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正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2016-12-16 08:38:3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故都的秋经典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

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学生1: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2: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

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学生3: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4: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

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

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教师补充: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算是文

人悲秋的最早的诗歌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

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是情景交融的佳句了。这些都是悲秋之

作。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写出了文人豪迈的情怀。看来,文人们

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会呈现什么样的色彩呢?(出示

幻灯片:课文题目《故都的秋》)。

师播放录音朗读,要求同学们认真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听了朗读,我们发现,故都那么多的风景名胜,作者很少提及,如金碧辉

煌的故宫,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等更是只字不提。那么,他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秋景呢?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2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 出示幻灯片——清、静、悲凉。

师: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看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的秋景?

生浏览后齐答:3——11段。

师:指名一位同学朗读3——11段,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听,男同学勾画作者描

写的景物,女同学勾画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提问: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一学生朗读。读完之后学生讨论。

师:请第一小组(男生组)代表发言。

生:可概括为六幅图,依次为:蓝天白鸽、槐树落叶、秋蝉残声、秋风、秋雨、

秋天果树。

师:请第三小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可概括为五幅图景,分别为: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残

鸣、秋风秋雨、秋天果树。

师:出示幻灯片 五幅图景。第一小组同学的秋风、秋雨可合并为一幅。这五幅

图景,都有表现悲、凉、清静的意境的。如疏疏落落的长草、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槐

蕊、蝉的鸣叫、人的应答声等。

师:这些景物,作者给它们涂上了什么色彩?指名一女生回答。

生: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

师补充:还有灰,“灰蒙蒙的天底下”。(出示幻灯片 色彩)

师:这些色彩偏重于冷色调。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师:当代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这样抒情:

秋天象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我们来看看,《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

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无不映出秋天的倩影,可是作者偏偏选取那些灰暗的景物,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1:这和作者的经历有关。他喜欢这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和他的心情相合。

生2:是那个时代影响了他这样去写。

师:对。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出示幻灯片 作者简介)。郁达夫3岁丧父,

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

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

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

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在

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

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这篇散文,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

最自然不过的了。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

忧郁的气质。另外,也与写作背景有关(出示幻灯片 背景介绍)。郁达夫是个热忱

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

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

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

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

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

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师:以上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

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

有,你记得哪些?

生思考,有答闻一多的《死水》,有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师:出示幻灯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

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

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学生做诗。

提问一学生,答: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

胜过南国许多。

师:不错,有意境。看你们这样有兴致,我也想当一回诗人了。吟诵:小院破

屋浓茶,青天碧草蓝花。鸽飞蝉鸣雨下,天真凉啦,故都胜似老家。(学生鼓掌。满

堂喝彩)。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和第12——14段 ,提问:

文中除了大量描写北方的秋景外,也写了江南的秋天,说说南国的秋天有什么

特点?

生: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师: (出示幻灯片慢、润、淡)

师: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生:为了和北国的秋作对比。

师:(出示幻灯片答案)烘托对比北国的秋天。

师:以南国的慢、润、淡烘托故都秋色的味浓厚。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

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篇散文,郁达夫

以他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北国之

秋图。为中国现代散文艺术宝库增添了色彩。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郁达夫的《北平的

四季》。 下课。

篇二:《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

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

生:(朗读)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 生:??

师:如果你觉得从文中找话语来谈有些难,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谈感受。 生:??

师:再思考一下,我们请后面这位男生来说一下。

生:因为二者不同。

师:怎么不同?

生:有很多不同。就拿秋雨来说,北方秋雨比南方下得迟、下得有味,下得更响亮。 师:就是一切尽在不同中。那我能补充一个理由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实际上,文章和人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因为,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边流出来的作品,而不是嚷出来、喊出来的作品。那我在想,这篇文章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可以吗?既然可以,我就说一说探究的要求了。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

