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正文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2017-04-19 07:04:5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但我们必须理性对待国学热,不能刮风要古为今用,使其成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根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篇二: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题目 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学 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 业 水产养殖

年 级 2012级

学 号21217059

姓 名彭超

任 课 老 师 潘于旭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 10 月 31 日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 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1] 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 1 “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

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 [2]

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

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

等等,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还有的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如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2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 soft power,也译为软国力、软权力)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即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奈指出,软实力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同时,国际法则和制度、信息、跨国公司等,都构成其力量来源[4]。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国形象四大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中国硬实力基础上构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系。

2.1 中国传统文化

一种文化(文明) ,如果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不能丰富和武装当代人的思想,真正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那么它只能沦为失落的文明。因此,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传统文化有所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基于农业社会的悠久历史之中,在近

[5]代被破门而入的资本主义工业文化所击败,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现实意义。

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意志与主体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以“人”为核心,以“天道”与“人事”为两端,讲求人法天而修己,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当前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不自觉地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上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它对人的规定性,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传统,而非以自然或社会为主体的传统。它尤其注重协调人的内心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顺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表明了这种文化从人到物、从内心到外界的取向。它用对人的规定性来确立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定性。” [6]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21 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失衡、道德危机、生态破坏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要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必须适应新世纪人类的需求,实现现代化,在世界广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传播出去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中国要对自身文化准确定位,要明确需要向外传播和输出的东西。还要形成有体系的、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中国文化体系和传播模式,并对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

力量。

2.2 中国模式

大国的兴替与国家制度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国际关系史上制度创新的领跑者,无论是早期海权时代的西班牙、荷兰,还是19—20世纪的英国、法国,乃至当今的美国,往往会处于国际关系的领导地位并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范。

中国锐意改革30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模式”成为“欧美模式”之外值得认真总结的发展之路,其突出特点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渐进式改革、进行创新发展、谋求和平发展。经济学家乔舒亚·库珀·雷默把“中国模式”概括为:第一是创新,认为中国的发展顺序、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发展中的矛盾与摩擦要通过创新来减少;第二是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持续与公平发展的环境,使用多种工具调控变革中的关系,追求经济协调发展;第三是自由发展,在融入世界进程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主动性,追求和平崛起。中国模式把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放在优先地位,从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设置,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一种新思维、新思路、新模式,是西方文化理论无法理解的发展模式。

然而,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完美的。“中国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仍需不断总结、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在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判断和总结外国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用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中国模式,形成新的导向性的中国模式。有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的模式很不好”,但是它却同时完成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起飞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对解决中国自己面临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全球问题的有效治理、政治和经济秩序未来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8][7]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根本态度,贯穿于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中,起着引导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是个体安身立命和自我认同的根本内容,也是国家与社会协调不同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认同的根本内容。当前,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当下,中国社会主要存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价值观,存在着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倡导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是适合中国国情、中华文化和人民价值需求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性、文化先进性和利益广泛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现存价值体系的主导。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在全体党员以及先进分子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需要在各族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普及和广泛作用[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支撑,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和谐的根本,是维护中国政治文化安全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证。

2.4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国家形象被认为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与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10]。国家形象能否成为大国形象,一般由国际社会内全体

或大多数国家的三种意象构成:一是关于该国有无强国地位的意象;二是关于该国的行为尤其是它如何使用强国权利和是否滥用这种权利的意象;三是该国是否履行和在足够的程度上履行了它对国际安全、经济稳定和其他公益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象[11]。这意味着大国形象不仅是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地位,而更应当是在这些实力基础上对于国际社会的责任、义务和贡献的综合印象。

中国要依据国际社会的客观条件、自身的现实条件和需求树立并维护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各国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局部战争不断。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必然要求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有所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必然选择。

中国的形象,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大国是国际社会的轴心力量,支撑着国际社会的战略格局。它应当是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率和承担国际责任的楷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要适时、及时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援助。这是大国的责任,也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必要。尤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特别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总之,中国文化软实力应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中国模式的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方向和认同、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和维护,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中国文化软实力体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较强的普世性

“任何人的设计和愿望要想得到全人类的普遍认同,都必然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它必须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实际上都能够适合人类绝大多数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切身利益,并且为人们的经验和条件所认同。”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备了广泛认同的经验和条件,能够为国内包括国外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后发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建立在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后发优势也将决定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性可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发展意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动。与此同时,中国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理念和文化体制机制,能够避免或少走弯路,加快实现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开放融合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实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普世价值。尤其是在寻求实现人类普世价值的方法上,中国有更大的作为。”从封闭、狭隘、孤立的发展转向开放、宽容、合作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对外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文明的主潮流。文化软实力所具有的开放性,使中国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上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习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展示一个开放包容、渴望和平崛起的大

篇三: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之娱乐事业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之娱乐事业

