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正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2017-04-17 06:03:2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区域经济学论文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班级:国际商务096班

姓名:

学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简述、特点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3、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4、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5、“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城市

的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城市个体之间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的整体实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篇二:区域经济学期末论文

区域经济学期末论文 江西区域经济分析

姓名:陈文鑫学号:6100114004 专业:电子商务141班

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江西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 江西省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省会为南昌市。

江西省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 。

江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还盛产油菜、棉花、油茶、茶叶、黄麻、苎麻和柑橘。茶叶多产于北部山地,“庐山云雾”、“宁红”、“婺绿”均为茶中名产。主要工业为有色冶金、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肥等。景德镇的瓷器工艺历史悠久,产品驰名中外[2] 。 2015年,江西省GDP达16723.8亿元[3] 。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为4565.63万人,较2014年增长了0.52%[4] 。江西省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徽语[5] 。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合作,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实力。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在全国经济板块中的快速崛起,呼包鄂区域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域城镇化发展也将更加迅速,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机遇和条件也日趋成熟。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二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分化明显,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表现较为显著的就是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化严重。国内产业转移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温家宝总理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产业转移是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积极引导中国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区位优势,抓住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大量承接和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特征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和西部一些省份的工业能力明显增强。并呈现以下趋势与特征:一是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大梯度转移”(即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如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规模情况(见下页表1);二是在各行政省份之间的“小梯度”转移(即东部发达地区向东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如广东省,在产业转移方面,提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园,在2008—2012年安排竞争性扶持资金500亿元,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实现“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产业转移”战略正推动广东走向经济转型发展之路[2]。三是在一体化经济区域内的转移(即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内部的资本流动)。在被转移的产业类型上,既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又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转移滞后现象比较严重。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全国范围来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至2008年中国所有地区都脱离了最原始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进入了以第二或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东部地区,北京、上海、海南已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增长态势,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除了西藏自治区以外,各省均是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说明中国真正进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省市很少。北京2010年第三产业的GDP是10 330.5亿元、上海是9 618.31亿元、海南是946.25亿元、西藏自治区的是275.41亿元。这说明,以第三产业为先导产业且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千亿的在全国只有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大都市。以东部地区为例,北京1994年的第三产业GDP就超过了第二产业的GDP,上海则是在1999年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的。这充分说明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存在产业滞后问题。

2.产业承接地投资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西部大多数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因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对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政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财务、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等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当地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可能面临政府扶持有限、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和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产业承接地缺乏技术、营销、管理和商务等各类人才。并且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以下;高科技人才不足且流失严重,科研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并形成现实生产力;整个社会也未能形成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由于企业的法人实体与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从而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意识。

3.环境资源压力加剧。一些转移出去的产业对承接地产生了新的污染,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而且给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转移出去的产业中,大多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部分产业是因为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而转移出来的。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强调有选择地引进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也存在盲目选择和受到不良政绩观的影响,承接了

一些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更加关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在系统分析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1.科学统筹规划国内产业转移。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沿海地区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承接国际的服务业转移,形成现代服务体系[4]。中西部地区要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相结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同时,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起点低、规模较小的特点,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进入门槛,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2.营造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的环境。要把国内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一是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推进2010年开始在新疆试点的资源税改革,防止资源浪费和盲目开发,并在时机成熟时予以推广。二是加强东中西产业合作与转移的政策支持。三是营造有利于国内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优化产业转移环境,推动产业转移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和承接载体。四是强化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监管,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处置污染企业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整治,加大重点区域、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查力度。进一步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强风险管理,突出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和管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五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为国内产业结构有序转移提供保障。

3.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国内产业转移应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实现。政府部门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手段,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联系,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为中西部企业引入新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形成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技术互补和产业联合。近年来,区域间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成为趋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4.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前,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这种差距从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2009年美国申请了约50 000项国际专利,中国申请了8 000项,美国的GDP总量达到14万亿美元,中国接近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3,但是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只是美国的1/6,这比较客观的衡量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美国的差距。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还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和科技信息等。要坚持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积极组织本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承包、合资等多种方式,加快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在中西部地区的转化和应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应主动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科技投入,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综述含义和意义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临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在区域内逐步消除各国家或者地区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相互间的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地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涉及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和地区分工问题,可以使得各个地区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结合自身的区位经济发展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得区域内各个地区都受益,达到其各自发展所不及的高度。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1)经济一体化互补性与竞争性。区域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比较的标准是区域间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及其产品范围的相似程度。竞争性是指区域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及其产品范围差别较小。

(2)一体化的规模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体化区域规模的大小;二是生产要素的规模经济。有的认为可以按人口指标衡量,有的认为用地理范围来衡量。比较合理的方法是阿林·杨提出的按产量(国民生产总值)多少来衡量。但是区域一体化市场的大小也不可忽视。比如区域内部不同的嗜消费者的挑剔程度,不同的衡量制度,不同的商品规格等,区域外部市场联系的范围以及联系程度等,都是影响经济一体化市场大小的关键因素。

(3)一体化的交易成本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可接近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

三、“江西”概况及经济发展状况

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6723.8亿元,增长9.1%;财政总收入3021.5亿元,增长12.7%;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6993.9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68.9亿元,增长9.2%;外贸出口332.7亿美元,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6亿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9元,增长10.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5%;城镇登记失业率3.4%,低于控制目标1.1

个百分点。

篇三:区域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在区域经济合作下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研究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

中日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治理模式研究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区域经济法制规制研究

从区划经济到区域经济

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与APEC的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与吉林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民营企业、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动关系分析

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香港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

城市经济区域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我国的战略对策

“增长极”理论影响下的我国西部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地理的结构演进与思维特征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海洋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区域经济有序程度的微观度量

中国财政分权机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效应

主导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大成集团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因素影响研究

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

国内新兴财经报纸区域经济报道研究

市场与行政双重逻辑下的区域合作制度变迁

成都市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

博弈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运用研究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云南乡村区域中心发展模式研究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选择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

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评价与应用

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经济合作的构想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公正探析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实证研究(1978~2004)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南南型还是南北型?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转型分析

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论冷战后中国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研究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日本—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模式选择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沪苏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秩序

苏鲁豫皖四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

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

信息化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邮轮经济的区域合作分析

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构建

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税收协调机制研究

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发展对策研究

中印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分析及战略比较

聊城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研究

区域经济政策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

跨国界次区域中的民族经济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经济区域发展的法制保障研究

金融支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

环鄱阳湖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现状与发展

多边外向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化与整合研究

深圳经济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看CEPA对粤港经济的影响

区域贸易模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东亚与欧元区的比较研究 区域经济立法研究

印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巴州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及对策建议

论东亚经济一体化新路径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学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01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区域经济学论文
相关文章
  • 区域经济学论文题目参考

    区域经济分析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分析的论文题目1 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影响因素分析。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研究。4 现代物流...

  • 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院系:国际教育学院班级:国际商务096班姓名:学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