子作为一个整体直接从原始位点插入转座到新的靶位点,而供体原来的位点上已没有转座因子了。有两种转座机制:

A.利用供体和受体靶DNA序列的直接连接完成转座,只需转座酶,涉及转座子从供体DNA释放和在靶位点上的插入,在供体位点会造成DNA的断裂,转座子的一条单链与靶位点的单链连接,互补链缺口经修复合成填补,完成转座后同样在转座子两侧形成靶位点序列的正向重复。

B.保守转座:转座酶在转座子两端发生剪切,产生双链断裂,完整的转座子从供体中释放出来,转座子与已切断的靶位点连接,复制、修补缺口。

6.比较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组复杂性的不同:

—个基因组有两个序列,一个是 A,另—个是 B,各将2000bP长。其中—个是由400bp的序列重复5次而成,另一个则由50bp的序列重复40次而成,问:

(1)这个基因组的大小怎样?

(2)这个基因组的复杂性如何?

7.被加工的假基因与其他假基因有哪些不同?它是如何产生的?

功能基因累积突变型假基因:某基因发生了对其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全部阶段具有阻断作用的突变,就会使该基因失去活性。这些变化包括消除起始转录的信号,阻止在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点进行剪接或过早地终止翻译等。加工假基因:基因组中与RNA转录物相似的失活基因。已加工过的假基因有明显的RNA加工反应的印迹,这表明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经过RNA阶段。形成:①DNA转录前体RNA后经剪接加工形成成熟的RNA,再反转录成cDNA,随后插入到基因中;②DNA转录的前体RNA经加工形成成熟的RNA,进而与DNA形成杂合双链插入到基因中,形成无启动子,无内含子,无终止子的加工型假基因,或反转座假基因。 假基因生物学意义:假基因以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存在,在进化上具有进化的整体性,不承受选择压力;无论其序列是否有功能,基因簇每个成员都会发生重复、缺失和重排。通过对突变体的自然选择,使优良突变基因得以进化;部分回答了生物进化的C值矛盾。

8.请描述 C值矛盾,并举一个例说明。

某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核苷酸数为大C值,受中心法则限定,编码结构基因DNA的核苷酸数为小c值。生物进化的C值矛盾表现为:

①生物体进化程度高低与大C值不成明显相关(非线性)。例:有些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叫两栖类的多数生物还要小;

②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大C值相差较大。例:昆虫类、两栖类和显花植物类C值相差几乎上百倍 ;

③一种生物内大C值与小c值相差极大。例:Euk. 人体 c = C/10; Prok. Φx174 c >C )。

9.跳跃复制的结果是什么?

基因的重复可以通过跳跃复制产生,复制后的拷贝发生突变和突变累积,然后 形成基因簇,最后分化成执行不同功能的基因。重复序列的突变在某种意义上又进一步抑制了不对称交换,维持了进化所选留的新基因的相对稳定。

10.列举一个已知的 DNA序列编码一种以上蛋白质的三种方法。

出现在重叠基因中:

①在核糖体结合位点之后含有多重起始位点,或终止密码的漏读(其中UGA、UAG易被漏读、错读,UAA能严格终止),例如两种蛋白质均从同一起始密码开始起译,其中一种蛋白在遇到第一个终止密码是就停止翻译,另一种蛋白由于发生漏读,核糖体继续翻译到下一个终止密码处;

②以不同的读码框架对同一条mRNA进行识读和翻译;

③选择不同的起始密码AUG,但按同一个读码框架对同一条mRNA进行识读和翻译;

④编码在同一DNA区段不同极性单链上的重叠基因,即反向重叠基因; ⑤真核生物内含子选择性剪接可由同一初级转录物产生多种蛋白质,即同源异型蛋白。

另一个版本:

①在核糖体结合位点之后含有多重起始位点

②在一两个碱基的移码方式出现重叠的可读框

③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不同的mRNA方式

第三章

二 问答题:

