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中考作文 > 2017池州中考成绩查询 正文

2017池州中考成绩查询

2017-03-21 05:38:1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7年中考日程安排

2017年中考日程安排

2016年9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学生返校时各自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开学的前几周,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校的老师也会有计划,带领学生进入状态2016年11月 初三复习过程中,这次的期中考试可以检验你之前的复习方式

如果到了期中考试,成绩还不见起色那就基本说明你的复习出现了问题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复习方法是否科学到位应该主动尝试去改变目前的方法2016年12月进入到十二月,2016年结束了初三学生将会迎来期末考试,也是第一次市质检做好期末复习,迎接第一次质检

2017年1月8月2017年1月初三期末考试(第一次市质检)

福州中考学生将经历两次市质检,这是第一次不过,和第二次市质检相比,这次考试不会统一改卷,不会统一登记成绩,也不会公布质检成绩排位表

2017年1月15日-2月13日寒假2017年3月考试说明有望发布

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出台这也是老师和家长口头常说的考试大纲中考所有科目(含初二地理生物的小中考科目),都将有详细的命题依据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形式等说明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考试说明,都会有一些调整,因此,认真阅读本年度的中考考试说明,对中考的成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哦! 2017年4月招生细则将出台每年福州市高级中学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细则,都在4月份左右出台,2017年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也会在这个时间点公布这份细则将对中考报名时间报名条件以及资格中考考试时间初中毕业认定志愿填报照顾加分政策录取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福州市初三市质检考试

这次考试就是第二次市质检,也是对中考志愿填报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一次统考本次考试是中考前的最后一次统考,不仅试卷结构考试时间等将完全模拟中考,而且,考试结束后,还将进行全市统一网络阅卷

自主招生方案公布

自2012年开始,福州优质普高在中考前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招收一部分优秀学生2016年,福州市区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有7所,分别是福州一中师大附中福州三中福州八中福州四中福州高级中学和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年,哪几所一级达标校将拥有自主招生的资格?福州一中是否会面向福州市区自主招生?这些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都将在自主招生政策发布时揭晓

普高特色班特长生等招生计划陆续公布

每年普高都将招收特色班特长生具体的招生计划招生方案,都将在这个阶段发布在体育音乐美术类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就可以抓住普高特色班特长生招生渠道,进入理想普高就读

体育中考

体育中考将安排10天左右,各初中校轮流安排体育中考2017年5月普高自主招生考试

普高自主招生的考试,由各校自行命题,科目与中考一样,也会略有区别但分值上,多数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与中考分值不同一般情况下,自主招生考试更偏重数学物理化学三科 特长生及特色班专业测试

特长生与特色班的专业测试地点,一般都在招生学校内要报考特色班和特长生的学生,千万不能错过专业测试只有专业测试通过了,才有填报志愿的资格 市质检排位表公布

福州市中招办公布市质检成绩排行榜,供每名学生掌握自己的名次,为考后未知分填报志愿奠定基础2017年6月中考

2017年是省统考第一年,往年福州中考时间为6月10-12日,而2017年中考具体时间以中招办发布为准

填报志愿

往年政策是考后未知分填报志愿明年政策如何,现在还未知

评卷

中考评卷大约在6月底开始,7月初结束2017年78月成绩发布

福州中考成绩放榜中招办公布中考成绩排位表

中招录取工作

7月-8月,进入中招录取工作

篇二: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说。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孔子做了两项与《诗三百》编订相关的关键工作。第一项是“去其重”,即在3000余篇诗中,去除重复,校订错讹,编成了一个文献意义上的“善本”。第二项是“取可施于礼义”,即进行选择,也就是说,《诗三百》是以儒家理想作为编辑标准进而形成的新的“精选本”。司马迁显然认定《诗三百》是孔子依据流传的大量文献重新“编定”,而非仅进行文献整理。东汉班固、王充,唐代陆德明,宋代欧阳修、程颢、王应麟,元代马端临,明代顾炎武等,均沿袭司马迁说。司马迁、班固、王充等,都是时间距孔子最近的汉代著名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可以依据更多、更可靠的调查和取证,来做出史学或诗学的理性判断。

