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人民日报??海外版阅读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人民日报??海外版阅读答案

人民日报??海外版阅读答案

2017-05-09 06:27:2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美缩减QE可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

美联储在经过了为期两天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后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将每月购买资产规模减少100亿美元,从850亿美元削减至750亿美元。专家认为,这一决定标志着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实施5年的3轮量化宽松(QE)政策将逐步退出。专家认为,由于美联储实行的是温和退出,不会突然带来太大冲击,各国可对未来QE的继续退出提前布局和应对。

经济好转是缩减主因

“美缩减QE的主要原因是财政风险缓解,经济增长和就业前景改善。”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经济数据的确在向美联储希望的目标靠拢,而且两党达成预算协议,将未来两年自动减支计划削减630亿美元,未来两年经济下行风险显著缓解。具体来看,一是就业稳步改善。美联储为QE设定的主要门槛是“就业市场的实质性改善”,目前就业市场的确改善明显。非农就业连续保持在20万以上,失业率降至7.0%新低。二是通缩预期消失,出现稳定的通胀预期。

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不一。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出现短时间小幅下跌,随后强劲反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84%,报收16167点;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1810点,涨幅为

1.66%;纳斯达克综合(行情 专区)指数上涨1.15%至4070点。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上涨,美元指数大涨。

新兴市场国家受冲击

“这次量化宽松退出比较温和、规模比较小,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向市场传递了美国经济复苏向好的信号,从而支撑道指、标普双双创出新高。”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指出,市场对美联储QE开始退出的反应仅是开始,并不能代表未来市场状况。如果2014年年底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全部退出的话,那么,根据货币乘数效应,理论上将每月相对收紧流动性5695亿美元左右。这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急剧攀升,市场流动性紧缺,借贷成本大幅增加,美元汇率走高,美国市场以外的资金开始回流美国本土自救,给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冲击。

余丰慧表示,QE开始退出有可能刺破中国房地产(行情 专区)泡沫。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长期低迷、跌无可跌,国内外投资资本涌向房地产行业,中国内地房地产泡沫异常之大。QE开始退出将造成中国内地市场流动性紧缺,很快会传导到资金资本蓄积量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一旦流动性突然收紧,房地产泡沫将被刺破,随即流动性膨胀支撑的金融风险将爆发。

温和退出留回旋余地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率先复苏以及发达国家的持续量化宽松给新兴市场带来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因此不能对新兴市场目前蕴含的风险掉以轻心。”光大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分析师崔嵘表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和汇率的灵活性为其应对外部冲击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施展空间。而且,目前美联储仅是缩减QE规模,只是流动

性边际投放量收缩,而非总量收缩,更不会立即启动加息策略,退出QE与启动加息之间可能有1-2年时间,这也为新兴市场国家采取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缓冲时间。

美联储未来QE退出策略四部曲可能是:宣布减缓资产购买速度,彻底退出QE,改变长期低利率政策,收缩资产负债表。专家指出,这一退出路线给予央行或者决策层的时间可能有1年左右。美联储启动QE退出后,资金流动的最大不确定性降低了,央行须在这相对明朗的时间内加速金融体系去杠杆、实体经济去产能,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才能尽可能地减少QE退出带来的影响,避免全球流动性收缩而导致金融危机。

“尽管新兴市场难以避免流动性风险冲击,但对中国而言,仍具有很多优势,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不显著。”海通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表示,流动性风险主要取决于以下3点因素:经常账户收支、存贷比、资本账户开放度。中国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资本账户仍严格管制,国内存贷比偏低、央行有充足空间和能力调节国内流动性,经常账户盈余规模仍然可观。这些均意味着美联储退出QE本身带给中国的流动性风险并不显著。

篇二:2017广东省广州市高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

语 文

2016.12

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

自己的姓名、市县/区、学校、班级、学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周制、尚文、礼乐是一组连续性的概念。人们之所以推崇周制,原因在于它的尚文,即孔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而周制之所以被认为是尚文的,原因则在于它在诸多治国方略中选择了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首先,就礼乐与人内在精神欲求的关联看,它是“尽精微”的。孔子云:“礼云礼云,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就是强调礼乐在人心灵深处的奠基性。其次,就礼乐与天道自然的关系看,它是“致广大”的。《礼记·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则将礼乐看作了充塞天地、洋溢万物的普通概念。

