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对提升调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正文

对提升调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7-02-12 06:47:5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是对我党执政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党坚持不懈地探求理论创新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党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做出的重大举措。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提高。所谓领导班子,是指在一个组织或团体中由若干成员组成的领导者群体,是该组织或团体的核心。在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之内,如果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执政能力,其成员同心同德,互相取长补短,则他们所管理的组织自然就会兴旺发达。因此,乡镇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级基层政府,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阵地。不断强化乡镇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是事关新形势下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工程”。

但从目前现状来看,乡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同志组织上进了班子,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进班子,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干部来要求,表率作风发挥不好;一些仍保留级别但未担任乡级实职的党委委员,思想下滑明显,把所任职务视为一种“符号”,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有的同志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工作作风飘浮,缺乏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工作落实不到位,办事拖拉;有的同志领导经验不足或领导方法不当,以至各项任务完成迟缓、工作效率不高等等。认真查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忙于工作事务,放松了学习和对世界观的改造;二是有些领导班子成员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没有抓住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从而也没有体现出实效性;三是个别领导班子虽然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却没有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好班子的自身建设,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不断提高乡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氛围和机制。

当前,如何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是新阶段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在新形势下完成各项奋斗目标的必要保证。但怎样才能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呢?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本人认为,乡镇班子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关键是要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抓好乡镇党委建设,就牵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要从强化六种意识,增强六种能力出发,建设好“六型”党委。

一要强化学习意识,增强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党委

要拓展知识领域必须加强学习,要提高实践能力也必须加强学习。作为乡镇班子集体,无论是班长还是一般成员,都应把学习放在首要位臵。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认识上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强化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学习,才能使党政一班人在政治上保持敏锐性,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在认识上保持科学性,在行动上保持超前性,努力培养学习型干部,建设学习型党委。

二要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法治型党委

在我国,各级党组织既是执法的领导者,也是法律的维护者。从中央到地方、从上级到基层,概莫能外。尤其在农村基层,乡(镇)、村(居)干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农民群众,而这是一个法律意识不够强的群体,法制氛围相对淡薄,因而乡镇党委作出的任何工作决策及决定,乡(镇)、村(居)干部在完成各项工作(特别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推广农业科技、实施规范栽培及处理土地、林权等事务纠纷方面)的过程中,既要维护群众的利益,考虑任务按时保量完成,又要依法按章办事。这些都要求广大乡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知法、懂法和会用法。在干部和群众的法律知识相对欠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任重道远的今天,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更需要强化法治意识,提高领导依法行政的能力,真正塑造一个法制型的领导班子。

三要强化民主意识,增强民主执政能力,建设民主型党委

要提高自身领导民主执政的能力,乡镇党委除了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外,还必须把握好政府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大方向,让民主真正贯穿于整个执政过程的始终。同时,必须认真接受上级组织的指导和广泛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党委真正臵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凡出现违背上级组织原则和群众意愿的行为,必须追根溯源,严肃整改。坚持大小事务一律贯穿民主理念,不搞暗箱操作,让党委及其领导下的政府行为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

四要增强科学决策意识,提高调研能力,建设责任型党委

乡镇班子尤其是乡镇党委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而贯彻执行的重点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又在于科学性。要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有效决策,必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只有熟悉基本情况、掌握群众愿望,坚持正确方向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乡镇党委在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都必须以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执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五要强化公仆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党委

乡镇党委臵于群众之中,不论是一般干部还是党政领导与群众都处得最近、接触最多、并且工作涉及面最广,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何,群众体会最直接、最深刻。这种“水平”和“质量”往往就是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的“晴雨表”。因此,乡镇党委必须把领导政府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既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执政就是服务、执政就要亲民、执政必须为民的公仆意识。还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诚心诚意和实际行动来体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同群众的鱼水关系。

