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正文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2016-10-27 13:07:3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荀子“性恶论”浅析

荀子“性恶论”浅析

23120130 洪月

摘要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提供了理论基础,还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当然,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唯心史观。他把人的自然属性看做是人的本性,是限于其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 人性性恶 本性 自然性

【正文】

“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只有通过化性起伪才能做到趋恶向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一、荀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

性恶论虽然在名声上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但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荀子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这里的“性”是指天性,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人之“欲饱”、“欲暖”、“欲休”是人之自然本性,是满足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生活不仅需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感官方面的精神享受,荀子在《性恶》里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是说耳目口腹肌肤骨体的愉悦享受,产生于人的本性,各种感觉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显露。荀子认为正是因为人不但会物质享受还会精神感官享受,因而会为满足自己的享受和欲望而争夺,会导致社会混乱。故他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从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来对人性进行分析,认为人生而具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种种欲望。而这些欲望,会促使人们去追求物质享受。如果人人都放纵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的情欲,都去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就会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社会秩序,危及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这些欲望都是利己的潜在行为,是恶的表现形式,是人天生便具有的特性。

二、荀子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

荀子同孟子一样,也认为人性具有普遍性。只是孟子认为人性的普遍性是人都具有善端、善心,只要保存善心便可以养成善,故孟子是不主张后天的教化的。而荀子却认为人性的普遍性在于人好利,具有利欲之心。如他在《荣辱》里说: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荀子认为君子小人一样都具有共同的人性,即人人都具有利欲之心,因为有这种利欲之心,人与人之间会争夺而扰乱社会,因而这种利欲之心是恶的。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世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善人呢?荀子认为是后天的教育使然,是人们通过教育、总结经验从而达到善的结果。因为荀子认为人天生的不只是恶,不只具有利欲之心,还具有辨知之能,即具有认识事物、辨明事理的能力。如他在《非相》里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在于人具有认识辨别的能力。正是这种认识辨别的能力,能使人们除去人性中固有的恶,从而培养善,包括社会的仁义、道德、规范等的培养。人们正是通过后天教育的作用和经验的影响,能够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劝学》)荀子还在《性恶》里说:““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就是说无论是品格高尚的君子,还是德行卑劣的小人,他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即天生是恶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贤愚与不肖的巨大差别呢?原因就在于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所起的作用,即后天的环境与经验、教育等所起的作用。荀子在《性恶》和《礼论》里解释了“性”与“伪”的区别,他说:“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能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所加也;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里所说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本始材朴”是说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的是社会的仁义道德,是后天人为加上去的。指明人的礼义道德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起着教化人们的作用。荀子在这里强调了人们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荀子在《儒效》里也说:“性也者,我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是说人性虽然是自然生成的,但却是可以改变的。人尽管先天就具有了恶的利欲之心,但如不让恶的本性发展下去,便须运用辨知的能力,除去恶性,发展善心,通过化性起伪使人的本性由趋恶转向向善。荀子还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恶, 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因为人的本性为恶,为了防止和节制人性之恶,便必须用社会的教化、礼仪和法度来加以规范、控制,这样社会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由此可见,荀子认为人才的培养,社会和国家的稳定,都离不开人的后天的教化。只有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起到化性起伪的作用,才能把人性由趋恶转化为向善,这也是荀子与孟子的一个大的分野。

三 、荀子“性恶论”对后世的影响

荀子“性恶论”对中国封建社会乃至现在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首先,荀子的“性恶论”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提供了合理的、必要的理论依据。“性恶论”认为,人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好声色??凡此种种,如不加以教化、改造,均会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对人们的恶的欲望和行为的教化和改造是必要的。而以封建王朝为代表的专制政权借以“天子”的名义,大力鼓吹、宣扬和美化封建政权的统治,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作是为了教化人们、改造人们,帮助人们去掉本身所固有的恶习和欲望,提升和完善人们的品格,使人们的思想、品格达到善的至高境界。而要人们达到这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就需要封建的道德和法律来对人们的恶性进行规范和限制。如果不这样,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人们就会永无宁日,因为人们会只为了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而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故荀子的“性恶论”为封建统治阶级找到了对人们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理论根据。尽管荀子的“性恶论”遭到人们的排斥,也

没有直接被纳入封建儒家的正统思想里面去,但实际上,它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人们,维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工具。

其次,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提供了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即使是君子和小人,他们的本性也是一样。“凡人有所一同。”而且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任何人只要经过努力,都能够成为圣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没有智愚之异、尊卑之别和高下之分。这种平等的思想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提出来,具有不同凡响的作用。它能给人们带来乐观上进的激情,能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能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因为它给了人们一种理念,只要有付出,便会有收获。这对处于黑暗中默默探索的人们来说,无疑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能够起到激励人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奋力上进的作用。而且荀子认为如果人们的表现不佳,不能责怪本性之恶,而只能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自身修养还不足,还要继续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方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这种人人生来平等的思想,无论是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还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都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荀子的“性恶论”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在学习方面,人能发挥主体能动性。荀子认为人在后天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而且学习是不可停止的,因为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融汇在全身,并且表现在行动上,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表率,可以成为君子。反之,如果学习知识只是从耳里听进去,又从嘴里说出来,学习不经过主动吸收、消化是没有效果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小人的学习方式。在做人方面,人具有主体能动性的。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一样,喜好荣誉,憎恶耻辱,但是之所以会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因为他们求取名利的方式不同而已。小人尽做荒诞不禁的欺诈事情,却希望别人相信自己、亲近自己。而君子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能坚持长期积累善行,有坚强的毅力,能不懈地追求,讲究诚实有信、待人忠诚、品行修美、办事中肯,而又善待自己。而一般人因为没有他们那样的毅力,不能坚持下来,或许不愿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没能成为圣人或君子。在天人关系方面,人也具有主体能动性。荀子不相信天命,不迷信鬼神,不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而认为人定胜天,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能认识自然,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进而适应自然,丰富人类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美化社会。这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

