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读答案 正文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读答案

2017-01-08 06:24:0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平谷区期末试题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平谷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控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1.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完成第(1)—(2)题。(共4分)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劲健雄峻 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 端庄整齐D.奇大奇小 粗细相间

(2)感情是书法创作的动力之源,情动于中而形于书。从上面书法作

品的用笔、结体、章法和墨法,我们感受到毛泽东在创作这幅作

品时的。(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一个隆重而庄严的日子。70年前,中

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

全胜利;今天,中华民族以庄严的抗战阅兵仪式,致敬这个光明战胜黑暗的日子。天安门广场,军歌嘹亮、军姿雄壮,铁骑滚滚、鹰击长空,我们共同分享荣光、触摸历史:从抗战老兵的神情里,;从年轻战士的步伐中,;从外军代表的身影中……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用部首检字法检索【】内字的表述,完全

正确一项的是( 2分)

A. 入侵(qǐn)“赢”字先查部首“贝”,再查17画 .

B. 入侵(qīn)“赢”字先查部首“亠”,再查15画 .

C. 入侵(qǐn)“赢”字先查部首“贝”,再查15画 .

初三语文第1页(共10页)

D.入侵(qīn)“赢”字先查部首“亠”,再查17画 .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感受人类的和平共识

②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

③聆听复兴的铿锵足音

A.②③① B.①②③C.③①② D.③②①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

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锁定四季,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则得名于气候变化,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

(1)依据上面材料,写出24节气的含义。(用“既??又??”句式,

限30字以内)。(2分) (2)阅读下面故事,把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士,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

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

霜降茅屋如,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

浙江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时雨到清明。

A.寒露 春分 B.寒露 立春 C.小雪 立春D.小雪 春分

4.相声是一种中国曲艺表演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引人发笑。阅读下面一段相声,对组成“包袱”的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是(2分)

乙:小孩儿们住哪儿啦?

甲:都在河边“公馆”里住着呢。

乙:公馆?

甲:……嚯,还真不错,一排四间,上下两层。

乙:简易楼房?

甲:洋灰管子。

乙:那叫公馆哪?

甲:管子是谁的?

乙:公家的。

甲:公管(馆)嘛!(“包袱”)

乙:嘿!

——选自《棒打与溺爱》(节选)

A. 重复B.否定C.谐音 D.夸张

初三语文第2页(共10页)

(1)在反“讨伐”过程中,为了等待作战时机,杨靖宇一是让战士们丢

掉衣物和饭菜,二是。(1分)

(2)结合连环画内容,为第五幅连环画补写一段文字。(2分)

6.默写(共6分)

(1)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1分)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1分)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清的句子

是: , 。(2分)

(4)花开花落,都能触发情思:早春时节,“”的欣欣向荣不免让诗人

欢欣鼓舞;晚春时节,“”的寂寞冷清又不免让诗人黯然神伤。(依

次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里的诗句填空)(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初三语文第3页(共10页)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10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⑤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

似。④[闾里]乡里。⑤[因]趁机。⑥[务]致力,从事。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引喻失义 舍生而取义 B.临崩寄臣以大事 翼然临于泉上 ....

C.箬篷覆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D.卒获有所闻 卒赖其力 ....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援疑质理 援:.

(2)或因而抄录 或:.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翻译:

(2)惟读书是务。 翻译:

10.【甲】【乙】两段选文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十分相似:因家贫,“余”和“欧阳公”都曾①、②。乙文中的“欧阳公”虽然不曾百里求师,但 ③为他后来学有所成奠定了基础。“余”和“欧阳公”相近的结局说明了④道理。(用古诗文概括)(4分)

三、名著阅读 (共8分)

11.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第(1)—(2)题。

初三语文第4页(共10页)

过江去会鲁肃,可以看出关羽的“勇”和“②”的性格。《三国演义》中能表现关羽“勇”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③。(要求:性格用一个字概括)(3分)

(2)京剧中的脸谱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人物的性

格。红表示忠义,白表示奸诈多疑,黑表示严肃,黄表示凶猛阴险??根据连环画内容,可以看出关羽的扮演者应画①色的脸谱。这和《三国演义》原著中对他进行的“②”的外貌描写是一致的。(2分)

