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正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016-12-16 08:34:0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

篇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文: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注释:

传: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这里的传是指《论语》。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悛悛:谦恭谨慎的样子。蹊:小路。

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说:“《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这不就是说的李将军吗 。我见到的李将军像乡下人一样的朴实,不能说善辩。到他去世的那天,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品格使士大夫信赖。

寓意: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出处:《鹖冠子·天则》

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译文:

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螳螂窥伺蝉

时使自己隐身的那枚树叶,来摘取它。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寓意:

楚人居贫而不能守志,心生邪念、利令智昏,因而做出自欺欺人的蠢事。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篇三:题目7557b51ffc4ffe473368ab39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77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关文章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

  • 有启示的心灵鸡汤小故事

    心灵鸡汤小故事心灵鸡汤小故事:海边梦投稿人朱俊标有两个小孩到海边去玩,玩累了,两个人就躺在沙滩上睡着了。其中一个小孩做了个梦,梦见对面的岛上住了个大富翁,在富翁的花园...

  • 人生感悟故事:九牛之人的启示

    九牛之人---一个塑造完美之人的经典故事九牛之人---一个塑造完美之人的经典故事从前,有两兄弟,都到了该找对象结婚的年龄,哥哥叫阿勉,弟弟叫阿全。但兄弟俩发现,村子里没有自...

  • 生活感悟-生活启示录

    经典的生活启示录经典人生启示录不错的启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新的感悟,慢慢看,慢慢悟!一、年轻人不小心将酒店的地毯烧了三个小洞,退房时服务员说根据酒...

  •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

  • 弯腰拾起的尊严

    弯腰拾起的尊严龙源期刊网 cn弯腰拾起的尊严作者:晟涵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2期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

  • 一句格言的启示

    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第4单元②《一句格言的启示》9适用范围:4 2一句格言的启示(叙事文+议论文)4 一句格言的启示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一句格言——滴水能把石穿透,...

  • 一学两做对青年团员的启示

    浅谈新时期团员青年应树立的两种精神浅谈新时期团员青年应树立的两种精神作为党的助手和团员青年的组织,如何加强新时期共青团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一直是我们...

  • 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00分)祝贺您通过考试!您的分数为100,及格分数为60,学分在24小时内更新。一、单选(共4小题,总分:40分)1 新加坡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

  • 钓鱼的启示ppt

    13钓鱼的启示1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2 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生字、新词卡片,有关鲈鱼的资料。一谈话导入人生会有许多经历,有的经历却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