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溯源穷流 正文

溯源穷流

2016-12-15 06:25:3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历史月考

九年级 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2014-2015年)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舌尖上的中国 2 》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 C.粟 D.玉米

3.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4.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该人物是指()

A.黄帝 B.炎帝C.尧 D.舜

5.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

6.“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分封制B.实行世袭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7.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语),以至于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隋文帝——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D.武则天——殿试的开始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

9.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如图记录,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A.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

B.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C.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

D.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

10.《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

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 B.机耕C.耧车 D.牛耕

1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晚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12.《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1

13.“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5.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A.分封制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16.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景之治

1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的时间和标志是()

A.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B.汉武帝时,丝绸之路开通

C.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D.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8.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B.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C.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D.晋国—260年—司马炎—洛阳

1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20.“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北语”即鲜卑语,而“正音”则是汉语。此次改革是()

A.吴起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商鞅变法 D.戊戌变法

2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D.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

22.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2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4.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C.唐玄宗 D.武则天

25.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C.中外交往与冲突 D.繁荣与开放

26.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是在( )

2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元朝B.宋朝C.唐朝 D.明朝

27.下列都是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它们出现的行后顺序是( )

A.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B.隋朝、元朝、西晋、秦朝

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 D.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2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

A.驻藏大臣 B.澎湖巡检司C.军机处 D.伊犁将军

29.“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

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 C.对外贸易D.闭关锁国

30.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北宋 B.明朝C.元朝 D.南宋

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多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引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时(1757年),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面对蜂拥而至的外国商船,宣布撤销沿海各关口,仅留粤海一关口对外通商。材料四: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 图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2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所说的“郑君”是谁?(1分)此历史事件带来的意义是什么?(1分)引文中“哥氏、维氏”分别采取什么行动“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 (2分)

(3)材料三中的描述发生在哪一朝代?(1分)这种政策出现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4分)你认为这一时期社会最显著的政治特征是什么?(1分)

3

(4)对比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的对外交往的政策有何不同?(2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材料二: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请回答:(1)材料一讥讽了这位统治者的哪一项统治措施?(2分)这一措施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2)材料二中的“臣”是谁?(1分)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1分)请用准确的词句概括这个建议(2分)

(3)根据材料一、二简述其实施的共同目的。(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材料三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2分)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1分)理由是什么?(2分)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1分)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2分)

(5)材料一、三措施的实施有何共同作用?(2分)

4

篇二:九年级寒假作业之第2周作业

寒假第1周历史科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2009年2月,考古学家在陕西韩城市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珍惜宋代壁画墓,首次发现了一幅生动地展现中医药研制场景的画面。回答1—3题。

1.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 A.《史记》 B.《缀术》 C.《资治通鉴》 D.《水经注》

2.宋代绘画风格多样,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阎立本 B.宋徽宗 C. 李公麟D.张择端

3.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下列医学名家都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献,其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①华佗②李时珍③扁鹊④张仲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2009年4月1日,中法外交部同时发表《中法新闻公报》,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5—7题 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 D.明朝

6.雍正帝以后,根据中央政府的法令,清朝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达赖 ②驻藏大臣 ③伊犁将军 ④班禅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在

A.1949年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007年,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复方蒿甲醚被网友、专家携手评为现代中国“新四大发明”,其中杂交水稻列在首位。回答8-10题。

8.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大致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大阶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毕昇B.张衡C.蔡伦 D.王祯 9.“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 D.元朝

10.有人说,“世界可以没有比尔·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这是因为袁隆平 A.发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B.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给出版印刷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C.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实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D.培育和推广了杂交水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

1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殖民者的投降书 庆祝台湾光复

A.西班牙、日本 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 D.葡萄牙、日本

火车和飞机当今是两种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在近代史上还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回答12—14题。

12.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其发明者分别是 “火箭号”机车

“飞行者Ⅰ号”飞机

A.瓦特、莱特兄弟 B.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C.哈格里夫斯、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莱特兄弟

13.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14.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C.京汉铁路D.津浦铁路

15.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今年,我们将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典。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

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②北平和平解放

③举行开国大典 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17.下列选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8.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从分散走向整体

19.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七飞天成功。为这一伟大成就提供重大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 B.达尔文C.牛顿 D.爱迪生

20.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联合国的成立

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结成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銮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诗人赵嘏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明朝时考生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二中的“长策”和“选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重要制度?这一制度开创于何时?(4分)

(2)材料二中,英国大百科全书和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有何相同之处?(2分)

(3)材料三中,顾炎武对八股文持什么态度?“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古代实行的这一“考试制度”。(6分)

2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改革开放宣称为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并将这一次伟大革命与前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相提并论。他所说的前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一次是指辛亥革命,另一次是指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革命。

