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三毛与舒凡 正文

三毛与舒凡

2016-10-24 11:19:4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三毛的一生 【深鹿】

三毛的一生

论文摘要:

她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骑在纸背上,将万水千山行遍,撒哈拉沙漠上她倔强地绽放,波西米亚是她灵魂的原乡。他这一生,不慕世间风物情长,不争凡尘冷暖朝夕,不惧人生悲喜消磨,只为了,心灵可以自由放飞。哪怕和至爱的人,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哪怕从此天各一方,决然相忘。她依然选择远方,选择流浪。她,就是三毛。

关键词:三毛 流浪 自由 梦想 爱情

阅读三毛的作品之后,三毛的形象久久映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她像是烟花一样寂寞的女子,月光一样骄傲的女子,沙漠一样荒凉的女子。她打沙漠归来,洗去一身尘埃。走过万水千山,看过天地洪荒,已是世事洞明,波澜不惊。许多人为三毛的人生经历所感慨,为三毛的文字惊叹,为三毛的爱情悲伤。但在我看来,三毛为了梦想的精神无不无时无刻在影响每一读者。

一、三毛的初恋

提到三毛,人们常常会想到荷西,然而,三毛的初恋,并不是荷西,而是舒凡。舒凡,本名梁光明,戏剧系二年级的学生,比三毛高一个班。那时已出版两本集子,是学院里叱咤风云的才子,英俊倜傥。就是这个男子,在三毛的心里,住了几年。他是三毛真正的初恋,爱到没有信仰,爱到远走他乡。“这个男孩是当过兵才来念大学的,过去他做过小学教师。看了他的文章后,我很快就产生了一种仰慕之心,也可以说是一种一个十九岁女孩对英雄崇拜的感情,从那时起,我注意到这个男孩子。我这一生所没有交付出来的一种除了父母、手足之情之外的另一种感情,就很固执地全部交给了他。”这是三毛在《我的初恋》里写的一段话,多么固执又痴心的女孩。她的思想,无有止境,她的爱,却深情纯一。到底是如花女子,明知红尘深似海,亦无法不投石问路。当三毛心灰意冷,她企盼许久的缘分,却悄然而至。她发现,寥落的操场上,离她不远处,伫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身影,是三毛魂牵梦萦的大男孩。“我这一生不能这样遗憾下去了,他不采取主动,我可要有一个开始。”暗恋了几个月的三毛,看着离自己只有几步之遥的爱人,她再也不想等待、不想错过了。“于是我带着紧张的心情朝他走去,两个人默默无语地面对面站着。我从他的衣袋里拔出钢笔,摊开他紧握的手,在他的掌心上写下了我家的电话号码。自己觉得快乐有羞涩,因为我已经开始了。”三毛终于在逃课的那天下午等来了舒凡的电话,为了赶赴今生第一场约会,三毛费尽心思在镜前打扮。

她痴迷的文字,最终如愿以偿。她想要的爱情,也算是花好月圆。三毛的初恋,就从这么一天开始,她说过,一旦爱了,至死也不肯放弃,死亦甘心。初恋是人生当中,最青涩,最甜蜜,也是最难忘的事。无论这个曾经许诺过生死相依的人,到最后是否真的携手白头,都值得怀念。三毛的初恋,同许多人一样,开出美丽的花,却结不了果。尽管三毛为这段爱,付出了青春岁月里所有的热情,他们还是背道而驰。因为这个男子,三毛才背上行囊,从此踏上流浪的征程。

二、流浪远方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这首《橄榄树》,曾经成为一个时代无可替代的经典,被齐豫清澈明亮的歌声,带

至每一个自由辽阔的地方。

三毛和舒凡的爱情至始至终没有一个结果,三毛认为,她必须走,必须离开这座城,哪怕远方是锻压偏锋,她亦要自我救赎。三毛说,我没有办法,我被感情逼出国了。其实,逼她的,是自己。这就是三毛,爱到极致,活到极致的三毛。父亲陈嗣庆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二女儿,大学才念到三年级上学期,就要远走他乡。她坚持远走,原因还是那位男朋友。三毛把人家死缠烂打苦爱,双方都受尽折磨,她放弃的原因是:不能死缠对方,而如果再住台湾,情难自禁,还是走吧。”三毛说,她奔走天涯,是为了逃避感情。远行,对她来说,不是信仰,也无多少诱惑,只是想要遗忘,想要放逐。直到后来,远方的风景,抚平了三毛内心的伤痕。她就那样,走出情感狭隘的小天地,有了踏遍山河的热枕。

