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正文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2016-11-05 15:14:5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课程论文

专业班级:会计12105班学号:201201030517 姓名:刘程栋

【摘要】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外汇储蓄快速增长,出现双顺差甚至三顺差的局面。然而局面的出现,是喜是忧呢?本文就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顺差利弊 政策性建议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外国或境外地区发生各种贸易经济往来而引起的全部货币收付活动或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收支失衡即不均衡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长期大额的顺差或逆差,需要用调节性交易来弥补。其主要表现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着一国的经济运行、资源配置、资金运用乃至经济伙伴国的相关政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因此国际收支平衡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或减少。

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见表)。2000年~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从205.19亿美元增加到2498.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从19.22亿美元增加到100.36亿美元,国际收支总差额则从224.41亿美元增加到2599.01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达到2530.22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后者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性的成因

1、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贸易。2006年我国加

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 ,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顺差仅831亿美元。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中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低廉构成了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国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近期不会发生重要改变。2、内需不足仍是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从我国最终的需求结构看,国内居民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2006年 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51.1%,尽管2007年上半年消费增长15.4%,创下近十年的增长新高,但在GDP总比例中并没增加。而我国投资所占GDP比重长期偏高、投资增长率高意味着产出规模不断增大,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则意味着不断增加的产出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收,于是过剩的供给只能通过出口来出清。此外,我国内需的不振也影响进口的增长,2006年进口同比增幅回落高达25.7%。尽管2007年6月1日财政部决定对209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鼓励进口,但6月份进口增速只有14.2%, 远低于出口增速。3、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在过去的20多年里 ,中国的经济增速年均超过9%,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滞后状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内部集约化、高效化趋势不明显,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落后,十几年一直徘徊在34%左右,这种产业结构状况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此外,我国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内部平衡的实现。4、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较难逆转。过去几年中,全球结构调 整和产业转移加快,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迅猛增长,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大量转移到我国。这些投资已陆续形成了生产能力,开始向欧美市场转移产品,形成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较大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

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六成左右并逐年增加,这加大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压力。另外,在大量国内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大量涌入,这也是造成资本项目下顺差的主要原因。5、对内对外政策调整需循序渐进。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奖出限入”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近年来国家陆续进行了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调整生效需要时间。而且社会各界对于怎样有效、渐进地进行政策调整还没有统一认识。因此,双顺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持续存在。

三、顺差的利弊

一国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的好坏并非绝对。同样 , “顺差”的出现和存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并非全是益处。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顺差已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一)顺差的积极影响

1、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经常项目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其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提升了综合国力,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体现了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加进口弥补财政赤字,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那样,容易出现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存的双赤字现象。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即增加净出口)来弥补财政赤字,以保证经济总量供求

平衡。

(二)顺差的消极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己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然而面对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度过快增长的现状,就当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情况来看,顺差的负面影响正变得日益明显。虽然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顺差和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正给中国带来日益增长的负面影响。

1、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中,大量的出口意味着本国经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的下降;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攀升;大量的外汇储备、占据大额的人民币,这对国内货币供应、信贷、通胀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进而面临着外汇储备损失等问题。

2、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过往至今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正给我国带来足日增长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中国内外发展造成的困扰已经到了急待解决的时候,若不对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格局进行调整,它给经济金融稳定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造成影响。因此,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成了我国急待解决的经济问题。 四、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1.贸易政策。

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协调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进口增长速度,适度控制出口增长速度。面对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应当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

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失衡,也部分的源自于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只有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贸易失衡的问题。调节贸易平衡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我国应该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间的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2.金融政策。

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原理上说,一个国家货币的低估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巨额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实行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发挥汇率的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途径。国家应鼓励企业加大原材料进口及对外国资源的开发力度,对境外开发资源给予相应鼓励。对于某些国内比较缺乏的资源,国家可以考虑运用部分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如通过购买或参股的方式在国外拥有自己的企业。同时也可以考虑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等。

