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望江南也说欧阳修 正文

望江南也说欧阳修

2017-03-15 05:47:3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青少年必读书系(中学生必知的古诗词(上))_望江南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赏析

这是一首以蝴蝶为吟诵对象的咏物词。开头两句写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身似何郎全傅粉”,何郎,何晏。《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此句以人拟蝶,以何郎傅粉喻蝶的外形美。蝶翅和体表生有各色鳞片和丛毛,形成各种花斑,表面长着一层蝶粉,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心如韩寿爱偷香”,据《世说新语?惑溺》与《晋书?贾充传》载,“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寿逾垣与之通。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此处也是以人拟蝶,以韩寿偷香喻指蝴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典故随意拈来,妙笔天成,运用得极其生动、贴切。“傅粉”、“偷香”,从外形与内质两方面概写了蝴蝶的美貌与特性,这两句为整首词的词眼。接着一句“天赋与轻狂”,挽住上片,又启迪下片。“轻狂”者,情爱不专一、恣情放浪也。

下片就“轻狂”二字生发,先写傍晚下了一场小雨,雨一停,浪蝶便度翠穿红地忙乎起来。“薄翅腻烟光”一句体物入微,状写精妙,选词用字准确、熨贴。蝴蝶的粉翅是薄而有些透明的,当它沾上雨水之后,翅上的“粉”便变“腻”了。“烟光”指的是雨后的晚晴夕照。斜阳透过沾水发腻的粉翅,显得朦朦胧胧,宛似笼罩在一片缥缈的烟雾之中了。轻狂的蝴蝶自有轻狂的朋侣“游蜂”、“飞絮”相伴。蝴蝶伴随狂蜂、飞絮到处宿粉栖香,“长是为花忙”。结句回应了上片的“天赋与轻狂”,以“为花忙”的具体意象点出“轻狂”。“花”字意蕴双关,亦物亦人。全词一纵一收,上下关合,联密而自然。

欧阳修这首咏蝴蝶词,既切合蝶的外形与内质,又不单单滞留在蝶的本身,而是以拟人化手法,将蝶加以人格化,亦蝶亦人,借蝶咏人,通过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的故事,维妙维肖地把蝶与人的“天赋与轻狂”、“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绾合起来,将何郎、韩寿的禀赋一古脑儿倾注在专以粉翅搧情、以恋花吮蜜为营生的浪蝶身上,把自然的动物性与社会的人性融合为一体,在蝴蝶的形象中集中了风流浪子眠花卧柳、寻欢作乐的种种属性,蝶就成为活脱脱的轻狂男子的化身。反过来,作者又含蓄地讽刺了那些轻狂男子身上过多的动物属性。

篇二:古诗鉴赏---形象鉴赏题组赏析

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2分)禅室建于山头

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 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2分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写得干净利落。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窗外无人?,也是静悄悄的。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和动态,反衬出山寺环境的清静。

接下去,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省略了主语,句法简洁。七个字兼有叙事、抒情、写景。?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山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山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起到转折句意的作用,还能使人想象诗人蓦然闻钟、回首驻足的情状。?钟声连翠微?五个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收束全篇。因为作者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这一句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深情,就从这幅深山幽景中透露出来。

七绝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彩。[1]

4作者简介

綦毋潜

(692-749)唐代诗人。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属湖北)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xiao)书郎。一度弃官还江东,后复任宜寿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复授校书,终著作郎。晚年退隐江南。他与王维、王昌龄、李颀、储光羲等人有交游,彼此有唱和。他的诗歌常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风格清秀而峭拔。王维称赞他?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别綦毋潜》)。《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1]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②,

隔坞闻钟觉寺深③。[1-2]

词语注释

①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 瓮:这里指水瓮。

③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白话译文

郊外,一条溪流缓缓地流入山涧,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地摇动树木,落叶纷纷。那儿有个人抱瓮汲水,我因而知道村庄离溪水很近;那佛寺建在深山,隔着山坞,隐约飘来了阵阵钟声。[1] [3]

3作品鉴赏编辑

中国的山水画到了宋代开始强调气韵,表现真实的生活,题画诗围绕画的主旨,注意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于是题画诗也就逐渐演变为画的一部分。蔡肇这首题李世南山水画的诗,立意把静态的画面写深写活,深刻地揭示了画的内涵,使诗与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所以很有感染力。