六要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党委

作为一级党组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才能找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切入点。一个领导班子只有始终坚持创新、增强活力,才能不断寻求新规律,谋求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乡镇党委工作具体、任务繁杂,必须不断创新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必须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到既符合工作实际,又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

一要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领导发展能力。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要进一步健全党委各项议事决策的工作制度,强化监督和管理。

二要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创新农村党

组织设臵方式,建立和完善村级管理责任制,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村干部教育管理和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以“三级联创”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要搞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继续以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基本内容,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执行政策的模范、“双带”致富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树立新风的模范。

四要在加强民主决策规则、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几个方面,切实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五要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五好”目标的要求,大力开展“三创三强”(上下联创、示范带创、城乡共创;强基础、强素质、强机制)活动,不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认真实施“四有”(支部活动有阵地、工作运转有经费、基层干部有报酬、提升素质有远教)工程,全面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六要继续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施好农村特困党员最低生活补助制度。只有这样,乡镇党委才能在创新中固本强基,在创新中发展经济,在创新中服务群众,在创新中凝聚民心。总之,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乡镇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各方面建设最终都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篇二:关于提高市民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提高市民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市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市民素质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条件,是形成和创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某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滨江城市,在“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塑造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市民。为此,根据市委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安排,我们围绕“提高市民素质”课题,带领宣传、党校、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综合运用座谈、外出参观、问卷调查、网上征集、实地察看、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进行了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形成了某市民素质问题研究报告。

一、市民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市民素质总体上得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增强,广大市民爱国爱市、尊师重教、吃苦耐劳、敬业奉献、乐于助人、拚命争先,为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但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比较苏南等先进地区,市民素质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三信”缺失。这里所讲的“三信”是指信仰、诚信和信任。信仰方面,据调查,不少市民缺乏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诚信方面,诚信是立市、立企、立人之本。此次调查,反映最多、批评最激烈的是诚信问题。在市场信用领域,欠钱不还、合同诈骗、假冒伪劣、缺斤少两、欺行霸市等现象屡屡发生。去年,4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我市少放贷款10亿元。今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只对几十个大客户放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企业的信用意识差;信任方面,普通群众对政府、公职人员信任度低,逆反心理较重,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活动参与度不高。不少单位和地方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不融洽。

二是“三德”滑坡。社会公德方面,公共卫生不良、公共秩序较乱、公共形象不佳。一些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差,环保问题、劳资纠纷等比较突出。少数业主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比如,“毒香肠”、“丙二醇”假药等事件,使我市蒙受巨大损失,影响不可估量;家庭美德方面,家庭暴力、夫妇不忠不睦、子女不孝、留守儿童等问题比较突出。比如,2002年以来,我市离婚数占结婚登记总数的比例每年都以16%的速度递增。其中,因喜新厌旧、第三者插足而引起的离婚纠纷比例高达30%。再如,我市每年约有20多万务工人员辗转大江南北,留下4万多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由于监护人年

老体衰、文化层次低,导致不少儿童在思想、行为上发生偏差,有的甚至走向犯罪道路;职业道德方面,示范群体“官德官风、师德师风、医德医风、警德警风”严重下降。比如,“官德官风”方面,主要存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严重,“吃、拿、卡、要”,服务态度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收费杂等。

三是“三创”不力。创业方面,全民创业氛围不浓。不少市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打麻将成为很多市民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不少人一手拿政府失业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一手去“诈金花”、“打麻将”。到2008年9月底,全市私营、个体总户数为39720户,带动就业人数165549人,平均每百人中仅有12人从事创业,而浙江温州则达到30人左右;创新方面,由于在经营理念、产品研发、管理制度、市场开拓等方面创新不够,不少企业进取意识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过去曾经风光一时的化妆品、纺织等行业的一些亿元企业逐步萎缩,有的甚至倒闭。据调查,2007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4.12亿元,仅占全市列统企业产业产值的27%。还有很多管理者不懂电子商务,不会资本运作,不懂服务外包等新兴经营管理手段,仍然依靠传统思路、习惯办法、陈旧模式,企业始终不能做大做强,某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创优方面,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纵向比,进步很大。但横向比,与周边地区逐步拉大了差距,成为一个“追赶型”城市。主要原因就在于部分党员干部争先创优、勇于攀登、争创一流意识不强,缺乏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感。

