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二十四花信
二十四番花信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端香,二候菊花,三候三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茶花,三候楝花。
经过二十四番花信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绿肥红瘦”的夏季悄然来临。此外,人们还编成“十二姐妹花”歌谣: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
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
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英蓉携春来。
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诱人。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一月兰花屈原,二月
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杨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英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潜,十二月水仙高似孙。
十二花神之另说:
正月梅花(花神寿阳公主)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二月杏花(花神杨贵妃)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五月石榴(花神钟馗)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八月桂花(花神徐惠)青岩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九月菊花(花神陶渊明)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十二月水仙(花神娥皇女英)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二十四番花信诗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的花姹紫嫣红、流芳溢彩,受到历代才子名士的青睐题诗雅赏。
腊月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梅花
半霜半雪相仍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瘦影,风传残角引声长。(陆游)
山茶
胭脂染就绛唇烂,琥珀装成碧玉盘。
似共东风解相识,一枝先已破春寒。(张新)
水仙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黄庭岩)
腊月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瑞香
沉香殿里春风早,红锦薰笼二月花。
沁枝清露濯幽艳,醉质烂斑衬晓霞。(陈克)
兰花
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合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苏轼)
折来随意插铜壶,能白能香雪不如。
匹似梅花输一着,枝肥叶密欠清癯。(邹艮山) 正月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迎春
黄合偷色未分明,梅傲清香菊让荣。
依旧春寒苦憔悴,向风却是最先迎。(赵执信) 樱花
浅浅红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日著子红。(方向) 望春花(玉兰)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文征明) 正月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菜花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畦无处寻。(杨万里) 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 李花
玉京仙子爱春芳,弄遍琼枝嗅尽香。
只有此花知旧意,又随风色过东墙。(蔡襄)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寻得桃园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 棣棠
花昙逢春对晓晖,朱朱白白缀繁枝。
梅先菊后何须较,好似人生各有时。(赵汴)蔷薇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雨难胜月,照得深红作浅红。(皮日休)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何希尧) 梨花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 木兰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彩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儿花。(白居易)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桐花
樾馆春来绿万丛,三年前此种梧桐。
新荫定向墙头过,乱洒桐花隔院中。(彭孙遹) 麦花
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
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
篇二:24节气诗 花信风 花侯
二十四节气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
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
1
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 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
2
七月大暑和小暑, 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
种收及时保丰年。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3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十二姐妹花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三月桃花映绿水,4
四月蔷薇满篱台。 九月菊花竞怒放, 五月榴花红似火,六月荷花池塘开;七月凤仙展奇葩,
八月桂花遍地开;
十月芙蓉携春来; 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5
篇三:江苏省2015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联考
江苏省2015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联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过了惊蛰,花木萌动,蛰伏了一冬的虫子也褪了冬袍,换上了春衫。新柳pósuō,倩影婀娜。数着二十四番花信风,照例是应时而来的韶春花事。树枝上打骨朵儿的花苞是低头jiāo羞的温柔,而含苞欲放的桃花、红杏,则和着鸟鸣在枝头闹着春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3分)
(2)
“鸣”字的前四个笔依次是,请你写出它的第七笔的笔画。(1分)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多么美丽清新!校园的早晨。
B.3月2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都报道了前总理李光耀因病逝世的消息,他曾开了创举世闻名的“新加坡”模式。
C.“明天的课前演讲准备好了吗?”老师问,“嗯,准备好了。”
D.“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是先辈们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气象经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足球改革方案公布后,各中小学该如何完善、建立足球训练体系是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果。
C.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D.航空公司的航班是否安全,关键在于安全管理到位,而不在于执行廉价经营模式。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第①一④ 每题1 分,第⑤题4 分) ①独学而无友, ▲。 ② ▲ ,则无败事。
③▲ ,锦鳞游泳。 ④五岭逶迤腾细浪, ▲ 。
⑤诗人常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 ▲ ”就通过想象他日重聚时的情景,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杜甫《望岳》中的“ ▲ , ▲ ”更是想象登上顶峰,表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5.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的作品,主人公汤姆是个富于幻想,淘气调皮,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B.美猴王因拜太白金星为师,得名孙悟空,还从师傅那里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事。
C.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写长妈妈时提到“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那是因为长妈妈为“我”买来绘图的《山海经》,使“我”很是感动。
B.春晚神曲《最炫小苹果》能风靡大江南北,是因为这首歌曲调明快,节奏感强烈的结
D.蜚声中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是保尔·柯察金。
(2)《水浒传》中,有多位打虎英雄,其中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 (人名);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 (人名);但两人打虎的原因不一样,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前者: ▲ ,后者: ▲ 。(4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美菜花、梦里水乡,让我们从这个春天出发,领略兴化之美。
【读文填句】下面是《扬子晚报》上刊登的一则关于兴化菜花节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的内容:
据记者向发布此消息的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组委会了解,今年菜花节活动自4月3日起,为期一个月,主题为:相约美丽兴化,梦圆千垛花海。主要活动内容分为经济综合篇、文化旅游篇和民俗风情篇。包括: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上海)新闻发布会,千垛菜花旅游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重大项目竣工、集中开工仪式,第七届中国?兴化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甲组),微电影《千垛花开》网络首映式,“千垛菜花?板桥遗韵”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兴化市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节,兴化地方风情专场驻点演出等近20个活动。
(1)请你从新闻的主体部分挑选语句作为这篇新闻的标题。(2分)
(2)请为这则新闻拟写导语(导语要能体现新闻的最主要信息)。(2分) 【赏花论诗】请你结合语境和语文知识,完成以下两处对话内容。(4分)
星期天,小敏陪从美国赶回来祭祖踏青的大伯伯游千垛菜花。当船漂浮在弯弯碧水间的千百座菜花垛中时,大伯满眼讶异惊叹,心生爱意,不禁吟出一句:“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小敏的爸爸说:“真美的诗句,不过我倒觉得下句用‘菜花’比‘黄花’更显得直接明白。”
大伯看着小敏说:“小敏,你觉得那个词更好呢?”