那么,在心灵的精微与天地的广大之间,礼乐如何存在?礼分为礼制、礼仪、礼容、礼器等诸多维度,乐则可分为乐德、乐语和乐舞。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礼与乐两种相互制衡的力量,共同塑造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至孔子时代,诗与乐分离,礼乐并举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诗、礼、乐三分。个体的成人之

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统一被规划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式的三段论。这样,在由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等一系列概念规划的价值体系中,又进一步显现出一种阶梯式的上升之路,即在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乐境代表了理想政治所能达至的最高境界。

至此,我们当能总结出一个儒家政治次第上升的价值序列:首先,在礼乐与刑政之间,刑政是现实性的,礼乐是理想性的;其次,在礼乐之间,乐对礼具有超越关系。再次,春秋晚期,虽然诗与乐发生了分离,但在根本意义上,中国上古时期的诗、乐、舞是不分的,它们共同归属于“乐”这个大概念。据此,如果说“乐”代表了中国政治追慕的最高境界,那么理想的政治也必然是被富有乐感的艺术表征的政治。

从以上分析看,礼乐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它既具有内在的深邃性和饱满性,又具有外在的弥漫性和上升性。就其深邃性而言,它奠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人不能不乐”(《荀子?乐论》)。就其饱满性而言,它以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使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被诸种艺术元素配置而成的美好世界。就其弥漫性而言,礼乐不仅规范人世,也通达自然,从而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贯通天地人神的宇宙精神。就其上升性而言,礼乐在世而超越。按照儒家的三世说,人类社会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顺序进化,其中的“太平世”正是礼乐政治最终实现的时代。据此来看,如果说审美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那么诗、礼、乐、舞等则是它的践履和展开形式。

(选自刘成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政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它关照到了人的精细微妙的精神欲求,也关照到了自然万物的广博深厚的境界。

B、没有礼,则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没有乐,则易导致社会缺少活力;礼和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

C、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呈现次第性超越关系,礼境高于诗境、乐境高于礼境,乐境代表理想政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D、礼乐基于人性,通过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使现实世界成为美好世界,也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宇宙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分为礼制、礼仪、礼容、礼器等诸多维度,乐则可分为乐德、乐语和乐舞;礼注重

秩序,乐注重活力,礼乐互相制约。

B、诗与乐原本是合为一体的,至孔子时代,礼与乐分离为诗、礼、乐,这使得人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同步进行。

C、礼乐充盈于人的心灵深处,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礼乐也与天地万物和谐同在,共同构建了世界的生动有节制的秩序。

D、上吉时期的“乐”包括了诗、乐、舞,它超越了礼,代表了中国政治追慕的最高境界,则理想的政治具有艺术的表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朝选择了礼乐作为治国方略,因此周制被认为是尚文的;因为尚文,所以周制被人们推崇;周制、尚文、礼乐构成一组连续性的概念。

B、在中国的传统政治中,注重刑政反映了儒家政治现实主义的一面,而追求礼乐则反映了其理想主义的一面,礼乐为现实注入了审美理想。

C、“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表明大乐、大礼充塞于天地之中,并与之和谐共存,这是礼乐“至广大”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D、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礼乐具有其饱满性,只有将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汤道耕(艾芜)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祖父给他取名叫做“道耕”,是希望他能够“耕读传家”。

汤道耕的祖上来自湖北,迁徙的路艰辛而漫长,凭的是“人生贵自强,自强则白手可成家,他乡可发迹。勿畏难而诿命,何患事不成耶”的豪气,积得一份家业,这种人生贵自强,白手成家的豪气在后辈的血液中暗暗传承,直到汤道耕这里,光着脚,墨水瓶挂在颈子上,再次印证了祖先独自闯荡天下的勇气和韧劲。

