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浅谈《泊船瓜洲》这首诗中“间”的读音 正文 本文移动端:浅谈《泊船瓜洲》这首诗中“间”的读音

浅谈《泊船瓜洲》这首诗中“间”的读音

2017-05-08 07:05:5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泊船瓜洲》测试题

《泊船瓜洲》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泊船瓜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A. 李白

B.王安石

C.杜甫

D.杜牧

答案:B

2.王安石是______________(朝代)的人?

A.北宋

B.南宋

C.唐朝

D.清朝

答案:A

3.《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______________绝句

A.五言

B.七言

答案:B

4、对《泊船瓜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A.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B.一个“绿”字,充满了色彩感,而且又包含了动感,增加了生动性,着意创造

了一种意境。。

C.“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

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D.“明月何时照”诗人采用疑问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

答案:C

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一水”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

A. 一条河

B. 黄河

C. 长江

答案:C

6.《泊船瓜洲》一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A.京口瓜洲一水间

B.钟山只隔数重山。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C

7.《泊船瓜洲》其中的“__________”字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最后确定的。

A. 数

B. 照

C. 绿

答案:C

8.唐宋八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

A.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B. 韩愈、贺知章、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

答案:A

9.哪首古诗不是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

A. 《泊船瓜洲》

B. 《元 日》

C. 《山 行》D.《梅 花》

答案:C

10.北宋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__________。 A. 青莲居士

B. 半山居士

C.诗圣

D. 樊川居士

答案:B

二、填空题

1.《泊船瓜洲》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

答案: 北宋 王安石

2.____________________,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瓜洲》

答案:京口瓜洲一水间

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泊船瓜洲》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

4.《泊船瓜洲》头两句是记叙________,后两句是______,这首

诗不仅借景___,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

答案:景物 、抒情、抒情

5.《泊船瓜洲》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修辞上的锤炼,你

知道是哪个字吗?是_________。

答案:绿

6.北宋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__________。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和_________ 。

答案:半山居士、改革家

7.《泊船瓜洲》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8.《泊船瓜洲》表达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泊船瓜洲》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描写的特定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春季、 (瓜州 钟山春风江南岸明月)

10.先解释红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

——————————————————————————————————

答案:绿:吹绿,拂绿。 还:回。

春风又把(对面)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江

南的)故乡呢?

三、判断题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

答案:对

2.《泊船瓜洲》作者是南宋的王安石。( )

答案:错,王安石 是北宋人 ,不是南宋的

3.《泊船瓜洲》表达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答案:对

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一水”在这里指黄河。( )

答案:错,“一水”指长江

5.《泊船瓜洲》描写的是秋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瓜州 钟山春风江南岸明月。 ( )

答案:错 ,春季

6.《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答案:对

7.“明月何时照”诗人采用疑问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 )

答案:对

8.《泊船瓜洲》中一个“绿”字,充满了色彩感,而且又包含了动感,增加了生

动性,着意创造了一种意境。( )

答案:对

9.《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写景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

感情。( )

答案:错 ,不是写景小诗,是抒情诗。

10.《泊船瓜洲》这首诗中,“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

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

答案:错 ,不远

四、连线题

1.

钟山只隔数重山。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春风又绿江南岸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京口瓜洲一水间 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的家里?

答案: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

春风又绿江南岸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京口瓜洲一水间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的家里?

2.京口 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钟山 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瓜洲 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答案:

京口

钟山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3.

李白半山居士

杜牧青莲居士

王安石 . 诗圣

杜甫樊川居士

答案:

李白( 青莲居士 )王安石(半山居士 )

杜甫(诗圣 ) 杜牧(樊川居士)

4. 《泊船瓜洲》 唐 程颢

《江南春》 宋 王安石

《春日偶成》 北宋 杜牧

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歌大意,抓住要害词“又”、“绿”、“还”等,让 学生在读中感悟,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学习 借景抒情的方法

3、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 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 写春天的古诗吗?(学生举手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 再学一首很有名的古诗——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写的 《泊船瓜洲》。板书《泊船瓜洲》板书并齐读诗题,重点

指导“泊”字读音。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 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 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人们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因为当时没有导航技术),所以这首诗的标题 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是他 坐着船沿着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 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长江行 驶旅途中写的。那么知道瓜洲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 长江(画长江),瓜洲呢?就在长江的北岸(画瓜洲并 标出。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弄懂了 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的必 要方法。

2、大家了解王安石吗?(学生自由发言)同时教师结合简介 作者(出示王安石画像介绍诗人)

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 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官僚地主,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

荆公。卒谥文。

二、解诗

1、范读课文,正音,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出示幻灯片)。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重(chò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2、自由读诗,读准,读通,读顺。

齐读:{由快——慢},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打节奏读,注意节奏和押韵{由快——慢}

思考:(1)、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

(提问1——2人):一水、数重山、江南岸、明月。(板 书)

(2)、对照注释,小组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全班汇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由老师引导相互解答疑问,最后进行归纳。

三、体会用词的精妙,品读诗的美妙。

1、我请个同学做诗人,联系当时的场景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刚才,我们扮演诗人想得非常好,想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许多多的美景。这么多的美景,诗人是用哪句话来概括的?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字就概括了春天的美景。那么,这

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1)据课后介绍王安石在选用这个“绿”字之前,曾经换了十多个字。有“到”、“过”、“入”、“满”等等,最后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呢?我想诗人在吟这个“绿”字的时候,一定翻来覆去吟诵,比较。让我们也来用“到”呀,“过”呀…… 吟诵吟诵,比较比较,好不好?(用绿字最好)