摘要: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只在科学技术上体现,也不是文学著作等可以衡量的,而是切实反应在国民娱乐生活中的。近几年娱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影视业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令人欣喜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它的不足和现有问题的凸显。从国民的娱乐生活来看中国软实力的发展,这无疑是一个较好的角度。在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方式,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软实力,娱乐产业,影视,国民生活。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4年奈在他的著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他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我认为,“软实力”不一定是体现在我们的科技文化成果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往往还是要从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身上看待这些问题。普通民众是国之根本,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更是在任何问题上都必须考虑的一大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建设的比较成功,就是要看这个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还有它的影响力的大小,和受众的普及程度。那么,从现实观看这些问题,我认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日益加速,大众的娱乐方式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一个中央电视台可以观看节目了。各个地方卫视的实力跟随着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向前迈进。而且,外国电视节目也通过网络平台和内地的节目进行竞争,这样的多元局面无一不在冲击着中国的主流文化群体。中国国家“软实力”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现在普通民众的娱乐方式渐渐改变,大家更加倾向于“宅”在家里,随手打开电视或者是电脑,浏览信息,观看电视剧。不能不说,现在的影视文化真正成为了影响中国娱乐文化,甚至是“软文化”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到底是什么?以我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一部影视作品引发关注,吸引观看,造就票房,形成话题,产生社会影响,引领社会风尚,进而改变人们行为观念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体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和控制力。软实力的源泉是什么,首先是影视作品本身,来自人才环境包括市场政策氛围等等,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价值观念的原始创新和有效传播。

然而,文化软实力的理念,我认为并没有在国内的娱乐文化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剧集,尽管故事曲折、悬念迭出,演员表演也惟妙惟肖,金奖银奖一大把,可为何就是走不出国门?为什么大部分年轻人首选看国外片,只有大概20%的观众会先选择国产电影?不少影视作品,导演叱咤风云、明星轮流上阵、场景气吞山河,票房也加入了“亿元俱乐部”,可为什么观众看完就忘?还有大量的武侠片、网络文学用盗墓、奇幻、暴力来满足众人对金钱的渴望。这些作品里,虽然都有些文化元素、艺术手段,但由于缺乏“软实力”,其文化生命力难以持久。

随着近年来,美剧,泰剧,还有韩剧的引入,中国的影视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国现在这种相对制作仍然不是很成熟的条件下,这些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入就像是暗流一样时刻在冲击着中国文化的“沙洲”。通过这些影视向大部分中国观众灌输的一些资本信息也在慢慢的改变着中国的传统模式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对于尚在学习中的青少年更是具有较大的影响。大学校园中弥漫着追剧之风也是越来越盛。曾几何时,食堂餐桌上讨论的话题已经从专业的学术论证,不知不觉变成了《生活大爆炸》,《花样男子》,《旋转的爱》,《暹罗之恋》《初恋那件小事》,《变形金刚》,《阿凡达》。 当然,国内的各大电视台和剧组也都正在为此头疼。他们也想做出一部真正的好片子,一部能够代表着中国现代影视发展的高峰的影视或者是能在在剧目上和美韩泰能够分庭抗礼的剧目。但是,不幸的是,在看到大片有高回报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在看到复制他国优秀节目有高收视率之后,这种探索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变成了一种数字的竞赛,影视或者说是娱乐节目的制作只看到了当前的回报,不能看到一两年之后的效果,这种鼠目寸光的想法也影响着这一代的制作人。翻拍其他国家的名作,然后美其名曰“中国式”的什么,什么。把旧瓶装上新酒或许可以得利一时,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民众发现了盗版的弊端的时候,我相信“山寨”的末期也将临近。所以,我自以为文化软实力在影视应该表现为一种自主创新的意识,一种敢于不捡他人剩菜的意识的觉醒。 看看有中国第一娱乐卫视的湖南卫视的现状吧。虽然有着天娱的集体产业化的造星之路,但是近几年的“快男”“快女”的声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每年的草根明星的大量的堆积,也让一向大气的“天娱”难以喘息。虽然后来在娱乐节目上不断地贴上了慈善的名义,本着做慈善的时候也能够捧出几个小星。但是,这个还是难负重望,“天生一队”的制作,

越来越让送校车的活动举步维艰,首期还能够完成任务。可是随着收视率和短信支持率的降低,我们只能说,上台的明星最后也许一分钱的出场费都没有,最后还得将自己的腰包掏空,何其可悲也。但是看看其先祖《勇往直前》,对比一下两者的现实背景,其原因应该可见一斑:《勇往直前》产生的时期较早,在各位观众还没有熟悉娱乐制作的时候,给人以眼前一新的感觉,商人们也乐于在“做慈善”的同时出个小名,为自己的企业打打广告。但是,随着各个电视台对节目流程的复制和完善,慈善并娱乐的方式变得恶俗,不再有那么多的观众愿意为了某些人想出名买单。选择的多样性也使得观众不再停留在一个电视台。所以,以为的照搬原先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了。 观众的审美是日益成熟化的,我们经历了,美剧,韩剧,泰剧的洗礼,对本国的电视剧的要求当然变得越来越挑剔。既然有更加好的选择,观众为什么就要在一个棵树上吊死呢?面对这些,无论是剧组还是电视台,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的制作方式和初衷了,不要再盲目的追寻暂时利益最大化,集团体智慧之精华寻找一条创新之路才能唯一的出路。

反思,现在娱乐文化的踯躅不前。我们似乎也应该思考一下,现在不止娱乐界,甚至是文化界,都拷上了抄袭,复制的枷锁。文化产权的争端不断,或者直接将他人文章改个名字就发表,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出错了?中国“软文化”的出路到底在哪?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文化目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以发达国家利益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规则面前,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焦虑症,因而就盲目操作,甚至误入他人的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一种雇佣,强势文化很容易认同于强势文化寓示的“现代的”、“发达的”、时髦的东西,在享用它的同时,也伴有价值判断的认同,“将会在急切的文化焦虑中乱了自己的阵脚”,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文化定力,坚守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入的时候,以丰厚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底蕴展示我们无可替代的魅力,努力争取交流的话语权,用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去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22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关文章
  •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