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7.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 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V 51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 Pb 20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B.内质网参与胰岛素的加工和分泌
C.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能进行膜成分的转换
D.线粒体是所有细胞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机体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物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作为生物大分子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密切相关
C.性激素在载体协助下进入靶细胞
D.淋巴因子、激素等信息分子在机体内的运输都是定向的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B.有丝分裂间期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C.已分化的体细胞抑癌基因突变就会变成癌细胞
D.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旺盛
4.许多生物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漂洗或冲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95%的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染色后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C.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
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需用蒸馏水冲洗洋葱根尖上的卡诺氏液
5.下图表示野生型链孢霉几个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据图做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核膜的存在使图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区域进行
B.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
C.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D.野生型链孢霉经X射线处理后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则一定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
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B.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属于基因突变
C.由环境诱发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D.三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有50%可育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陶中体现红色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黑火药爆炸时,碳、硫两元素被氧化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与1 mol N2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B.0.5 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2 NA
C.17 g NH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NA
D.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1 mo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9.咖啡中的咖啡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粥样硬化等多种有益作用。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关于咖啡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10O4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C.1 mol咖啡酸与足量NaHCO3反应生1 mol CO2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够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1.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排放尾气中NO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向正极移动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e-+O2-=NO2
C.O2的电极反应产物是H2O
D.反应消耗的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二倍。m为元素Y的单质,n为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p、q、r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W
C.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Y>Z
D.X、Z、W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13.25℃时,FeS和ZnS的饱和溶液中,金属
阳离子与S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S(FeS)<S(ZnS)
B.a点表示FeS的不饱和溶液,且c(Fe2+)>c(S2-)
C.向b点对应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可转化
为c点对应的溶液
D.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ZnS
的KSP增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4C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在某次研究中,测得考古样品中14C的含量大约是鲜活生命体中14C含量的1,则样品生活的年代约是 8
A.11400年前 B.17100年前 C.22800年前 D.45600年前
15.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越大,储存的电能越多
B.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越大
C.电源的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电源电动势大小与内阻无关
16.P1和P2是材料相同、上下表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导体,P1的上下表面积大于P2的上下表面积,将P1和P2按图中所示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则通过P1的电流大于通过P2的电流
B.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则P1的电功率等于P2的电功率
C.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P1两端的电压等于P2两端的电压
D.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P1两端的电压大于P2两端的电压
17.如图所示,a、b两端接在电压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上,L1、L2、L3是三个相同的灯泡,T为理想变压器,开关S断开时,灯泡L1、L2、L3亮度相同(未达到正常发光状态),若闭合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L1变亮
B.灯泡L2、L3变暗
C.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为2:l
D.原线圈中增加的电流大于副线圈中增加的电流
18.如图所示,纸面内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以某速度从电场中的a 点水平发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则
A.匀强电场的方向可能沿竖直方向
B.粒子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C.从a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从a到b的过程中,粒子运动的轨迹可能是1圆弧 4
19.如图甲所示,线圈两端a、b与一电阻R相连,线圈内有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磁 场,t=0时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0时刻,R中电流方向由a到b 2
3B.t0时刻,R中电流方向由a到b 2A.
C.0~t0时间内R中的电流是t0~2t0时间内的1 2
1 2
D.0~t0时间内R产生的焦耳热是t0~2t0时间内的
20.如图,点a、b、c在同一水平线上,c点在竖直细杆上。一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水平伸直(无弹力)时,另一端恰好位于a点,在a点固定一光滑小圆环,橡皮筋穿过圆环与套在杆上的小球相连。已知b、c间距离小于c、d间距离,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其弹力跟伸长量成正比。小
球从b点上方某处释放,第一次到达b、d两点时速度相等,则
小球从b第一次运动到d的过程中
A.在c点速度最大
B.在c点下方某位置速度最大
C.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一定大于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在b、c两点,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
21.一探测器探测某星球表面时做了两次测量。探测器先在近星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测出 运行周期T;着陆后,探测器将一小球以不同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测出了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与抛出速度v的二次方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已知,引力常量为G,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得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b a
bT2
B.该星球的半径为 8a?2
C.该星球的密度为3? GT2
4aT
?b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篇二:2016年山东潍坊二模理科数学Word版(试卷加答案)
2016年潍坊二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的经验方式为:弧田面积?
12(弦×矢+矢),弧田(如图)由圆弧和2
其所对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现有圆心角为A.6平方米
3?4i
1.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为
1?i
7777A. ? B. C. ?iD. i
2222
2.设集合M??xx?0?,N??xlnx?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N?M
2?