1.设计实验克隆大肠杆菌的复制子。

用荧光物质特异性标记大肠杆菌的复制子,利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别酶解E.coli DNA复制子和具有抗生素基因(例如Ampr)质粒DNA,根据荧光标记筛选出切下的的E.coli DNA复制子片段,与质粒DNA片段连接后,转化缺乏Ampr基因的受体菌(Amps),接种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选择能正常生长的菌落,即可克隆到E.coli 复制子的DNA片段,因为只有同时具有复制子和Ampr的基因组DNA的菌落才能既检测到荧光标记,由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正常繁殖。

2.试证明一个基因中只有一条 DNA链作为模扳被转录。

分子杂交试验:分别将体外双向转录体系和体外不对成体系(与体内相同方向的单向转录)中分离得到的转录物与体内转录物杂交,如果能检测到杂交双链产物,则可证明体内的目标片段是按双向转录模式进行转录的,反之,就是以不对称转录方式进行单向转录。

3.描述 Matthew Meselson-Franklin Stahl试验,说明这一实验加深我们对遗传理解的重要性。

①将N加入到培养E.coli的培养基内,标记合成的新生DNA单链;②将E.coli转移到N14培养基内,经一个世代后,提取E.coli DNA Cscl密度梯度离心,测定DNA分子密度。 15

分析:如果为全保留复制,则出现两条不同密度DNA带纹;

如果为随机复制,则出现一条中等密度DNA;

如果为半保留复制,则出现一条中等密度DNA.

实验结果将全保留复制否定;

③提取在N14培养基内复制一代后的DNA(即第二世代),密度梯度离心

1的N15随机分布在4条双DNA链中,出现一4

条低密度DNA;如果为半保留复制,则出现两条低密度DNA,两条中等密度DNA ④将这些DNA分子热变性,单链DNA密度梯度离心

分析:如果为随机复制,则出现一条带纹;如果为半保留复制,则出现一条高密度带纹和一条低密度带纹;

⑤让E.coli再继续复制第三代、四代,两条带纹中,低密度DNA带纹逐渐变宽,中等密度DNA始终为两条带两种放射性标记的双链DNA.

分析:如果为随机复制,则占

4.什么是质粒的相容性?什么是不相容群?机制是什么?

质粒的相容性是指两种质粒是否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细胞,如果能够共存则叫相容(又叫亲和),不能共存则称为不相容。从本质上说,能够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的质粒具有不同的复制机制,因而复制时互不干涉,并保持稳定。根据质粒的这一特性将质粒分为若干个不相容群。同一个不相容群中的质粒不能共存于同一个细胞,因而他们的复制机制相同,因此凡能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的质粒属于不同的不相容群,因而他们的复制机制不同

不相容性质粒:具有共同的复制调控机制(相互竞争, 相互制约);

相容性质粒( F, ColEI ):复制调控机制完全不同(和平共处, 互不干扰)。

5.解释在DNA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怎样合成的。

双链DNA分子复制起始时RNA聚合酶从复制原点处使双链DNA分子局部开链,前导链在一段RNA引物的发动下按连续合成的模式完成合成过程:在合成10-12个核苷酸的RNA片段之后,再由DNA聚合酶完成前导链DNA的合成,在完成近1000-2000个核苷酸的DNA合成后,后随链才在引发酶的作用下开始启动冈崎片段的引物RNA的合成:引发酶往往与其他相关酶类结合在一起形成引发体合成RNA引物分子,为DNA聚合酶III合成DNA分子提供了启动聚合的3’-OH末端,冈崎片段聚合完成后,DNA聚合酶I利用其外切和聚合功能降解RNA引物分子,同时利用前一个冈崎片段DNA的3’-OH聚合DNA,完成类似切口平移的过程,填补切除引物分子后的缺口,最后由DNA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接。

