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2017-05-09 06:27:5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南京审计学院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论文 题目: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选修班级:

2011年 11

工商二班 史越 1003023306 日 T38 月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史越

摘要:生物多样性直白的说就是物种的多样性。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环顾四周,我们发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因为我们正在不顾一切的在搞经济的发展,过度的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而这种破坏造成的生态失衡也最终会反噬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1﹞本文旨在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分析,提出建议,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让经济与自然生物环境共同发展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概念 保护措施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二、生物多样性现状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而物种的集中灭绝也时有发生,如恐龙时代。原有物种灭绝,新的物种产生,这样维持着生态平衡。﹝6﹞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并介入,新物种产生的速度赶不上原有物种灭亡的速度,因此导致物种的净减少。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到两百个物种灭绝,像现在这样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过去6500万年没有的。﹝7﹞这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而导致损失的原因总结为自然和人为两点

(一)自然原因

一方面, 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到1000万年。﹝8﹞另一方面,如果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也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如金丝猴,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此外,

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恐龙的灭绝就是由于地球遭受撞击导致环境突变造成的。

(二)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9﹞

1.生态环境破坏

伐木和占地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以中国为例,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

2.资源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10)

3.环境污染

(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例如,许多植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药和食物,如三七、当归、红枣等;森林对于调节气候和气温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动物为人类提供了肉食、皮毛、医药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制度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 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二)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

1.以我国为例,截止2003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共批准8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484个。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加强了生态系列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力度。通过考核验收并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总数达到82个。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和江苏8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 2.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倡导启动一项濒危植物抢救工程,计划在15年内将所属12个植物园保护的植物种类从1.3万种增加到2.1万种,并建立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园。此项工程中,用于收集珍稀濒危植物的资金达3亿多元,将以秦岭、武汉、西双版纳和北京等地为中心建设基因库。

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工程也初见成效,全国已建立250个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专项实施大熊猫、朱鹮等七大物种拯救工程。目前,被视为中国“国宝”、也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保持在1000只以上,生存环境继续得到良好改善;朱鹮种群数量由7只增加到250只左右,濒危状况得以进一步缓解;扬子鳄的人工饲养数量接近1万条;海南坡鹿由26只增加到700多只;遗鸥种群数量由2000只增加到1万多只;难得一见的老虎也不时在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现身;对白鳍豚人工繁殖的研究正在加速进行。由于坚持不懈地打击盗猎,加上国际社会多个动物保护组织的配合,曾遭受疯狂非法屠杀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的藏羚羊得以休养生息,目前数量稳定在7万只左右。

四、生物多样性行动方案

生物多样性行动方案是一个广受国际认可的计划,因应受到威胁的物种和栖息地,旨在保护和恢复生物系统及其多样性。最初推动这些计划的努力来自于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至2006年止,共有188个国家批准;但是只有少数参与国发展及编定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计划文献。

内容

物种计划

根本实践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的方式便是着重纪录个别物种的族群分布跟保育情况。此方式虽然基本却困难重重,主要因为世界上的物种估计只有约百分之十被记载下来。大部分未知的物种为植物或低等生物。许多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的资讯常可见于文献,至於植物跟无脊椎动物就需要可观的地区资料采集。编纂族群数量预测的趋势有助于了解生物变迁和脆弱性的动态资讯。对世界上某些地区来说,编订完整的物种目录不切实际。好比说马达加斯加干燥落叶林内的许多物种完全不为人知,科学家对该林内许多地区也从未发起有系统的探险活动。

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内的物种计划应包含对分布范围、栖地、行为、生殖、异种互动的详细描述。一旦认定保育情况,就可订定计划;保育跟复育此物种至该族群的目标数量。有计划的保护要素举例如下:栖地还原、防止都市发展影响栖地、建立财产所有权、限制畜牧及农业活动侵略、减少火耕农业、立法制止采集或猎杀、限制杀虫剂使用、控制其他环境污染。此计划应向大众和私人机构宣布并实行保育计划,也应拨款确保执行。

栖地计划

在一定数量的数种生物栖息于某地时,生物多样性行动的栖息地保护便可适当实施。举例如苏格兰的酸性沼泽、南非布许斐的瓦特堡生物圈、加州的海岸湿地、

以及瑞典阿兰岛的史托拉阿瓦雷特。在这样的情况下,物种详细清单、地理分布跟栖地品质需要记录。然后用来保护复育的计划可以依照上述物种计划的类似方针制定。

五、各国参与情况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发展了精密详尽的计划,辨识出超过475000种原生物种。其中一个主要的分枝为大堡礁计划,该地的珊瑚礁其实比大多数地方更为健康;澳大利亚也有最高的废水处理率。

