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正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2017-02-18 05:04:1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编写的,它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后,面对着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的身体,面对着日益逼近的死亡而产生对一系列人生问题的思考。在莫里患病的日子里,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到教授家里听课。课程直到教授去世持续了十四个星期,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课程虽然没有终结考试,但作者必须就所学的内容写出一篇长长的论文,而这篇论文就是这本《相约星期二》。

记得当时我在图书馆里寻找用以写读书笔记的书,当我翻看起这本《相约星期二》时,我陷入了莫里教授的课堂之中不能自拔。

临终的老人都说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待着微言大义的话,你可能会失望的。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 爱;他说,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他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这 些极为朴实的话,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谜底其实可能很简单。不需要权势地位,不需要大富大贵,人生的谜底就是爱啊,亲人的爱,朋友的爱,爱人的爱......爱与被爱都是美好的事情,这些美好,才是人生的真谛。

在书中莫里教授的一句话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喜欢全身心地投入,当我现在同你交谈时,米奇,我就尽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谈话上。如今有多少人以忙为借口,在与人交流时三心两意,敷衍了事。在你认真地跟他们交谈时,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你身上三十秒钟便游离开去。他们早已驰心旁骛”给某个朋友打电话,给某个地方发传真。只有当你的话说完时,他们才猛地回过神来,和你“嗯嗯啊啊”、“是的是的”地敷衍几句。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对别人极大地不尊重。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重要的品质。一颗真诚的心去靠近另一颗真诚的心,两颗心水乳交融让交谈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只有拿出自己的认真与真诚,才能收获到真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世界变得冷漠?当你在抱怨世界对你冷漠的时候你思考过自己对待实际的态度吗?尊重是彼此的,情感是相互的。不仅是你在乎的人和你说话时你应该投入地倾听,其实无论是谁主动和你交谈,你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那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作者米奇也对他的老教授在与人交谈时表现出的专注表示赞叹,“当莫里和你在一起时,他会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视着你的眼睛,倾听你的说话,那专心致志的神态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们每天的第一次见面都能像遇见莫里那样——而不是来自女招待,司机或老板的漫不经心的咕哝声,那生活一定会美好得多。”我们都应该努力,冲破人与人之间冰冷的隔阂,用心去温暖彼此的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海伦凯勒说过,我们要把活着的每一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这句话是在警醒世人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每一寸光阴。而莫里教授就是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的人,也许只有面对着步步逼近的死亡,人才会真正体会到每一分每一秒的珍贵。书中有一段话记载了作者在看八卦新闻时的所思所想,“人们很欢迎这些通俗小报,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小道新闻。不知什么原因,每当我读到那些无

聊的东西,我就会想起莫里。想起他挤出每一分钟时间去陪伴他所爱之人的情形。而我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对我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什么电影明星啦,超级模特啦,有关迪公主,玛多娜或小肯尼迪的传闻啦。说来也怪,虽然我悲叹莫里来日无多的生命,但我又忌妒它的充实。我们为何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的琐事上?有人为了收看八卦新闻而情愿放弃整个午饭的时间,还要再预录下来不及看完的部分到晚上补看。他们并不认识那些人,他们也不认识和新闻有关的其他人。然而他们却甘愿为此浪费掉时间,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我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浪费在那些无聊八卦新闻上的时间真的多得无法计算,我甚至是一拿到新报纸就直接往娱乐版那儿翻,现在才产生了像作者米奇一样的困惑,我们怎么会甘愿整天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而且乐此不疲呢?把时间浪费在他人的闹剧里,究竟意义何在呢?

整本《相约星期二》在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莫里教授对死亡的坦然,看着教授说的话,我深受启发。“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死亡只是自然地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生与死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罢了。总是觉得莫里的思想和老庄之道有共通的地方,他总把死亡看得云淡风轻,但他又并不消极,他珍视活着的每一天,而且坦然面对死亡的那一天。莫里教授面对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病魔,他也把乐观的精神表现到极致。他说:“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他笑笑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的。”他居然能把慢慢折磨他的病痛看成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心中真的只剩下惊叹与钦佩了。

学生问他:你这样受罪,你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

老人说: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仍像以前那样健康。 所以,老人在他的课程里一遍遍艰难地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与人,并去接受。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没有了爱,我们变成了扯断翅膀的小鸟。

老人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微弱的力量设计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课程,他把自己当标本,边讲解,边洗涤,边解刨。

他的家,他的卧室,成了充满爱,传播爱的课堂。

临死前,他为自己拟定了碑文:一个终身的教师。是的,他当之无愧这样的称号,他讲了一辈子的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他已经在碑文下休息,但是他的课堂留了下来,不仅留在了美国,也延伸到了中国。

这是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老师!

