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03 正文 本文移动端: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03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03

2017-05-02 05:48:0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 货币的产生?

两个阶段: 1 先是物物直接交换

2 然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

二、 价值形态演变的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 1 简单偶然的交换

2 扩大了的价值形态

3 一般价值形态(本质变化:作为交换的媒介固定1某物)

4 金属货币形态

三 货币的定义及职能?

定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

产关系.

职能: 1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2 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3 支付手段: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用于清偿债务时,就是执行支

付手段的职能.

4 贮藏手段:货币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一般代表保存起来,退出流通

领域,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时间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四、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币财:国家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为币财,实际上都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

加以肯定。

2货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含金属的重量与成色,即所

代表的价值。

3各种通货和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属本位币的铸造与流通、辅币的发行与流通、银行

券的发行与流通,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4准备制度:又称黄金储备制度,他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

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货币制度的演变?

1 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

币制度。

3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4 信用本位制:是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和银行券为本币的货币制度。

六、格雷欣法则概念?

1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复本位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

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

2 劣币和良币。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为劣币,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被称为良币。

3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七、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1 国际金本位:就是在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时的国际货币制度,具体又包括国际金币本位

制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2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汇率与某一特定货币挂钩,一国当局持

有大量外汇,国际收支调节不对称。

3布雷顿森林体系: a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b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c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国际货币基金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解决收支困

难。

e取消外汇管制。

f制订”稀缺货币”条款。

4牙买加体系: a 浮动汇率合法化

b 黄金非货币化

c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d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e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职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 通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2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

3 催进汇率稳定和会员国有条不紊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货币

贬值.

4 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增长的外汇管制.

5 协助会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

世界银行: 1 为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发展,并鼓励不

发达国家生产与资源的开发。

2 以保证和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

3 用鼓励国际政策,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

发展,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4 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

九、欧元与欧洲货币比较(不考,理解)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 信用的几种形式

一、 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P40 41

1 含义: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 2 特点 a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便携性。

b 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c 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3 局限性 a 商业信用郭默的局限性。

b 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c 商业信用再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二、 银行信用及其特点 P41 42

1 含义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信用。 2 特点 a 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

b 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c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d 银行信用降低了信用风险。

三、 国家信用P43(名词方式掌握):是以国家政府为信用主体按照信用原则所从事的一种 信用活动。

四、 消费信用P44(名词方式掌握):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五、国际信用P45 46(主要为出口信贷,名词方式掌握):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从本质上讲,国际信跨国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二)短期信用工具

一、 商业票据P48

1汇票P46 49 a 含义: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制定日期无条

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b分类: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2本票P49 50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

者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3支票P50 51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

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二、信用证P51 :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对第三者发出的,授权第三者签发以银

行或存款人为付款人的凭证。

三、 旅行支票P51 :是由银行或旅行社为方便旅游者而签发的一种定额支票。

四、 国库券P52 :是政府为调节国库收入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

五、 回购协议P52 :他是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

同意

在约定的时间按原价或约定价格重新购买该笔证券。因此,回购协议实

际上是一种以证券为质押的短期贷款。

(三)长期信用工具

一、股票P52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二、债券P54 :债券时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债务融资工具,它表明债券持有者有权向债券

发行者取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

(四)信用再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P57 58

1信用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2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3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4信用促进了股份制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规模扩大

5信用具有提高消费总效用的功能

6信用可以有效调节国民经济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润 利息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对于信用关系的债权方面而言,利息是指货币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本而从借款者(债务人)处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报酬。

2 对于信用关系的债务而言,利息则是借款者(债务人)借入他人货币或货币资本应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代价。

简而言之,利息就是出借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

二、利率:利息率是对利息的量化规定,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几率,

日常简称为利息。

三、年利率:

四、月利率

五、日利率

六、名义利率:就是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

七、实际利率:就是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进行提出后的利率。

八、负利率:当名义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九、单利:是指仅按本金和时间的长短计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十、复利:是在单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再将其加入本金,作为下一期计算利息的基

础。

第四章 金融市场

一、 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市场,其作用是满足交易者对资

金的

流动性需要。

二、拆借(同业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

机构之间为调剂短期资金余额而相互融资的市场,他是货币市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

三、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以前,为获取现款而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

定利息后所作的票据转让。

四、CD市场:即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是银行发行的可以流通的短期存款单的交易

市场。

五、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通融的场所,包括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六、一级市场:股票一级市场也称为股票发行市场,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

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

七、二级市场:股票二级市场即股票交易市场、流通市场,是指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转