1925年的暑期,汤道耕从四川省师范学校肆业。他踏上成都望江楼下有些摇晃的木船,沿着府南河顺水而下,悄悄走出了亲人们的视线,开始了三十年背井离乡的生活。在路上,群山的优美与静寂,山民的淳朴与穷困,盗马贼的凶悍和灵巧,边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缅甸的异域情调??他来到,看见和说出。

从四川到云南,道耕看到太多兵匪造成的祸乱对穷苦人家正常生活的骚乱。道耕为了安全夹杂在商队中,像那个时代和那个土地上的一只眼睛,来到,看到,并注定了后来用自己的笔说出那些无人知晓的山里人家的苦难与悲怆。

赤脚流浪,墨水瓶挂在脖子上,一步一步,汤道耕走成了著名作家艾芜。

艾芜在丁玲的介绍下加入了左联。在“左翼作家联盟”这个词组中,别人看中的是“左翼”,而更能吸引道耕的却是“作家”,他希望从这个组织里的作家那里能够学习到文艺写作知识,也结识一些写作上的朋友。

真正有时间在上海的亭子间坐下来以后,艾芜开始用笔温习自己当年的漂泊史,这使他在这个喧嚣嘈杂的大都市中找到难得的宁静。1933年冬,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其中《三峡中》讲述的是一些典型的社会底层游民的生活,故事中的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江湖”。读书流浪人的艾芜,加上小时候熟悉的读物,包括他的笔名,父亲所入的游民组织哥老会都对他产生潜在影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作者对游民生活不由自主地有着一种同情。他的叙述已经带有真实和幻想相混合的色彩,同时这种想象还受到左翼革命思想的制约。

艾芜的中篇小说《春天》得到茅盾等人的好评,这篇小说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饱含着艾芜对家人、故乡的深情。这种流行于左翼文坛的文学范式后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影响深远。

1961年,艾芜被安排到云南去体验生活。一路的参观给艾芜带来写作的激情,他似乎再次找到了原来创作《南行记》的感觉,迫不及待的写作“南行记续篇”。这无疑满足了《南行记》读者对“续”的好奇,也再次给艾芜带来荣誉。

1981年2月,艾芜受邀进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南行。云南的一路上,回忆着自己的经历,倾听着别人的遭遇,震憾于死亡一样的沉默,血的控诉,更加让艾芜感到人世之沧桑凄凉。9月起第三次南行的写作陆续发表,合集叫《南行记新篇》。

(选自王毅《艾芜

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艾芜是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选自“百度百科”)

②艾芜的文章想象大胆,情调浪漫的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艾芜的性格却是认

真刻苦、一丝不苟,他被称为“墨水瓶挂在脖子上写作的作家”。(选自2007年8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艾芜和沙汀的友谊》,有删改)

③三次南行,对于艾芜的写作乃于他的一生都意义重大。南行,似乎成了艾芜一生的一条主要线索,成了艾芜写作的一个原点,他一次次地回到这里。(选自黄岳年《南行百年说艾芜》,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三十年背井离乡的生活让艾芜看到了老百姓的淳朴与穷困,领略到了边地的独特风情以及异域情调,为他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B、艾芜的祖父给他取名叫做“道耕”,是希望他能够“耕读传家”,虽然艾芜没能“耕读”,但他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C、艾芜被称为“墨水瓶挂在脖子上写作的作家”,是因为他虽然赤脚流浪,生活艰难贫困,但始终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进行创作。

D、艾芜加入“左联”看中的是“作家”这个因素,此后,他创作的《三峡中》《春天》等作品,体现了左翼革命思想对他的影响。

5、艾芜的小说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6、艾芜的创作以“社会剖析小说”为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艾芜能够创作出“社会剖析小说”的原因。(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家珍坐在床上,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破了一点,倒很干净,我还专门在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凤霞穿着水红衣服低着头坐在她娘旁边。

万二喜把酒和花布往桌上一放,就翘着肩膀在屋里转一圈,他是在看我们的屋子。我说: “队长,二喜,你们坐。”