李世南的画,通过这首诗可以知道,画面上是一条溪水平平地流入山涧,林中黄叶飘飞,呈现一派秋景,一个人抱着瓮在溪边汲水,远处的小山后,露出了寺庙的一角。从画面,呈现的是乡村野外的恬静与安详的气氛。蔡肇这首诗,好在不单单写出了画面的景象,还进一步发挥想象,探索画家的心理,联系实际生活,揭示了画外的景与趣。他这样构思:画面上有水泻入山涧,诗便使水发出潺潺的声响;画面上林木纷披、黄叶旋落,诗便由此想到秋风,添入了西风瑟瑟的声音;画中有人抱瓮汲水,诗人马上想到这应该是附近村庄的居民;远远的佛寺,又使诗人想到了富有韵味的钟声。这样一写,一方面给画增加了不能表现的声响,真正符合了古人所说?诗是有声画?这一特点,并通过这些声响反衬环境的幽静,让画面上静止的东西都活动起来,赋予生气;另一方面,诗通过想象,加深了画的意境,拓展了画面,如诗中的村庄、寺庙的钟声,都属于画以外的东西,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予以加入,使场面更显得丰富多彩。[1] [3]

4作者简介编辑

蔡肇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历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初事王安石,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显。尝与王诜李公麟苏轼米芾等十六人雅集西园。崇宁初张商英当国,拜中书舍人,逾月,罢为显谟阁待制,出知明州。再夺职,提举洞霄宫,会赦卒。在京师开封任官时,画平冈老木,余纸请李公麟画远水归雁和舟楫,早萌退隐之意。画迹有《松路仙岩图》、《山麓渔舟图》、《雪陂钟馗图》、《煎茶图》,著录于《绘事备考》。又《仁寿图》相传是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洛桥晚望

天津桥1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2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3雪。[1]

诗歌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试描绘其体现的环境氛围

答案: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冰、陌上、榆柳、楼阁等意象。

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

词语注释

1.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2.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3.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2] 作品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 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2]

3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和年(806年)初,诗人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之时。[2]

4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此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前人有云孟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诗中四句都写所见之景,句句写景,没一句写情。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人写景固然是从审美出发,但是都是以情为景的精神。没有情的景是死板的。诗人写情以景物人物事件为依托,没有景的情是空洞的。从原理上说来,形神兼备和情景交融是一致的,只不过形神兼备多用于事物描写,情景交融多用于景物描写。[1]

5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唐代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3]

落叶

修睦(唐)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2

作者简介

修睦:中国晚唐诗人,(约公元?年至九一八年),修睦的俗姓、里居、生年均不详,卒于梁太祖贞明四年。光化中(公元八九九年左右)为洪州僧正。与贯休、处默栖隐为诗友。后死于维杨朱瑾之难。修睦著有《处东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今《全唐诗》收其诗19首。 3鉴赏

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臵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颈联继续回到写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情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 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 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

望江南⑴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⑵,心如韩寿爱偷香⑶。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1]

这首词的鉴赏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蝴蝶。通过对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情景的描写, 表现出蝴蝶 天性轻狂的特点;通过描写它?才伴游蜂? ?又随飞絮? ,表现了它对情爱不特点专一的。

词句注释

⑴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⑵何郎全傅粉:三国时魏人何晏皮肤白皙,就像敷了粉一样,故曰?傅粉何郎?。?此以?何郎傅粉?喻蝶的外形美,说蝶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何郎,何晏。

⑶韩寿爱偷香:晋韩寿美姿容,贾充女午悦之,偷其父西域奇香以遗之。后贾充觉,乃女韩寿。此以?韩寿偷香?比喻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2]

白话译文

江南的蝴蝶,双双在夕阳下翩翩起舞。长得像何晏那样美,在花丛中流连,吸吮花蜜,生性轻浮放浪。

下过小雨后,蝴蝶沾水发腻的粉翅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微光。它刚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鲜花奔忙。[2]