四是“三礼”失范。文明礼仪方面,一些市民着装不文明,穿睡衣、背心、短裤、拖鞋出入公共场所。乱穿马路,闯红灯,逆向行驶,不遵守公共秩序,购物、乘车等插队不排队。还有一些人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在禁烟场所吸烟等;文明礼貌方面,市民普遍存在语言粗俗,出口成“脏”的问题。行为上不注意小节,不注重他人的感受等;文明礼节方面,主要是开会迟到早退,会场接听手机,公务接待不会讲普通话,着装随意,“酒文化”陋习很重,浪费现象普遍等。

调查中,发现市民普遍存在的其它问题还有:一是学习氛围不浓。市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少市民读书、购书和藏书的习惯没有形成;二是发展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各级领导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乡镇部门服务发展的能力不强;三是法制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好讼,无理上访、缠访,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偷盗等。

(二)原因剖析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的新旧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发生激烈碰撞,陈旧、腐朽的思想观念仍有市场,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发扬,现

代文明观念和意识又没有牢固确立,加之工作不能与时俱进,措施不力,是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观念滞后。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市民数量急剧增加,但相当一部分市民从思想观念到行为习惯都还停留在农村集镇或田舍生活方式阶段,与新兴城市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等格格不入,对城市生活的准则和规范,感到不适应和不习惯。比如,在居民小区,部分市民毁绿种菜、围栏养鸡、垒土烧纸等。

二是文化消极。长期以来,某传统文化中一些负面、消极的东西影响人、束缚人,滋生了不少市民的“劣根性”。主要表现为“四小”:第一,“小不下来”。某人一般不肯低人头、卸人面,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但有时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经济发展水平不如苏南,但某的招待标准、香烟酒水的标准比苏南高;第二,“小富即安”。不少人家有千金仍在装穷,不敢露富,不愿去创业,不再去奋斗。第三,“做小精人”。不少人做事精明,损人利己,“促狭”,“街上人踢毡子,喜欢往腰里钩”。第四,“打小算盘”。不少人目光短浅,追求眼前利益。有些项目洽谈时,正因为算盘打得特别“精”,使客商无利可图,高兴而来,摇头而去。

三是教育弱化。成人教育方面,虽然开展了公民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知识、健康卫生知识等教育,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陈旧,没有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造成群众的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好;学校教育方面,片面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严重下降。校园暴力、学生自杀、离家出走、沉湎网吧、抢夺盗窃等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2007年,我市未成年人犯罪人数122人,比2004年增长165.2%,呈现出犯罪种类增多、形式多样化、手段成人化、日趋低龄化的趋势。

四是管理不力。一是制度缺失。不少现代市民教育和管理手段、措施运用不起来,制度不完备、不完善。比如,现有市民文明公约和文明守则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制订的,亟需重新修订;二是力量不足。比如,按现有城市规模,交警需配备200人左右,但实际不到140人。再如,某镇21个社区工作人员仅有194人,而市区常住人口22万左右,加之外来人口8万多人,超过30万,平均每个社工人员需管理服务1500多人;三是处罚约束不够。对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像乱穿马路,随地吐痰等,处罚不能顶真碰硬。对机关部门的“特权阶层”,管理难度很大。比如,在行政办公中心附近,闯红灯的大多是机关工作人员,群众有想法,交警没办法。