二喜嗯了一声在凳子上坐下,队长摆摆手说:

“我就不坐了,二喜,这是凤霞,这是她爹和娘。”

篇三:2015通州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检测

语文

2015年5月

一、基础题。(共14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⑴-⑵题。

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sì神佛、祭diàn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⑴语段中画线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嗣典 qí yǜB.嗣 典 qǐ yù C.祀奠 qí yùD.祀 奠 qǐ yǜ ⑵结合文段语境,下面组词和对应的义项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组词:享福、造福。福:一切顺利,各事幸运。

B.组词:祝福、祝寿。 祝: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祝愿。

C.组词:祈福、祈求。祈:要求,命令。

D.组词:千禧、新禧。禧:吉祥,幸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惨淡 阴晦 筹倍 各得其所 B.推辞 既然 慢延 叹为观止

C.惋惜 傍晚 和蔼 无原无故 D.绯红 缥缈 教诲 与日俱增

3.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处。(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2分)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起长江、黃河,也连结起千年的历史文化,同时为我国国民经济注入无比强大的动力。可以说,南水北调是一次生命交流的活动。几十万库区移民展现出博大的爱国情怀和牺牲。他们曾经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和赖以生存的农田,如今都静静地沉睡在数十米深的水底。为了实现工程既定目标,广大建设者们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我们这些受惠的北方民众,不仅需要感恩,最需要行动起来珍惜水资源。

修改:第一处: 第二处:

4.结合文段语境,在横线上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何让传统文化持续新起来,火起来,热下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委员认为,要注重非遗工作,使传统文化传承与市场找到好的结合点,使之成为大路货。范迪安举例,对传统古村落应进行活态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不仅仅在于建筑特色,其中的人文底蕴、风俗民情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每个中国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多管齐下,传统文化之美也可以引导现代生活。”这一观点得到了冯骥才的认同。他建议,把传统村落和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

A.要内心永远记着中国传统美德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加油。

B.既不能束之高阁,也不应过度生产 让文化的主人自己创造文化

C.要内心永远记着中国传统美德 让文化的主人自己创造文化

D.既不能束之高阁,也不应过度生产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加油。

5.请结合文段信息,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且简要阐述。(2分)

(人民网上海2015年2月27日电 吴心远 上海警察“门神”)喜庆的红底祥云背景下,四位公安民警“全副武装”,扬手抬足之间“门神”形象跃然纸上。今年春节期间,这套别出心裁的警察“门神”得到了数百万网友的热烈追捧。“感觉很特别,非常喜欢”、“警察其实就是当代的?门神?”,对于警察版“门神”,网友们不仅好评如潮,而且还纷纷下载使用。不少网友将它设臵成为自己的手机屏保,有的甚至打印出来,张贴在了自家大门上,网友戏称:不但应景,说不定还能防盗。但是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不同意见。 观点: 阐述:

6.结合下面信息,请你以“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补写上联。(2分)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

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而来,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所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如何保有、传承、发扬这份独特的“文化基因”,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心的问题。

上联:下联:创造今日丰功伟绩

二、简答题。(共11分)

7.背诵默写。(3分)

⑴写出《春望》或《过零丁洋》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 。(2分) ⑵由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关景象的词句是 ,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分)

8.《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 , 。(2分)

9.比较阅读,回答问题。(6分)

(一)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对《赤壁》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诸葛亮的才能不会被世人知晓。

D.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侧面写出赤壁之战对双方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⑵对《破阵子》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武器先进。

C.“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D.“梦回”和“八百里”两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⑶两首诗词,都有对沙场的想象描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概括表述两首诗词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和不同。(2分)

相同点:不同点: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

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袁山松《宜都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略无阙处 ⑵泠泠不绝 ..

