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2017年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年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用“——”划出错别字,并改正:(3分)
①迎接风雪zài( )途的寒冬 ②未复有与( )其奇者 ③可爱者甚蕃( ) ④燕子piān( )然归来 ⑤重峦叠障⑥不可明状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细(qiān) 锐不可当dāng河堤(tí)
B.两栖(qī)惟妙惟肖(xiào)琐屑(xiè)
C.陨石(sǔn) 重峦叠嶂(zhàng) 扼制(è)
D.藩篱(fān) 迥然不同(jiǒng) 气氛(fèn)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有效的 ,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②直到今天,遭天旱,四川有些农村里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③这些劣质奶粉造成的危害 ,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A.沟通乞求骇人听闻 B.勾通祈求耸人听闻
C.勾通乞求耸人听闻 D.沟通祈求骇人听闻
4、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2分)
相思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相思
是
5、依次在横线上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现出努力的样子。
A.攀、缩、微倾 B.攀、收、倾 C.抓、缩、微侧 D.抓、收、微倾
6、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3分)
①《游山西村》一诗中,表明困难中仍然蕴藏有希望哲理的诗句是
②《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③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
7、杜甫《望岳》一诗中,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是:(2分)
8、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2分)
9、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A、可爱者甚蕃()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
C、陶后鲜有闻() D、宜乎众矣()
(2)“花之隐逸者也”一句中“之”与下列哪项中加点的“之”意义相同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孔子云:何陋之有?
(3)认真理解第二段文字,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比拟的对象。(2分) 菊: 牡丹:莲: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方面写“莲”的高洁。
B、濯清涟而不妖——从生活条件方面写“莲”的美丽。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体态方面写“莲”的正直。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风度方面写“莲”的清高。
(5)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仿佛若有
光 ( )(2)屋舍俨然( )
(3)矜、寡、孤、独( ) (4)盗窃乱贼而不作( )
11、翻译:(2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2、(2分)(1)[乙]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甲文中有具体的描
篇二: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人教版)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
本卷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啊!祖国,我是在yuán()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rǔ( )、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
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戈壁酒泉,认识了您的ruì()智,您的开拓。我将qíng ( )起燃烧的信念,让您更加繁荣富强。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吊唁(yàn)哂笑(shěn) 家醅(pēi)相形见绌(zhuó) ....
B.缥碧(piǎo) 招徕
(lái ) 绥靖(jìn)颔首低眉(hàn) ....
C.庇护(bì)酷肖(xiào) ..胆怯(qia) 龙吟凤哕(huì) ..D.箱箧(qia)诘责(ji?) 蓬蒿(hāo) 觥筹交错(guāng)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
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欧洲作家对该奖的垄断局面。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
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C.看了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后,彭总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D.中国企业需要追求至善至美,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经据典、合辙押韵、囊萤映雪、沧海桑田、精巧绝伦”这些短语的结构形式相同。
B.“匹、同、凶”都属半包围结构,它们的书写规则是不相同的。如“同”先写包围部分,“凶”
则后写包围部分。
C.《芦花荡》的作者孙犁,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D.“你打算暑假去哪儿旅行呢?是上海,还是山东?”这句话中使用的标点是正确的。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
6.名著阅读。(2分)
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在烈日下喘息,在风雨中
挣扎。这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一部小说里的主人公,名叫,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
于自己的车。在经过了“三起三落”后,他终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这部小说的主题
是。
7.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望岳》中,表现出诗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具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②《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走的诗句是:, 。
④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四季流年,引诗人吟诵。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
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 ” 两句写出北地秋夜、风疾霜浓之景等诗句皆为传神之笔。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8.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某所初中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
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
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3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3分)
活动(1分):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2分):
9.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4分)
三.阅读与理解(38分)
(一) 背影(选段)(8分)
①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A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第①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其中的“聪明”、“漂亮”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11.第②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2分)
12.请对第②段划直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2分)
13.文中两次写“我”流泪,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二)爱莲说(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阡陌交通()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2分)
16.写出文中的相关成语(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三)春望 杜甫 (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篇三: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语文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检题(语文版)
一、基础整合(24分)
1.选出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浣妆(huàn) 悲天悯人(mǐn) 噙住泪水(qín) ... B.籼米(xiān) 砭骨(biǎn)举世瞩目(zhǔ) ... C.安谧(mì)淘汰(tài) 潇洒(xiāo) ... D.拈轻怕重(niān) 擎天(qíng) 热忱(ché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榭烽烟破斧沉舟墨守陈规 B.风靡抉择再接再励独出新裁
C.炫丽对峙见风驶舵油然而生 D.喧闹蛊惑含辛茹苦走投无路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 ....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
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 惊心动魄的一课。 ....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
4.为了使下面的这段话简明、连贯,应做的修改的一项是( )(2分)
①轮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明方向,不然就可能搁浅或触礁沉没。②航海史上这样的事故出的太多了,举不胜举。③这类惨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教训。④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⑤要有所作为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否则,就会庸庸碌碌,虚度时光,甚至误入歧途。
A.删去②句B.删去②③句 C.删去③句 D.删去②④句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1
A.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天子、陛下、朕、寡人。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此句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
C.“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战士伟大。”
D.网络上流行的一些词语,比如“奇葩”指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个性十足,常人不能理解;“土豪”一词现在通常指有钱并加以炫耀的人。 7.诗词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⑴绿树村边合, 。 ⑵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⑶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 是, 。 ⑸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在他的词《浣溪沙》也有类似情感的抒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浣溪沙(6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表现出苏轼的 的态度和 的性格。(4分) 2.下面对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序交待了作词背景。全词情、景、理交融。
B.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前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写啼叫声突出了画面的热闹。
C.下阕抒情,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互映衬。 D.上阕写景为下阕议论抒情作铺垫。
(二)曹刿论战(1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
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
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2分) 2.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为国牺牲B.故克之/公问其故......C.又何间焉/亲密无间 D.何以战/可以一战 ....
4.翻译 (6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三)不容忽视的“镉大米”(12分)
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 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
2
没有可靠依据。
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对“镉大米”进行了介绍?(3分)
答:2.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镉大米”下定义。(2分)
答:3.文章里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答:4.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 “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D.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四)积极面对无奈(14分)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
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本文第②段中A和B两句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3分)
答:3.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4.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
C.培根的话告诉我们,处于无奈中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D.当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无奈时,可以试着将一切归零,重新认识世界。
三、写作实践(50分)
中学生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好书等。请以“渴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600字以上。 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
1.B 2.D 3.D 4.B 5.A 6.D
7.⑴青山郭外斜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
⑶千树万树梨花开;家书抵万金;化作春泥更护花。 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
⑸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二、 (一)
1.执著 旷达乐观2.B
(二)
1.《左传》 长勺之战
2.⑴反面衬托曹刿的聪明机智。⑵表明进见原因。⑶为下文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作铺垫。 3.D
4.翻译(略)
(三)
1.本文主要从 “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2.“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 本文的事实论据。(4分)
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 示例:韩愈面对不被重用的无奈,凭着坚毅和豁达成为一代文坛的领袖。
3.“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痛痛病”除了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面对 的无奈,
一重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去掉后就成了“痛痛病”完全是由镉对肾脏和骨 。
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备选人物:袁隆平 贝多芬 海伦?凯勒 霍金
4.C 5.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四) A.人们面对人生的许多无奈,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
1.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无奈,才是真正的强者。) B.在人生路上,“无奈”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取决于你的主观抉择。
3
《2017八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38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