学术界一般认为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其中最早对司马迁“删诗说”表示怀疑,认为先秦典籍中,所引《诗三百》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由此推测当时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南宋郑樵、朱熹也不相信“孔子删诗”。但这些“有限的怀疑”,并没有动摇时间更早的司马迁以来的基本判断。转折点在清代,朱彝尊、赵翼、崔述、魏源、方玉润等均否定孔子“删诗”说。由于否定者众,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论题的方向,也相当程度上影响到现当代学者。这里需要指出,清代对“删诗”说人多势众的否定,有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重压之下,学者无不噤若寒蝉,唯有回头翻检古籍,寻求发展空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证据的模糊,这就为疑古思潮留下了巨大空间。但章太炎、郭沫若、郑振铎均坚定支持孔子“删诗”说。和近、现代学者大多沿袭清代学者的疑古思潮不同,当代学者显然更为自信,对传统文化则更多尊重和接受,支持删诗说的学者更多。

尤其是,司马迁“删诗”说描述了一个关键史实:从孔子逾战国至汉武帝时期——距离真相最近的400余年间,包括战国时期墨、道、法诸家,当时社会均对儒家编定《诗三百》无异议,否则司马迁及班固、王充等,不可能不从历史的角度记载相关争议。“判案”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谁距离“现场”更近,谁的证据就更可靠。在《诗经》编定这一个争议中,距离“现场”最近的,无疑是墨子、司马迁、班固等,司马迁、班固还是公认的“良史”。表示怀疑的唐代的孔颖达,距离“现场”已经超过1000年,距离司马迁也有700余年,更不用说清代学者距离“现场”已经超过2000年。当代否定“删诗”说的学者多引《左传》中的“季札观乐”这条材料,来说明在孔子年幼的时候,已经形成了规模差不多的《诗经》选本。可是,汉代专治史学的司马迁、班固,不可能不精研《左传》,像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为何不采用这条材料?正是考虑到司马迁、班固治史学的严肃性,以及他们更接近相关事实等因素,“删诗”说不宜轻易否定。当然,在孔子“删诗”之前,还经过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相

关的阶段性“整理”,孔子应该是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编定、校定。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8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文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孔子从当时所流传的三千多首

诗歌中编订出了一个文献意义上的“善本”。

B.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孔子在删选诗歌时,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文献整理,而是以儒家理

想作为编辑的标准,即“取可施于礼仪”。

C.作为时间距孔子最近的汉代著名史学家或思想家,司马迁、班固和王充都认同“孔子

删诗”,这一定基于更多、更可靠的调查和取证。

D.因为先秦典籍引《诗三百》以外“逸诗”的数量远远达不到司马迁所说的数目,唐代

孔颖达由此对司马迁的“删诗说”表示怀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南宋郑樵、朱熹和唐代孔颖达的观点相同,他们都对“”孔子删诗说表示怀疑,

但是整体而言,这种怀疑并没有被当时的大多数人所认可。

B.因为朱彝尊、赵翼、崔述、魏源、方玉润等人都认为孔子不曾“删诗”,这就动摇了

司马迁以来对《诗经》的基本判断,并且影响到了现当代学者。

C.近、现代学者大多沿袭清代学者的疑古思潮,他们通过翻检古籍寻求发展空间;而当

代学者往往尊重和接受传统文化,大多支持“孔子删诗”说。

D.从孔子至司马迁这400余年的时间之内,因为当时社会都对儒家编定《诗三百》无意

义,所以司马迁、班固等人都没有从历史的角度记载相关争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彝尊、赵翼、崔述、魏源、方玉润等人否定孔子“删诗”说,这既有清朝文字狱这

一时代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即当时能够证明孔子删诗的证据已经模糊了。

B.基于“判案”谁距离“现场”更近,谁的证据就更可靠这一重要原则,再加上司马迁、

班固是公认的“良史”,这些都证明了司马迁、班固等人的说法最可靠。

C.当代否定“删诗”说的学者大多依据《左传》中的“季札观乐”这条材料,但司马迁、

班固专治史学,不可能没有看到这则材料,故不能据此否定“删诗”说。

D.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孔子“删诗”,另一方面也有认识到孔子“删诗”不是独立完成的,

是在众人支持的基础上,进行了最终的编定、校定而成新的“精选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泰不华,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先世居白野山。父塔不台,...