12.下面是《战国策》中的一则小故事,阅读故事完成第(1)—(2)题。

(共3分)

更羸(战国时期魏国大臣,著名的射箭能手)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您眼前。”魏王说:“射技有如此高超吗?”更羸说:“可以的。”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虚射一箭就把这只大雁射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虚射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更羸说:“因

初三语文第5页(共10页)

篇二:渔家傲·秋思 阅读答案附赏析

渔家傲秋思 阅读答案(诗歌赏析)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10.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阅读练习试题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3.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2分)4.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2分)5.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异统领的景物有: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7.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 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C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4.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5.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6.(3分)参考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分,如直接翻译扣1 分)7、【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阅读练习二:8.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9、理解填空: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 。(2分)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2分)1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12.结合全词,说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2分)参考答案:8.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9、塞下秋景、征人之情(共2分,每空1分)10、这两句正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2分,大意相同即可)11. 答案:表达了作者及守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情感把握。要注意从题目、作者、背景和名句等方面来体会作者情感。12.答案: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军情的紧急,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句的作用。要注意从上下文的联系、与中心、情感的关系中着手。阅读练习三:1.本文哪一句词完成了上景与下情的过渡?(1)2.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怎样的情怀?(3)4.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5.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2.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

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3.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4.边塞秋景 异(每空1分,满分2分)5.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阅读练习四:1、①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__雁云 ___、__边声 __、__长烟____、__落日__、___孤城__,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②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2.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6、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1、长烟|落日|孤城闭7、全词的上片写景,异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孤寂荒凉 的特点。8、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10、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11、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12、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13、《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接着写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纪功、班师回朝,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词人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阅读练习五: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案:1、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D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诗文俱佳,散文《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炙人口。有《范文正公文集》。【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表明边塞风景的奇

异。 3.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4.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泛指边塞所特有的各种声音。 5.角:军中的号角。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荒漠上的孤烟。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3000多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暗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译文】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闭。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赏析】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曾写过好几首反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了边塞奇特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 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写塞外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秋思二字,是全篇纲领。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时指范仲淹驻防地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防重地,也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作者此处实借鸟写人,边塞将士见此情景不由发出了鸟且如此,况人乎?的感叹,下阕写思乡之情实由此发端。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暗含当时与西夏的军事斗争,形势紧迫。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出宋朝处于不利地位的军事形势。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要取得对西夏战争的胜利,谈何容易,也就暗示众将士归乡无望。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爱国的激情,壮志难酬的悲痛,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全都化成了这沉甸甸的七个字。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又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

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篇三:苏州市高新区2016届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苏州市高新区2016届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2016. 04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6分)

夜幕下的苏州护城河,在余辉下显得色彩斑(lán) ▲ 。泛舟河上,沿岸(xuàn) ▲ 丽的灯光倒映在荡漾的水波里,摇(yè) ▲ 的柳枝上,与苏州古城建筑相得益(zhāng) ▲ ,浑然一体,令人陶醉。霓虹灯、连线灯勾(lè) ▲ 出来的亭台楼阁,水光交映,流光(yì) ▲ 彩,像童话世界里的仙境。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 。 ( 辛弃疾《破阵子 》)

③ ▲ ,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

④金樽清酒斗十千, ▲ 。 (李白《行路难》)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⑦怀旧空吟闻笛赋, ▲ 。 (刘禹锡《 ▲》)

⑧土地平旷, ▲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3.名著阅读。(5分)

(1)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 ....菩萨话中提到的“守山大神”是妖精“黑风怪”, “今观此怪无礼”中“此怪”指何妖?“黑风怪”和“此怪”是如何为难唐僧的?(3分)

(2)关于《朝花夕拾》,下列哪个选项说法不正确?( ▲ )(2分)

A.《狗·猫·鼠》中写猫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直待自己玩厌了才吃下去,

颇与人们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早年在私塾里的读书生活,对封建主义的旧式教育有批评的意味。