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我刚才跟同学做了交流,同学说,今天这个位子、这样坐跟课堂坐法不一样,这是老板决定的,那我说,如果我课堂里有些事情协调应该找谁呢,他说,你别找我,你找我们班老大,那么说,那么多同学哪一个是老大,他说,你一眼瞟过去,那个身材最魁梧的就是老大,我顺着他这么有典型特征的介绍,一眼就把后面的这个男生看到了。那么,老大,我跟你商量一件事,你把话筒拿起来,好吗?我们对话一下,别紧张。咱们能不能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自愿结合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形成一个探究的小组,就这个话题进行探究?你觉得可行吗?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吧,按每个人自己的意愿,联系自己的想法,相互配合起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师:那好,那我就更有信心了。探究学习的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这篇文章咱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探究学习的顺利推展,我有点先入为主,自作主张,把我认为集中描写了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第三到第十一语段整合成了五幅图画,而且还将这五幅画的每一幅起了一个名字,过会组成小组后,咱们不可能就每一幅画面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因此,组合的小组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然后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老大,可以吗?可以,同学们,明确探究的要求了吗?可以吗?可以,是吧?好,组合小组,允许有小范围的走动。(学生自由组合并探究)

师:好,我要暂时打断同学们的讨论了,探究“破院秋色”的请举手示意,那么,“落蕊秋意”的呢,“秋蝉残声”,好,我看到了,“秋雨话凉”,最后是“秋枣奇景”,没有同学选,没有关系,我们就讲同学们选了的。第一个是“破院秋色”。

生:我们讨论认为郁达夫比较安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院子里一坐,看到碧绿的天,这是比较安闲的,但是,听到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他写的时候是在1934年,全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师:我觉得你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回答问题就要知人论世,一联系就联系到七十年前的1934年,继续说。

生:听到驯鸽,就是在比喻,在战争下生活的人民,我看还是比较关心天下的人民。 师:他是一个非常安闲的人、是一个非常关心生活,关心天下百姓的人,这是你的见解,对吧?那我能追问你几个问题吗?早晨起来,他泡一碗浓茶,没有泡咖啡,也没有喝饮料,也不是一碗白开水,是一碗浓茶,泡一碗浓茶,有什么意味?

生:??

师:好,没关系,这个问题先放一放,郁达夫到了北京之后,他没有住三星级宾馆,他选了一个什么地方来住呢?

生:破院。

师:然后,他每天面对的是什么?破壁腰,是吧?你从两个“破”字上,他喜欢坐在破院里,每天对着破壁腰,你又有些什么感想?

生:??

师:除了是个安闲的人之外,还有别的吗?这两个“破”字,和这碗浓茶,它有什么意味?好,旁边的同学来补充,同一个小组的。

生:我觉得郁达夫很潇洒、很浪漫,我认为潇洒的原因,因为他早上泡浓茶,住破院,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行为,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在我们这种社会,这种事情是做不到的,再说,我觉得早上喝浓茶特别有意思,再说,又是秋天,从他的潇洒、浪漫里边可感受出他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因为,只有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样去做肯定是附庸风雅,是吗?真正做一件事要发自内心做起来,才让人看着觉着潇洒,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不同的见解跟你交流,

我觉得你说的是一种方向,但我说的也可能是一种方向。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

生:感怀身世,我觉得找个地方感怀感怀身世也是不错的,吸取教训,也是蛮好的。 师:好,那我还是要说这两个“破”字,因为你们组里刚才两位同学都绕过了这个“破”字,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这个破字,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北京古城的一种历史感的象征,沧桑感、沉重感、衰败感,住在破院里,面对破窑壁,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个故都的过去,而不是现在,你怎么看?

生:赞同。

师:也赞同?你如果有不同意见,你马上说你的看法。那么总的来看,郁达夫在破院秋色这部分中,他除了关注这些之外,你再看看,他还关注了什么?

生:牵牛花、天空、鸽子。

师:他看天空,听鸽子的飞声,数日光,等等,他还坐在那里静对牵牛花的兰朵,在那里欣赏,这都是很安闲轻适的生活情调的表现,对吧?他对色彩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生:有,他说蓝色、白色的最好。

师:跟你一样吗?你知道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

生:因为我穿的衣服。

师:刚好蓝白相隔,所以你回答的也很自信,是吧?

生:本来就是吗?

师:本来就喜欢,很好。那你就推己及人吧。你觉得郁达夫喜欢白色和蓝色这种色调,他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喜欢蓝色、白色是因为天空蓝色,云是白色,蓝色、白色,天空好像很深远,广阔。

师:你想说旷远,蓝让人想到旷远。

生:白色,我认为是纯洁、无暇。

师:这是你的想法?郁达夫不光喜欢蓝色白色,他好像还画了一幅画,他画了一幅什么画?