如直宿卫,历仕台州录事判官,遂居于台。家贫,好读书,能记问。集贤待制周仁荣教之。年十七,江浙乡试第一。明年,对策大廷,赐进士及第,授集贤修撰,转任秘书监著作郎,..

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时御史大夫脱欢怙势贪暴,泰不华弹劾罢之。文宗建奎章阁学士院,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顺帝即位,加文宗后太皇太后之号,大臣燕铁木儿、伯颜皆列.

地封王。泰不华率同列上章言“:婶母不宜加徽称,相臣不当受王土。”太后大怒,欲杀言者。泰不华语众曰:“此事自我发之,甘受诛戮,决不敢累诸公也。”已而太后怒解曰:“风宪有臣如此,岂不能守祖宗之法乎?”赐金币二,以旌其直。出佥河南廉访司事,俄移淮西。继迁江南行御史台经历,辞不赴,转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大水害稼会泰不华入朝力言于中书免其租至正元年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除没官牛租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行乡饮酒礼,教民兴让,越俗大化。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书成,授秘书卿。升礼部尚书,兼会同馆事。黄河决,奉诏以珪玉白马致祭河神。竣事上言:“淮安以东,河入海处,宜仿宋置撩清夫,用辊江龙铁扫,撼荡沙泥,随潮入海。”朝廷从其言,会用夫屯田,其事中废。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太平为台臣劾去相位,泰不华独饯送都门外。太平曰:“公且止,勿以我累公。”泰不华曰:“士为知己死,宁畏祸耶!”后虽为时相摈斥,人莫不韪之。善篆隶,温润遒劲。尝重类《复古编》十卷,考正讹字,于经史多有据云。

(节选自《元史·泰不华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西大水害稼/会泰不华入朝/力言于中/书免其租/至正元年/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

除没官牛租/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

B.浙西大水害稼/会泰不华入朝/力言于中书/免其租/至正元年/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

除没官牛租/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

C.浙西大水害稼/会泰不华入朝/力言于中书/免其租/至正元年/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除

/没官牛租/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

D.浙西大水害稼/会泰不华入朝/力言于中/书免其租/至正元年/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除

/没官牛租/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这是古代男子成人以后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符号,古人自称

称名,称人称字。

B.文宗,古代皇帝常见的一个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

号不带有褒贬性质。

C.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称为进士。明清时进士考试前三名

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D.后,这是指皇后,即皇帝正配的称号。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如同皇帝,是众妃之主,被

嫔妃、侍女等成为娘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不华出身官宦家庭,科举顺利。他的父亲曾担任过台州录事判官,于是将家安于台

州,他十七岁就在江浙乡试中名列第一,后又获赐进士及第。

B.泰不华积极上奏言事,敢于负责。他为官以后,先是弹劾脱欢使其免职,后又针对顺

帝即位后散文不当加封予以上书,并且面对威胁勇于独自担责。

C.泰不华关心百姓疾苦,注重教化。他在担任地方官后,曾向朝廷反映灾情,免除浙西

水灾地区的租税,后又在受灾地区提倡礼让,使民俗大受教化。

D.泰不华经史考证有据。参编史书。他曾经重新编排《复古编》十卷,在经书史书上大

多言之有据,还曾参与编写辽、宋、金三史,书成之后被升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泰不华率同列上章言“:婶母不宜加徽称,相臣不当受王土。”

(2)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太平为台臣劾去相位,泰不华独饯送都门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杂诗(其五)

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①。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②,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注】①骞翮:振翅高飞。翥:飞翔。②“壑舟”出自《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这里指生命时光。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诗人回忆自己少壮时代,即便没有遇上快乐的事情,心

里也自然地充满了欣悦。“自”字写出了年青生命自身无穷的活力与快乐。

B.“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猛志所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鹏展翅,志在高飞远举。

