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中考作文 > 2017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正文

2017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2017-03-21 05:39:2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超全面)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超全面)

一、实验专题

(一)15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探究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3、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电学两个主要实验

1

(三)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2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 三、仪器、仪表

3

4

四、初中物理公式

(一)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

5

篇二:2017年中考物理十大考点

2017年中考物理十大考点:想拿满分就看这里一、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简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二、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简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三、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简析】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四、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简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五、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简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简析】

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时。

七、小磁针靠近钢棒相互吸引,钢棒“不一定”有磁性

【简析】

磁现象中的吸引有两种情况: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所以和磁体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铁、钴、镍等物质,也可能是磁体。

八、“PZ220V40W”的电灯,实际功率“不一定”是40W

【简析】

1、当U实=U额=22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40W,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2、而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光较暗,不能正常工作;

3、当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出强光,寿命缩短易烧毁。

九、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简析】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始终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

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头,三分之一的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头不受浮力作用。

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简析】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积决定的。

即: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ρghs。然而只有柱形容器G液=mg=ρvg=ρghs=F。而容器的形状有很多种,只要不是柱形容器其内部液体的体积v≠hs,所以F≠G液。

篇三: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汇总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实验专题

(一)15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3、探究螺线管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电学两个主要实验

(三)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

四、初中物理公式(一)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2

(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

(一)常数

3

七、常用估算量

1、人速度大约步行1.2m/s; 自行车速度大约5m/s; 火车速度大约30m/s=__km/h; 2、光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340m/s; 3、物理课本的重力大约3N; 课本的质量大约300g 一个鸡蛋质量大约50g 4、一中学生质量大约:50Kg; 一中学生体积大约0.05 m3 = ___ d m3= ___c m3; 一中学生重力大约:500N; 一中学生大约步距:50cm = ___ d m = ___m 一中学生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0.026m2=_2.6d m2=_260c m2

5、学生课桌高度:70cm新铅笔的长度 18cm 学生课桌长度:110cm

4

6、一元硬币的厚度1.9 mm 一元硬币的质量:6g 手掌宽度10cm 7、教室一层楼高度:3~4m 教室空气体积180 m 3教室空气的质量:200Kg

8、一瓶矿泉水体积:500mL= ___ m3;重力大约5N; 热水瓶容积:2L= ___ m3;

33 3

9、人的密度:1.0×10Kg/m= ___g/cm人的正常体温37℃成年人对地压强:104Pa 10、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N; 举高1m大约做功1J运动员运动功率大约70W 11、洗澡水温45℃人体感觉舒服室温20℃~25℃ 白炽灯的电流 0.1~0.3A 12 冰箱每天耗电量0.5kwh= ___J空调电流大约1A;功率大约1000W 八、理解关键词语

①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 ②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

③升高多少度,和升高到多少度;降低到,降低了 ④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⑤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等 挖掘隐含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液化现象

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21、家庭电路意味着电压220V,各用电器并联

22、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 23、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 24、用电器正常工作,意味着用电器上加的是额定电压。

排除干扰因素

(1)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2)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3)两灯串联,甲比乙亮。这里的“甲比乙亮”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

5


2017中考物理考点汇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28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2017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相关文章
  • 2017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超全面)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超全面)一、实验专题(一)15个重要探究性实验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3、...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