生:就是牵牛花,然后长几根草。

师:长几根草,我不赞同你的说法,这个草不能随便乱长吧?

生:疏疏落落,尖且细长的秋草,作陪衬。

师:他认为这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是最漂亮的,对吧?

生:是。

师:那你想不想看一看这幅画?

生:想。

师:看了以后不要失望。(展示幻灯片)跟你想象中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跟你想象中的区别在哪里?

生:牵牛花太少了。

师:牵牛花太少了!还有什么区别?

生:颜色不对。好像紫色。

师:对,再从文章的内容上、语言上去看,还有距离吗?

生:草太多,

师:这个语言都很整齐,颜色太深了,草呢,是太多了,花又是太少了,三个句子一气呵成排比句。

生:他说,草是作陪衬,我认为这样喧宾夺主。

师:你说得太好了,谢谢。在破院秋色这个部分当中,我们探讨了这么多,实际上,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取向,也就是他审美的眼光。看看,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然后从他的这个秋天的写意画来看,他实际上是以简单质朴为美,再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浓茶来看,他又是以厚重感为美。那么,接下来,我想落蕊秋意的这个组应该发言了。

生:如果说刚才那组讲的破院秋色是简单的话,那我觉得,这段讲的就是厚重感,因为一般讲到槐花,掉落到地上,踩上去,一般认为都是有声的,但是他认为没有声音,像张爱玲这些人都是非常喜欢踩落叶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我觉得他很深沉,非常的怀旧,因为喜欢秋天的人都是喜欢过去的人,但是他处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他又想隐藏这种感情,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有一点想悟禅却又不得其门,说来说去是禅意了,特别他的那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更让我们想到一句禅语,叫做“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掌声)然后我觉得落蕊秋意,老师这四个词归纳得蛮好的。

师:谢谢。

生:他的深沉就体现在他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细腻的心,然后他都想把自己的极其微妙的感情用他的文字表达出来,反正看他的文章,心就一下子静下来,就像刚才泡一碗浓茶,在那光的影子下面看这种茶,一颗颗茶或者还有茶锈在热开水冲击下,上下的浮腾,非常漂亮,再慢慢地沉淀下来,反正一下感觉到心里的任何杂事全部都沉淀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逝去吧。

师:我想不用再说什么了,咱们这个组的讨论结论,加上这位同学的他的个人的主观的体验之后,已经把落蕊秋意这个部分他所看到的郁达夫告诉我们了。的确,郁达夫具有一颗敏感纤细的文人之心,只有这样一颗敏感纤细之心,他才能对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美去加以感悟和体验。那么,秋蝉残声是哪个组?举手示意。

生:第五段秋蝉主要是以平静的叙述来描述一个问题,那么,你刚才说郁达夫非常的敏感,我从这一段看出郁达夫应该是以平凡自居的人,他不以名作家自居,他以平常心看待问题,我从这里找出,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我认为他是把每一处北平都走过了,他的细腻应该从这里有体现。另外,还有前面他所说的是秋蝉的衰落的蝉声,衰落的蝉声应该是比较小、比较轻的,这样的话,我想,更能体现出他的敏感或者他的体味,他体味心强,他能够体味生活中很细小的一些东西。

师:那么,他听到蝉的哀鸣的时候,你感觉他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应该说是自己的人生,或者是那种??

师:想到自己的人生,是的,他的确是想到自己的人生了,就在同一年,他写过一首诗歌,我结了当中的两句,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幻灯片内容“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他听着秋蝉的蝉声,这是蝉的绝唱,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中年的郁达夫,他感动自己的创作枯淡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也枯淡了,听着秋蝉衰落的蝉声,他想到了自己这种非常枯淡的这种中年生活,他甚至想到了人生啊,你如此短暂,人生啊,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好的时光。那实际上,通过听蝉声,来感悟自己的人生的并不是郁达夫一个人的做法,很多文人都从蝉声中听到过自己的人生。(展示幻灯片)唐朝的骆宾王写过一首《在狱咏蝉》,三十多岁的骆宾王关在监狱中等着下达他是被冤枉的、他是清白的这一道命令,突然听到了监狱外的蝉唱,“西陆”是监狱,“南冠”是囚犯,我这个囚客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思索,“玄鬓影”是说盛年时期,真没想到,我这一个出在盛年时期的人却要来悲伤的吟诵白头吟这样的悲曲。他由蝉的残声想到的是自己自由失去了,人生的理想没有人共鸣的这样一种哀愁。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下。(齐读)在秋蝉蝉声这幅画面当中,我们能够听到郁达夫先生人生苦短的感叹,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人,非常强烈的一种生命意识。