“猛”字突出此志向之奋发、凌厉。“逸”字突出此志向之超脱、隐逸。

C.“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诗人感叹,随着时光苒苒流逝,当年那种雄心,已渐渐

离开了自己,诗歌至此,情感也由昂扬转为沉抑。

D.“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即便遇上了欢乐的事情,也不再能欢乐起来,相反,常

常怀有深深的忧虑。此二句写出人到中年、晚年之体验。

E.诗歌的前四句忆旧,后四句写今,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

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9.这首诗的后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回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

(1)《诗经·氓》中,借助大自然中的河流和洼地来反衬男子变化无常的两句是

“, ”。

(2)《离骚》中,屈原虽然为自己的遭遇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他声明:“, ”。

(3)《赤壁赋》中,苏轼通过客人之口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两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苏小童的夏天

姚讲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随自己一起去城里挑担子,子承父业,卖鸡蛋。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

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喝了口冷茶,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打麻将的父亲,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以前的暑假,他也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甚至在远途跋涉的清晨,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单独的市场。

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市场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

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把钱装进母亲缝的贴身小布袋里,再牢牢地系在腰带上。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

篇三:2017中考之组合训练一

2017中考之组合训练一

诗词阅读

感遇(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一:

(1)简析本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情感思想的手法。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

答案:

(1)诗人有感于朝政的紊乱和个人身世的遭遇,在诗中以橘自比,托物言志。

(2)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得势的小人。 二:

(1)在作者笔下,“丹橘”有何品质?

(2)请你简单谈谈你对“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3)全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耐寒、甘于奉献。(答对一点得/ 分、答对# 点得& 分)

(2)丹橘“经冬犹绿林”,是因为“自有岁寒心”。“ 岁寒心”,一般是指松柏的。作者在这里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坎坷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3)托物言志。不为世所用的愤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2点得3 分) 三:

[思考与练习]

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一个“”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语。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1)犹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

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

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

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文言文阅读

作文

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1],而后器成。我辈作文,变必必同删润[2],而后文成。其一理也。闻欧阳文忠[3)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都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注释:①转换:反复。②删润:删改和润色。③欧阳文忠:欧阳修,谥文忠。④朱梅崖:字斐瞻,号梅崖,清建宁(今福建瓯县)人。乾隆进士,曾官福宁府教授,主讲鼇峰书院。工古文,醇古冲淡,自成一家。著有《梅崖居士集》。⑤辄:每每。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百工治器( ) ②最后乃添两“而”字。 ( )

③原稿处有数十字( ) ④逐日熟视(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粘之卧内

A.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C.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此 皆 后 学 所 当 取 法 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2分)

译文: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2分)

译文:

4.本文的观点:文章必须“几经删润”,才能精益求精。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2

分)

1.(1)制作 才 几 仔细(2)C

2.此/ 皆 后 学/ 所 当 取 法 也

3.(1)到实在没有可以删除时,这才定稿给人看。(“去”“示”各1分)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得”“寓”各1分)

4.作者先举欧阳修的例子,再举朱梅崖文成必改做例证。

【解析】

试题分析:

1.(1)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时联想学到的这些词的意思,然后注意联系上下文判断具体意思,解答过程中不要受今义的影响。(2)A.吾妻之美我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怅恨久之(结构助词)

C.属予作文以记之(这件事)D.盖追先帝之殊遇(的)

2.小题2】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可根据句意划分,也可根据语感划分,句子结构化分。

3.古文翻译要抓住关键词,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4.闻欧阳文忠③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近闻吾乡朱梅崖④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⑤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由此可得知作者先举欧阳修的例子,再举朱梅崖文成必改做例证论述的。

考点:文言文阅读 实词的用法 虚词的用法 划分节奏 句子的翻译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表顺承 .