澳大利亚对危害[热带]国家的森林砍伐做出了能永续利用的柴薪生产量分析。生物目录加上伐木的估计、伐木的动态电脑模型、腐木和伐木的关系都被引用为安全伐木速率的数据。关于清除树丛对多样性和地下水层冲击的广泛研究也在进行,这些影响被用来分析图立宾湖的湿地。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计划是有关于曼尼亚拉淡水湖,该地在1950到1990年间被加速开发。曼尼亚拉生物圈保留区包含此湖跟接邻高价值树林。此区进行湿地的永续开发和简易农耕。该计划结合主要使用者来达成管理目标,有永续的湿地管理及陡坡地水资源的地下水和化学物质监控。

英国早于生物多样性会议前二十六年,美国就在1966年以濒危物种法案的方式保护受威胁的物种。该立法赋予偌大权能调查列出受关注的物种,并要求创立物种复原计划。因此虽然美国签署协议后并未批准,他仍然有最久的追踪纪录和最全面的物种保护计划。在约7000种名单内有近半数的物种已经拥有受到批准的计划。尽管数量看似比其他国家庞大,在全数纪录的物种当中不过是冰山一角。

乌兹别克斯坦

在乌兹别克的计划中确定五种主要的栖地区:湿地、漠地、草原、河岸跟山地生态系。超过27000种物种已被编入条目中,其中特有鱼类或爬虫类占有颇高的比例。对生物多样性主要的威胁则来自人口过剩和密集的农耕发展。内容主要涵盖咸海计划、努拉陶生物圈保留区以及西天山计划。

总结

总之,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它关系到全球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多保护一个物种,就是为人类多留一份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一份贡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总结

总之,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它关系到全球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

篇二: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转基因技术

----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摘要:对食品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追求,要求人们不断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因而,生物技术成为了21世纪初发展最为迅速地高新技术之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促使食品等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为解决人口膨胀,食品短缺等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以预期,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转基因食品产业将在本世纪得到更规范,更深层次的发展,它的进步将推动整个食品业的发展,并对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转基因食品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因而,我们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做一定的分析判断,以此更好地利用这一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

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并将其合理地利用到食品生产中,造福人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利弊,面临挑战

一.转基因技术发展简介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可以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基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简称GMO)。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亚伯与史密斯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二.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从狭义上说,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有效地表达相应的产物,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1)转基因植物食品。如转基因的玉米、大豆等,是转基因食品中种类较多的一类,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及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抗逆境生存以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改良品质,以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转基因动物食品。如转基因的鱼、肉类等,主要是通过转入适当的外援基因或对自身的基因加以修饰的方法,来降低结缔组织的交联度,从而使动物肉质得到改善,或获得风味及营养价值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食品。(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如:转基因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葡萄酒、啤酒、酱油等,此类食品是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如转基因酵母和酶)的作用而生产出来的食品。

三.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1.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 DNA 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耐盐碱的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大大降 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许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把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率提高25%,困扰人类的缺粮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化肥,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畜伤亡等事故。

2.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

蔬菜、水果传统的保鲜技术如冷藏、涂膜、气调保鲜等,在储藏费用、期限、保鲜效果等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常常导致软化、过熟、腐烂变质, 造成巨大损失。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可直接生产耐贮果蔬已成为现实。比如,在普通的蕃 茄里加入一种在北极生长的海鱼抗冻基因,就能使它在冬天保存更长间,大大延长保鲜期。目前,国内外都已有商品化的转基因耐贮蕃茄生产。其相关研究已扩大到草莓、香蕉、芒果、桃、西瓜等。

3.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传统的食品通过添加剂来改变口味,加入防腐剂延长食品 的保质期,然而添加剂和

防腐剂中都含有有害成份,转基因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不足。通过转变或转移某些能表达某种特性的基因,从而改变食品的口味、营养成分和防腐功能。如利用外源基因导入或基因替换技术可以改善牛奶的成份,生产特定人群的食用牛奶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中去,使植物性食品带有某些动物性的营养成份及口味。转基因技术同样为改良动物性食品品质、培养优良的新品系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转基因鱼、鸡、猪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以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有利于减少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发病率。

另外,转基因食品还有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等优点。

四.转基因食品的隐患

1.食品毒性

导入的基因并非原来亲本动植物所有,有些甚至来自不同类、种或属的其他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和生物体。其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否安全。

2.食品过敏性

导入基因的来源及序列或其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致敏原有无同源性,甚至是否会产生新的致敏原。