6.描述滚环复制过程及其特征。

过程:单链DNA经复制成为双链复制型(RF),复制的起始是在RF型DNA分子的正链(+)上形成一个切口,当有3’末端外露,5’末端游离后,以另一单环负链(-)为模板开始启动新生正链的前导链合成,游离的5’端按冈崎片段方式启动后随链的合成;随模板链(-)的滚动,新生正链不断在3’末端延伸(共价延伸方式),当其完全游离出亲本单环负链后,自身立即作为模板链按不连续方式合成冈崎片段,经过多轮的滚动,合成出的双链DNA分子是多个基因组串联在一起的多联体,后经切割才形成单体分子。

篇二: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重点版)

广石化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

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 →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 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 )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 )、(异体催化 )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 信号肽 )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 )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与调控 )、( DNA重组技术 )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 )、(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 )、(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 );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 )。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 )。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 ),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 松弛型质粒 )。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 )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③完成胚胎发育,生长为后代并带有外源基因;

④利用这些能产生外源蛋白的动物作为种畜,培育新的纯合系。

17.杂交瘤细胞系的产生是由(脾B)细胞与(骨髓瘤 )细胞杂交产生的,由于(脾细胞)可以利用次黄嘌呤,( 骨细胞 )提供细胞分裂功能,所以能在HAT培养基中生长。

18.随着研究的深入第一代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第二代(单克隆抗体)、第三代(基因工程抗体 )。

19.目前对昆虫病毒的基因工程改造主要集中于杆状病毒,表现在引入(外源毒蛋白基因 );( 扰乱昆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 );( 对病毒基因进行修饰 )。

20.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

用蛋白因子分别是( TFIID )、( SP-1 )和( CTF/NF1 )。

21.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 D、A、B、E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

2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 螺旋-转角-螺旋 )、( 锌指模体 )、(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

23.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在对称轴5' 侧切割产生5' 粘端 )、(在对称轴3' 侧切割产生3' 粘端)(在对称轴处切割产生平段)。

24.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 oc构型 )、( L构型 )。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 SC构型 )。

25.外源基因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 )、( 酵母)、( 昆虫 )和( 哺乳类细胞表 )。

26.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

三、简 答

1. 分别说出5种以上RNA的功能?

转运RNA tRNA 转运氨基酸 ;核蛋白体RNA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 ;信使RNA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RNA hnRNA 成熟mRNA的前体 ;小核RNA 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小胞浆RNA scRNA/7SL-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反义RNA anRNA/micRNA 对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核酶 Ribozyme RNA 有酶活性的RNA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启动子的主要差别?

原核生物

TTGACA --- TATAAT------起始位点

篇三: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1.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

2.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的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二.什么是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和反中心法则? 遗传学中心法则: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

反中心法则:由RNA逆转录到DNA,再由DNA转录到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蛋白质。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一、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版,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自带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的复制方式。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能连续合成,而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 ?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复制子: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复制子。

插入序列: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DNA的变性和复性:变性:指DNA双链的氢键断裂,完全变成单链。复性:指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双向复制:复制从一个固定的起始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等速进行。

引物酶: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在DNA模版上合成一段RNA链,这段RNA链是DNA复制起始时必需的引物。

转座子:存在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碱基切除修复:首先由糖苷水解酶识别特定受损核苷酸上的N-β糖苷键,在DNA上形成AP位点,由AP核酸内切酶把受损的核苷酸的糖苷-磷酸键切开,移去包括AP位点在内的小片段DNA,由聚合酶Ⅰ合成新片段,DNA连接酶最终把两者连接成新的DNA链。

DNA重组修复:即“复制后修复”。机体细胞对在复制起始时尚未修复的DNA部位可先复制再修复。在复制时,先跳过损伤部位,在和成链中留下一个缺口。对该缺口的修复即“DNA重组修复”:先从同源DNA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再用新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空缺。

解旋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的酶。

单链结合蛋白:与解开的DNA单链紧密结合,防止重新形成双链,并免受核酸酶降解。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

DNA连接酶: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完整的链。

转座子:一段DNA顺序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

P转座子:是一种能够诱发杂种不育的果蝇转座子,果蝇中几乎所有的杂种不育都由P转座子引起。

二、理解题

1.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组成成分。

1、DNA由4种主要的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T和dT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2、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酯键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构成。RNA的碱基主要有4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2.DNA分子的一级结构:定义、组成和表示方法。