五是设施不全。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公共服务设施与现有城市规模严重不配套。

一是学习文化场所少。到目前图博中心还停留在纸上。学生放假后缺少学习场所,只能挤到新华书店,或到一些“学生驿站”;二是体育健身场所少。不少市民只能在居民楼附近,利用狭小的空地锻炼,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居民休息;三是卫生设施少。少数市民随地大小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内公共厕所少。一些市民乱扔垃圾,也主要是因为垃圾箱严重缺乏;四是社区设施不完备。社区办公用房、中心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另外,在背后街巷还存在下水道不畅、路面不平整、路灯不亮等问题。

二、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认为,市民素质是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少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管理、文化、知识和科技等要素。这些要素虽是竞争力,但不是竞争力的核心。只有市民素质不仅不可以复制,而且还是以上诸竞争力要素的源泉,因而才真正是竞争力的“核心”。无锡、张家港等城市将市民素质提升与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提升并列为市委市政府的“三大工程”。这表明,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促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市民素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方面,提高市民素质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回顾我市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GDP由1978年的2.6亿增加到2007年的255.1亿元;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64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9.54亿元,基本达到5年翻一番的速度;连续8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总结经验,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市市民不断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敢想敢干、拼命争先,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另一方面,提高市民素质,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市民素质包括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文化底蕴、行为能力、审美情趣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基本涵盖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容。高素质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尺度,没有素质的提高,人的发展是抽象的、表面的、虚无的,只有当人的素质得到提高,才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

二是筑和谐。城市凝聚力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是基于市民对所在城市的理性认同,以及基于这种认同所产生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前,部分市民“好盛桑”、“好内讧”、“好讼”,说明他们缺乏共同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模糊,对城市认同度不高,逆反心理较重,拆台心理强烈。这已经危及到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恶化了招商引资环境。而前身为沙洲县的张家港1962年才由常熟、江阴的部分“边脚料”组合而成。曾有人戏称,沙洲就是由一堆“沙”构成。张家港何以能“聚沙成塔”,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他们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弘扬“张家港精神”,强化城市管理,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从而增强市民的价值认同感,使张家港产生了强大凝聚力,发展力。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市民的精神和心理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增强城市凝聚力。

三是树形象。一个城市的形象取决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主要包括政策制度环境、城市治安状况、公共基础设施、城市人文精神等。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市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和服务能力。他们能否提供优质服务,是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关键。苏州工业园区在没有机场和海港优势的前提下,缘何成为海内外客商云集之地?关键在于政府工作人员变“轻商”为“亲商”。但在我市为什么会出现“招商难”、“招来商、留不住”的现象?原因有许多,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公务人员“亲商”的氛围没有形成,反而“轻商”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牢固树立“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提高他们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收费最低、透明度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四最”行政服务环境,才是提升城市服务力,树立城市新形象,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之举。

四是惠民生。提高市民素质是惠及民生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就更强、为民谋发展的思路就更宽、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措施就更有力。比如,姚王镇桑木村党总支书记芦玲芳,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被称作“兵头将尾”的村支书,凭着30年的辛劳和执着,让一个曾经是全镇出了名的贫困村、落后村变成了全市有名的小康村、先进村。另一方面,普通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的技能就更高、创业的门路就更宽。比如,过去新街镇经济比较落后,少数人闲则生非,经济发展受到重大损失。后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突破口,亲自抓农民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提高,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现在,新街农民一门心思创业致富,高效规模农业达一万多亩,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村风民风根本好转,“新街现象”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提高市民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市民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提高市民素质的一般性工作容易理解和把握,但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而言,思考、探索的空间很广,要做的事情也很多。结合我市实际,借鉴无锡、张家港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综合参考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要实现市民素质的大提升,必须标本兼治,教育和管理并重,将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放到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臵,一体规划,一同部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篇三:关于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提高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提高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提高创新能力,是深入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地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4月10日,铜仁地委宣传部向各县(市、特区)党委宣传部下发了书面征集意见;5月12至13日,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长顾明杰带领地区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单位的同志深入印江、德江等县开展了专题调研,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征集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详细了解了铜仁地区广大干部职工在新形势下的总体思想观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当前铜仁地区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上的总体表现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调查表我们了解到,当前,铜仁地区干部队伍总体表现较好,整体素质较高,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较强,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得到进一步的改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铜仁地区的干部队伍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观念的创新还不够。有些人习惯于安于现状、按部就班,想问题、办事情放不开胆子,甩不开膀子、迈不开步子,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合拍,与比学赶超的发展形势不合拍。