(1)分别依次写出胡锦涛所说“前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的对象、指导思想。(8分)

(2)我国是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含义是什么?(4分)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从性质、目的上看,“新的伟大革命”和前两次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从体制上看,“新的伟大革命”的对象是什么?(2分)

24.阅读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获胜演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

材料二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仅仅因为肤色和性别就被挡在参与投票的大门之外。??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1)材料一中,奥巴马所说“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林肯所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这句话?(4分)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新政”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5分)

(3)指出材料二中“暴政”的含义以及“民主重获新生”后逐渐形成的时代的主题。(4分)

(4)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你认为他的当选与林肯有关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2.D 3.C 4.B 5.C 6.B 7.C 8.A 9.B 10.D 11.C 12.D 13.C 14.A 15.B 16.C 17.B18.D19.A20.D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答案要点:

(1)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4分)(2)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2分)(3)态度:抨击(否定)。(1分)事件:秦始皇坑儒。(2分)

(4)创立和完善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成为世界各国考试制度的源流;笼络了大批优秀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4分,答出四点即可)但明朝以后,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才智,不利于社会进步。(2分)22.答案要点:

(1)辛亥革命:对象是君主专制制度;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4分)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或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4分)(2)含义:“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分)

(3)性质:前两次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改革开放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目的:前两次革命是夺取政权(或改朝换代);改革开放则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新的伟大革命”的对象: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2分)23.答案要点:

(1)图一:欧盟的成立(或欧洲一体化);图二:巴以达成和解(或中东和平出现曙光,或拉宾与阿拉法特为和平共存而握手);图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图四: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关系正常化)。(每个1分,共4分) 排序:图三→图四→图二→图一。(1分)(2)文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分)共同思想:自由(或民主、平等)。(1分) 时间:1999年。(1分)

(3)霸权主义(或局部战争、民族冲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等)。(1分)

篇三:古代史试卷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最近播出专题片《齐鲁青未了》中,提到两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一位提倡以“礼”治国,另一位主张“民贵君轻”。这两位思想家分别是

A.老子、孟子 B.孔子、孟子 C.孟子、墨子 D.孔子、墨子

2.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3.《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4.2009年5月,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一份申请书,欲将“中国端午节”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

A.屈原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5.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B.李冰C.商鞅 D.李春

6.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C.唐朝D.宋朝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8.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②颁布“推恩令”

③强化特务制度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1.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史记》里的是

①秦赵长平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汉武帝派兵征战匈奴 ④蔡伦改进造纸术 ⑤北魏孝文帝改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12.“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耗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的是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 D.黄道婆

13.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资治通鉴》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那么,被后人称为“书圣”的著名书法家是

A.张择端B.王羲之 C.顾恺之 D.颜真卿

16.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 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C.隋文帝 D.隋炀帝

18.央视春晚舞蹈《飞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假若有人想探寻这一舞蹈素材的来源,你可以建议他去

A.山西大同 B.河南洛阳 C.四川大足D.甘肃敦煌

19.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20.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21.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

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2.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A.曹操、刘备、孙权B.曹操、诸葛亮、孙策

C.曹丕、刘备、孙权D.曹丕、诸葛亮、孙权

2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时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纪》D.《资治通鉴》

24.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A.春节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6.著名的典故“三顾茅庐”出自于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27.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28.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

市民,做不到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29.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李冰——都江堰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唐太宗——贞观之治 D.戚继光——收复台湾

3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31.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 ②词 ③小说④曲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32.在目前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齐民要术》

33.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向入侵者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余既来索,则地当还我??。”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B.英国殖民者C.荷兰殖民者D.日本殖民者

34.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35.小明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的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选择题: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BC D

3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37.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配搭正确的是: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38.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雅克萨之战 ④虎门销烟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④

39.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即今故宫 C.北京城曾见证过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

40.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并称为我国古代史学成就的“双壁”。

2、中国古代史上出现过许多盛世局面:西汉初年的“;唐太宗时期的 “” 唐玄宗时期的 “”。

3、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右图丝绸之路开始

全球传递。“丝绸之路”是以图中① 为起点的。

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要贡

献。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

族 。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60

年设置 ;后清政府为加强对该地区管辖设置 。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战有和,和为主流,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

5、写出中国古代史上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二、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有下划线的内容不得改动,本题8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八处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地方用下划横线标出并改正. 材料一 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后,于公元前230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国,定都咸阳。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县制;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统一文字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派卫青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

材料二

蒙古大军灭西夏和金以后,转而向南攻宋。1271年,蒙古大汗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次年定都长安。1276

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依然如火如荼,


溯源穷流》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67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溯源穷流
相关文章
  • 溯源穷流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历史月考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2014-2015年)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