三毛想要去流浪,是为心灵上的平静,这不是逃避事实,而是想要走出来,走出这个世俗冗杂情感交错的世界来,她把自己投入到荒芜寥寥的沙漠之中,任风沙侵蚀了她平日里的骄傲。草木山石尚有迁徙之时,人自当学会随遇而安。三毛爱上了旅游,她跑到巴黎、慕尼黑、罗马、阿姆斯特丹……她没有向家中要旅费,她说:“很简单,吃白面包,喝自来水,够活!”她是勇敢而坚定的,不惧风雨清贫,是人情风物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突然觉得,以往的岁月,只是做一个长长的梦。她不能重蹈覆辙,她必须不停地更改方向,找寻故事。喝一壶肝肠寸断的酒,看一场意兴阑珊的雨,唱一首撕心裂肺的歌。只是不要再轻易去爱一个人,不要再犯相同的错。

三、邂逅荷西

在三毛流浪的途中,三毛去过西班牙,在那里认识了一位比她小的男生,他叫荷西。倘若没有三毛,荷西或许只是西班牙一个平凡的工程师,在他的祖国,一壶酒,一袋烟,过着寻常却安稳的生活。可因为后来,娶了三毛为妻,他便成了这位著名作家书中的男主角。他和三毛,一波三折的情感,聚聚散散的缘分,在读者心里,留下了深刻印痕。三毛是爱荷西的,三毛曾经对荷西说过这么一句话:“每当我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来一粒沙子,于是便有了撒哈拉沙漠。”荷西与三毛,是撒哈拉沙漠中一段美丽的故事。虽然荷西与三毛生活在沙漠中并不是总是平淡的,但这对三毛来说,是知足的。“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具名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 三毛与荷西的婚姻,没有父母的见证,没有牧师的主持,只有一间小屋子,还有沙漠的荒芜冷寂。但三毛不在乎这些,沙漠的第一夜,三毛蜷缩在睡袋里,荷西包着薄薄的毯子。那近乎零度的气温,这对患难情侣,在水泥地上铺了帐篷上的一块帆布,冻到天亮。那个夜晚,三毛看着身边睡得并不安稳的荷西。回首往事,多年固执地等地,到如今不问回报的付出。三毛觉得自己,再不忍,也不能将他辜负。她不是一个贪婪的女子,凭着一份信念,一份感动,一份责任,她也应该坚持地走下去。

四、梦想成真

曾经何时,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已经风靡整个台北。她的读者,如同撒哈拉的沙砾一样,纷纷洒洒。多少次,她从母亲的来信得知,她的作品在故乡引起的热潮。如今回国,才知道自己早已不经意地成了热捧的公众人物。他们希望,从这个闯过沙漠的女子身上,探寻更多的传奇。从沙漠归来的三毛,扎着两根麻花辫,皮肤深棕色,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历尽万千山水的豪情与粗犷。她从原

始荒漠归来,看尽了太多的风土人情,那种由骨子里散发出的魅力吗,足以令人为之倾倒。

一身尘埃的三毛,像谜一般,耐人寻味。接下来的日子,三毛接受一批批记者采访,数不胜数的读者签名,还有应接不暇的饭局。曾经那些令三毛仰慕不已的名人,如今成了交杯换盏的朋友。昔日的三毛,在云坛上没有一席之位,今天却生生地成了主角。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质疑一个人的梦,不要轻视一个人的理想。命运总是会给许多人出其不意的安排,只是不知道,那窄窄的成功之门,有没有一扇为你我敞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期其间的冷暖悲欢,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

