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阅读答案 正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阅读答案

2017-01-08 06:14:4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屈原列传阅读答案

篇一:屈原列传阅读答案

篇二:屈原列传阅读答案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擅长。 b.平伐其功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疏:疏远。 d.明道德之广崇明:光明。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治乱之条贯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③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d.①为楚怀王左徒 ②怀王使届原造为宪令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b.③④⑥ c.①③⑤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1.d 2.c 3.a 4.b 5.(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主要考查你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

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阅读方法:一、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二、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三、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四、“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

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考点名称: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二、常见题型: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作为第一题进行考查。考试题型主要有下列两种。题型一:给出四个文中词语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这是最常见的题型。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5.要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

3.利用联想的方法推导,平时我们学过不少文言文和成语,在解题时,利用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过来,也是不难解决的。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4.利用组词来推导,文言文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

考点名称: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几类。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主要的虚词有:之、乎、者、也、而、然、矣、焉、哉、虽、以、其、为、则、乃、故、于。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若(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

者(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 “的东西”。(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而“而”是古代汉语使用很频繁的一个虚词,常用作连词,有时也做代词、助词。“而”作为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修饰关系等。 第一,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二,表承接关系,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不是转折的意思,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第三,表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或不译。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第四,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推敲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

考点名称: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文言句子要掌握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做到明白、流畅、简洁。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点:(1)留:把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朝代、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器具、官职、职称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保留不译。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

(2)补:指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恰当地补出来,将数量词和分数相应部分补足。如:“果地震陇西”中省去了“于”。 (3)删:指将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词删去不译,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陪衬部分都可略去不译。 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的“夫”可略去不译和“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中“往来”是偏义复词,陪衬部分“来”,也没有必要译出。 (4)换:指如果古文中的单音词现代汉语变成了双音词,古文中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单音词,古文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古文中的说法现代汉语变成了另一种说法,翻译时都应换成现代汉语。另外词类活用词应该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也应换成本字。 如:“乃使蒙恬北守藩篱”中的“藩篱”应译为“边防”。“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应译为“高官厚禄”。 (5)调:即有些句子(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互文见义语句等)在翻译时词序或语序需要调整,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如:“何谓得之于心”应翻译为“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石之铿然有声者”应翻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 (6)

贯:即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 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这个句子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是对皇帝听闻的一种尊敬的说法,现代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

1.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1: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

例2: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

2.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3: 原文: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

古文今译常见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1)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

篇二:《屈原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屈 原 列 传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2,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1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2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6、下列句中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熟悉。

B、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伐:自夸。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疾病。

D、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追溯。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博闻强记,明于治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

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

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

参考答案:

一、6、C 7、C 8、C

三、9、1 译: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

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译出疾、聪、谗、谄、蔽、邪

曲等2分,句子正确通顺1分)

2译: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

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译出欲,甚,何不用2分,句子通顺正确1分)

附《屈原列传》的参考译文:屈原,名平,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

篇三:“屈原列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屈原列传》主备人:刘爱婧 胡琳审核人赵宗生总分:110分时间:90分钟 得分: 教学目标:1、积累“夺、伐、疾、间”

等实词,“与、而”等虚词2、熟读全文,背诵重点段落,准确翻译全文。教学流程:一、解

释加点的词语(12分)1、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记忆) ( 熟悉 ) 2、争宠

而心害其能(妒忌) 3、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4、“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

“罹”,遭遇 )5、王怒而疏屈平(疏远)6、可谓穷矣 ( 处

境困难 )7、其文约 其辞微 ( 简约)(含蓄) 8、惠王患之 ( 担忧 )

9、大兴师伐秦( 发动)(军队) 10、臣请往如楚 (到,往 ) 11、

奈何绝秦欢(断绝 ) 12、屈平既嫉之 ( 恨 ) 13、人君

无愚、智 ( 无论) 14、顷襄王怒而迁之 (放逐,流放 ) 15、楚有

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类 )(效仿)(说话得体,善于应酬)16、然亡

国破家相随属 (接连 ) 17、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18、怀瑾握瑜(保持) 19、

竟死于秦而归葬 (终于 ) 20、被发行吟泽畔(通“披” )二、一词多义(43分) 夺 1、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抢夺 )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失,耽误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强行改变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 伐 1、每

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 2、近者奉辞伐罪(讨伐 ) 3、其后秦欲伐齐(攻

打 ) 4、此五霸之伐也(功劳 )疾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

痛心)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痛苦)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迅

猛)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5、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6、

君有疾在腠理(病)间1、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离间)2、从骊山下,道芷阳间

行(从小路 ) 3、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秘密地、悄悄地 )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时间有时、偶然) 6、间关莺语花底滑(间

关:形容鸟声宛转)7、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顷刻) 8、

安得广厦千万间 ( 指房屋的间数) 9、间不容发( 空隙) 信1、信而见疑,忠

而被谤(诚信)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相信 )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言语真实) 4、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5、 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意,

随便) 6、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7、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8、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 9、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 如 1、使使如秦受地(到??去,往) 2、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 到??去,往)3、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顺,符合)4、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 (象,如同)5、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 及,比得上)6、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至于)7、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果 ) 8、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或者 )9、 突如其来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 10、其如土石

何 ( 如??何,对(把)??怎么办 )当 1、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 抵) 2、

有大石当中流 ( 阻挡 )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 4、一

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5、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6、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7、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8、犯法当

死(判处,判罪 )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表时间的将来,将,将要) 10、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此)11、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存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眷念 ) 2、而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 )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存在 ) 类 1、举类迩而见义远 (事例 )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种类)3、佛印绝类弥勒( 像) 乎 1、信而

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人

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3、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在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可作

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0江西)用于感叹句或祈

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与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和,介词 2、

齐与楚从亲 和,连词 3、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给 4、

去时里正与裹头 替,给5、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或疑问6、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给7、失其所与,不知 。

结交,亲附8、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同,赞许 9、蹇叔之子与师 参与为 1、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2、

数十年精为秦所灭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3、人君

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为了4、为楚怀王左徒 是 5、王使屈原为

令 制定6、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做7、于是秦王不怿,

为一击缶(11江西)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8、古人以俭为美德作为

9、如姬为公子泣对着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11、不

足为外人道也 向,给 1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10天津)成为 三、名句默写(9

分)1、《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评断公允。(11

湖北)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

也, ,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08

天津)3、其志洁,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08安徽) 4、以浮

游尘埃之

外,, 。, 。(09湖南)5、 ,蝉蜕于浊秽。(09四川) 四、翻译下

列语句(33分)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屈平疾

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

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4、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5、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

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

不知人之祸也 。8、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9、其后楚日以削 ,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五、拓展阅读:翻译下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3分)庄周家

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

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

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

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杂篇》)1、(3分)2、

(5分)3、(5分)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河监侯答应说:“行。我

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

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

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

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

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

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7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阅读答案

    屈原列传阅读答案篇一:屈原列传阅读答案篇二:屈原列传阅读答案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