接下来,好多同学选的那一段最具有京腔、京调、京韵、京味的秋雨话凉要登场了。要发言的组做好准备。我们的老大看一下,搜索一下,把你的话筒递给探究秋雨话凉的小组。

生:郁达夫描写秋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他在第六段写出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我觉得他能够比较得出南方的雨跟北方的雨不同,就跟我们平常这些人不一样,他能细细体味出不同在哪里,还有第七段他能??(生思考)

师:好,你说了北方的雨和南方的雨是不同的,那我们还是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好吗?你请坐。第七节我们一起读,然后有两句话,都市闲人的对话,咱们请两位男生来读。先看看,哪两位男生来读?(学生推荐)两位闲人请注意,闲人甲由李正兴担任,同桌担任闲人乙。闲人甲里面有一个“勒”字,在北方口语中,可以读成“啰”字,否则,既念不高,也拖不长。先稍微感受一下。我们一起读。(朗读)

师:感觉还是咱们南方的男孩子在读北方的京腔京味的东西,秋雨话凉,郁达夫站在那个街头,看到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偏偏选了两位都市闲人,两位都市闲人,刚才这边的同学在低声说,因为他是故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那么由这个故都特有的都市闲人来谈故都的秋风秋雨就特别有一种沧桑感和悲凉感,所以,我们觉得在秋雨话凉中我们能看到郁达夫先生他那种很独特的生活情趣。好,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郁达夫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点靠经了,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还感受了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我在备课时,有一首歌,特别撞击我的心灵,那是当我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一个中学生时我们在校园里经常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叫秋蝉,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会唱这首歌的,有吗?如果没有,我们就一起来听,感受这首歌中要告诉我们的究竟什么。(放歌曲,歌声中下课。)

党宏英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篇三:《故都的秋》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教师:胡滨(宝安中学)

听课学生:宝安中学高一(1)班

听课教师:市、区教研室教研员和全市各中学语文教师

时间:1997年12月30日

◆教材分析:本文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当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的好教材。

◆学生分析: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好,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但对高中语文学习有陌生感,对本体教学不熟悉。

设计理念:坚持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为主的教学理念,“拈精摘要”,大胆取舍。

◆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掌握方法,即主要抓住“绘秋”部分的三幅图景,帮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

◆教学流程:

师: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有“独得之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享受到“淡淡的喜悦”。也就是说,作者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对景物的客观描写之中。那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在对北国之秋的描写中,抒发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了解写作的背景。1934年,郁达夫由于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因此,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自然就笼上一层深远忧虑和孤独冷落的主观感情色彩。请同学们看“自读提示”,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首先要把握这一点。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任务是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品味这篇课文精妙传神的语言。(板书:理清思路品味语言)先看作者的思路,作者先从哪里写起?请大家开始阅读。

(学生各自阅读,然后思考,交流。)【点评:一上课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生:先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思念。

师:对!我们用两个字概括好不好?“思秋”。(板书:思秋)思念北国的秋天,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请大家特别注意这三个词。(板书:清静悲凉)

师:那北国的秋天具体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写什么?

生:接下来描绘北国的秋天。

师:也用两个字概括。

生:(纷纷地)描秋、绘秋、画秋。

师:“绘秋”这个词好。(板书:绘秋)接下来作者在描绘北国之秋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议论,请大家找到相应段落。同样用两个字概括。

生:(异口同声地)议秋。(板书:议秋)

师:最后作者再一次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希望北国之秋能常留人间。用哪两个字概括? 生:(七嘴八舌)留秋、爱秋、恋秋

师:“恋秋”好。(板书:恋秋)请大家思考一下,全文的重点在哪里?