二、当前干部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地方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铜仁地区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急需加以改进。

一是存在“等、靠、要”现象,机遇意识不强。当前,就铜仁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贫困地区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国家相关部门帮扶铜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机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但部分领导干部在机遇面前,未能积极而为、主动争取。一些干部习惯于“机械”地等待中央、省里相关文件出台;习惯于等红头文件和领导指示;习惯于拟写各类报告向上级请示拨付款项帮助解决困难;习惯于一般性的工作思维,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和做工作,思想保守,工作缺乏主动,不敢为人先。以致于眼看着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错失了许多发展的大好时机。

二是存在“懒、庸、散”现象,责任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对自己肩负发展的责任意识淡薄,把发展等同于“赚取政绩、升官发财”。个别干部满足于工作上过得去,生活上过得舒服,甚至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还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一些干部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工作中存在和即将发生的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过多地强调历史的、自然地客观原因,缺乏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信心和勇气;一些干部对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时摆摆样子、做做表面文章,下乡进村开展工作时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些地方和部门,上面开会,下来还是一个会,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

精神的现象普遍存在,督促检查落实不到位。

三是存在求稳怕错的现象,“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当前,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部分领导干部于是出现了安于现状、满足现实的情绪,不能科学地看待和认清铜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做“井底之蛙”和“小脚女人”,没有“跳出铜仁看铜仁”,工作上固步自封;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到任一方后,只注重维护稳定,力求工作不出差错、不出乱子,孤立地奉行“保持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创造性开展工作少;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回避挑战,不思进取、不敢作为,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工作亦步亦趋;一些干部缺乏超前思维、长远眼光和进取意识,不能用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地谋划工作等等。

面对这些差距,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加快发展意识,树立“必须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的精神,拿出比别人更足的劲头,咬定发展不放松。这样,才能尽快缩小铜仁与发达地区差距。

三、铜仁地区干部队伍急需培养和提高的创新能力

对于铜仁地区各级干部而言,必须从自身所处的地位、担负的职责以及工作的实际出发,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及整体队伍的创新能力。

一是要提高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发展的能力。当前铜仁在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方面都还很薄弱,发展的任务尤其艰巨和重要。各级党员领导

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心系发展、带头发展,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每一个工作思路中,落实到每一项具体行动上。要努力提高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素质,增强按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将工作着力点放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来,从而推动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六个新跨越”。

二是要提高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当前,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一些基层多年积淀的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安全生产、国企改制、税费改革、征地拆迁等棘手问题接踵而来,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能否妥善处理这些矛盾,不仅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固,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第一、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判断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第二、要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知识的认知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学习市场经济、法律、WTO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知识和能力。第三、要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立足全区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努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克难

攻坚的本领,更快更好地推进铜仁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三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法行政是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素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依法行政作为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自觉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特别是在当前农民土地征用、移民搬迁、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维护市场秩序等工作中,必须依法办事,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如何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从“新”字上下功夫,解决好干部“想干事”的问题。要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创新意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干部考评考核机制,严格规范干部的行为,建立健全干部履职公示制,加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社会舆论的多重监督,从实际出发,应用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及典型事例,强化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干部以科学的态度抓好机遇,为干部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以绩效论功行赏,切实加快干部“想干事”的步伐。

二是要从“怕”字上下功夫,解决好干部“能干事”的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大胆实践中解放思想,在加快发展中统一认识,不断提高干部勇于突破思想制约的胆量和气魄,树立敢冒风险的精神和勇气。


对提升调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51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对提升调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相关文章
  • 对提升调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