3.抗生素的抗性

由于目前在基因工程中选用的载体大多数为抗生素抗性标记,抗生素抗性通过转移或遗传转入物而进入食物链,是否会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中,从而产生耐药的细菌或病毒,使其具有对某一种抗生素的抗性,从而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

4.食物的营养价值下降

人为改变蛋白质组成的食物是否能被人体有效的吸收利用?由于外源基因的来源、导入位点的不同、以及具有的随机性,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使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性状、数量及部位与期望值不符。

5.环境影响

环境安全性评估的核心是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出现所转基因向野生植物漂移,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五.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近十余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目前,抗虫棉等五项转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虫棉1998年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资料显示,到2000年上半年为止,我国进入中间试验和环

境释放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分别为48项和49项。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所有利弊都会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有按照严格的不对人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已经存在一些转基因植物打乱了生物链。

随着转基因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转基因,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转基因的诸多争议。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转基因食品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国际众多科研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调查,发现转基因食品确实会带来众多对人体健康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争议,转基因不等于进步!其背后甚至隐藏着事关国家安全的阴谋。许多文章和书籍(例如《生化超限战: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更是系统地揭露了转基因阴谋的前前后后。甚至有反对派把支持转基因者说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

当然,生物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质疑转基因食品并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本身,我们反对的是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滥用。希望我们百度百科能够唤醒大众勇于追求真相的怀疑精神,唤醒国内的主流媒体——关注那些歇斯底里推广转基因的人和组织,我们需要独立思考。

在中国,中国在国际上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方面水平不低,除了美国、日本、德国,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外,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可能首屈一指,而且在某些方面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总共有 50 多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在做转基因的开发研究,在动物方面也有,鱼的转基因也在做。从 1997 年到 2001 年底,农业部一共受理了转基因生物的申请有 587 项,申请进行环境释放、商业化生产。最后批准环境释放的有 415 项,虽然环境释放可以种,但是只允许很小面积种,而且要有隔离措施。批准商业化生产的有 46 项,商业化生产没有隔离措施,可以随便种,主要是 6 种。一种是棉花。就是抗虫,转 Bt 基因的抗虫棉;还有番茄,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番茄,还有一种晚熟的番茄;也是抗黄瓜花叶病毒矮牵牛的甜椒;还有一些兽用的饲料添加剂,还有微生物的农用产品。

现在我们中国的市场上,真正国产的转基因番茄也就是在湖北或者在广东可能有少量种植,据说不超过 1 万亩。甜椒可能也就限制在辽宁范围,有一点,因为可能还没有通过种子审定,因此商业化生产十分有限。最主要的转基因产品是棉花,棉花不是吃的,不是食品,但是棉花的种子可以榨油。我们做过调查,河北省很多农民是用棉花籽榨油吃的,也是食品,因此他们食用转基因的棉花油。

转基因的棉花种的面积比较大。从 1996 年开始种,到 2001 年,棉花种植面积的 30% 以上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棉花当中,有 70% 是美国孟山都公司提供的种子。还

有 30% 是我们中国的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还有很多省里的农科院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的棉花品种, 30% 这个量还是相当大。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四大种植转基因生物的国家之一,主要是转基因棉花的分量比较大。

中国市场上没有多少转基因的食品,我们自己生产的没有什么,但是不是大家没吃。实际上我们每天基本上跟转基因的食品不离开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进口了转基因的食品,进口转基因的大豆比较多。转基因的大豆榨油制成了油,制成了豆制品,因此我们逃不掉的,是要吃的。比如 2001 年进口的 1394 万吨大豆当中,美国有 572 万吨,阿根廷有 502 万吨,这两个国家是主要的。美国当年 63% 是转基因的大豆,阿根廷 90% 以上是转基因的,所以这些进口大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 2002 年,中国国务院的条例发布以后, 2002 年比 2001 就有一些变化。我们进口巴西的大豆增加了 23.7% ,巴西基本上是非转基因的,进口美国的大豆减少了 19% ,进口阿根廷的大豆减少了 44.7% ,在总体上减少了进口 18.7% 。