鉴赏

这是一首以蝴蝶为吟诵对象的咏物词。

开头两句写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身似何郎全傅粉?,《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此句以人拟蝶,以何郎傅粉喻蝶的外形美。蝶翅和体表生有各色鳞片和丛毛,形成各种花斑,表面长着一层蝶粉,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心如韩寿爱偷香?,据《世说新语〃惑溺》与《晋书〃贾充传》载,?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寿逾垣与之通。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此处也是以人拟蝶,以韩寿偷香喻指蝴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典故随意拈来,妙笔天成,运用得极其生动、贴切。?傅粉?、?偷香?,从外形与内质两方面概写了蝴蝶的美貌与特性,这两句为整首词的词眼。接着一句?天赋与轻狂?,挽住上片,又启迪下片。?轻狂?者,情爱不专一、恣情放浪也。

下片就?轻狂?二字生发,先写傍晚下了一场小雨,雨一停,浪蝶便度翠穿红地忙乎起来。?薄翅腻烟光?一句体物入微,状写精妙,选词用字准确、熨贴。蝴蝶的粉翅是薄而有些透明的,当它沾上雨水之后,翅上的?粉?便变?腻?了。?烟光?指的是雨后的晚晴夕照。斜阳透过沾水发腻的粉翅,显得朦朦胧胧,宛似笼罩在一片缥缈的烟雾之中了。

轻狂的蝴蝶自有轻狂的朋侣?游蜂?、?飞絮?相伴。蝴蝶伴随狂蜂、飞絮到处宿粉栖香,?长是为花忙?。结句回应了上片的?天赋与轻狂?,以?为花忙?的具体意象点出?轻狂?。?花?字意蕴双关,亦物亦人。全词一纵一收,上下关合,联密而自然。

欧阳修这首咏蝴蝶词,既切合蝶的外形与内质,又不单单滞留在蝶的本身,而是以拟人化手法,将蝶加以人格化,亦蝶亦人,借蝶咏人,通过两个切题典故--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惟妙惟肖地把蝶与人的?天赋与轻狂?、?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绾合起来,将何郎、韩寿的禀赋一古脑儿倾注在专以粉翅搧情、以恋花吮蜜为营生的浪蝶身上,把自然的动物性与社会的人性融合为一体,在蝴蝶的形象中集中了风流浪子眠花卧柳、寻欢作乐的种种属性,蝶就成为活脱脱的轻狂男子的化身。反过来,作者又含蓄地讽刺了那些轻狂男子身上过多的动物属性。如果这首词抽去了何郎与韩寿两个典故,它仅止于表面的咏蝶而已,失去任何内涵寓意,自是淡乎寡味了。

五代毛文锡有《纱窗恨》云:?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秀户飞来稳,画堂阴。二三月爱随柳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傅黄金。?可以看到毛词咏蝶仅止于蝶而已,虽然在

篇三:欧阳修及其词

欧阳修及其词

躬庵

欧阳修是中国词史上的伟大词人之一,对两宋词坛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但为文名诗名所掩,词的真实成就,一直被人忽视。

修字永叔,江西庐陵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一○○七)登天圣一年进士,初为谏官,有直声。后知制诰,拜参知政事,论事与王安石不合,出知青州。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卒于熙宁五年(一○七二)。年六十六。晚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修学问渊博,尤有知人之识,知贡举,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撰有“新唐书”本纪志表、“新五代史”、“六一居士集”等。

修出身中小地主家庭,以科第起家,虽然代表大地主阶级利益,属于守旧派。但是由于他是一位生四岁丧父,受寡母“以荻画地”教养的孤儿,经历过一段贫苦生活,有机会接近劳动人民,并同情人民。所以在政治主张上,虽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王安石不同,而对于吕夷简夏竦一辈只顾营私树党保持禄位忽视人民利益的旧官僚,也起了对抗情绪,在谏官任中,对后党及权贵的抨击,同样有其进步作用。“宋史本传”:记载他出使河东,时以“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他认为麟州天险,关系河内郡县人民的安危,力争获全。又以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奏请令民耕种,“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这些建议,有的要求政府减轻人民赋税的负担,有的要求政府开放禁地投入生产,有的反对旧官僚忽视国土完整和边民的安全,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北宋政权,到了仁宗中年,已走向极盛而衰的趋势。燕云十六州,长期沦陷在契丹。西夏势力又日益壮大,元昊称帝,更引起对边地人民的威胁,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而统治阶级内部,方陶醉于腐化生活,因循苟且,不惜割地增岁币媚敌求和,希图一时的苟安。箝制舆论,对于新进敢言的人士,加以朋党的指目,借以达到固宠的私图。吕夷简夏竦便是这一集团的代表。当时了解国内外情势,曾经参加边庭军事的,只有韩琦范仲淹富弼诸人。欧阳修和他们都有密切关系,同情他们的主张。而欧本人又曾出使契丹,奉使河东,对于西北军事,也有研究,如上所举奏免河东重赋,保全麟州领土,并有实际经验,与书生之见迥异。又据“宋史本传”载:“保州兵乱,富弼为宣抚使,将尽杀降人二千人,以防后患。与修遇于内黄,夜半屏人告之故,以修言而止。”本传又载:“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又说:“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废弛,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再结合他自己所说:“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润物。”可证他确是一个同情人民,具有政治热情的人。晚年虽然值神宗变法,力持反对意见,不惜把自己以往所赏识和提拔过的王安石,放在敌对地位,以至郁郁而死,不免带有保守和落后性。此自受了阶级意识所限,正可不必为之曲讳。