五、三毛之死

三毛病了,多年的流浪生涯,让她落下了不少宿疾。这一次她患的是,子宫内膜增生症。其实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一个小手术便好。在住院的这段时间,三毛给贾平凹写了一封信。三毛告诉贾平凹,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与他的文笔最有感应,看到后来,看成了某种孤寂。还说今生今世会好好保存,真爱他的赠书。她是吃了止痛药才写下这封信,并告之要住院开刀。一时间没发出远门,没法工作起码一年,有不大好的病。只是,命运跟三毛以及读者们开了一个漠大的玩笑,这封信,竟是三毛的绝笔。三毛自杀的消息,比信还要来得早。曾经在病房里,三毛对母亲说:“医院里有很多小孩在她床边跳来跳去,有的已长出翅膀来。”母亲缪进兰知道三毛一直喜欢幻想,以为她又在说胡话,便半开玩笑的说:“你不要理他们就是了。”夜晚,接近十一点的时候,三毛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三毛一开始语气平和,可一会儿,三毛突然声音大而急,母亲只听见她说;“医院里床边的那些小孩又来了!”母亲只好安慰她:“也许小天使来守护你了。”当时三毛笑了一声,母亲再去回想电话里的那一声笑,真的好凄凉。第二天,一位清洁女工进病房准备打扫。发现三毛用一条长丝袜,自缢于浴室吊点滴的挂钩上。三毛死了,终年四十八岁。死的时候,身穿白底红花睡衣。检警人员认为,三毛自尽的浴厕内,医院设有马桶护手,三毛只要有一点点的求生意念,就可立即扶住护手,保住性命。可惜她没有这么做,想来她是真的累了。这个一生传奇的女子,她的死,竟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万物无常,许多事,都难以用常理来诠释。当三毛把肩上的包袱彻底放下时,我相信,那是上苍赐予她的恩德。 三毛,她一直在这世上,寻找真正的原乡。到现在才知道,这么多年的漂泊转蓬,却是为了回归来时的路。这场行到水穷,坐看云起的修行,总算有了尽头。以后的岁月,该是烟云俱静,日夜长宁。

篇二:三毛

我以我心读三毛

鱼儿/文

前奏…

陈平原名陈懋(mao)平,但是她开始学写字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写这个字,就自作主张的把名字写成陈平,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她的个性所在,毕竟名字不是说改就改的,觉得她好可爱。我最喜欢的是她的真实,就像她自己说:“我很喜欢随意,但不喜欢随便;我很喜爱简单,但不喜欢粗俗;我很喜爱豪放,但不喜欢放荡;我很喜欢浪漫,但要求那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从她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她确实是这样的做的。

舒凡

" 初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毛这样说。而舒凡恰好就是她生命中的这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学校里的小有名气才女(当然比不过才子舒凡),她不顾众人的眼光,一路追随着舒凡的脚步,只为舒凡能够看她一眼,她同其他的仰慕者一样,觉得舒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心底她是自卑的,但是她敢于追求,她成功了,但是她的成功从一开始就输了,她深切的体会到了爱与被爱的不同,她注定要付出的更多。这一路上她有甜蜜,但更多的是矫情(因为关系的改变,要求便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满足,就出现了旁人眼里的矫情,我觉得恋爱中的女孩儿都是矫情的,可能她们自己都难以发现),她们也不例外的互不理解,互相矛盾着,直到舒凡毕业,她们的爱情便顺理成章的结束了。死神并不想收留割腕自杀的她,她决定用出国去西班牙来换取舒凡的挽留,但是换来的确实一个冷漠的表情加一句再见。 莫非我早该知道,我将会孤独,在我们相识的最初,她想。不禁让我想到了那句: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对于她和舒凡的爱情,我觉得即使结局是悲惨的,但是毕竟曾经美好过,在那最美的年华里…

