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民俗学概论复习 正文

民俗学概论复习

2016-11-04 14:45:4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考研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钟敬文版)最完整整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⑥民俗学与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3、【民俗学的内容】

(1)民俗学原理 (2)民俗史 (3)民俗志 (4)民俗学史 (5)民俗学方法论 (6)资料学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

?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

的根本属性就是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

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民俗的形成、发

展是集体参与的结果,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传播性

?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这也是

人类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中获得

知识与能力。

? 民俗的传播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是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 民俗的传承性与传播性相结合,形成民俗文化多元化的互相撞击与吸收,融合与发展,成为

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与渐进的变化。它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

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中国的民俗文化特色。★中国的傩俗。

四、民俗的模式性

? 民俗的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

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不同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

? ★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 民俗的规范性,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

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图腾

? 民俗的服务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协调民众心理,

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尊老爱幼习俗;春节时贴的门神、窗花、年画。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

?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人生活

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二、规范功能

?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是一

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

三、维系功能

?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

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调节功能

? 民俗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

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少数民族的狂欢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民间游

戏(斗鸡、斗蟋蟀、下棋)。

第四节 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一、史前民俗

? 史前民俗,是指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前的民俗,即原始社会的民俗。 民俗是原始社

会生活的唯一规范,这是史前民俗的显著特点。

二、古代民俗

? 古代民俗,指从夏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段期间的民俗。

1、夏、商、周三代是古代以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的民俗为中心,兼容周围各族的民俗,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民俗格局的时期。

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融合时期之一。

3、汉代以后,封建社会的民俗继续发展,中间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4、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的继续发展与繁荣期。

【综观中国古代民俗,与史前民俗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民俗融合的规模远较史前时期为大,由此引起民俗的不断交流与同化的规模也大;

(2)古代民俗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以汉民族民俗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反映了民俗活动顽强的传承性;

(3)由于这时期有了相对于“民间”而言的国家组织,统治阶级本身也发展出了一套与“俗”相对应的“礼”,即官方礼仪。 因此,二者之间常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其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

三、近现代民俗

? 近现代民俗,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俗。

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

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遗留物” Folklore

2、思考题:

(1)民俗与风俗两种称谓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说民俗是属于特定群体的?

(3)民俗传承的主要载体有哪些?(4)叙述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

(5)为何民俗的形成是群体心愿的认同?(6)叙述某一民俗象形成的具体过程。

? 阅读书目:(美国)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民俗事象的学习内容与重点

? 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

间科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

化积淀,并通过调查实践,学习有关田野作业的本领。

★实践活动与方法步骤

? 实践活动:

调查当地某一生产活动,描述具体的生产过程。

? 实践步骤:

1、选择你熟悉的一项生产活动(或物质生产,或工艺品的生产);

2、观察生产的全过程;

3、集中考虑某一生产环节,对生产的程序、用具、环境等进行描述,同时提供图像文本。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地域性 人们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

(二)季节性 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三)功能性 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它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

(四)科学性 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第一节 农业民俗

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农业民俗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传承性特点。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 河南农谚“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江苏农民“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正月十九(或二十五)“填仓节”

四、农业禁忌、祭祀习俗

? 农业禁忌习俗,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农业生产

实践规律的经验性认识的一种总结。

篇二:民俗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俗学概论】 复习资料

一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是不死的活化石。 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不是一切民间文化都是民俗。分为 经济民俗 ,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二 、民俗学:以民间风俗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三 、民俗学的性质:1、、由于研究范围广,故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与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交叉。2、是一门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科学,故有独立的学科性质。

四 、民俗学的任务:

1、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2、当前任务,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使这门年轻的学科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可,并在大学里独立发展。

3、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解释和改造现实社会生活。

五 、民俗的基本特征:

1、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或社会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3、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

4、扩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也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5、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6、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又称为模式性

7、规范性,协调生活,调整观念和行为

8、服务性,服务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协调民众心理满足其审美的需要

六、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3、审美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4、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5、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6、社会调节和控制功能。指民俗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程式化规矩属性,对其流行范围内的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识所具有的约束作用,通过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及意识进行规范,以维护这种民俗所流行区域内民众群体利益的一种社会管理效应

