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伤仲永》同步练习 正文

《伤仲永》同步练习

2017-02-24 06:04:0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伤仲永》同步练习

《伤仲永》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 (3)、收族为意:

(4)、自是:(5)、指物作诗立就: (6)、其文理:

(7)、稍稍宾客其父: (8)、日扳仲永:(9)、不使学

(10)、从先人还家:(11)、余闻之也久:(12)、泯然众人矣:

(13)、卒之: (14)、彼其受之天也: (15)、今夫不受之天:

2、翻译下列句子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能力提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 (2) 指物作诗立就() ..

(3)不能称前时之闻()(4)稍稍事言其父() ...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

之 .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答案:

一、(二)1、(l)曾经 (2)完成( 3)相当( 4)渐渐 2、 C 3、B 4、(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5、(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篇二:《伤仲永》同步练习

《伤仲永》同步练习

命题人:杨婷婷 时间:2012.2.23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2)“父利其然”中“其”指。

(3)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释义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 (3)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 (4)泯然众人矣()______

3.解释下面每组加线词的意思。

(1)A.父利其然也() B.泯然众人矣( )

(2)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B.自为其名()

(3)A.余闻之也久() B.不能称前时之闻( )

4.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 仲永∕生五年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下列对文中词语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忽啼求之”的“啼”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岁方仲永哭声洪亮、顽强好学的情态。

用心 爱心 专心 1

C.“忽啼求之”的“忽”,“即书诗四句”的“即”和“自是指物作书立就”的“立”,这三个字极写出方仲永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和愚昧无知之态。

6.

“泯然众人”表示深深的惋惜吗?如果

二、阅读理解

5~7题。

7.文章叙事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篇三:《伤仲永》同步练习

《伤仲永》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未尝识书具( )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④从先人还家( )

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

①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

②不能称( )前时之闻

③泯( )然众人矣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④稍稍宾客其父( )

⑤父利其然也( )

4.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字词。

(1)邑人:

(2)利其然:

(3)扳:

(4)环谒:

2.解释下列字词并给画线字注音:

(1)称( )_________

(2)泯然( )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4.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5.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6.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7.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

_____________。

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①曾经②和同一族的人搞好关系 ③文采和道理 ④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2.①pān yè②chèn ③mǐn

3.①自己的②他的③他的 ④他的 ⑤这种

4.①指物作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②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二、阅读测试题

1.(1)同乡的人(2)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做有利可图(3)同“攀”,牵、拉(4)四处拜访

2.(1)chèn相当(2)mǐn消失的样子

3.D

4.D

5.“世隶耕”说明方仲永既非书香门第,又非官宦世家,显出其绝无诗礼的熏陶。

6.三次叙写仲永才智超常、聪明过人。一是“未尝识书具”却“忽啼求之’;二是“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三是“指物作诗立就”。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不使学

9.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伤仲永》同步练习》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0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伤仲永》同步练习
相关文章
  • 《伤仲永》同步练习

    《伤仲永》同步练习《伤仲永》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3)、收族为意:(4)、自是:(5)、指物作诗立就:(...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