至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首先是提倡古文。宋代古文运动,他确起了主导作用,并在诗的方面,革除“xián@②扯d?u@③dìng@④”的“西kūn@⑤体”的作风,倡为真实有生命的诗,这都是研究宋文学史的所公认的。独于他的词,都认为诗的余事,自宋以来,毁誉参半,其实他的词的成就,也不亚于他的诗和古文,有承前启后的功绩,是研究词学的人,不容忽视的。

“六一词集”,主要是小令,但是“琴趣外编”,尚保留不少慢词。兹分两部分叙述: 小令为词体最初形式,欧阳修小令是继五代以来短调的作风,尤其是发展了冯延已的一

派。

五代小令,虽同在“词为艳科”的观念下,但其中本有n?ng@⑥丽和清隽两派,前一派温庭筠开始,下至毛文锡牛峤李xún@⑦欧阳炯等属之。后一派以韦庄为领袖,蜀人中如鹿虔yǐ@⑧薛昭蕴等属之。尤以南唐冯延已沿袭这一作风,清隽中时出新意,延已曾以中书侍郎,出镇抚州,在江西颇久,流风余韵,下启江西词派,而欧阳修实为延已嫡系继承者。同时的晏殊,和他是同乡,而且还有师生的关系。但晏殊是一位“花团锦簇”的达官诗人,虽嗜延已词,而作风并不十分相近,诗词都受西kūn@⑤派的影响。因此他的小令,杂有温派余习。欧阳修虽出晏殊门下,而是首先反对西kūn@⑤派的健将,和晏殊文学主张,有显著不同。本来他在少年时受西kūn@⑤体的影响并不深,因此在词的风格上,尤与冯延已接近。又由于出身没落官僚的家庭,有一段孤苦经历,因而生活视野,较晏殊阔大。又当时政治已不是北宋全盛时期,内则朋党水火,外则异族威胁,欧阳修正是处在这些矛盾中的一个人物,地位虽高,但一生坎轲,始终不得大行其志,阅世既深,蕴蓄弥厚,感慨更形真挚,因此表现在词中的思想,不仅“批风抹月”“歌离吊梦,”而兼及身世之感,无意中便接触到社会问题,形成他的现实的新内容。冯煦论冯延已词说道:“翁fǔ@⑨仰身世,所怀万端,谬悠其词,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我们试用这几句话来读六一词,也有同样的感觉。

欧阳修的小令词,可分三部分来看,(一)言情的艳词,(二)刻划自然的写景词,(三)发泄忠爱的抒情词。

唐代民间乐府的发展,是和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的。继承了南朝“吴声西曲歌”等作风,保留旖旎艳冶的情调,如@①煌发现的“云谣曲”“凤归云”等,多半写儿女私情,这一作风,保存在词中,从五代一直流传到北宋。欧阳修是个古文家,以往人们,都认为是具有传统的一位卫道先生,料想不到在他词中,却卸下严肃的面具,真实的将他浪漫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例如“南歌子”的“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江神子”的:“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早是自家无气力,更被你,@⑩怜人。”描写少女少妇心理活动,把所观察到的天真烂漫的形象,活生生呈现在纸上,塑造人物的手法,是非常高的。