11.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

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乙】文写猿鸣,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

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阅读现代文,完成问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共9分)

裘锡圭:学人风骨

①如果按照占地面积来划分,裘锡圭先生的住所有两个“主人”——一半住着裘先生,一半住着书。如今,老先生的眼睛不好,裘太太希望他少去书房费神,多在生活区域内活动。“可是老裘不听啊!他经常借口去放本书,然后在书房一待就是几小时。”裘太太说,“你说他的眼睛怎么能不坏?他根本不知道时间!”

(一)特制高桌做学问

②裘先生用的是一个1米来高的特制书桌。校稿时,裘先生坐到桌前,桌面就差不多和他的脖子在同一高度了。这几年,青光眼、近视眼、老花眼一齐“围攻”裘先生,每每看书稿,他就得摘掉眼镜,把稿纸放在书桌上,低下头,几乎贴着纸面,细细校稿,间或用笔删改。

③裘先生最近完成的一个大项目,是参与编写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一书。这部书是我国首部完整的马王堆帛书的释文和注释本,被誉为40年来帛书研究整理的“集大成者”。“看裘先生的帛书研究手稿,真是感动得不行。”该书编委、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说,裘先生曾特地致电他,想要上世纪80年代的A3蓝格稿纸,因为那个纸文字格大、栏距宽。但在裘先生的手稿上,原本疏朗的空行已经被红色、蓝色、黑色几道修改印迹覆盖,整张纸面都铺满了字。“好多人都用手机照下来,现在还能这么做学问,太让人感动了。”徐俊说。

(二)逐字逐句

④裘先生不用邮箱,如果有稿子想请他指正,裘太太就会递上一纸打印稿模板,“老裘眼睛不行,麻烦你把每个字都调到这么大”。放在Word里比对,字号差不多得是小初号。一页纸大约100字,一般人读完只消几秒钟,裘先生看稿时,得用上20来分钟,反复通读,逐字修改。

裘先生早年培养的博士生、现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文物陈列馆馆长李宗琨说,“他是很好的学者,更是很好的师长。”

(三)以身作则

⑤裘先生曾说:“做学问不能浪费纳税人的钱,要做出实实在在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他没有“著作等身”,但每一部书都是精耕细作,在学术圈有着持久的影响力。

⑥裘先生说,如今他的眼睛、精力都不行,很难再做帛书的拼复工作:“这次《集成》得以出版,中心的青年学者是主力。”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最年轻的学者才30岁出头,却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

⑦在中心,学术探讨提倡平等,人人畅所欲言。裘先生说,现在他看书看得少,如果年轻人看到跟他的研究有关的信息,都会及时向他反馈。他们有不同意见,基本上也能无顾虑地向他提出:“ ” ....⑧对于这个14人组成、年龄跨度从“30后”到“80后”的学术团队,裘先生很满意:“现在的社会多追名逐利,只有真正有兴趣的人,才能像他们这样做。一个学术单位有责任培养年轻人,创造学术第一的气氛和学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单颖文)

链接:裘锡圭,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简牍、帛书方面颇有造诣,曾屡次参加重大出土文献整理,治学严谨,功力深厚。现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14.一篇精美的文章,思想主旨一定会贯通全篇,参照前面的小标题(一)的结构,结合内容,补充完整后面(二)(三)两个小标题。(2分)

15.参考以下对航天追梦人——车著明的高度精炼概括,请你结合文章为主人公裘锡圭写一段颁奖词。(3分)

主题:扎根大凉山21年 “数据王”甘当“飞天”护航人

他,10年潜心苦读、3次参加自考、4次角色转换、17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21年植根大凉山、70多颗卫星发射的护航者,一连串的数据连接起来,描绘出不折不扣的“数据王”形象。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无视高薪的企业邀请,不顾个人身体状况,一直的坚持与坚守,成就今日的航天梦。他就是大凉山的航天追梦人——车著明。(2015年04月09日 来源:人民网)

主题:颁奖词:

16.第⑦段裘先生要表达年轻人无顾虑地提出问题,若在横线上补全裘先生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如果我多问一些问题,就会锻炼他们继续进步。

B.如果我端一次架子,可能他们以后就不说了,那得有多遗憾?

