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正文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2017-02-24 06:06: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榆林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

榆林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

(讨论稿)

一、目前形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课堂教学改革再一次成为高中课改的主要焦点。我校绝大部分教师都在探索自己的改革,但改革方向不统一,主题不集中,力度不大,不能形成生动鲜明的学校特色。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比较传统甚至比较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目前我市高中教育领域正在酝酿全面而广泛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在全市范围内是关注度最高的标志性学校,我们不走在前面,谁走在前面?我们不作出成绩,如何面对全市数百万老百姓的殷切厚望?所以,开展全面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百年榆中新的历史责任,全体榆中教师要勇敢地扛起这份责任!

二、加强领导

课堂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课改)是我校的中心工作,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校长办公会议将定期研究相关政策性问题,及时就改革方向、策略以及其它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为加强对具体工作的业务指导,成立“课堂教学改革专家组”(简称“课改专家组”),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校长办公会议决策,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论证,并针对课题组和教师个人的改革实验开展具体指导和评价。 课改专家组由吴忠宝任组长,刘生来任副组长,刘新国任顾问,成员暂由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及现职特级教师担任,以后陆续补充。

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领导管理责任,一是要模范履行相关职责,做好本职管理工作;二是要带头参加课题研究,带头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发挥榜样作用;三是要包组(课题组)负责,促

进工作。

课改的日常管理由教务处和教研室共同负责,其他部门全力配合,课改专家组协调指导。

二、整体思路

整体的行动思路是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1年)构建基本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作为初始探路的拐杖,教师用这根拐杖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用这根拐杖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双方都有一个适应、渐进、生成、升华的过程;第二步(2012年)完善创新模式,形成一个能体现课改理念、符合高中教学实际、且具有榆中特色的独树一帜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三步(2013年)超越模式,既有模式不唯模式,每一学科每一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课改局面。

现在的关键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首先做好第一步的工作,先构建一个与本校实际相适应、与各科教学实际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然后在运用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

三、行动策略

1、模式推荐。为使所有教师能有一个改革实验的操作平台,学校推荐使用“支架探究教学模式”,作为基础性教学改革模式,逐步在运用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

鼓励音乐、美术、体育、信技、劳技等科目,根据本学科教学特点创造性地改造“支架探究教学模式”,变通方法,灵活使用。亦可依据一定的理论支撑,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模式,凡个人创造的教学模式,也要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实验,且须经过学校课改专家组论证批准后施行。

尊重个人兴趣爱好,允许实验使用“诱思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自己喜欢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但要寻找志同道合者组成课题组集体进行。

2、课题引领。所有课改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课题组活动是课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所有课题组要有高度的改革责任感,人人争当课改先锋,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以每5至6人为一组申报市级课题,自由组合;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增加青年教师的锻炼机会,课题组长原则上由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担任,并鼓励毛遂自荐,从本方案公布之日起自愿到教务处报名,学校通过适当考查程序择优任命。

课题申报立项时间及相关程序性工作另行安排。所有研究课题争取在2013年结题。凡实验成果明显、课题方案和课题报告及其它过程性资料完备的课题组,可自行向学校课改专家组提出结题申请,由课改专家组初评合格后报送市教研室结题。

3、连环跟进。课题组要实施“连环跟进行动”,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所谓“连环跟进行动”,是指促进教师个体不断改进教学行为的教研方式。从过程上说,指对特定问题进行连续的实践审视,前一次实践积累的经验反思,成为后一次实践的起点,这样环环相扣,前后连贯,直至“问题解决”;从实践主体方面说,这种“连环”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由群体合作实现;从实践内容方面看,既可应用于对特定问题的探究,也可应用于经验在不同层次上的辐射与传播。

连环跟进行动的主体形式是“三课两评,梯次反思”活动,同时运用“一课连上”(一个教师就同样内容以不同方法在不同班级上课)、“同题多上”(不同教师就相同内容或相同改革措施在不同班级上课)、“一课两议”(备课时商议和讲课后评议,或者是“一课连上”的两次评议)等形式,提高课题研究的进度和效果。

“三课两评”主要是关于课堂改革实践的连环跟进行动:“三课”是常态课——个体日常研究行为,贵在自觉,贵在坚持,以个人研究琢磨为主,同伴互助为辅;研究课——课题组内部的研讨课,以课题

组团体互助为主,亦可商请相关领导和专家组参与;汇报课——向学校领导及专家组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课,课题组和专家组共同评议。“两评”是指对研究课、汇报课的两次集体评议。