生:(异口同声地)“绘秋”部分。

【点评:“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是学习每篇课文的首要任务,但不必费时太多。】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品味这一部分的精妙语言。“绘秋”这一部分共描绘了五幅秋景。

请同学们看屏幕。(分别出示“破屋秋色”、“街面落蕊”、“室内鸣蝉”、“桥头秋雨”、“庭院枣树”五幅投影片)我们先品味第一幅图画“破屋秋色”。请大家听录音。要求一边听,一边找出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前面提到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有什么关系?(放录音,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划。)

【点评:为什么不让学生找出五幅图画?因为教学目标不是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而是品味语言。这一做法突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味语言。】

师: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作者写了“破屋”、“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还有“秋草”。

师:请大家想一想,北平的秋天有火红的香山红叶,有碧波荡漾的北海湖水,作者为什么不写,偏偏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

(学生思考、议论)【点评:一定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

生:与作者的主观感情有关。

生:更能表现作者“清、静、悲凉”的感觉。

师:说的很好。大家再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色彩的。(环视全班,指着一位举手的学生)请你说一说。

生:写天色用了“碧绿”这个词,写牵牛花用了“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这些词。

师:作者最喜欢牵牛花的颜色是蓝色和白色,其次是紫黑色。同学们学过美术,知道这些颜色属于哪一类色彩呢?

生:(齐声)冷色调。(有学生恍然大悟)冷色调表现凄凉孤独的感情,也跟“清、静、悲凉”有关。

【点评:借美术知识,帮学生融会贯通。这个点拨好!】

师:对呐!(见有学生举手)那位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老师,作者还写了日光呢,日光是暖色调呀?

【点评:学生的情绪、兴趣都充分调动起来了,思考有独到之处。】

师:问得好!说明这位同学善于动脑筋。但是我们再仔细读一读原文。

生:(读课文)“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我知道了,这样的“日光”也是很阴暗的。

师:对。这个“漏”字很重要。对不对?

生:(齐声)对!

师: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品味语言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出关键词语”。(板书: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大家再找一找,还有那些关键词语值得我们来品味?

生:(举手)我觉得这两个“破”字很关键,它们同样表现出“悲凉”的感觉。

师:为什么?

生:因为“破”就是“破败”的意思,一幢破败的屋子与作者忧郁的心情、悲凉的感觉一致。 师:很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和感觉来朗读这一段。注意,用怎样的语调? 生:用低沉的语调。

师:好!预备,齐!(学生朗读这一段)

【点评:品读、品读,就要边品边读。】

师:下面我们学习、品味第二幅图画的语言。第二幅叫《街面落蕊》。(放投影片)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找出关键词语。(一学生朗读这一段)

师:请哪一个同学说说你找的关键词语。(学生举手)好,请那位女同学说一说。 生:我觉得“细腻”、“清闲”、“落寞”这几个词好。

师:请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几个词语。(学生思考。过了一会儿,老师启发)请读课文,作者

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些感觉的?

生:(读课文)“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作者是看到“扫帚的丝纹”产生这些感觉的。

师:对。这就是前面说的,作者把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同学找到了哪些词语呢?

生:我认为这个“铺”字用得好。

师:为什么?也请说说理由。

生:说明地上的落蕊很多。

师:“很多”为什么不用“堆”?请再读一读原文。【点评:从课文中找答案,在诵读中受启发。】

生:(读课文)“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上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思考)我知道了。用“铺”字说明落蕊很均匀,厚厚的。

师:对极了!再想一想,我们平常在哪些地方用“铺”字?

生:(七嘴八舌)铺地毯。铺床。??

师:对。可见“铺”是一个人工的动作。作者把它用在“落蕊”上,还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是不是?

生:(齐声)是!