让和流通的市场。

八、金融衍生品市场P106(期货P106 期权P109 互换P111)

期货:金融期货是以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商品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是以公开竞标的

方式进行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易。

期权: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房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

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购买者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

互换:是指交易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事先约定的方法交换两笔货币或资

产的金融交易。因此,从本质上说,互换是远期合约的一种延伸。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一、 金融体系的构成P119 ~129

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两翼并存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特征P121~122

1 含义: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

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与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

性金融活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度,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

融机构。

2 特征:a由政府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

b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标。

c业务的领域和对象较为确定

d融资原则较为特殊

e受独特的法律约束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演变与发展P129~135

1、 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这三个根据地银行的基础上,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同时发行统一的人民币。(1949年2月迁至北京。)

2、1979年2月,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

3、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业从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成为专门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 4、1983年,进一步明确建设银行是经济实体,是全国性的金融组织,除仍执行拨款任务外,

篇二:《货币银行学》03章在线测试答案

2、金融的微观分析大体包括

A、金融市场的分析 B、金融中介机构的分析 C、金融功能的的分析 D、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E、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金融的宏观分析大体包括

A、货币市场与市场均衡 B、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 C、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D、金融危机 E、金融功能分析

4、金属铸币制度包括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实物货币制度 E、信用货币制度

5、宽口径的金融包括

A、货币的流通 B、各类金融机构 C、资本市场 D、保险系统 E、国际金融领域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金融工具也常被称作金融产品、金融商品,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篇三:货币银行学教案

《货币银行学》(函授)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三)授课对象:会计学

(四)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七次课,约21学时

(六)主讲教师:

(七)指定教材:张尚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八)参考书目: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曹龙骐.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富华.货币银行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郑道平.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二 课程性质

《货币银行学》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课程教材。全书系统、全面地讲解货币金融理论的结构和内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对金融理论和实践在当代最新发展动态的介绍和分析。本书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特点,不仅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且适应在职人员自学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及考核方式

教学目的:

本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金融及其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

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货币银行学的原理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为理论考核与平时综合考核两部分,两部分考核独立记分。理论考核部分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综合考核主要看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其中,理论考核部分占70%,平时综合考核部分占30%。

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总课时约为7节大课,其中授课约6.5节,复习0.5节。其中第一章到第九章属授课内容,第十章内容不要求,由学生自学,具体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约2.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货币产生的基本原理和货币形式的发展变化规律,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介绍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构成。

具体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第五节 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

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

3.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准备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辨析各种货币学说;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

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等。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信用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具体内容:

第一节 信用及其产生

第二节 信用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第四节 信用工具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信用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各种信用形式等。

第三章 利率与利息率(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介绍利率的主要种类,分析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利率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利息的来源,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利息本质的理论;能从利息的来源揭示利息的本质。

2.掌握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能应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进行计算。

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率

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困素进行分析。

4.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与作用,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利率的复利计算法,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等。

第四章 金融机构(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基本特征、功能、主要业务和管理方法等,目的是对现代经济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进而对金融业的主要活动主体及其活动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

第二节 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经营管理的理论发展等。

2、了解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风险资本投资,掌握投资银行的主要特点。

3、了解证券经营服务机构的特征,理解投资基金的种类。

4、了解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主要环节。

5、理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掌握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主要区别。

第五章 金融市场(2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金融市场的类型、功能和一些主要市场的基本特征,并对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

具体内容是:

1、金融市场及其功能

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3、有价证券价格

4、金融工程

教学基本要求

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金融市场的构要成素与分类方法,理解金融市场的地位与主要功能,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特点。

3.了解货币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各子市场的主要功能与运作。

4.了解资本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主要活动内容。

5.了解金融工程的基本要素和实施目标,掌握四种基本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掌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四种基本金融衍生品的区别。

第六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3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首先从货币需求入手,区分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及货币需求量,介绍各种货币需求理论和这些理论的深化过程以及各学派的政策主张;然后,较为深入地分析货币供给问题,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的供给机制及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等;最后,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对货币均衡的确切含义、货币均衡的标志以及实现货币均衡的条件等作系统阐述。

具体内容是:

1、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2、货币需求理论

3、货币供给

4、货币均衡

教学基本要求

1.准确地识记本章的基体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把握宏观和微观分析的角度。了解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3.理解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各国的异同。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03》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8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03
相关文章
  •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03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两个阶段:1先是物物直接交换2然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二、价值形态演变的几个阶段?四个阶段:1简单偶然的交换2扩大...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