“三课两评”的实施程序:常态课琢磨改进的关键是个人自觉坚持进行,每隔7至8周必须讲1节研究课,每两节研究课后必须讲1节汇报课,以“三课”为一个连环跟进周期,环环相扣,螺旋式发展。

“梯次反思”是关于教学反思的连环跟进行动:第一梯次的反思是“日反思”, 鼓励提倡针对常态课教学研究改革进行课时反思;第二梯次的反思是“周反思”,要严格按照《榆林中学集体备课要求》的规定,每周必须写一篇比较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三梯次的反思是“月反思”,即每次“研究课”后必须写比较详细的一篇教学反思;第四梯次的反思是“期反思”(学期反思),即学期末必须撰写一篇关于本学期课改的整体教学反思。另外考虑到教材单元结构的因素,提倡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反思。五个反思中有三个是必须的,两个个是提倡的,连环跟进,梯次深入。

“日反思”、“周反思”“单元反思”都要写在教案中,学校将结合“月检”制度进行检查;“月反思”由本人直接以Word文档发送到课改专家组,“期反思”由课题组长收交后,以Word文档打包发送到课改专家组邮箱(1389127@163.com),学校统一进行检查评选,凡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均在校园网发布,比较优秀者由校报校刊发表或编辑成书。

4、分层实施。以教师个人的日常教学、课题组的研究互动、学校引领评价为三个实施层面,互相促进,滚动发展。

第一层面:以常态课为载体、以个人琢磨改进和同伴切磋互助为主要研究方式的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要有高度的课改自觉性和坚韧性,都要树立成为学校名师(至少是骨干教师)的志向,抓住发展机遇,在改革中成就自己。要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知识,认真琢磨应用新

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次教学反思,认真开展自我对话——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审视、分析,认真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成就自己的过程。

第二层面:以研究课、汇报课和集体备课为载体、以课题组成员互助评议和专家组指导为主要研究方式的活动。课题组长(备课组长)是此层面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课题组团体的纽带和引领者;要切实履行《课题组长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学期教学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两计划可合二而一);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落实主备课人制度;认真部署实施“三课两评,梯次反思”的连环跟进行动,做好研究课和汇报课的安排,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集中集体智慧,尊重不同意见,鼓励大胆创新。学校领导和专家组要本着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发展教师的原则,减少评价式评议,增强研究性评议;要注重找亮点、点问题、评要害,努力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第三层面:学校将组织观摩示范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以下称课改竞赛)、集体学习、专家报告、检查评价、课题验收、评模树优等活动,以发挥引领促进作用。

5、区别要求。本着“全体参与,区别要求”的原则,所有任课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尽快转变教学方式。具体要求区分如下:

A类要求:从2011年3月1日起计算,凡高一高二年级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教师,必须参加课题研究,自愿参加课改竞赛;每学期上2节研究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课后要认真研究讨论,由授课者担任记录,由课题组组长签注《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意见表》后,连同该课时教案(书面文本)一并交课改专家组备案;每学期上1节汇报课,由课题组于开学初向教务处提出申请,学校统一安排,

篇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小学)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方式,提高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创建区域教育发展新优势,增强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特制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肥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教育率先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目标,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提升”为重点,优化教育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创新发展;构建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三、推进步骤与策略

(一)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各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的具体措施:

按照“制定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修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步骤,积极先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划分为五个阶段:

1、学习酝酿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2月)

学校班子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小组,交流制定“杨庄社区学校管理制度”。

2、会议通过阶段(2013年3月)

召开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3、实施制度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月)

将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纳入实施阶段。对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教师多表扬、对于实施过程中起步较慢的教师多激励和帮助。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实施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二)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建设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符合农村孩子、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更好成长的课程。逐步实现夯实基础,深化拓展,主动探究课程实施模式。初步建立学校拓展型课程管理制度及课程评价标准。各学科根据校级科研课题方向,根据学科特点,撰写校本课程(课堂+假期)。在原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深化现有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有比较丰富的特色课程。

1、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1)国家教材二度开发,因材施教重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涉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加工,教材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简而言之就是也就是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我校各学科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国家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了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定的教学情境,它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这种“二度”开发,既包括对现有教材内容的直接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加工和改造,即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重构。以教材为依托,站在学生立场、学科立场、课程论的立场来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教科书内容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的过程。

(2)校本教材辅助教学,努力拓宽课程资源

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就必须在“校本课程”上下功夫,而校本教材的开发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力保证。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各学科组教师都积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如语文学科组全体教师紧紧抓住了“阅读”这一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合理有效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参与的课题《阅读中外经典提高学生素质》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开发了小学语文校本教材。教材应立足于课本,体现时代气息,很好地衔接了课内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感受语文,感受生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了课程的资源。