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和投融资体系,以及价格形成体制,使国内储蓄能顺利的转化为投资的同时,充分反应资源的供求关系。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明显滞后,金融机构过多,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不足,金融工具数量太少,以致国内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在国内很高的投资回报下却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反而流向国外,这是国内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放宽外汇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引导资金有序流出,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同时鼓励新兴企业,中小型企业到海外发行上市。我们应该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额并加大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比例。包括企业灵活使用外汇的自主权,放宽境外投资外汇限制,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证券投资,拓宽资金流入流出渠道;允许移居境外的中国公民将其境内资产移至境外;允许境外居民将继

篇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历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国际金融论文课程

经管学院会计专业201101030410李傲 由于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出现大量持续顺差。

据统计。除1998年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实现了顺差,2004年以前,除2000年有所下降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不断增长。2004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1106.59亿美元,为历年来的新高。从2005年开始,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断下降,2006年降至66.7亿美元,达到2001年来的最低点,2007年又恢复到较高水平,为735.09美元。从2001年开始2006年达到历史的低点,其在总顺差中的比例为3%。2007年,该比例有所上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例为17%。,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55%,连续五年大幅增长,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重高达97%,创历年以来的新高。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继续扩大,由上年的2533亿美元增加到3718亿美元,占总顺差的比例达到83%,继续实现了较快增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呈现“双顺差”

的状态。尤其是2005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持续16年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经济中是非常罕见的。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外部环境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不可能短时间消失,并且,长期的“双顺差”状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找出导致“双顺差”的原因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长期持续出现高额顺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 国际原因

1.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紧密,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

2.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并不完善,有待发展,大量的外国资本通过金融市场流入我国企业,从而增加了资本流入,而对外投资的扩大也是形成我国高额顺差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原因

1.我国的业结构,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而顺差主要就是来自于我国密集的加工贸易企业。

2.内需不足,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则意味着不断增加的产出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收,于是过剩的供给只能通过出口来出清。内需是拉动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内需的低迷也是我国发展与鼓励对外出口的原因。 3. 国内投资效率低。由于我国的资本、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偏低,造成某些行业的盲目投资,生产能力过剩,只好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到国外市场。而有些产业则投资不足,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出于个人政绩或寻租目的而进行的投资,使投资在产业间失衡更加严重,降低了投资效率。

4、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较难逆转。过去几年中,全球结构调 整和产业转移加快,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迅猛增长,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大量转移到我国。这些投资已陆续形成了生产能力,开始向欧美市场转移产品,形成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较大贸易顺差。另外,在大量国内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大量涌入,这也是造成资本项目下顺差的主要原因。

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有利有弊

一. 有利方面

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不利方面 1.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2.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外汇流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

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3.国际收支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总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是汇率风险。我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都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国际收支顺差越大,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外汇越多,国家外汇储备的成本越高。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资金流出。在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国际收支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越多,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这两方面形成了内在的矛盾:国际收支顺差引导外资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国直接投资越多,资金流入越多;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越多,资金流出越多。

巨大持续的国际贸易顺差对国家来说利大于弊因此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顺差的扩大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篇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利弊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利弊

12级经济学2班 陈伟基 121041018

中国的国际收支具有什么特征?我国情况是双顺差,即两个账户均是盈余的状态 原因则是,经常账户,中国商品相对于外国,由于价格水平比较低,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对我国的贸易品需求高,出口大于进口,这事经常账户盈余的主要原因。 资本账户盈余的原因有:第一是我国利率水平较高,第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高,热钱流入压力较大,第三是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外资流入,从而导致资本账户盈余。国际收支包括两个部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我国情况是双顺差,即两个账户均是盈余的状态。原因则是,经常账户,中国商品相对于外国,由于价格水平比较低,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对我国的贸易品需求高,出口大于进口,这事经常账户盈余的主要原因。

中国国际收支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呈现增加趋势。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原理,在一般情况下,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导致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但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资本与金融项目也是顺差。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双顺差15年以上,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外汇储备的累积正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集中体现,双顺差最直接的结果