C.不下决心提问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D.人应当相信,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可以了解的。

17.裘锡圭:有学人风骨。请结合下面的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举出生活实例谈谈我们学生端正学风的必要性。(2分)

材料: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学风有广义的学风和狭义的学风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学风则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可见,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共9分)

[导读]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飞,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已经走了。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在2015年举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座谈会上感叹。

45年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天上飞

——亲历者讲述卫星研制鲜为人知的故事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飞,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已经走了。”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在4月24日举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座谈会上感叹。

②回想起45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感觉历历在目。当时还是初中生的他,和“大人”们一样期盼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期待着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唱响。

③在这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太空》杂志社主办的座谈会上,航天专家张履谦院士以及当年参加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火箭研制工作的40多名老专家重新聚首,回顾了卫星研制的艰辛历程,讲述了当年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质量居各国首星之最

④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约13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这也使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⑤该星不仅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质量达到173千克,比前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质量总和还要多出近30千克。同时,该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上述国家首颗卫星的水平。东方红一号搭载的各种科学仪器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额定要求,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球形设计兼顾多方考虑

⑥东方红一号外形为近拟球体的72面体,潘厚任介绍,这种设计外形主要有几方面考虑:一是可使卫星有较大的结构利用空间;二是在平面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片比在曲面上粘贴更方便可靠。同时,球形设计可使卫星飞行时的弹道截面基本不变,不用在星上安装探测仪器,就能用测轨跟踪数据反演推算卫星飞经高度的大气密度值及其变化,从而多得到一些科学数据。

⑦此外,东方红一号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其自旋轴相对于太阳的取向是不断变化的,在72面球体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片可便于太阳能电池片在不同径向的面上均匀布设,以使太阳能电池的总输出在任何时刻变化都很小,这对整星能源系统的设计很有利。

(三)加上“围裙”使地面“看得见”

⑧让地面上的人能用肉眼看见,是东方红一号的设计要求之一。尽管72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卫星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研究表明由于卫星直径只有1米,其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左右。科技人员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办法。由于第三级火箭跟卫星一起入轨,一前一后,距离不远,如果能找到火箭,在其附近很容易就能找到东方红一号了。

⑨他们做了一个布“围裙”,把第三级火箭包了起来,并在其表面镀上铝。火箭随卫星入轨后,“围裙”被撑开,直径达到3米多。在阳光照射下,亮度能接近二等星水平,从而便于人们观看。

⑩东方红一号上天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我国对该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当时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响。

11如今,虽然卫星早已停止工作,却一直在太空中飞行。 ○

(中国科技日报 付毅飞)

18.分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概括写出,划线句主要从几个方面强调卫星的优势。并从文中其他段落摘选一句,来印证这一优势。(3分)

19.阅读文章,分析作者为什么在小标题《加上“围裙”使地面“看得见”》的“围裙”“看得见”两处加引号;你认为,作者用“围裙”这个词,有何作用。(3分)

20.阅读全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阅读感受。(3分)

链接一:要让普通收音机直接收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发的《东方红》乐音,需在卫星上安装大功率发射机,但那将使卫星的重量超过1吨,这对于当时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来说是不可行的。为此,采用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过广播电台转播的办法来实现。

链接二:至于让《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回响,负责总体协调的叶万庚不厌其烦地解释如何采用电子线路产生的复合音模拟铝板琴演奏。专家们总会在发言时不厌其烦地提到许多姓名,这其中,既有钱学森、赵九章、钱骥等著名科学家,也有鲜为人知的基层工作者。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潘厚任颇为唏嘘:“我们的卫星还在天上转,但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走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共7分)

一种美丽叫放弃

梦 秋

①每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某个心仪已久却无缘份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事;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我们去重新开始。

②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再说一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为伤感的美丽!

③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后来悟出:原来握在手中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继而明白人生很多时候需要一对宁静的关照和自觉的放弃!


人民日报??海外版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64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人民日报??海外版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海外版阅读答案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美缩减QE可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美联储在经过了为期两天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后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将每月购买资产规模减少100亿美元,从8...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