荷西

台北机场,她头也没回的向前走,固执地认为,回头了就走不了了,固执地认为,离开了就再也不必为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悲伤了,她真的来到了西班牙,貌似马德里的空气还算不错(其实是在马德里时的心情还算不错),她在这里忘我的疯狂着,不负我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就是在这里邂逅了这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但此时他还是个18岁的青涩大男孩儿(我不想描述他有多么高大多么帅气,毕竟我没见过),但是从作者对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敢肯定这是一个会赢得很多女孩儿喜爱的大男孩儿,借用周边的人对他的评价“诚实憨厚近乎笨拙,钟情痴心近乎愚顽 。”傻到可爱的男孩谁会不喜欢呢。只要三毛想要做的,不管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疯狂,荷西都会默默地陪伴着,终于在很久以后他表达了自己对三毛的爱,并承诺六年以后她会娶三毛,三毛清楚地知道,他是爱着这个男孩儿的,只不过,她不清楚六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她只是清楚的知道,他是她的需要,但不是她无法舍弃的需要,所以留给荷西的是一个背影,一如当年舒凡和自己,只不过这一次角色换了, 当爱换成伤害的时候,伤害者最怕见到的总是被伤害者的惨状 ,所以三毛并没有在荷西的呼唤声中回头,虽然她很想,虽然她渴望爱情。她只是希望荷西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一直关怀自己而已,她不想打破这种关系,不得不说,这未免有些自私,虽然让一个自己不会接受的人,喜欢上自己是残忍的,但是我又能理解三毛,我会想她的拒绝可能来源于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或许她再也承受不起。既然他认真了,就不能伤害他 ,她想。 再来西班牙已是7年以后,在这之间三毛遇到了两个男人,一个是艺术家,在决定结婚时发现人家是已婚,为此三毛的父亲赔上了一幢房子(不合情理,却又原因不明),另一个是位德国教师,在结婚前一天心脏病突发,他答应要给三毛幸福,于是三毛吃下了安眠药

要去追寻德国教师给的幸福。但是死神依旧不肯收留她。就这样三毛第二次来到了西班牙,她心中的第二故乡。再次邂逅荷西时她不在逃避,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不断升温。这一次的求婚她答应了。但是她要先去趟撒哈拉,而荷西的梦想是有海洋的地方,海是他心底最深的渴望,但是荷西为了三毛他放弃了多年的梦想,只有梦着对方的梦,爱着对方的爱 ,手才能牵的牢,路才能走的长,他回答三毛时这样说。我不知道对于一个男人来讲放弃自己的信仰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但是现在三毛就是荷西的信仰,三毛就是一切。

三毛陶醉在沙漠的世界,更陶醉在荷西给他的感动中,当荷西牵着她告诉她,眼前的房子是自己的家时,三毛再一次涌出了那仿佛永远不会枯竭的泪水。世界上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此了,虽然家徒四壁,但是她有家了,家可以带给女人安全感,家中有深爱着她的荷西,她很满足,她像一个艺术家一样用拾荒者的梦点缀着自己的家,引来了无数的诧异,和赞美。我不禁想起几年前有人问吴彦祖,为什么决定结婚,他说:“和一个人在一起,在一个缺水少电的国度待一个月,如果这一个月你不觉空虚并且是快乐着的,那么你们就可以结婚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婚礼在南非举行的,只有极少数亲人朋友在场。当时只局限于欣赏,现在便能够理解了。三毛和荷西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她们开始准备婚礼了,一个值得她回忆一生的难忘的婚礼,没有西装没有婚纱,奔跑在沙漠之上,证婚人颤抖的双手,台下兴奋地眼神,忘记了交换戒指的荷西,还有那最满意的新婚礼物——一副完整的骆驼骨头,恐怕这世界上只有荷西送得出、也只有三毛享的了。对于一个醉心于拾荒事业的自己而言,荷西的礼物她很满足,这也充分证明了,荷西对三毛的理解和包容,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三毛写过很多篇文章都是关于她和荷西婚后的幸福的,虽然里面也有平凡生活中的不满,但已经是一般家庭所难以企及。他们之间的趣事太多太多,是每一位读者都会羡慕和祝福的(我不知道,上一个借读这本书的人是不是和我一样,随着情节的改变,变换着心情哭哭笑笑,让旁边的人以为自己是神经病),请允许我在这里匆匆的为她们之间的故事画上句号,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需要自己去感受的,怕自己粗俗的语言不能很好的表达,况且她们的故事那么多,又那么长……