大伯笑眯眯地问:“为什么呢?”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王禹偁(chēng)《村行》一诗,完成第7题。(6分)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①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②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③树似吾乡。
【注】①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的乐趣。②棠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③原:原野。
7.(1)下列诗句与本诗所写景物属同一季节的是(2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本诗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到▲的变化过程。(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 (2分)
(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的妙处。(2分)
▲ (二)阅读秦观的《精骑集序》(节选)一文,完成8—11题。(14分)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②。然吾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③饮酒者游。旬朔④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⑤,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失:有错误。③滑稽:巧言善辩。④旬朔:指十天一月。 ⑤惩艾:惩戒。⑥寻绎:反复推求思考。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一见辄即能诵( ) ②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 ..
③把卷无几日 ( ) ④悔前所为 (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暗疏之 .
A.知之为知之B.寡助之至 ..
C.怅恨久之 D.小大之狱 ..
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然 吾 负 此 自 放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而聪明衰耗,不如曩时十一二。(2分)
译文:▲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2分) 译文:▲
11.作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发出“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感慨。那么,为了避免“此二物”“败吾业”,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
(三)阅读《燃料电池汽车》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购买或者准备购买家庭轿车来满足对舒适出行和便捷出行的需求。然而,令大家恼火的是,汽油的价格一再飙升,甚至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此外,汽车的日益增加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汽车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会导致碳烟小颗粒的排放,这些碳烟小颗粒导致的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雾霾。汽油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气体,会引发光化学烟雾、酸雨等问题。此外,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甚至会给整
个地球带来灭顶之灾。
②因此,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一种清洁高效的可持续能源来替代汽油。其中,燃料电池成为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在整个过程中,氢气与氧..
气不经过燃烧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此燃料电池的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燃料电池的效率可以高达70%,而普通内燃机的效率一般在30%-40%。通过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除了水之外,没有其它物质产生。也就是说,燃料电池不会产生任何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因此我们可以讲,燃料电池是一种既清洁又高效的能源装置。 ③与汽油柴油发动机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是噪声小。与蓄电池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是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持续稳定的工作。纯电动汽车一直没有推广开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蓄电池需要长时间充电而续航里程较短。燃料电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燃料电池汽车只需要数分钟时间即可加满,而且续航里程可以达到数百公里。从技术上说,燃料电池汽车在充气速度、续航里程和车速等诸多方面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当前广泛使用的内燃机汽车。而且,燃料电池汽车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和有毒废物,非常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
④当前,大众、丰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已经推出燃料汽车的试点,并准备在2015年—2016年陆续实现量产。目前,丰田的燃料电池原型车已经在北美进行了超过1年的路试,其0-60加速在10秒左右,一次注满氢燃料后可连续行驶700公里。
⑤美国曾经在2008年作出预测,到2030年,如果发展势头强劲,将有80%的内燃机汽车被燃料电池汽车取代,即使发展不够如意,也将有20%的被替代。
⑥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美好的画面:蓝蓝的天空下,清新的空气里,开着燃料电池车奔驰在绿色的世界里。我们的车没有尾气,所停留过的地方只有一小片湿漉漉的印记,也许,草儿或者花儿正在那里努力发芽。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燃料电池中的氢气与氧气燃烧后产生的能量大,效率可以高达70%。
B.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当前广泛使用的内燃机汽车。
C.到2030年,将有80%的内燃机汽车被燃料电池汽车取代。
D.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水之外,没有其它物质产生,是一种既清洁又高效的能源装置。
1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
14.认真阅读第②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两小题。(4分)
(1)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加点词“之一”的作用。(2分)
(2)请分析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
(四)阅读游宇明的《君子知“怕”》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自然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种种看法。孔子主张应该畏的那些东西我们可以讨论,但他主张人要知敬畏,我双手赞成,确实,人应该知“怕”。
②A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事物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道德,也就
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会被人指脊梁骨的事绝对不能做;二是应该“怕”规则、法律,就是要敬重社会基本的规章制度与法律,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一个人生存于世,干什么都只凭个人性情,一点也不知“怕”,不仅很难赢得他人的正面评价,而且可能葬送自己的一生。
③B许多民族、国家都出现过苦难、挫折,这些苦难、挫折曾经使那里的人们深受其害,也极大地打断了这些民族、国家的文明进程。有的社会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挫折毫不上心;有的社会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都柏林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历史不能忘记。不远处的利菲河上,停泊着“邓布鲁蒂号”帆船,原船1845年建造于魁北克,大饥荒时曾运送大量饥民到新大陆。2001年由肯尼迪基金会出资,按照19世纪的原貌复制了该船,大部分时间停留在港内,供游人参观。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与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不知“怕”的社会,经常有各种恐怖的非常事件出现;而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民族,那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则往往会远离它们。
④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民族、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设计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选自《意林》,有改动)
15.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16.“一个人要学会知‘怕’,一个民族、国家也是如此”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这句话放在文中A处比较合适,还是B处合适?为什么?(3分)
17.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人要“怕”什么?为什么要“怕”?(4分)
(五) 阅读周霞的散文《又到麦浪翻滚时》,完成18-21题。(20分)
①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②(A)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③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
《二十四番花信风》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23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