师:现在我请同学们比较这样两个句式。课文上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我把它改为“脚踏上去,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行不行?请同学们先反复朗读这两个句式,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大声朗读以上两句,思考)

生:(举手)我认为不能改。因为课文中的句子是把“声音”、“气味”做主语,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生:这句话前面的句子都是主谓结构,这里也用主谓结构,语气就更连贯。改成“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成了无主句,与前面不一致。

师:说得非常好!把语法、修辞知识都用上去了。大家同意不同意他们的意见? 生:(齐声)同意。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品味语言的第二个方法,叫做“比较不同句式”。(板书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就是说,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可以把不同的句式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清在什么场合该什么句式更合适。

师:第三幅是“室内鸣蝉”图,描写比较简单,我们跳过去。现在我们来品味第四幅图画的语言。请先听录音。同学们边听边找出其中你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把它们进行比较,看看谁的收获大。

(放录音,朗读课文)

生:我认为“奇”、“有味”、“更象样”这几个词用得好。

师:(赞许地)唔,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这几个词点出了北方秋雨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几个词用得好。

师:也就是说,这几个词起到了统领下文的作用。那么,能不能请你读一读下文具体描写北方秋雨“奇”、“有味”、“更象样”的文字呢?

生:(读课文)“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师:你看,这雨有多“奇”,一阵风来,就下起雨来;一层雨过,天又晴了。同学们觉得描写

北方秋雨“有味”的是哪一段?

生:(七嘴八舌)“桥头”一段,对话一段??

师:(指着“桥头秋雨”投影片)对,这一段很有味。但是我想这幅画就不如课文的描写有味。为什么?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出人物的活动。我们说,自然景物缺少人物活动就没有了生气。对不对?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很有味的精彩描写,请他读出点味道来。谁来? (有学生跃跃欲试,举手,老师指定)

生:(感情朗读)“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倒来得正好。”

师:这段描写“有味”的地方就在这两句对话。应该用怎样的声调来读呢?

生:应该用缓慢悠闲的声调来朗读。

师:对。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着一举手学生)你来。

生:(缓慢悠闲地)“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鼓励)读得很好,读出味道来了。但是,我还要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两个“都市闲人”在这里对话呢?为什么不选其他身份的人,如两个商人,两个老板,或者两个打工仔?

【点评:教师适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讨论。气氛热烈)

生:是不是作者当时路过这座桥时正好听到两个都市闲人在对话,于是就把它写下来了。 师:(启发)这位同学是从生活真实的角度来理解的。请大家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心情来理解,联系全文的中心思想来理解。

生:因为作者当时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自己就是一个“都市闲人”,所以他就对都市闲人的对话感兴趣。

师:这是你个人的意见吗?

生:是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讨论的。

师:很好。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都市闲人”。其实在前面的描写中,就已经表明了他这种身份。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在“破屋秋色”图中,作者“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就表明他是个很悠闲的人。

生:在“街面落蕊”图中,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就觉得“细腻”、“清闲”,也可以表明这一点。

师:好,同学们很有收获。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写文章不一定照搬生活,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立意来选择材料。体现出作者驾驭材料,“无所不能”的本领。

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一个简简单单的“有味”两个字,就蕴含这么丰富的内容。可见,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应该进一步挖掘词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体会、理解。(板书;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请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那些语句蕴含了深层含义,值得我们去体会品味?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

师:我请大家体会一下“还有秋雨哩”中的这个“哩”字。把它去掉读一读,加上它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各自朗读、品味,然后讨论)--“还有秋雨”,“还有秋雨哩”,--“还有秋雨”,“还有秋雨哩”??

生:(边想边说)我觉得加了“哩”字,就有一种语气。

生: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表现作者很喜爱北方的秋雨。

师:是的。没有“哩”字,就是一般的陈述;加了“哩”字,就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可见品味语言,哪怕是一个语气词也不要放过。下面请同学们把”桥头秋雨“这一段再读一遍,各自读,认真体会揣摩,品味语言。

(学生分别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归纳了品味语言的三个方法。是不是就只有这些方法呢?我们同学还可以不可以再归纳一些方法呢?

生:品味语言还应该多读课文。

师:说得对。我们这节课,从头到尾都在朗读。朗读确实是品味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板书: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现在,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你最喜欢的文段,高声地朗读吧。

生:(各自大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品味语言就像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语言越品尝,就越有味道。希望同学们加强对精妙语言的感受、品味、积累、运用。下课!

◆课后反馈: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办法。同时,这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应该教会学生自己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但“方法”的归纳,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结论应由学生自己来下。而本节课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归纳的,是为不足。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抓住了“品味语言”这个牛鼻子,完全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因为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语言精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深圳市“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第一次研讨会公开课

刊于《深圳教学研究》1998年总18期增刊)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79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相关文章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经典教学实录《故都的秋》课堂实录师: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