1、定义:指DNA分子中多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数目庞大的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2、DNA的碱基组成符合Chargaff定则:(1)在所有的DNA中,A=T,G=C 即A+G=T+C

(2)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即不同生物物种的DNA具有自己独特的碱基组成,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

表示方法:(1)结构式表示法:

(2)线条式表示法:

(3)字母式表示法:

3.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 1、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2、嘌呤和嘧啶碱基对层叠于双螺旋的内侧。顺着螺旋轴心从上向下看,可见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且螺旋的轴心穿过氢键的中点。

3、两链上的碱基以氢键相连,C与G,A与T配对。

4、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右手螺旋结构。一条由5’端到3’端,另一条从3’端到5’端。链间有螺旋形的凹槽,其中一个较浅的叫小沟(约1.2nm)一个较深的叫大沟(约2.2nm)。 4.DNA复制体系包括哪些要素?

底物:dNTP (dATP、dGTP 、 dCTP 、dTTP) ;

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简写为DNA-pol;

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的寡核苷酸;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5.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种类和异同?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种类的比较

6.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和终止机理?

1、DNA双螺旋的解旋:

DNA在复制时,其双链首先解开,形成复制叉,这是一个有多种蛋白质以及酶参与复制的过程。

2.DNA复制的引发:所有的DNA聚合酶都从3’羟基端起始DNA合成。DNA复制时,往往先由引发每在DNA复制时,往往先由引发酶在DNA模版上合成一段RNA链,它提供引发末端(即引物),接着由DNA聚合酶从RNA聚合酶从RNA引物3’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3、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水解切除RNA引物,填补空缺。

4、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相邻DNA片段。

5、终止机理:当复制叉前移遇到22个碱基的重复性终止序列(TER)时,Ter-Tus复合物能使DnaB不再将DNA解链,阻挡复制叉的继续迁移,等到相反方向的复制叉到达后,停止复制。期间,人后50~100bp未被复制,由修复方式填补空缺,而后两条链解开。

7.DNA复制保真信的原理?

至少依赖三种机制:1.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2.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 复制中的即时校读功能。

8.什么是RNA反转录,以及他的生物学意义?

定义:以RNA为模版以四种dNTP为原料,在PBA指导的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DNA的过程。

意义:对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在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基因工作的实施,可用于目的基因的制备。

9.什么是DNA自发性损伤?

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时产生的误差,经DNA聚合酶校正和SSB等综合校对,任未被校正的DNA损伤。包括:DNA复制中的错误;DNA的自发性化学变化(碱基的异构互变、碱基的脱氨基作用、脱嘌呤与嘧啶、碱基修饰与链断裂);

10.DNA修复包括哪些类型?

第三章 RNA的合成

一. 名词解释

有义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也称为编码链。

反义链: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 DNA链,也称为模板链。

启动子:指能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σ因子: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是转录起始所必需的因子,主要影响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位点的识别。

剪接体:是在真核生物中,mRNA前体在剪接过程中组装形成的多组分复合物,主要由细胞核内小分子RNA和多种蛋白质因子组成。

转录起始点:是指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

三元起始复合物:又称三元起始复合物。为全酶、模板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亦可理解为由全酶、DNA和核苷三磷酸(NTP)构成。于RNA聚合酶正确识别DNA模板上的启动子后形成。

转录终止子:在DNA分子上(基因末端)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它能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并释放出RNA。

转录单元: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RNA聚合酶从转录起点开始沿着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RNA链,称为转录单元。

Pribnow框:Pribnow分离了fd噬菌体等被酶保护的区域,在被保护区内有一个由5个核苷酸组成的共同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点,现在称为Pribnow区。

内含子/外显子:真核基因表达往往伴随着RNA的剪接过程,从mRNA前体分子中切除被称为内含子的非编码区,并使基因中被称为外显子。

可读框: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核不均一RNA(hnRNA),经过5'加"帽"和3'酶切加多聚腺苷酸,再经过RNA的剪接,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部分就连接成为一个连续的可读框