(3)渗透幸福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幸福素养。

加大教研、科研的力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展幸福素养教育课堂实践活动,构建幸福素养教育课堂模式,通过活动,改进教和学的方式,

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思维、体验幸福的境界、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等幸福素养。

(4)整合各科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树立“综合发展教育观”,让教师学会跳出学科来审视自己的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中都受到综合教育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整合各学科及课外教育资源,能够变单科教学内容为综合教学内容,能够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融合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

(1)结合我校德育现状,紧紧围绕我校校园文化中提出的“健康、习惯、诚信”等九大主题,组织教师编写《小学班主任工作校本教材》,用以指导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挖掘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经历体验。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突破口,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发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并促进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健康成长。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活动渠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开发多种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活动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

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内、外可用资源(区域特色和学校师资特点等)进行分析调查,拟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召开相关部门启动会议。

2、实施第一阶段(2013年3月—4月)

组织进行研究、确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梳理现有校本课程、确定开发的新课程,确立部分新课程科目并组织开始开发工作,进行相关人员动员和培训等工作,认定部分合格课程。

3、实施第二阶段(2013年5月—7月)

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具体开发和实施,课程校本化研究和开发成果的审定。

4、实施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进一步校本化实践,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开发成果的推广和实践,迎接上级部门对课程建设实施情况的检查、督导,校优秀课程报送等工作。

5、实施第四阶段(2013年11月—12月)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优化提高,评选示范课程,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6、总结阶段(2014年1月—4月)

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回顾总结,优秀成果评选、报送等工作。

(三)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升,努力探索常规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

篇三:商都职业技术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讨论稿)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稿)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和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决定全面开展课堂改革,积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原有的陈旧教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总体目标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要强化“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要教好”的教育理念,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学校要构建起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习目标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优化课堂结构,形成校本特色。

教师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抓手,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逐步完善基础型、探究型、拓展型三类课程体系。

4、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师发展。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1、树立新理念,落实新课改。

教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 “以生为本,面向全体”的办学指导思想,每个教师都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都有责任教好每个学生。

2、学习新模式,落实新方式。

学校要组织教师以多种方式,全面的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和研究,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每节课教师单向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自学、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的时间至少应在20分钟,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努力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加强过程管理,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用爱心、真心去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以学困生的起点教学,通过个别辅导、坚持“三清”,对“待优生”、调皮生,实行周末验收制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防止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逐渐积累,以致积重难返。

4、落实小组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学习团队的优势能否发挥,关键取决于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小组成员的分工是否到位。各班级要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若干学习小组。成员由优、良、中、差学生组成,一人为组长,具体负责每一位同学学习、活动。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互助活动,

真正实现“兵教兵”、“一帮一”,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①明确目标。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②分组合作。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③展示提升。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④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精讲提升,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⑤当堂达标。教师要精心设计与课题有关的试题,可以用试卷或纸条的形式当堂训练检测。

5、落实“三清”月考,做好查缺补漏。

要全面及时的减少教学中出现的“夹生”现象,实施月考制度。各年级的月考,要区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试卷中有30%平时作业题和课后练习题,5%的教材例题,15%的作业或上次考试中的错题,50%为本阶段知识点的过关;其中,试卷结构为基础知识性的题目要占60%,应用性题目要占到20%,综合性题目要占20%。月考之后备课组、教导处做好试卷分析,统一进行质量分析;开好以年级为单位的师生会和以全校师生参与的总结会。

6、建立师徒结对,实现教学相长。

学校要大力开创互帮互学的工作作风,形成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的机制,缩短教师的成熟周期。开学初召开师徒会议,师徒要签订合同,师傅对徒弟要进行四包:“包师德过关、教案合格、上课合格、质量过关”。徒弟上课前要听师傅的先行课,师傅要多听徒弟的汇报课,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落实教师责任制考核,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促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7、落实集体备课,提供质量保证。

集体备课要按照“个体-集体-个体”的程序由备课组长组织。①提前2周确定主备人,提前一周集体备课。试点学科负责人和组长参加每周的集备活动。②备课四环节:一备课标或考纲,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二备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难,降低起点,预设思维阶梯;想学生之所乐,激发兴趣,享受成功快乐。三备教材,合理增、删、调,精选习题。四备教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适时运用“节时增效策略”。主备人提前写出备课草案或导学草案,经集体研究后确定“导学案”设计。③周研究课。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研究课,做到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④实施“导学案”。以“作业前臵,学案导学“为抓手。提前下发“导学案,课前随机抽查10份,根据学况二次备课,进一步微调教学内容,细化教学设计。⑤“导学案”规范。做到“五有”:有日期和主备人;有具体(学生能读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提醒; 有预习内容(预习引导,预设问题,前臵书面作业等,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有二次备课设计(问题组、课间板书、立体板演、交流或讨论、课堂练习等互动设计);有归纳总结。⑥导学案设计精简。导学案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而不能把导学案当成课堂练习题集。导学案可以代替备课教案,但须有个性化二次备课设计。