至于回忆个人情场恋爱过程,更是毫不隐饰的暴露出来,如“踏莎行”记忆夜深赴恋人的约会,在“碧藓回廊”,“绿杨深院”中,躲躲藏藏,怕映着月光,被人看见,恨道:“照人无奈月华明,潜身却恨花深浅。”当那夜漏将沈,久候不见人来,“栏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的时候。那种紧张情形,多么令人焦急啊?“忆秦娥”,写遇到的一个十五六的女郎,“红玉入怀,”在“帐前画烛”光中,“展香茵”看那“春困熟睡的姿态,描绘是非常细致的。又如南乡子说道:“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遗下弓弓小绣鞋。划袜重来,半duǒ(11)乌云金凤钗。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一向娇痴不下怀。”以上各词,不但体熨入微,使人感到真实,而大胆暴露,突破礼教范围,是有进步性的。就是被仇家诬蔑的那首“堂上簸钱堂下走”的“望江南”词,也实有所指,我们虽然未能考出写成年代,但那种一往情深的反映,决不是那些“盗甥”之说,所能歪曲,是无可怀疑的。

但他一生的情场阅历,不全是处在风平浪静的状态中,而是有过一番曲折的。如“天与多情丝一把,谁厮守,千条万缕萦心下。”(渔家傲)“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玉楼春)“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玉楼春)都可看到他恋情的苦痛。又如“盐角儿”说道:“人生最苦,不得鸳帏相守。西风时节,那堪话别,双蛾频皱。暗消魂,重回首。奈心儿里彼此皆有。后时我两相见,管取一双清瘦。”“思佳客”说:“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早知今日长相忆,不若从初莫作双。”“减字木兰花”说:“去年残腊,曾折梅花相对

插。人面而今,空有花开无处寻。天天不远,把酒拈花重发愿。愿得和伊,偎雪眠香似旧时。”这样表达真实的热烈的爱的生活的作品,是难得的,后人反为曲讳,说是刘辉伪作,实在大可不必。

其次略谈欧阳修词对描绘自然风景方面的成就。他在政治生活中,虽然屡次遭遇贬斥,但每至一处,得暇便流连风月,啸傲湖山,在诗文部分,留下不少纪游的杰作。而在词的方面,则以带有西湖念语的“采桑子”十三首,最为有名。例如:“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激动连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描写西湖明媚的春光,好象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图画。由于作者能深入地观察自然,又能注入个人的情感,所以寻常景物,到了他的手中,便构成名章隽句,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阴阴树色笼晴昼,清淡园林春过后。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玉楼春)“一河潺yuán@(12)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渔家傲)不但刻划入微,而且情景交融,富有清新明晰的形象,深澈隽永的情致,语言的提炼,并体现了思想感情的锤炼。这就是欧阳修写景词的特征。

欧阳修小令的最大成就,是在那些原本忠爱的抒情词。五代以来,词在艳科观念下,极尽“裁红刻翠,”“滴粉搓酥”的能事,就是感遇抒愤,也托之闺情,所谓美人神女,无非虚构的形象。“意内言外”,若显若晦,用隐喻手法,来写他忠爱思想。这种间接抒情的作风,在宋初也很盛行。晏几道说晏殊词道:“家君平生,未尝作妇人语也。”可见珠玉词闺情部分,也是有寄托的。欧阳修小令,在这环境氛围中,虽不免有一部分如上举的艳词,但也有另一部分,摆脱隐喻手法,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表现了“苍劲雄直”的作风。评者有讥其“老境颓唐”。实际这一部分的成就,并不在他“缠绵悱恻”的情语之下。东坡辈“举首高歌唱大江东去,”皆沿袭这一作风,我们应当特别重视。他这一部分词,内容包括伤春叹老惜别各方面。由于他是一个具有政治热情的人,因之这些作品中,都体现了身世之感,和不得已的消极情绪,而这一消极情绪,乃是建基在积极意义上的。