C.《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让“我”一时对她发生了空前的敬意。

D.《父亲的病》写 “我”在父亲要断气时听从衍太太的催促大叫“父亲!父亲!”,这是对父亲最大的错处。 4.观察右面这幅漫画,请给漫画拟题,并写出漫

画的寓意。(3分)

题目: ▲

寓意: ▲

第二部分 (4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题。(5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都写到酒,

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6.打开中国古典诗词的宝库,会发现古代诗人善于用意象来描绘画面诠释情感。下列诗句中都出现了“夕阳”这个意象,哪一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 ▲ )(3分)

A.“长烟落日孤城闭”中以夕阳意象营造了辽阔苍莽的意境,表现了边塞的悲凉、戍

边生活的艰辛。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诗人在夕阳中看到飞鸟结伴归巢,表现了诗人宁静

恬淡、复归自然的情感。(《饮酒》)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是借助夕阳来映衬游子思乡的伤感情思。(《天净沙 秋思》)

D.“夕阳西下几时回?”中夕阳西下让诗人感到时间的短暂,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

情感。(《浣溪沙》)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11题。(13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

臣莫敢谏王。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吕氏春秋》) ①

【注】①户:单扇的门。

7.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2分) ..

时时而间进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A B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师表》).. 臣请辟矣 春居问于宣王曰 ..C D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

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 ▲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C.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 (2) 何谏寡人之晚也?

10.邹忌和春居为什么向君王进谏?请根据文段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2分) ▲

11.邹忌和春居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劝谏君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3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13题。(5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2.画线句中的“他们”指的是谁?“他们”疑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3.“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中“还有”颇有深意?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7分)

求 好

(台湾)林清玄

①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②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③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

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④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或甚至某一时代的专

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⑤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

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⑥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因

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并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

⑦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

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品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⑧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

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⑨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乃至小妓女,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⑩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

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长久培养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⑾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

神的表现。 —— 选自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文集

14.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观点。(2分)

15.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16.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6分)

①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冬天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②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了、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它的前奏和序幕拉得很长。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到了婚日的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

③春天就是一个宝石库,那里绿翡翠最多。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

④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我对最美春色的记忆,居然与伤痛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两个年份的春光,分别因身体和心灵的伤痛,而化为了化石,嵌在我骨头缝里,无法忘怀。

⑤三十四年前在大兴安岭师专,春末时分,突患牙痛。有过牙痛经历的人都知道,那种痛锥心刺骨,尤其是夜深它扰得你不能安眠时。记得我被牙痛连续折磨了两昼夜,一天凌晨,天还没亮,我实在忍耐不住,一个人悄悄穿衣起来,出了集体宿舍,走向校园西侧的原野。那天有雾,我张开嘴,希望雾气能像止痛散,发挥点作用。当我步出宿舍区,接近原野的时候,发现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是台用于耕地的拖拉机! 我想起白天时,曾望见它在原野上工作。拖拉机驾驶舱的门,居然一拉就开了。我像发现了一个古堡,兴奋地跳上驾驶室。完全不懂驾驶技术的我,试图开动它。我不知哪里是油门刹车,双脚乱踏,手抚在方向盘上,振振有词地喊着前进前进,可拖拉机纹丝不动。但这丝毫没有减淡我的热情,我像对付一匹野马似的,执意要驯服它,一直和它战斗,直到雾气野鬼似地在日出中魂飞魄散,我才大汗淋漓地休战。太阳从背后升起来,照亮了我面前的原野。它的绿是那么的鲜润,就像一块刚压好的豆腐,只不过这是块巨大的翡翠豆腐!这片触目惊心的绿震撼了我,我跳下拖拉机。牙痛就在我奔向原野的时刻,突然止息了。病牙撤兵,整个身心都获得了解放。我感恩地看着春天的原野,想着它蛰伏一冬,冲出牢笼后出落得如此动人,可我从未细心打量过它,辜负如此春色,实在不该。

⑥另一片记忆中的至美春色,是与2002年联系在一起的。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车祸罹难,我赶回故乡奔丧。料理完丧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绿满枝的时候。姐姐见我很少出门,有一天领着孩子,拉着我去堤坝走走。太阳已经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1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平谷区期末试题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平谷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控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3分)1.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完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