七、农业生产民俗

一、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

二、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

二、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

1.地域性和季节性2.功利性 3.技艺性 4.保守性与稳定性 5.经验性 6.田园性

三、农业生产民俗的类型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三)卜农事丰欠、祈福习俗

(四)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

(五)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六)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

(七)农业娱乐风俗习惯

七、工匠民俗

1、工匠的技艺传承,百工五法,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的创造,指规矩绳水悬,百工五法的运用,构成了我国工匠生产技艺最基本的民俗形态。我国建筑艺术风格的斗拱飞檐正是中国工匠技艺传承最精华的部分,作为最具东方建筑风格的代表性特征被列入世界建筑艺术史是我国工匠对人类建筑艺术的创造性贡献。营造寺院,庙宇和宫殿的木匠古代称为大工,是同类匠人中水平最高的。此外,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用品,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最为有名

2、 工匠的行业习俗

(一)师承制度,指选徒、拜师、传艺到出师,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师傅对徒弟采用的家长式管制,具有很强的严肃性

(二)职业行话,是各行工匠为了本行业的技术保密、内部交换想法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的一种行业用语,外行人很难明白其中含义

(三)行业禁忌,各行工匠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

(四)祖师崇拜,反映了各行工匠对本行业开创者活记忆超群者的怀念和崇拜,祖师多为有身份有地位之人,借此抬高身价。

3 、工匠民俗的特点,(一)师承关系的系谱性(二)技术传授的封闭性(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八、商业与交通民俗

一、商业的民俗特点:集市、行商、坐商

(一)集市的民俗

原始的集市民俗经历了四种形态:原始的无言交易、按需进行的自然交易、按数量、质量进行的等价交易、用商品媒介和支付手段进行交易。

(二)商的民俗

中国传统的商的民俗包括居间商、行商、坐商三种。

(三)市、商的民俗标志

在古代,市的民俗标志以市声为代表,传统的商的民俗标志主要表现在招幌、字号牌匾、店堂标牌、商标、广告等方面。

二、交通运输民俗的民俗特点

(一)传统的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丝绸之路、西蜀栈道

(二)交通运输的民俗特点

八、饮食民俗,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1、成因

经济原因 :各地出产不同自然条件的原因 :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民族原因 :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的原因 :教义、戒律。

2、阶段 生食 ;熟食 ;烹调 烹调是在熟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饮食结构和类型

(一) 饮食结构 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置方式。

菜肴 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菜是蔬菜的总称;肴是煮熟的鱼、肉。菜肴即指饮食结构中的素菜和荤菜。

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四类。

饮料,常常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在生活中也不可或缺。饮料有酒、茶、奶等,其中又以酒和茶为主。

(二)种类 日常食俗 节日食俗 祭祀食俗 待客食俗 特殊食俗

4、饮食的惯制

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礼仪饮食惯制信仰上的饮食惯制

5、八大菜系简介

广东菜简称粤菜 由广州、潮州、东江客家菜三种地方菜构成。

四川菜简称川菜 北菜川烹、南菜川味的特点,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讲究色、香、味、形,以味的多、广、厚著称。

山东菜简称鲁菜,也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 山东菜可分为济南风味菜、胶东风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区风味菜

苏菜简称苏菜,以苏州和扬州菜为代表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浙江地方风味菜系。

福建菜俗称闽菜,以福州菜为代表,素以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著称。 湖南菜又称湘菜,以腴滑肥润为主,多将辣椒当主菜食用

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又叫皖菜,主要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方菜式组成

(吉菜是吉林菜的总称。被一些人士誉为八大菜系的“九妹”。)

九、服饰民俗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关体外部装饰的总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作为精神文化,它又是人们政治、宗教、哲学、伦理、审美等观念的结晶。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构成要素有:质,形,饰,色,画

1、服饰及构成,服饰具有两重民俗性格,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服饰主要包括下述四类。

(1)衣着内容,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等

(2)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内容。头发的装饰物如夹、耳部装饰物如耳环、等。

(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物内容,梳各种发式、束胸 、缠足、纹面、纹身等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内容,各种佩刀、各种扇等