诗人的情感,是通过事物的媒介,而把他表达出来。“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个外物的感应,就构成诗歌反映的来源。诗有六义,兴居其一。欧阳小令,以伤春为题材的居其大半,而这一部分,包涵的内容也特别丰富。如“蝶恋花”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减字木兰花”的“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爱惜芳时,莫道无花空折枝。”“蝶恋花”的“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及“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定风波”的“春到几人能烂赏,何况,无情风雨等闲多。”“玉楼春”的“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及“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洞天春”的“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这里边包括身世迟暮之感,独居深念的忧郁,也有爱惜人才,追念交游,和对敌党谗害的憎恨。又如“玉楼春”云:“东风本是开花信,及至花时风更紧。吹开吹落苦匆匆,春意到头无处问。把酒临风千万恨,欲掬残红犹未忍。夜来风雨转离披,满眼凄凉愁不尽。”便又有了“灵修浩荡,“众芳芜秽”之感了。“青玉案”云:“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露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不独惆怅芳时,而憔悴京华,事功未就,倦旅思归的情绪,便又踊跃在字里行间了。

欧阳修抒情词,又表现在他叹老部分。他仕宦四十年,始终是在“屯zhān@(13)困踬,窜斥流离”的生活中,晚年虽以“公议是非,既压复起,”在仁宗末年再入政府,“发谋决策,立定大计,”而“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中自有一些难言之隐,而朋党水火,自为

其引退主要原因。如“渔家傲”的“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圣无忧”的“世路风波恶,十年一别须臾。”“及好酒能消光景,东风不染髭须。”临江仙的“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玉楼春”的“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及“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浣溪沙”的“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采桑子”的“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及“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些晚年的作品,有的感都市生活的无聊,有的感众醉独醒的苦闷,有的感世途的危险,有的感交游的零落,寄慨于“乱丝满腹”的“吴蚕,”惆怅于“啼老芳菲”的“tí@(14)jué@(15)。”虽带有忧郁情绪,而具有现实内容,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分不开的。但他虽有迟暮的枨触,却有时仍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如玉楼春云:“莫教辜负艳阳天,过了堆金何处买,已去少年无计奈,且愿芳心长恁在。”“鹤冲天云:“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减字木兰花云:“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草,莫待无花空折枝。”“采桑子”云:“莫话衰翁,但斗尊前语笑同。”及“尽日从容,画yì@(16)牵风,即去朝天沃舞聪。”既体现了及时行乐无穷的兴会,而老当益壮,不忘用世的意志,也跃然于言外。

欧阳修抒情词,也表现在他惜别伤离部分。他负有领袖士林的清望,平生交游半天下,“宋史本传”说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以故词中于交亲离合悲欢之感,叙述尤为沉挚。如“蝶恋花”的“独倚危阑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栏意。”“减字木兰花”的“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玉楼春”的“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皆有一种黯然消魂的感觉,包括了身世之感。中间屡经贬窜,而“眷恋修门”爱国之忱,念念不忘,尤其对洛阳的留恋,如“玉楼春”的“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离愁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一往情深,尤为凄黯。欧阳修在撰“张子野墓志铭”,也提到洛阳游宴角逐之感,致慨于“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得为可惜。”又如“浪淘沙”云:“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词中也忆及洛阳。良以“洛阳为东西之冲,贤豪所聚者多。”而又为他宦游故地,离合悲欢,俯仰兴怀,又于惜别之中,兼及身世之感了。 欧阳修小令部分的内容,除上述三个特征外,在形式方面,集中所存“渔家傲”数十阕,是应注意的。“渔家傲”是北宋民间流行的新腔,在“六一词”中特别多,“琴趣”中有廿五阕,“乐府”中有廿四阕。其中有两套,是咏十二月的节气。这类定格联章的形式,起源甚早,@①煌千佛洞发现的唐人曲子中,就有“十二时歌”,“五更转”,“百岁歌”,并属同样性质,这类形式,往往联缀许多篇,成为一套。唱起来好听,人们也易懂易记,所以唐代民歌,盛行这一形式。不过用的不是词调,而是曲牌。到了北宋,长短句的词发展成为定型,腔调随时向民歌吸取,不断加增。而汴梁又为都市所在,民间曲艺,日新月异,士大夫写作自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欧阳修同时的便有柳永,专注意民歌腔调,写了不少词。而欧阳修“渔家傲”,来自民间,是无问题的。此调不见唐“教坊大曲表”,也不见五代人词中,同时范仲淹也好为此调,但不如他之多。咏十二月两套词下,注有“鼓子词”字样,“鼓子词”是什么?在这里需要首先说明的,“鼓子词”属于讲唱文学,唱时佐以“讶鼓,”最早的“鼓子词,”是流行在农村,由盲子作场演唱,可能是不相联缀的短调,到了后来传到都市,便有较完整的组织。宋代“鼓子词”,是采用当时流行的词调,开始伶工为了供应的需要,配合节令,应时出演,这便形成联章格式,发展到后来,文人便应伶工的请求,替他们把历史传说的一些故事,联系成为套曲,如赵令zhì(17)用“商调蝶恋花”,演唱“莺莺传”故事,曾布用“蝶恋花”演唱冯燕故事,并属“鼓子词”。欧阳修的“渔家傲”,咏十二月节令,虽属初期