3
,半径等于4米的弧田,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面积约是 B.9平方米
2
C.12平方米 D.15平方米
9.已知抛物线C:y??8x的焦点为F
B.16
,直线l:x?1,点A是l上的一动点,直线AF
D.5
与
抛物线C的一个交点为B,若??3,则
A.20
AB?
C.10
B.
M?N
C.
M?CRN?R D. M?CRN?M
3.要从编号为1~50的50名学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出5人,所抽取的5名学生的编号可能是 A.5,10,15,20,25 B.3,13,23,33,43 C.1,2,3,4,5D.2,4,8,16,32 4.已知函数
(其中a?bf?x???x???ax??b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
?x2?4x,x?0
,g?x??kx?1,若函数y?f?x??g?x?有且仅10.已知函数f?x???
?xlnx,x?0
有4个不同的点关于g?x??kx?2e?1的图像上.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A.
g?x??log??b的图象是 a?x
?1,2?
B.
??1,0?
C.
??2,?1?
D.
??6,?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x?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
是
?x?R,2x?x2
C.若a?b,c?d,则a?c?b?d A.
6.已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正半轴,终边落在第二象限,A
B. D.
??2,2?,则能输出x的概率为_________.
?x?R,ex?0
ac2?bc2是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
12.在平行四边形中,AC与BD交于点O,DE?DO,CE的延长线AD
2
????????????
交于点F,若CF??AC??BD??,??R?,则????_______.
13.已知奇函数立,且 14.
?x,y?是其终边上
f?x?满足对任意x?R都有f?x?6??f?x??f?3?成
???????
一点,向量m??3,4?,若m?OA,则tan?????
4??
11
A.7 B. ? C. ?7 D.
77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f?1??1则f?2015??f?2016??_________.
7
?x?y??x?y?
的展开式中,x
3
y5的系数为___________.
?
6
B.
? 3
C.
2?3
D.
?2?
1
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方田》
x2y22
15.双曲线C:2?2?1?a???b?0?两条渐近线l1,l2与抛物线y??4x的准线l围
ab
y?x?2
成的区域?(包含边界),对于区域?内任意一点?x,y?,若的最大值小于0,则双
x?3
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函数
f?x??2sin?????的??x??????0,0
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I)求
A1,A2两名队员的出场顺序,使得取胜的概率最大?
(II)若A1参加第一场与第四场比赛,A2参加第二场与第五场比赛,各队员每场比赛的结果互不影响,设本次团体对抗赛比赛的场数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X).
20. (本小题满分13分)
f?x?的解析式,并求函数f?x?在??,?
?124?
?2,f?A??1,求sin2B.
????
上的值域;
(II)在?ABC中,AB=3,AC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内接于
圆O,AC是圆O的一条直径,PA?平面ABCD,PA?AC?2,E是PC的中点,?DAC??AOB. (I)求证:BE//平面PAD;
(II)若二面角P?CD?A的正切值为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比数列
x2y2已知椭圆C1:2?2?1?a?b?
1?的离心率,
其右焦点到直线2ax?by?
ab2的距离为.
3
1??
(I)求椭圆C1的方程;(II)过点P?0,??的直线l交椭圆C1于A,B两点.
3??
x2y2
(i)证明:线段AB的中点G恒在椭圆C2:2?2?1的内部;
ab
(ii)判断以AB为直径的圆是否恒过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与
f?x??ax?
12
x?bln?x?1曲线y?f?x??a?0?,?g?x?xe?x?1,?2
y?g?x?在原点处有公共的切线。
?0为f?x?的极大值点,求f?x?的单调区间(用a表示)
?an?满足an?1?an?10?4n?1?n?N??,数列?bn?的前n项和为Sn,且
(I)若x
bn?log2an.
(I)求bn,Sn;
bn?11?
(II)设cn?
…Sn?1?n?N?
22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俱乐部举行乒乓球团体对抗赛,双方约定:
①比赛采用五场三胜制(先赢三场的队伍获得胜利,比赛结束); ②双方各派出三名队员,前三场每位队员各比赛一场;
(II)若?x
?0,g?x??f?x??
12
x,求a的取值范围 2
A1,A2,A3,其中A3只参加第三场比赛,另外两名队员A1,A2比赛场
次未定;乙俱乐部派出队员B1,B2,B3,其中B1参加第一场与第五场比赛,B2参加第二场与第四场比赛,B3只参加第三场比赛;
已知甲俱乐部派出队员
根据以往的比赛情况,甲俱乐部三名队员对阵乙俱乐部三名队员获胜的概率如下表:
(I)若甲俱乐部计划以3:0取胜,则应如何安排
2
篇三:2017年潍坊市第一次模拟真题
《2017潍坊二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4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