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正文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6-11-01 12:09:4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不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时代特征,便不可能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也就无法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不同于封建社会,也有别于资本主义社,蕴含着特殊的社会矛盾和革命要求。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尽管有了某些发展,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加之受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社会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尽管被推翻了,但并未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整个社会呈现出典型的半封建性。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实际上处

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一,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加上幅员辽阔、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序,是当时世界少有的。整个中国实际上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沦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活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绩,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与之同时,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理论等,从根本上都是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仅如此,这种民主主义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也大不相同,它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要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联合专政,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做准备。但它和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也不相同,它只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而不破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份。这样的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从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纷纷粉墨登场,试图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这就是说,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并不适应中国革命的现实国情,无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换言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

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过了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过逐步地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而到达自由王国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缺乏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加之理论上的不成熟,在革命的领导权、武装斗争、革命道路等问题上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在革命的实践斗争中犯过一些错误,走过一些弯路。但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性,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尤其是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后,党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诊断,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革命不断向前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党历经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趋于成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要历经革命的实践斗争才能形成?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革命阶段当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搞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离不开革命的实践探索,这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试想,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关于统一战绩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既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乱和灾难,使近代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障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

篇二: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

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1.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剪影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形成了共同统治中

国的格局,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少有的。

?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十月革命开辟了革命新时代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其由一个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基础

?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

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斗争

? 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

挠的斗争。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纷纷登场,进行了各种斗争和探索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都没有摆脱失败命运。 ?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事实说明

?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 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

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的形成包含了对就民主主

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

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0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最初的结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 1926年前后,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为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

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

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

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毛泽东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提出

全党同志必须紧紧地掌握党的总路线,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

?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手迹。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个主要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对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吗

?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性质

毛泽东指出: “这个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

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 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们也是中国革

命的对象。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

? 无产阶级

? 农民阶级

? 城市小资产阶级

? 民族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

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 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 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学生举行的反美示威游行

?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 无产阶级取得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也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根本标志。

?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 ? 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 受苦最深,革命性最强,整个阶级都是革命的;

? 高度集中;

? 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 有共产党的领导。

?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

? 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

? 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

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

?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

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一些基

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此,首先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

?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

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 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 ?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

柱;

?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 (4)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 新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

? 新的革命时代——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偏向

?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

? 王明——“一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

? (二)新民主主义的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 (2)特点

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

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井冈山土地法》

? 《兴国土地法》

?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党的土地改革的路线作了完整

的概括:

?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的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

础,是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的领导。

?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经济

?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

? 民族性

篇三:2015版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和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5.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6.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授课时数:6学时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讲解、PPT、视频材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2个:第一,中国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

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圣神话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中国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正如毛泽东所说:“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毛泽东选集》第2卷,633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国情作了

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阐述。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一是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仍然保持着,并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二是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再加上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排挤,民族资本不可能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化,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在政治上:从1840年起,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台湾省,掠取了中国的海关、司法、领海和外交主权。他们在中国设立40多个租界,成为“国中之国”。他们还强迫中国开放108个通商口岸。使中国丧失了主权的完整和政治的独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有3个条约对中国伤害最深,这就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通过勒索巨额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开办银行,施行有条件借款等手段来实现。《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北京条约》对英、法各赔款800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美、英、法、德等11国赔款9820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铁路、航运、海关、贸易,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超量的经济掠夺。《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特点,就是纷纷在中国抢建铁路。分布在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各帝国主义国家的铁路象是扎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吸血管,将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回列强本土。

在思想文化上: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麻醉中国人的精神,培养为他们直接服务的买办文人。鸦片战争前,与鸦片同时输入中国的,还有帝国主义国家的传教士,最早向中国派出传教士的是法国,其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向中国派出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建教堂,通过传教、办学、办报,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侵略,以实现它们从思想上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鸦片战争以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首先在沿海五通商口岸地区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在全国仍然占明显优势。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程度的加深,中国内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亦逐步解体,中国渐渐成为外国列强的原料供应基地和

商品销售市场。例如大量洋纱布在中国倾销,价廉而物美,中国土纱布不敌,连不少农民都去买洋布做衣服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自然而然就逐步解体了,“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田园生活渐渐不复存在了。而无论在沿海还是内地,广大农民除继续遭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外,却又多了一重新的剥削,这就是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洋务运动中开始出现并逐步有所发展,但速度很慢,规模很小。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869——1894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共50多个,总资本500万元。1895——190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至诚79家,总资本1700万元,每个企业的平均资本仅20万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当时主要投资于轻工业,例如火柴、面粉加工、纺织等等,因为这些轻工业投资小,见效快。因总体规模小,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相对来说,力量是微弱的。

第三,皇帝虽然被推翻,但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皇帝被打倒了,但辛亥革命的果实最后落到了袁世凯手上。袁世凯在中国实行地主阶级和军阀官僚的专制独裁统治,后来是蒋介石建立起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封建军阀分别寻找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靠山,因此,中国的北方与南方,西部与东部,内地与沿海,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北方、西部、内地发展迟缓,十分落后;南方、东部、沿海则畸形发展,比较先进。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其经济上的绝对贫困和人身的不自由是世界上所罕见的。遇到天灾人祸,人民无以为生只好去吃树皮草根,吃观音土,吃人肉,当时人肉只卖到几十文一斤。一个年轻妇女还卖不到一两银子。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洪秀全振臂一呼,一场震撼中华大地的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了。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4.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民族革命: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主革命: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都必须推翻。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而不反对封建主义,义和团运动结果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反对封建主义而不反对帝国主义,辛亥革命结果也失败了。义和团和平共处辛亥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80年(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

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先后两次分别登上历史舞台,斗争的主力最初是农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起义,揭开了近代农民革命战争的序幕。从1851年1月金田起义至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纵横18个省,坚持斗争14年,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太平天国不仅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而且表达了农民阶级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出路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毛泽东称洪秀全是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中国人之一。

但是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并不适应中国革命的现实国情,无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换言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

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的两次历史性转变的经验教训,继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艰辛的探索。

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为什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要历经革命的实践斗争才能形成?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行程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重要等内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统一全党的思想、概括全局,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重大作用。根据每一个历史阶段特点和党的任务制定党的总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党人领导革命的重要方法。

早在大革命时期,党就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经过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探讨,毛泽东1939年12月提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页)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最初表述。

解放战争时期,针对蒋介石集团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代理人镇压人民革命、顽固地把中国拖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表述中增加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内容,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的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16—1317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51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相关文章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