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表修饰 .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表顺承 .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转折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表转折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 每写成一篇文章,必定将原稿贴在墙壁上,每天仔细地看,总是删去十余字。

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

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

翻译:

所有的工匠制作器物,必定要经过多次转换(改变形态)才能最终做成。我们写文章,也必须经多次删改和润色,才能成为文章,这道理是一样的。 听说欧阳文忠公作《昼锦堂记》,原稿开头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多次修改订正,最后乃才添两“而”字。(即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欧阳修将原稿)粘贴在卧室内,(反复推敲修改),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他平生作文章,都是如此。甚至有不留下原稿一字的(情况)。最近听说我同乡朱梅崖先生每写成一篇文章,必定将原稿贴在墙壁上,每天仔细地看,总是删去十余字。到实在没有可以删除时,这才定稿给人看。这都是后辈学人所应当仿效。

现代文阅读

(一)那场无人知晓的青春蜕变罗大光

15岁那年,读初三的我正处在躁动不安的青春叛逆期。

在家和父母顶嘴,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我听不进他们苦口婆心的教诲和劝导,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落伍的父母,觉得彼此间早已横亘起一条难以逾越的代沟;在学校和老师顶撞,不听课,甚至常常逃课,被老师批评得狠时,还与老师发生了冲突。那时的我,不爱学习,不写作业,以逃课为乐,以认识社会上的"大哥"为荣,以和大人对抗为能,觉得读书是件最无聊无趣的事。

我喜欢和年级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玩在一起,我们称兄道弟,拔刀相助,我们一起逃课,一起泡吧,一起玩乐,觉得这样的人生才够刺激和有意义。我们常常嘲笑和欺负那些读书好的优秀学生,觉得他们幼稚,觉得他们的人生暗淡无光。

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和一群同学在操场打篮球正玩得欢时,一个外班的小伙伴皓子在球场外叫我:"打架啦!你去不去?"我即刻抛下篮球,跟着他跑出了学校。

来到打架现场,我看见一个陌生的男孩正躺在血泊中。他双手捂着伤处,蜷缩成一团正痛苦地呻吟。不知谁报了警,警笛响时,一群人早作鸟兽散。

我远远地望着那群逃之夭夭的人,在警察来到时,跟着走到那男孩的身边。男孩的脸色苍白如纸,他胸口被捅了一刀,鲜红的血汩汩而流,身上的白色T恤早被染成酱红色。望着男孩紧闭的双眼,一身的血迹,我突然很担心他会死。

心里没有往常打架后的快感,只有莫名的隐隐不安。后来听说,那个男孩最后失血过多,死了。参与打架的人被抓了很多,那些人中有我引以为荣的社会上的"大哥",也有与我同校的学生,而我和皓子因为去迟了一步,没动手,侥幸逃过了一劫。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噩梦中惊醒,我总会梦见那个一身血迹躺在地上呻吟的陌生男孩,他痛苦而绝望的眼神死死地盯着我,嘴角挂着悠长的血丝,伸出半截血淋淋的手臂对我呼叫:"救救我,我不想死!"

中考在大家的忙碌和我的碌碌无为中悄然而至,我的成绩一塌糊涂,连最后的毕业证书都没有拿到。我把自己关在家里,躺在床上,望着洁白的天花板度过了暗无天日的一段日子。父母不再唠叨我,但我心里更难受,觉得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

皓子来找我时,暑假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他是来向我告别的,他说他要到省城打工。我们喝着离别的酒,谈起了以前疯狂的时光和熟悉的人,淡淡的忧伤缠绕在心头。他最后告诉我,那个我最崇拜的"社会大哥"因为抢劫伤人被抓了......

父亲见我颓废不振,整日不思不语,他在出差时,带我去了趟上海。从小县城到大上海,我顿时被眼前繁华而庞大的城市震得说不出话,就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望着闪烁的霓虹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土鳖突然掉进了豪华的五星级场所,觉得自己那么渺小。坐地铁时,我紧紧地抓住父亲的手挤在人群中,生怕一松手就再也找不到他。我第一次觉得父亲那么重要,又那么强大。经过一座立交桥时,我站在上面,望着桥下许多步履匆匆赶着上班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汗流浃背的他们,我突然很感动。第一次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地生活,而我呢?我在不觉中被他们那种努力生活的气息感染了。又去了上海的几所大学,走在绿树葱葱的校园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知识殿堂"的庄严和神圣,心里萌发了想继续读书的念头。

