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正文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1-08 06:22:3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精读 ——蒲留仙写书

5 蒲留仙写书

【文章主旨】

《蒲留仙写书》用简洁的语言对《聊斋志异》做了高度评价,写出了蒲松龄的生活状况,积累素材的过程和成书时间。启示我们要想写出绝文妙笔,就要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原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

(选自《三借庐笔谈》)

【作者介绍】

《蒲留仙写书》是清代邹弢所作,邹弢,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字翰飞。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留仙,即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拓展阅读】

令狐熙字长熙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尊重;办事严肃认真)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翻译】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几乎不能忍受失去母亲的悲伤。他父亲劝诫他说:“最大的孝道在于让父母心里安慰,在道义上不让家族断绝了后代。怎么能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委顿呢,让我忧心啊!”令狐熙从此才慢慢地吃饭了。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练习与检测】(共30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 .②必令畅谈乃已 ( ) .③必强执与语() .

④如是二十余寒暑( ) ..⑤相传先生居乡里( ) .⑥为村中童子师( ) .⑦置行人大道旁( ) .⑧或奉以烟( ) .⑨归而粉饰之( ) .⑩故笔法超绝( ) .2.翻译。(10分) ①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②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③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④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

⑤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3.与“不求于人”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 A.盖脱胎于诸子B.下陈芦衬,坐于上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4.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相传先生居乡里/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置: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 C.为:为村中童子师/不足为外人道也 D.故:故笔法超绝/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 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

⑤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 3.D4.C

5.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 6.① 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7. 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篇二:中考5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汉文帝为“好皇帝”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

(《韩诗外传》)

阅读提示: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諠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三)欧阳修论作文

(苏轼《东坡志林》)

(2)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

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

(5)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四)自护其短

(《雪涛小说·知无涯》)

(2)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 ) 啖( ) 去( ) 欲( )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仕于南方。不得已而从仕。

B .或曰:啖菱须去壳。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

C.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仕于南方。 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清热也。”

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五)蒲留仙写书

(邹弢《三借庐笔谈》)

阅读提示: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ǎn)]完成。

[练习]

1、蒲留仙是谁? 请写出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 。

2、用四到六字为每个段落拟个小标题。

3、用原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1、译 文

皇帝亲自慰问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皇帝派人告知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他吗?”

参考答案:

一. 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2、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那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参考答案

1.①?的样子。②为什么。③同意,赞同。④哪里,哪一点。2.諠 是 3.D(助词,的。其余皆为代词。)

3、译文

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 术(方法) 过(超过) 疵(弊病)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 此指欧阳修)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 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 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4、译文

有个人是从出生以来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都有!

参考答案

1、从??以来;吃;去掉;想。

2、D

3、第一个括号填" 我",第二个括号填"其,它"(代词,代菱)

4、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

5、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5、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

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参考答案

1、蒲松龄;《狼》《山市》

2、第一段: 高度评价。 第二段: 生活状况 。第三段: 积累素材。 第四段: 成书时间。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① 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篇三:文言文步步高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共25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一2012年09月26日 21:47:42

1.曲突徙薪

1.(1)傍:同“旁”,旁边 (2)不:同“否”,否则 (3)息:同“熄”,熄灭 (4)坐:同“座”,座位 (5)乡,同“向”,先前 (6)亡:同“无”,没有 (7)寤:同“悟”,醒悟,觉悟

2.(1)拜访 (2)烟囱 (3)改变 (4)理睬 (5)邀请 (6)假如

3.B(都是承接关系。A修饰关系;C转折关系;D并列关系) 4.(1)不然将会有火灾隐患。

(2)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人按照功劳依次入座。(次:作动词,依次排定: 5.本篇寓言告诫人们:防患于未然比灾难发生以后的补救更为重要,即防灾重于救灾。本文也讽刺了那种重视救灾而轻视预防的愚蠢行为。

2.苏代为燕说齐

1.(1)还,同“环”,环绕 (2)贾,同“价”,报酬 (3)说,同“悦”,喜欢

2.B(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3.(1)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2)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人替我前后周旋。