1979年,荷西在他梦想的海洋里,长眠不起了,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真实而可爱的人,读者的心情尚且如此,更何况三毛呢,她的梦里没有了主角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说荷西追了她六年,她嫁给了他,她用六年时间爱上了他,他却不在了…这一次三毛没有自杀,她在《不死鸟》中书写到:“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将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就有多长”一直以来,三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忽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一次她成长了一般。

王洛宾

《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大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这些我们都不陌生,还有一些是写给三毛的,《马车夫之恋》应该就是醉心于三毛乌黑的披肩长发而作吧,还有后来的《等待》。幸福中有美,幸福本身就是美;痛苦中也有美,而且美得更真实,王洛宾曾写下这样的句子,并在他遇到三毛时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或许他有预感会存在这样一个人,所以未卜先知了。

王洛宾应该是最后一个 三毛心动的男人吧,而你知道吗?第一个是毕加索,那时毕

加索70多岁,三毛13岁,三毛希望长大以后嫁给他,她多么可爱,我想如果三毛长大以后毕加索还活着,三毛一定会去寻他,因为她是三毛,决定了便义无反顾,这正是三毛的独特之处,也是我欣赏的地方。

尾声…

1991年1月的一天凌晨一条咖啡色长丝袜结束了三毛的生命,可能是死神可怜她所承受的痛苦,接受了她吧,似乎再活着,结局已写好,而这结局,对于一个深情地女子,未免太过苍凉。

本不是想讲个故事,但是不自觉的就写成了这样,我印象中的三毛应该是 红唇、黑丝袜、高跟鞋、和披肩长发,是一个极其性感又独具风格的女人,虽然不漂亮,但是有自己的韵味,就像荷西的妹妹评价三毛 :岁月带不走你的美丽,磨不掉你的光彩 ,很是赞同,虽然我仅在书中认识她。 欣赏三毛那种不做作,真实、想笑就笑、一辈子追求不负我心,一旦决定 谁也改变不了 的倔强,更喜欢她同时拥有孩子的天真习性,少女般的娇羞可人,和魅力女性的性感迷人,这是她独有的特质,兼容了所有少女对自己成长中的期待(以前一直喜欢董洁的单纯美好,现在发现两种我都喜欢)。

我有点不能够理解的是,面对荷西的时候,既然她认为“只有寂寞的寂寞并不是最痛苦的折磨 ,无人可爱的寂寞,比没人来爱的寂寞,更难以消除”又为什么会有后来的化学博士,德国教师,和那个已婚的艺术家呢,这是难道这是自我拯救,她既然笃信 张爱玲所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那么最后伤痕最多的难道不是她自己吗?(这一切暂且归结于荷尔蒙吧。)对于舒凡,有多少爱就有多少原谅 ,她一次次的降低自己。对于荷西,她认为梦实现的时候也就是再一次做梦的权利丧失的时候 ,不过荷西给了她最美的梦,纵使她丧失了再一次做梦的权利,一切都是值得(荷西对于她一次次的妥协, 妥协是因为更狂热的爱,所以三毛是幸福着的。)很多人羡慕三毛的感情经历,因为她拥有那么多美好的爱情。其实,一个荷西就够我们羡慕的了,无论作为男朋友还是丈夫荷西都可谓是极致了,他能够包容三毛的所有,能够在三毛需要安静的时候安静,需要关怀的时候,给予极大的热情,能够理解三毛的癫狂,我们应该对这个比三毛小8岁的老男孩儿怀有一丝敬意。

最羡慕三毛的,就是她可以不受羁绊,想到哪里到哪里,可以感受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充分的享受生活,不沉溺于纸醉金迷,不流连于追逐功名,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享的了富贵人家的生活,忍的了撒哈拉的干涩,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做一个真性情的人,表达最真实的自己。

篇三:透过《滚滚红尘》解读三毛的爱情观——文学院论文开题报告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注:纸张不够可另加附页。


三毛与舒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三毛与舒凡
相关文章
  • 三毛与舒凡

    三毛的一生【深鹿】三毛的一生论文摘要:她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骑在纸背上,将万水千山行遍,撒哈拉沙漠上她倔强地绽放,波西米亚是她灵魂的原乡。他这一生,不慕世间风物情长,...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