当然,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唯心史观。他把人的自然属性看做是人的本性,而把人的社会属性看做是伪,是人为的,不属于人的本性。是因为他的时代局限性的原因,他没有分清楚“人性”和“人的本质”这两个概念。人性是指人的属性,它既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又包括人的社会性。即既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自然属性,如在“性色”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欲望。又包括人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人的本质是人性的一部分,而且是人性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并不等同于人性。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 ,是人性中的实质性的内容。”[]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包含于具体的人性之中的,而且是人性中的实质性的部分。人性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有不同的人性表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性表现,甚至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人性表现,因而人性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因为它可以随人的主观或客观外界的改变而变化。“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这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特性,而是社会性的。因而规定人的本质的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肯定谈不上有没有善恶之分,因那是一种本能的活动。就人的社会属性来说,是有善恶之分。因而只能说人的自然属性没有善恶之分,而人的社会属性即本性虽然具有善恶之分,但善恶并非固定不变。因而不能笼统地说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因为那样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了。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尽管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有很多合理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发掘,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荀子的这些合理的思想依然会给我们以启迪。尤其是他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强调后天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等等,无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照耀着人们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荀子从人性恶提出化性起伪,改变人的趋恶的本性,重视礼义教化、道德规范的制约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成为道德圣人的道路。今天我们重视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与荀子性恶论本质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可以从荀子性恶论那里借鉴一些有益的理论来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参考书目:

《荀子简注》—梁启雄 中华书局 1983年1版1次

《先秦儒家哲学新探》—邹化政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0年1版《诸子百家研究》—高正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1版1次《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张岱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1版

篇二: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cn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纪祥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可谓独树一帜。荀子“性恶论”的提出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它的内容如何,它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关键词:荀子 性恶论 思想政治教育

荀子的“性恶论”在我们古人关于人性的探索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性恶论”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同时它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荀子“性恶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荀子生活在诸侯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统一趋势逐渐明朗的战国中后期。当时,各国都在进行着变法改革,但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一红到底。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战以及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等内容都很好的迎合了人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的本性。商鞅变法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商鞅认识人性的成功,这为荀子的“性恶论”提供了一个历史根据。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争于气力的年代,荀子看到了太多的杀戮和人性的欺骗,特别是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40万军队令荀子对人性失望之极,而儒家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时却是一个“无辨合符验”的无用主义,于是荀子寄希望于走“性恶论”这条路来解释人和世界。荀子的“性恶论”立足于纯政治官僚机构改革繁盛进行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为当时的诸侯征伐、“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进行了充分的诠释。说“人性恶”实际上是说人生来就有一定的“恶的可能性”,这实际上为诸侯们进行的战争、政变、改革等破坏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伦理空间。

2 荀子“性恶论”的解读

荀子从“人同与禽兽者”的角度对人生进行界定,也就是从人与动物的共同性属性的视角对人性进行规定。他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在荀子看来,人与动物所共有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生理本能和自然心理本能显然是人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从人本能的角度出发,荀子对人的属性进行界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形而下的色彩。既然人性是一种自然生理本能和心理本能,那么就可以认为:人与人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篇三: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则提出了“礼、法”。并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截然相反的“性恶论”,在先秦百家中也是独树一帜。

我们组将从以下三点探讨荀子的“性恶论”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何为“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

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第二,人性本恶与个人的修养

但是人性本恶并不是说人就是罪恶的,荀子提出通过后天的教化我们可能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人,甚至是圣人。同出于《性恶》篇: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为)也。圣人与众人没有区别的地方,是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但是圣人的过人之处,是其个人修养,可以克制自身多余的但是出于天生的欲望,这就是儒家理想中的个人修养的极致。

而我们自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性恶论“的一个证明,只因人性是恶的,才需要编著《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去引导小孩子的天性,从小灌输其仁义伦理思想,才不致于小孩子们随乎本性而走上歧途。

人性本恶因而教育就特别的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就是要通过学习道德,抑制恶的本性,成为善良的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因此,在社会制度建设中,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性恶论“。

第三,人性本恶故而社会制度建设中需要法治与理性

“性善论“主张从个人的修养出发,达到天下皆治,但是既然人性本恶,所以荀子认为,治理国家需要礼法并重,王霸并用。在重视道德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法律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认为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劝学》篇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其法治的目的,是辅佐礼治,是礼治的有效必要补充。但是其重视法治的思想,开了后世帝王“外儒内法“治理国家的先河。

“性恶论“对于当前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横生,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的社会现状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道德滑坡和政治腐败,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理性而非本性作为人的行动准则,以法治而非德治去规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执政者的行为。在上,期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2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相关文章
  •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荀子“性恶论”浅析荀子“性恶论”浅析23120130洪月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性恶论”是...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