2、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服饰除用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 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第四阶段,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3、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性别年龄职业 地位用途 民族 季节 质料 色彩 样式工艺

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人生四礼——诞生礼,小孩戴长命锁、银圈等;成年礼——加冠;婚礼——结婚服饰用红色;丧礼——白色;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求吉心理 例如 虎头帽等

(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5、服饰变化的因素:

(1)、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在历史发展中因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影响到服饰的改变

6 、服饰承载观念的变化与构成服饰要素的变化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基本趋向是在人类社会早期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构成要素的变化,在人类跨入文明时代之后,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观念的变化。

7、汉族服饰特征:a、五中正色青红皂白黄 b神秘的中国术 c、由抽象到写实的衣服图案。

十、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祖先崇拜与儒家的礼仪伦常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人生礼仪中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这四次重大礼仪的换装都体现了中国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的观念,如婴儿服饰特点是挂银圈、玉锁之类佩物以保命护魂,成年礼中男子加冠,女子加 彝族还有穿裙子仪式(开襟),结婚最重要的意义是繁衍子孙,所以红色成为婚礼的基本基调,新娘服装基本都离不开红色,伦常观念在丧服中体现尤为明显,我国古代丧服分为五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

2、求吉心理。求福趋吉,一种最普遍的心里趋向,各民族上的图案饰文多为与求福趋 的心理趋向有联系。如汉族孩子端午穿王青衣,带虎头帽,彝族妇女带鸡冠帽等

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自我意识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服饰属于这种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有利于增强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

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服饰十分敏感的反映着政治观念的变化,如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政府之后,剪辫子和穿中山服,新中国建立后,男穿中山装,女穿列宁装,颜色一律灰蓝二色,十年浩劫期间,草绿色军装遍天下,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装多姿多彩,服饰丰富起来。新中国成后,男子穿中山装(民国宪法、三民主义);西装夹克流行是改革开放的符号。

十一、 居住建筑民俗:

1、居住建筑民俗: 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2、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1)实用性 (2)艺术性 (3)伦理性 (4)宗教性

3、汉族的居住民俗:(1)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多建造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的房子,居住空间主要是在地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最主要的代表。

(2)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干栏式建筑的共同特点是用充足的通风条件保持房屋的干燥。以干栏式建筑为主的有傣族、壮族、土家族、基诺族、苗族(吊脚楼)等少数民族。

4、四合院:是中国最典型的居民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1)封闭观念的符号 (2)家长制的符号 (3)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4)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

5、居住民俗中有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6、中国的居民建筑,具有一些共同的民俗特点:(1) 聚族而居。聚族而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族聚居于房屋互相通连的村落之中。房屋相连的程度达到“下雨不湿鞋”。另一种是全族居于一村,但住房并不通连。基诺族的大房子,就属于这类型。(2)房屋式样大体相同。这是中国居住建筑最突出的特点。(3)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汉书.元帝纪》云: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移居他处,是农耕经济在居住上的表现。因安于本乡本土,故城郊不需要旅社,多设长亭。许多描绘亲人分离悲痛的动人故事多发生于长亭。(4)民房低于官府。老北京的民房全是平房,而且比较低矮。因为按规定,民房只能低于皇宫,等而次之,各县的民房也只能低于县衙门。所以官府民房的高度有明显差别。(5)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太极”和“八卦”是我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结晶。但在长期流传中,它们又成为了我国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住和建筑民俗中,它们也起着重要作用。寺庙和居民建筑的中梁、门头和庙堂顶部,多画有“太极”和“八卦”。古代建筑一般都是背阴向阳,即坐北朝南,这除了便于充分利用阳光之外,与阴阳学说有直接关系。按中国传统习俗,居中面阳(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在住宅中,尊位是长辈,住正房或上房,两侧则为晚辈子媳所在。古代人们在建筑房屋时,还十分注意所谓阴阳适中,以利于延年益寿。

十二、宗教组织民俗: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宗族由家庭组成。

(一)宗教组织要素民俗

1、族谱:是宗族共同体存在的文字形式,包括本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界址墓图以及族规家训之类。