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要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当堂训练题、统一课后作业题。各教研组或备课组要将统一的教学目标问题化,与课堂训练题、课后作业题合编为基本的学习资料,为“先

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供“量”的控制与“质”的保证,也为以后开发校本教材奠定基础。

二、课改的方向

(一)、改变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方式。

要从单一的重视全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合率,改变为从优良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合率与待优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合率进行评价,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权重占80%,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待优生、培养优秀学生。

(二)、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要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改变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从教给了学生什么,改变为学生学到了什么、用了什么、熟了什么;从看教师的精彩,改变为看学生的表现、求知欲、课堂参与率。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小组,互相学习,开展“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结成“帮扶”对子。要求全校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效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规范教学行为,要切实树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观。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主旨。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不搞一阵风;着眼于常态课堂教学,不作秀;着眼于师生减负,可操作性强,不搞花架子;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提倡百花齐放,不搞一刀切。此次课堂教学理念的实践,是我校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开端,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三)、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时效。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科特点,使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有机结合。各备课组要精选练习,语文、数学、英语和理、化、史、地、生每周统一时间进行反馈性的检测,并做好分析与反思。本着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元的评价策略,注重教师的自评反思。评价方式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评课、数据分析、自我反思等。

三、模式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尊重与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知识漏洞,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以爱为基,生成与体验

要重视学校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相信学生,转换角色。教师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宏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矫正学生学习方向;作为合作者,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课堂里教师不是消失,而是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换。

3、以导为主,组织与服务

教师的定位是指挥员、导演或教练,而不是战士、演员、运动员。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

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

4、以效为先,高效与减负

高效率的课堂就是好课堂。高效课堂=时间×课堂效率(课堂高负、课后减负)。学生每节课都要像考试那样紧张、有序、高效地自学。决不能课堂少负,课后增负,学生整天都钻在作业堆里,结果是厌学直至辍学。

5、以生为源,基础与能力

把待优生当作资源开发,教师必须同时重视两个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确,待优生是个宝,一则改变一个待优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二则改变一个待优生,掌握了一套改变待优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三则正如许多教育家所说“改变一个待优生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6、以法为根,自主与合作

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兵”教“兵”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在兵教兵中,待优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秀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互相提高,让自主与合作唱响课堂的主旋律

7、以学为本,互动与发展

自助与互助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我测试,并将发现的问题以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备求助。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是经历自学的过程,是得到对知识的自我感悟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允许差异,根据学生自我的体验,自我的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的态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提高课堂的自主性。个个都能自主、自觉、自愿、自省、自理学习,学习不是老师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那就一定做好。增强课堂的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统领者,教师更不独霸课堂,独占课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积极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发挥课堂的合作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生之间、组组之间、优弱之间,都加强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让心灵相互碰撞,让人格魅力相互感染,让高超智慧相互启迪。课堂互动要实现三个效果:①课堂静下来,学生注意力集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相互争辩(简化回答问题先举手的程序),控制课堂常见的“三个忍不住” 学生答错,教师忍不住就讲出来了;学生答对了,教师忍不住立即表扬起来了;时间不够,教师忍不住讲完了。③思维活起来,“把

最有价值的思维留给学生”,真正落实思维互动;避免看似热烈而无思维价值的提问与讨论的形式互动。

课堂教学方面要将主导与主体之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主导为主体服务,当主体遇到障碍时,疑惑不解时,无从下手时,茫然无助时,教师才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教师是参谋,是催化剂、是风向标,但绝不是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机会、快乐全部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动人的情感来鼓舞学生,打动学生,感动学生,影响学生。以标准化的示范来启示、锻炼学生,让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品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健康向上,根深叶茂,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真正实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四、实施模式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只要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就走出了传统教育的泥沼,学生也将还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开放课堂学生才能获得解放,个别潜能和创造力才能充分释放。课堂民主,学生才能自主,而只有学生自主,也才能实现课堂上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只要我们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被动听讲”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导”的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学法指导原则

各任课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多收集信息,加强双基练习,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思路教学的原则: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突出教学思路,教给学生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小组合作习惯的培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习惯的培养。形成主动学习的学风。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探索,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师生合作,共同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1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

    榆林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榆林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讨论稿)一、目前形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课堂教学改革再一次成为高中课...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