4.有才能的人要善于推销自己,要像卖马人借助伯乐提高马的身价一样,要采取一些策略引起他人或社会对你的重视。

3.梁王魏婴觞诸侯

1.(1)敖,同“熬”,煎熬。[燔炙:烧烤](2)尊,同“樽”,酒杯。(3)与,同“欤”,句末语气词。(4)属,同“嘱”,告诫。

2.(1)进酒,劝饮;(2)起来;(3)进献;(4)断绝,戒除;(5)甜,甘美;(6)睡醒

3.B[介词,因,因为。A项连词,表承接;C项介词,凭;D项介词,用)

4.A[A项是意动用法,以之为甘,译为“觉得酒味很甜美”。其余项均为使动用法:使??昂,抬高;使??远,疏远;使??亡,丧失]

5.(1)楚王登上荆台远望巫山,左边是洞庭,右边是彭蠡,俯视方淮之水,惟觉山水之乐而忘记人之将死,于是在荆台上发誓不再登高游乐。[强台即荆台,崩山即巫山;左江即洞庭湖,右湖即彭蠡湖。“盟”是名词用作动词,后面省略介词“于”,译时应注意) (2)在这四样中只要有一样,就足可以使他的国家灭亡。现在您兼有这四样,能不加以警戒吗?

6.酒、味、色、乐 荒废朝政

7.运用铺陈手法。可以突出问题的严重性,以引起梁王的重视。

4.黎丘丈人

1.(1)女,同“汝”,你 (2)责,同“债”,讨债 (3)反,同“返”,回来

2.(1)仿效,装扮;(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

(6)本来;(7)故意;(8)往,去。

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省略主语。(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省略介词“于”。

4.(1)状语后置句。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2)判断句。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3)被动句。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

5.不能。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所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5.记王忠肃公翱事

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通“佯”,假装。

2.(1)对??说(或告诉) (2)禀告 (3)买来的 (4)按照

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2)代太监姓名;(3)代“我”,太监自称。

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或“??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6.《梦溪笔谈》二则

1.C(竖起。A同“现”,出现;B同“熄”,熄灭;D同“烁”,闪烁)

2.(1)还;(2)确实;(3)雨停云散;(4)靠近;(5)渐渐;(6)越过。

3.C[是。A项:??..的样子/这样;B项:挖掘/打开;D项:出使/派]

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 久之 次日

6.比喻 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7.萧颖士恃才傲物

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 (2)美景;今义胜利(古义仅存于合成词) (3)突然;今义凶暴 (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 (5)道歉;今义感谢 (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 (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 (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

2.(1)“陵”同“凌”,侮辱;(2)“卒”同“猝”,突然;(3)“常”同“尝”,曾经。

3.D[准备,写]

4.(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感到惊愕。(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

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8.张释之执法

1.(1)跑/行走;(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3)交付,委托;(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合成词还保留,如新闻);(5)判决/今无此义,多为应当;(6)银子(古义还有铜、金属、黄金义)/今只指黄金(合成词还保留,如五金);(7)希望/只;(8)很/质地好的为“良”。

2.D[(1)竟/才;(2)这样,代词/对,正确,形容词]

3.(1)汉文帝(或:皇上) (2)县人 (3)吾(或:我、县人) (4)案子

4.(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廷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

5.(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3)廷尉执法不公,有负面影响,百姓也会无所适从。

6蒲留仙写《聊斋》

1.D[加工,修饰,无贬义]

2.(1)准备;(2)铺设,垫着;(3)拉过来;(4)这样

3.(1)大概是从先秦诸子的文章脱胎而来,不只是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2)渴了就让他喝茶,或是给他烟抽,一定要让他畅谈才结束(或:讲完才罢休)。

4.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

5.(1)搜奇说异;(2)归而粉饰;(3)如是二十余寒暑[或:广罗奇闻轶事,精心修改,持之以恒。或:长期大量地从民间搜集整理素材]

6.(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10.申屠蟠重节义

1.C[A项“报仇”意为报复仇恨,B项“无耻”意为不知羞耻,D项“护送”意为为了保护的目的而陪同,以上三项古今词义相同;C项“从事”在句中为官职名,今义为干某项事业]