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到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截至到2007年3月为止,中国已经累计了12020.3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结构上看,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顺差的正面影响:

一,我国是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信誉

二、大量的外汇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降低经济转轨中的不确定性

三、大量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危机

四,我国允许国外投资者来华直接投资,开设工厂,建立企业,可以为我国带来先进的科技技术和新进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五、我国是个出口大国,虽然依靠的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还是能够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如果在短时间内完成经济转型,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必将造成许多人失业,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迫于生活压力,可能实施抢劫、偷窃,造成社会的动荡,由此可见,我国经济转型虽然已经为大家所重视,但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

六、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总而言之,国际收支顺差是可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你手上的钱多了,你这个国家富强了,别的国家就要让你三分,做什么事都悠着点,不能小瞧你了,没事惹你生气可以,但绝对不会跟你动手打架。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影响:

一、货物项目顺差1324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329亿美元,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很不合理。我国虽是个出口大国,但出口的大都是低产业附加值的产品,我们用大量这种产品的出口换来的微薄利润,反过来又要付给别人。我们用以一亿件衣服加工赚得钱,人家一架波音飞机就可以反赚回去

二、环境污染、资源消耗

目前中国已形成一种以外资为主导、出口加工贸易占支配地位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引资大国和出口大国。外商投资企业将中国作为供给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同时也将本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中国许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些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建厂,将中国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装配基地,把一些高污染产业搬到中国,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处在制造业整个价值链条中的组装环节,获利微薄。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下,一些地区盲目引进外资的重污染项目,给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夕阳产业提供了机会,造成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空气污染物中,工业生产

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占空气污染物的70%,这导致臭氧层破坏,气温上升,酸雨区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40%。工业废水有80%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使水资源供应出现短缺。中国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经济不可持续增长。

受经济利益驱使,很多外商来中国投资办厂,不但把高能耗型和高污染型产业转移到中国,使中国的环境污染加剧,而且利用和挥霍着中国的大量宝贵资源,使中国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速度加快。一方面,中国对外顺差的商品主要是资源型产品,这类产品的出口越多,对资源消耗的量就越大。比如土地资源,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然而,工厂的建立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国生产技术落后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加快了能源的消耗速度。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拉动了高能耗产品产量的急剧增长,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积极生产和输出大量耗能产品和设备。自2002年以来,中国能源需求突然以远大于GDP增长的速率急剧增长,较高的能源消耗强度将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三、外国在华投资将带来外资的大量涌入。

1,我国难以对这大量的外资进行全方位的监管。若我国股市现在正处在低位,这个时候,国外资本大举进入。等到我国股市日后上升到高位后又大肆撤走,必将从我国股市卷走大量资金,而中国股市亏钱的永远都是那些最善良、最老实、最穷的老百姓。

2、对我国本土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无关系。对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我国长期双顺差,使得我国对外依存度增大,像这次的金融危机,

受它的影响我国有大量的出口企业倒闭、停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持有大量国外债务证券、(中)长期债券将使我国面临的风险加大。因为一旦这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货币贬值,企业倒闭,将使我们13亿中国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才积累的财富将在一瞬间缩水。虽然我们在持有一国债券时可以参考评级机构给各个主权国家的信用评分,但这些评分都是滞后的。中国银行购买了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放的7562万美元债券,如今无从赎回,工商银行一个月市值缩水可以超过500亿美元。

六、中国为双顺差,我国的货币供给均衡被打破,人民币将面临升值的巨大压力。目前,由于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这在外汇市场上就表现为对人民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也就是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大于供给。由于人民币的供给小于需求,人民币的价格就会上升,即汇率就会下降,人民币就会升值。“双顺差”引起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造成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失衡,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增大的压力之下,威胁我国的汇率稳定。此外,今年来不断增强的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还会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我国,从而进一步增加“双顺差”的程度,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七、国际收支不平衡,影响的不只一个国家。我是顺差,就一定有其他国家是逆差。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2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相关文章
  •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课程论文专业班级:会计12105班学号:201201030517姓名:刘程栋【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