RNA编辑:RNA的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它导致了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RNA拼接:将内含子部分切除,将外显子部分进行拼接或选择性拼接而成为成熟的mRNA,这个过程被称为RNA的拼接过程。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

二、理解题

1.简述RNA的种类和生物学功能。

1、种类:mRNA(信使RNA) 、rRNA(核糖体RNA) 、tRNA(转运RNA) 、snRNA

2、功能: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由细胞核中的核仁合成,而mRNA tRNA 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分别执行着不同功能。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形成的一条单链,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

tRNA:功能是携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

snRNA:一直存在于细胞核中,与40种左右的核内蛋白质共同组成RNA剪接体,在RNA转录后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还有端体酶RNA(telomeraseRNA),它与染色体末端的复制有关;以及反义RNA(antisenseRNA),它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2.简述RNA转录的过程的主要步骤和特点。

1、起始位点的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2、转录的起始:RNA链上第一个核甘酸键的产生

3、RNA链的延伸:?亚基脱落,RNA–pol聚合酶核心酶变构,与模板结合松弛,沿着DNA模板前移;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断聚合,RNA链不断延长。

4、转录终止: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DNA恢复双链状态,RNA聚合酶和RNA被释放。

3.简述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各亚基功能。

1、结构:由核心酶和?因子组成。核心酶由:两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ω亚基组成。

2、亚基功能:

α:核心酶组装,启动子识别

β:β和β'共同形成RNA合成的活性中心

σ:存在多种σ因子,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4.启动子的基本结构。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版DNA准确的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特异性。

例:基因的特异性转录取决于酶与启动子能否有效的形成二元复合物,所以,RNA聚合酶如何有效的找到启动子并与之结合,是转录起始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特征区别。

1、原核生物mRNA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真核生物mRNA一般以单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2、原核生物mRNA的转录与翻译一般是偶联的,真核生物转录的mRNA前体则需经转录后加工,加工为成熟的mRNA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信息体后才开始工作。

3、原核生物mRNA半寿期很短,一般为几分钟。真核生物mRNA的半寿期较长,有的可达数日。

4、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也不同。真核生物mRNA由5′端帽子结构、5′端不翻译区、翻译区、3′端不翻译区和3′端聚腺苷酸尾巴组成,原核生物mRNA无5′端帽子结构和3′端聚腺苷酸尾巴。

6.什么是mRNA5’加帽和它的生物学意义?

定义:5’端的一个核苷酸总是7-甲基鸟核苷三磷酸(m7Gppp)。mRNA5’端的这种结构称为帽子。

意义:1、能被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促使mRNA和核糖体的结合;2、m7Gppp结构能有效地封闭mRNA 5’末端,以保护mRNA免受5’核酸外切酶的降解,增强mRNA的稳定。3、是翻译所必须的。

7.什么是mRNA poly A尾巴和它的生物学意义?

定义:真核生物mRNA的3’端都有poly A序列通常位于mRNA上的150-200个腺苷酸残基(又称为特殊的尾巴结构)。

意义:1、poly A是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所必需的形式,大大的提高了mRNA在细胞质中的稳定性。2、这一特性已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作为反转录酶合成的第一条cDNA链的引物。Poly A 位点及AATAAA的存在对于基因的转录终止和成熟意义重大。

8.转录终止子的类型和终止原理是什么?

类型:

强终止子-内部终止子;弱终止子。

弱终止子可分为两类:一类不依赖于蛋白质辅因子就能实现终止作用;另一类则依赖蛋白辅因子才能实现终止作用,这种蛋白质辅因子称为释放因子,通常又称ρ因子。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9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相关文章
  •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1)第一章二、问答题1 重组DNA的含义是什么?①目的基因的获得。从细菌或动植物细胞中取出染色体的DNA,用内切酶将之切成若干片段,从中鉴定出目的基因。另一...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