2.(1)判罪;(2)怜悯,同情;(3)以??为好;(4)固定的

3.A[①句中“而”表转折关系,意为“却”,②句中“而”表承接关系,意为“就”,③句中“以”为介词,意为“用,拿”,④句中“以”为连词,表目的关系,意为“来”)

4.(1)(即使)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碑铭来表彰(她的行为)。

(2)前前后后凡是(朝廷)用蒲车特意征召(他入朝为官的),(他)都没有前去。

5.(1)仗义执言(为“同县缑氏女玉”申诉而使其死罪得免);(2)孝顺父母(“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余年”);(3)励志苦学(“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4)忠人所托(蟠徒步将子居之尸送回其家);(5)淡泊名利(“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答出其中三点,意思相同即可]

11.宋弘为国选才

1.BC[A.古义是积蓄,和今义财产有别;D.文中义是推荐,和今义推动使前进有别]

2.(1)得到;受到 (2)授予官职 (3)使??整齐 (4)责备 (5)进献,演奏 (6)检举,纠举 (7)还是 (8)使??离开。

3.B(副词,才。A就/竟然;C介词,用/连词,表目的;D代词/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使反服”应为“让他戴上帽子”,“服”是“服冠”)

4.我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用忠诚正直来引导君主,可现在他却让朝廷沉湎于淫靡之音,这是我为臣的罪过。

5.A 6.B[错在引咎自责”,宋弘是先自责,后责备桓谭的]

12.又答王庠书

1.D[A记忆;B文章;C读书人;都和今义有别]

2.(1)承当 (2)成功 (3)我的意思 (4)(应对付的)攻击,责难

3.B(都是探求的意思。但:但是/只,只是)

4.(1)大体上和近年来科举考试的情况是相同的。(2)每读一本书都应当读几遍才算读完。

5.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每次作一意求之。

13.荆人夜涉

1.(1)设立标记。本义是人体外面的衣服,引申有外表、表面、标记等意义。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2)涨。本义是水溢出来。这里用的是引申义。(3)顺着走。这里用的是本义。(4)徒步渡水。这里用的是本义。(5)士卒惊骇的声音。本义是马受惊,人受惊是引申义。(6)本义是房屋损坏,“坏都舍”意思是城市房屋崩塌,用的是本义。

2.D[益:涨水/增加;法:效法,动词/法令,名词]

3.(1)先前他们作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河的。(2)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3)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

4.“循表而夜涉”;澭水暴益,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后一个也可用自己的话答)

5.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情况发生改变,做事的对策也该改变。

14.宋人有酤酒者

1.(1)公平,引申义,本义是平坦。(2)对待,引申义,本义是逢。(3)幌子,酒旗,引申义,本义是旗帜。(4)兵车,引申义,本义是登、升。

2.(1)恭敬有礼貌 (2)同“悬”,悬挂 (3)有人 (4)蒙蔽

3.D[(1)卖/买 (2)酿制/像]

4.(1)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询问他所在乡的长者杨倩。(2)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

5.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15.蔡邕听琴

1.(1)朝向,对着 (2)刚才 (3)刚才 (4)朝北的窗(这里是作动词,开窗) (5)奔向,趋向 (6)接近,临近 (7)方向 (8)如果。(说明:上述意义中,“朝北的窗”是本义。从文字体形看,“向”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窗口;从文献资料看,《说文》:“向,北出牖也。”《经·豳风·七月》“穹室熏鼠,塞向瑾户。”字形与文献相参证,可以判断“北窗”是“向”的本义。因为窗子是朝着一定方向的,所以又引申出“朝向”、“对着”、“方向”、“趋向”、“临近”等意义,这些都是“向”的引申义)

2.(1)等到 (2)偷偷地 (3)急忙 (4)退。

3.(1)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2)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1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精读——蒲留仙写书5蒲留仙写书【文章主旨】《蒲留仙写书》用简洁的语言对《聊斋志异》做了高度评价,写出了蒲松龄的生活状况,积累素材的过程和成书时间。启示我们...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