为什么中国还进口转基因大豆?中国现在加入了 WTO ,国际经济全球化,哪儿的东西便宜,哪儿的东西比哪儿的东西要好,他就买哪的。我们东北大豆在市场上,美国大豆也在市场上。过去我们东北大豆当时的价格比美国大豆要高 20% ,但是我们大豆的含油量不如美国大豆,美国大豆含油量达到 21% ,我们只有 18% ,所以榨油商要用美国的大豆,出油率高。但是,这个情况现在有些变化。农业部这两年推广高油大豆,我们的含油量也达到 21% 了。而且我们自己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现在日本人、南韩人都要吃非转基因大豆。我们的大豆叫有机大豆,或者非转基因大豆,现在我们大豆的出口增加了。大连的大豆期货交易所,原来专门交易的是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现在交易是的中国非转基因大豆。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持有不同态度,尤其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罗西教授等人发表的有关转基因玉米花粉伤害大斑蝶的报道,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很大反响。焦点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技术产品,安全性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由于使用了特殊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而产生了转入遗传物质后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转基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首先,基因从原有机体转入宿主有机体中,两者的安全性都将对终产物产生影响。第二,转移的基因结构的稳定性,必须确保这些遗传生物已经到达要表达良性形状所需的最小遗传生物片段,否则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形状或有毒生物,或终产物不稳定。第三,基因插入后的不表达,或部分表达导致的“转基因沉默”。第四,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置,如果在其位点上造成多效性,即在表达生成所需产物的同时还产生其他基因产物,则造成基因性质不稳定。第五,运载体的选择。目前,很多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被大量应用在遗传工程植物体的转化、修饰过程中,是否会转移到微生物中,进而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全球普遍关注的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性问题和环境安全性问题。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或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转基因食品标准,各国遵循的是《生物多样性条约》中,对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相关条款的规定,但没有专门的转基因食品标准,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方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认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根据“实质等同性”与传统生物技术没有本质区别,管理应针对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另一方万方数据是以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代表,认为基因重组体技术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要与基因重组相关的活动,都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管理。中国实施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分别对转基因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申报批准程序和所需材料、转基因产品标识以及转基因食品监督工作做出具体规定;国家科委也于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分别对基因工程的安全等级和安全性评价、申报和审批以及安全控制措施和法律责任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他主要的法律法规文件还有:《农业生

篇三: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人类发展”与“环境平衡”的天平

“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队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

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对于恩格斯的这句名言,生为“地球村”的每一个成员都得知道环境平衡与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人类活动一方面对环境和资源起到了保护和改善作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特别是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的科学技术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提高了人们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能力;但同时又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随着GNP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环境质量又逐渐恶化,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实践表明,当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白色的生命的禁区——咸海生态灾难

覆盖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的生态灾害

曾是世界第四大湖的咸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离塔什干

市640千米。在这里,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灾害。

灾难起源于将该湖周围地区用来种棉花的决策。这一大规模工程。计划将河水改道,流

入农田,以灌溉农作物。从1954年开始,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干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的粮食产量增加了2、3.但这种“创造性地在早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的水平面下降之后,这些化学品全暴露在岸边,损害了该地区居民的健康。一件可怕的事实是,在咸海周围地区,每10个婴儿中便有1个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死去。

由于湖岸线后退,咸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

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的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环境改变具有不可逆性,环境危害具有长期性。生态系统虽具有自动调节功

能,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失调。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多级大系统,它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人类是自然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人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因为环境不仅给人类活动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并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进行消纳和同化。而人类又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环境,努力发展经济,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

战略。可持续发展策略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有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生态平衡和持续基础上的健康的经济发展,鼓励对环境有利和对环境友好的经济活动,不单纯方面用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多项指标求发展平衡。面对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与生态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便保证全人类在整个地球上从今天直至遥远将来的持续发展。人类在对传统发展思想进行深刻反思后,对新的发展思想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研究,最终理智的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深刻、内容丰富,其中心思想是要在全球促进社会、经济、

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的是发展,关键是可持续。选择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发展模式、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萌生的理想和行为规范在未来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将成为现实。人类文明各阶段已有的生态直觉、生态伦理思想、环境意识将建立起 人类的生态文明,在人类科学技术生态水平上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到那时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的人类才能说:以代谢、遗传和进化为特征的生命才是永恒的。

作为当今的大学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人类与环境的平衡:

我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这方面是科技的更新与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自己

将来以后的计算机水平向环境这方面做出一些可以实施的具体方面的事情.

第一, 一定要把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节

能减排的产业,资源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的产业,使我们的产业能够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第二,我们要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以及建设工作。

第三,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处理。

第四,大力开展绿化,把各种绿化,生态林带,好好地建设好、保护好,多

花一些力量,这样使我们整个环境不断改善。

第五,现在主攻的方向,就是空气方面的治理。

第六,提倡社会公民大家来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包括生态的消费方式、生

态的文化、生态的理念,包括帮助我们监督各方面,一定要注重生态文明,弘扬生态理念,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要求。


基础生命科学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64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相关文章
  • 基础生命科学论文

    基础生命科学论文南京审计学院《基础生命科学》课程论文题目: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班级:姓名:学号:选修班级:2011年11工商二班史越1003023306日T38月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