从上海回来后,我像变了一个人,开始思考很多以前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我第一次主动向父亲提出,要转学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重读初三。我想和以前的生活作个了断,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父亲应允,通过种种努力,他把我转学到外省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学校。在那段孤单而忙碌的日子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我变得温和、沉静,爱上了看书,迷上了用文字表达心绪。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后来又上了大学,学着接受了很多我曾经不屑也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不再偏激地看问题,不再"游手好闲"。

那段叛逆的青春期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我只记得:在上海,当我在立交桥上看见那么多来去匆匆为生活努力打拼的人时,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决定要像大家一样努力地生活。(选自《思想与智慧 上半月》2016年第一期)

1、联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我”的“思想蜕变”。(4分)

青春叛逆期的“我”无心学习,导致中考成绩一塌糊涂,因打架死亡的男孩以及在上海的见闻让“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蜕变。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分)

从小县城到大上海,我顿时被眼前繁华而庞大的城市震得说不出话,就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

用歇后语形象的揭示了“我”以前的见识短浅,为后文想读书做铺垫。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的妙处。(4分)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望着闪烁的霓虹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土鳖突然掉进了豪华的五星级场所,觉得自己那么渺小。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土鳖,生动形象的揭示了自己的渺小,反衬出父亲的重要和强大,为后文“我”的蜕变埋下伏笔。

4、请结合全文说说标题“那场无人知晓的青春蜕变”的作用。(4分)

暗示了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即对青春故事的叙述,“青春蜕变”成为全文的叙述线索;标题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每个人都有一段叛逆的青春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叛逆期的。 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跟家长和朋友多交流交流,遇到问题保持冷静,遇到压力和不开心的事用合理的方式发泄。

(二)写一封信需要几只羊

石年

①在中世纪的欧洲,羊儿们恨死了作家,每当他们有新著作出版,就意味着几百上千只可怜的羊儿见了上帝。是因为作家们喜欢一边啃羊腿一边写作吗?我憧憬你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但那不是事实,真正的原因是:那时的书,都写在羊皮纸上。

②中世纪的羊皮纸,其实和纸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真正的羊皮。人们挑选皮肤光洁的绵羊或山羊,将它们的皮用化学溶液浸泡,去除羊毛和脂肪,耐心鞣制,然后用木框绷起来,温柔的阳光和煦暖的微风将完成接下来的工序。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人们就有了挺括、半透明、可以双面书写的羊皮纸了。

③制造羊皮纸是个很脏很累的活儿,探索频道曾推出一档节目叫《dirty jobs》,其中有一期就是制造羊皮纸。生产过程如此繁复,价格当然不便宜。当年一本普通的羊皮纸书,比如一本羊皮纸的《读者》杂志,与一座房屋等价。而一本羊皮纸的《圣经》——那是中世纪土豪才能拥有的财产,则相当于一座葡萄园的价格。书写如此昂贵,你还为中世纪欧洲人一大半都是文盲而惊奇吗?

④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座葡萄园吧——《温彻斯特圣经》。这本手抄于12世纪的英格兰《圣经》,是羊皮纸《圣经》中最奢华的一本,共用了468张羊皮纸。天哪!一只羊,两只羊……清点一下为此献身的羊儿,就能治愈一大群失眠者。一位字迹曼妙的抄写者,花了4年时间虔诚地完成了所有文字部分的书写,瞧这细心劲儿,那时候可没有修正液。至少有6位艺术家负责绘制书中的装饰图案,经过他们多年夜以继日的工作,这本《圣经》仍有大量绘图尚未完成。

⑤谁发明了羊皮纸?这事可说不清。所有始于古代又说不清的事情,都算到古埃及人头上好了,反正他们也没法揭开布条为自己辩解。古埃及人从公元前3000多年就开始在兽皮


2017池州中考成绩查询》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27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2017池州中考成绩查询
相关文章
  • 2017池州中考成绩查询

    2017年中考日程安排2017年中考日程安排2016年9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学生返校时各自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开学的前几周,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校的老师也会有计划,带领学生进...

  • 2017池州中考成绩查询

    2017年中考日程安排2017年中考日程安排2016年9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学生返校时各自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开学的前几周,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校的老师也会有计划,带领学生进...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