2、祠堂是最基本的族产。

3、族田是宗族重要的经济基础,又称庄田、义庄。

4、宗族组织结构的民俗:分家、立家、入族、合谱

5、宗族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

1)按节候举行的,如拜年、清明会、寿庆等

2)择吉日举行的,如婚嫁、建房等

3)随机发生而成员闻讯前往的,如生诞、丧葬、家族救助等

(二)中国养老的方式:彻底划分、轮流负担、分摊(轮伙头)、幼子继承

十三、社团和社团组织民俗

(一)行会:行首(会长)、值年(司年)、行业神、神庙、业务场所、成员、活动、习俗惯制

(二)民间秘密组织:天师道(最早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天平道、白莲教

(三)民间秘密结社:天地会、青、红帮、钱会、老会、十姊妹

(四)社区组织:联村组织、庙会

十四、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二、岁时节日的由来

(一)节期的最初选择:天象、气象、物象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自然崇拜 2.灵魂崇拜 3.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三、岁时节日的发展

1.神话传说的嵌入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

4.宗教节日的渗透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篇三:考研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钟敬文版)最完整整理

考研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钟敬文版)最完整整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⑥民俗学与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3、【民俗学的内容】

(1)民俗学原理 (2)民俗史 (3)民俗志 (4)民俗学史 (5)民俗学方法论 (6)资料学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

的根本属性就是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

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民俗的形成、发

展是集体参与的结果,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传播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这也是

人类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中获得

知识与能力。

民俗的传播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是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的传承性与传播性相结合,形成民俗文化多元化的互相撞击与吸收,融合与发展,成为2

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与渐进的变化。它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

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中国的民俗文化特色。★中国的傩俗。

四、民俗的模式性

民俗的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

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不同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

★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的规范性,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

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图腾

民俗的服务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协调民众心理,

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尊老爱幼习俗;春节时贴的门神、窗花、年画。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人生活

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二、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是一

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

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调节功能

民俗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

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少数民族的狂欢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民间游

戏(斗鸡、斗蟋蟀、下棋)。

3

第四节 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一、史前民俗

史前民俗,是指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前的民俗,即原始社会的民俗。 民俗是原始社

会生活的唯一规范,这是史前民俗的显著特点。

二、古代民俗

古代民俗,指从夏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段期间的民俗。

1、夏、商、周三代是古代以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的民俗为中心,兼容周围各族的民俗,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民俗格局的时期。

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融合时期之一。

3、汉代以后,封建社会的民俗继续发展,中间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4、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的继续发展与繁荣期。

【综观中国古代民俗,与史前民俗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民俗融合的规模远较史前时期为大,由此引起民俗的不断交流与同化的规模也大;

(2)古代民俗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以汉民族民俗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反映了民俗活动顽强的传承性;

(3)由于这时期有了相对于“民间”而言的国家组织,统治阶级本身也发展出了一套与“俗”相对应的“礼”,即官方礼仪。 因此,二者之间常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其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

三、近现代民俗

近现代民俗,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俗。

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

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遗留物” Folklore

2、思考题:

(1)民俗与风俗两种称谓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说民俗是属于特定群体的?

(3)民俗传承的主要载体有哪些?(4)叙述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

(5)为何民俗的形成是群体心愿的认同?(6)叙述某一民俗象形成的具体过程。

阅读书目:(美国)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民俗事象的学习内容与重点

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4

间科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积淀,并通过调查实践,学习有关田野作业的本领。

★实践活动与方法步骤

实践活动:

调查当地某一生产活动,描述具体的生产过程。

实践步骤:

1、选择你熟悉的一项生产活动(或物质生产,或工艺品的生产);

2、观察生产的全过程;

3、集中考虑某一生产环节,对生产的程序、用具、环境等进行描述,同时提供图像文本。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地域性 人们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

(二)季节性 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三)功能性 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它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

(四)科学性 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第一节 农业民俗

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农业民俗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传承性特点。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河南农谚“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江苏农民“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正月十九(或二十五)“填仓节”

四、农业禁忌、祭祀习俗

农业禁忌习俗,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农业生产 5


民俗学概论复习》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3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民俗学概论复习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