形式,但也看出这类民歌的优越性和当时流行的情况。欧阳修注意民间歌谣,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上升为士大夫阶层的宴乐,是有进步性的。就“渔家傲”所反映的生活而言,当然不是农民阶级,例如“园林绣阁,”“金杯玉盏,”“高堂称庆”、“晴川祓禊,”“诗咏送春,”“盘堆角粽,”避暑梁王宫阙,占候黄锺律苦,还有“书云纪候,”“乞巧针楼,”的确反映了都市官僚生活。由于这一类词,是应歌而作,也就是应歌者的请求,为之编制,以适用于花间尊前,宋代的词为各阶层普遍爱好,尤其是都市达官贵人,商人地主,都要应用,伶工为了更好的符合听众需要,因此便央求社会知名之士,为之编写,这就是十二月“渔家傲”“鼓子词”出现于“六一集”的原因。

欧阳修这类词的特点,是不杂个人情感,而且深入体会某一阶层意识的共相,抽出来形象的描写,所以特别富有概括性,使听众各如其心中所要说的话,恰如其分的满足人们的要求,这种描写手法,和@①煌民间曲子,没有两样。

同时欧阳修也用“渔家傲”,写了采莲词六首,描写村娃水乡生活。也具有推陈出新的意义。

欧阳修的慢词,成就虽不及小令,但就他的倾向来论,是具有进步性和启后功用的。北宋是慢词成长时期,这种民间新腔,吸取到文人乐府,扩大词的领域,一般都归功到柳永周邦彦身上,其实欧阳修慢词的尝试,早于周邦彦五十余年,与柳永同时,而名位尤高,以一个主持坛玷的文章钜公,和当时所谓浪子文人的柳永,互通声气,这无疑使北宋词坛发生了巨大影响。

慢词的产生,是有它社会基础的。由于北宋初期,经过一段相对安定的时期,五代以来分裂的局面,暂时得到统一,人口大量的集中,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生产,有着一定的发展,公私手工业的作坊,如军器制造、铸钱、冶铁、煮盐,采茶、酿酒、织造等等,都拥有大批工匠。尤其是雕板和活字板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影响尤大。手工业及商业的发达,因而促成汴京、杭州、扬州、明州、广州等大都市的繁荣,此外二三等的市场,不下百余处,四等以下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就封建社会内部来说,为封建主服务的商品生产,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因而在文化上起了一定作用。

至于首都的汴梁,北宋一百六十年间,因为是经济命脉的中心,成为最繁荣的都市,同时也是各种曲艺最盛行的场所,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云:“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髻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同书“民俗条”记当时市民的富庶,说:“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有连夜饮者,次日取之,诸妓馆,只就店呼酒而已,银器供送,亦复如是。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并反映当时汴梁繁华情况,象这样的丰富生活,必然会引起声乐伎艺的高度发展。梦“华录”“酒楼条”及“京瓦艺伎条”,并载有宴乐歌舞的盛况。而“东角楼街巷条”记载了瓦子详形和数字,“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子棚,牡丹棚。里瓦子,夜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汴京的声伎繁荣,的确呈空前未有的现象。因之当时比较进步的文人,就把九世纪以来流行的歌曲,加以开拓,以新的腔调,新的意境,表现了新的风格,投合市民的爱好,而慢词遂成了北宋最新鲜活泼的文艺。吴曾“能改斋漫录”说: “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其慢词起于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


望江南也说欧阳修》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85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望江南也说欧阳修
相关文章
  • 望江南也说欧阳修

    青少年必读书系(中学生必知的古诗词(上))_望江南欧阳修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