(2)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有两句诗因“绿”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佳句,师生共同体会“绿”字的妙用:a、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色彩 感和生机感;b、“绿”字和“还”字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明媚的春光更能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冲动。

(3)总结: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

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 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 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形容词做

动词,使动用法,用得绝。我们刚才了解到王安前途充满信心。

师:“绿”字用得好的原因:(幻灯片)

1、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也可能是浅绿等绿色,总之,这个“绿”字概括性很强。

2、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

3、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备用环节)

4、齐读后两句,“又”字说明了时间过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这一点只是实写,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要表达的是:春风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重登仕途,这里有对故乡的留恋,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 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

“何时”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与讲解王安石重返政治舞台的心境相结合讲述)

5、质疑:春风又绿江南岸,而诗人也又一次离开江南的家乡,重登仕途,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呢?(明月何时照我还。)

篇三:《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

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借景抒怀的写法。

4、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学习准备: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师: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师:月亮象征着团圆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三首的第一首《泊船瓜洲》,体会一下,月亮又勾起作者怎样的乡愁呢?

二、指导方法,品读诗句

(一)知诗人,解释题

师:《泊船瓜洲》是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所写。王安石,听说过吗? 生介绍。

师:说得对。王安石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沿着长江行驶的旅途中写的。那么,是在旅途的哪儿写的呢?(瓜洲)

师:瓜洲在江苏省,离南京不远。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个“泊”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

(教师点拨:“泊”是三点水,专指船靠岸。汽车、飞机到站能不能用“泊”呢?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我们曾学过的《绝句》中就有这个“泊”字。)

师:好,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板书: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一首怎么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

(二)抓字眼,明诗意

师:读得很好,刚才他这个字(指板书间)读对了,但我在下面听的时候,有的同学把这个这字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第几声?

师:(板书:jian)读第四声,为什么读第四声呢,你们看,瓜洲在这儿,京口在它的对岸(画0标出京口的位置)在江南,就是在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和瓜洲,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被长江隔开了。那这个“间”在这里当什么讲?究竟读几声?

师:(点头以示赞许,指图)京口和瓜洲隔江相望,这就叫——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师用线段连接图上的“京口”、“瓜洲”, 板书“一水间”。)

师:钟山又在什么地方呢?(今南京市紫金山)

师:(边画图边讲)紫金山又名钟山,位于京口西面的南京市中山门外。 师:“钟山只隔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现。

(生在京口和钟山间画了几座山)

师:一目了然,“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就是——

生:钟山和京口之间只隔着几座山。

(师板书“数重山”)

师:绿在这里是吹绿的、染绿的意思。“还”是什么意思?何时呢?

(教师引导学生把泊、间、数、绿、还、何、时几个词语的意思复习了一遍) 师:谁能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

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师:学习古诗要明白诗的大意,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诗人的感情。老师把这首诗读一读,你们听一听,体会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听了老师的朗读,大家对这首诗表达的感情,肯定有了新的感受。那么,怎么样才能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想,我们要想办法进入诗人写诗的意境。

师指图:刚才,我们通过画图知道了“京口”、“瓜洲”、“钟山”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那么你们想过,这三者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水间”、“只隔” 和“数重山”说明它们的距离近。)

师:诗人在诗中确实是如此描写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教师补充资料:我们现在从京口到南京的火车里程大约就有64000米 ,走高速路都需要70多公里,何况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天险相隔,数重大山,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 师:本来路途很远,但作者为什么说它们离得很近,他到底说得什么意思呢?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补充资料:王安石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而皇帝又反复无常,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师:大家可以想象,作者怀着这样的情感,在这明月之夜,王安石站在船头,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听听音乐,看着图,(简画明月、诗人)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片断)

师: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到??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音乐停)诗人看到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

学生想象画面。

师:如果你就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议论)

指名描述。

师:刚才,我们扮演诗人,想得非常好,想到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多的美景,这么多的美景,诗人是用哪句话来概括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对,这七个字就概括了这春天的美景,那么,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绿)

师:据说王安石在选用这个绿字之前,曾经换了十多个字,有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呢?我想诗人在吟这个绿字的时候,一定翻来覆去吟诵,比较,让我们来用到呀过呀吟吟,比较一下,好不好?

生读:春天又到江南岸

师:怎么样?太一般了吧,只能说明春风到了,我们再用过字来吟

师:过,吹过了,吹过去以后怎么样呢?也没写出来,所以也没有用。还有入,满等,诗人也没有用,最后选了这个绿字,我们再用绿字来吟吟。

生读。

师:用绿好在哪里?

学生体会描述所感。

师:春风又到,又入,还有别的字等等,只能说明是春天到了,但是绿字,不光写出了春天已经到了,而且把春天到后景色的变化写了出来了,写出了春天的鲜明色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你们再读读。

生读后两句。

师:这里还有个又字,又绿说明时间过得——快

师:第四句的“何时”要注意,诗人是那么急切地想回家,家乡是那么的美,但是他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所以这个何时能够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你们再轻声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根据诗句想象诗人作诗的情景,好象我们自己已成了诗人,更深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就是“想意境,悟到了诗情”

(板书:想意境,悟诗情)

三、熟读成诵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诗的朗读,大家再体会体会,看哪些同学想到了意境,悟到了诗情,我就看你们的表演(放音乐朗读)

师: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能够背下来,会背吗?


浅谈《泊船瓜洲》这首诗中“间”的读音》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9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浅谈《泊船瓜洲》这首诗中“间

    《泊船瓜洲》测试题《泊船瓜洲》测试题一、选择题1.《泊船瓜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A.李白B 王安石C 杜甫D 杜牧答案:B2 王安石是______________(朝代)的人?A 北宋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