篇二: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个暑假没什么事做,就打算像老师说的开始来沉淀自己。起初,拿到《相约星期二》,应该在必然之中吧,因为它在网上被评为教师必读的书籍之一。

我特意选了星期二来读这本书,早上看了五页就困得要死,于是睡觉了。直到下午,周围安静下来,我又毫无睡意就又拿起这本书来读。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本讲述人生的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毕业以后忘记了曾经的梦想,也忘了自己在毕业典礼后曾答应莫里教授要保持联络的诺言。在毕业后的十几年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做兼职。直到有一天,在广播里听到曾经熟悉的名字,知道莫里教授的时日不多了。于是前往莫里教授家里探望,两人相约在莫里教授活着的每个星期二,两人见一次面,由莫里教授亲自授课,学生是米奇,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

他们一共度过了十四个星期二,但并不是每个星期二谈论的内容我都有感触,可能是我的经历还不够,未能贴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莫里教授对死亡的态度真的很让我敬佩。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到如果我在这美好年纪要怎样面对死亡。如果我离去,没有爱人,没有朋友知道我离开,没有过孩子,没有过努力,甚至可以说我还没有见识到社会就已经离去,是会有遗憾的,因为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的体会。而书中讲到的最后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然后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我还在羊皮卷里读到过相似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这些智者都选择过最平凡的生活。最平凡的生活,正是很多人都忘了的生活,人们总是在追求着一些东西,觉得如果没有了追求生活就回归于平淡,就是一种躲避,于是我们没有问问自己这是我们想追求的吗?还是人云亦云?在盲目的追求过程中渐渐地忘记了更重要的东西。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繁华褪尽,回归真我,原来平凡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书中偶尔提到美国那时的新闻,想想跟中国现状真的很像,我都不想看新闻了,一幕幕奇葩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舍友间不满投毒杀害,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厕所里出现弃婴, 老师猥亵幼童。我们在问中国怎么了?其实最该问的是我们怎么了?正如莫里教授所说,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很大的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可是我们这些可怜人要么太自私要么太浅薄,以至于文明社会弊端层出不穷。直至此刻,我都在想起刚刚发生的海归不服从传销组织被打至死,我彻底无语了。爷爷奶奶每天在看新闻,我不知道他们看着这社会变成这样有何感想?人之初性本善,莫里教授提到是“人只有在受威胁时才会变坏,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威胁,因为他会担心失去它。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讲到死亡,其实我真的没那么坦然,但是莫里教授就真的很坦然,原谅我读书的时候不认真,我就算知道要像莫里教授那样对待,可是我觉得我做不到。他说,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是啊,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曾活在别人的心中,他才算来过这个世界。他要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要由于他的死而毁了它。莫里教授对死亡的看法真的太深了。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只有把一本书看过三遍以上才可以发表评论,的确,我还没有读彻这本书,也就是我对生活还不够了解。《相约星期二》就此告一段落。

篇三:《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读《相约星期二》

原作名: Tuesday With Morrie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翻译: 吴洪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05-5

准确的说它不是一本书。是无声潺潺流淌

的泉、是黑暗里跳动的烛光、是层层迷雾

中的罗盘、是静谧世界里聆听到的心

跳??。

米奇是多么幸运,有一位好老师,一

个似泉、似烛火、似罗盘的老师在生命的

最后十四个星期里引领他一步步学会聆听自己的心发出的声音。一字一句的读,字句中渗透着精华慢慢地汲取,太喜欢这本书了。 如果要问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最合适?答案是老人。他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勤于思考;受人尊敬,却谦逊平和。如果此时己临近寿终,或许强烈的告别意识会对人生感悟平添一种更加超然的鸟瞰视觉。于是他出现了:莫里·施瓦茨,一位受人爱戴和尊敬的了大学教授,喜欢跳舞,无论什么样的音乐响起,他都可以扭动,自由自在。1994年8月莫里被诊断岀ALS(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即卢·格里克氏症,一种凶险且无情的神经系统疾病。先是腿部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随后是全身的肌肉无力萎缩,他成了一个禁锢在软壳里的智者,任凭病魔一点点的湮灭最后的灵魂,却无能为力。莫里是学者,是一个有别于其它面临死亡的老人,他决定认真走过最后那座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并用授课的方式诠释这段旅程。

米奇曾是莫里的学生,在他人生一团糟时,在电视上得知自己喜欢的老师面临死亡的消息,于是在探望老师之后,便相约每周二来“上课”。第一个星期二,他们谈论世界,一个看似很大很空泛的话题,但莫里的一句话便解决所有问题:“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第二个星期二--“自怜”莫里告诉他:自怜来自内心,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第三个星期二:遗憾。学会审视自己的生活,问自己这是我需要的一切吗?有时我们需要被提点,因为生活不会一蹴而就。第四个星期二讨论死亡。想象每天放一只小鸟在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嘛?”第五个星期二米奇记住了莫里的话:家庭不仅仅是爱,还有守护,每个人的心理安全只有家庭可以给予,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工作也办不到。”第六个星期二莫里鼓励,米奇主动接受所有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无论是喜是悲,只有去体验,才会超脱。第七个星期二莫里输掉了与病魔的较量,现在他需要有人替他擦屁股,于是他们谈论起衰老的恐惧。“这是个简单的问题,”莫里很开朗的面对这个问题:年龄增加,阅历会丰富,如果停留在某个年龄,就如年龄般浅薄,衰老并不是衰败,是成熟[表情][表情],死亡并不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反而会活得更好。”第八个星期二讨论金钱,米奇原本是个工作狂,一个喜欢物质丰盈的男人,莫里劝告他:所有的人都明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却还在拼命赚钱,是因为他们心中追求沾沾自喜的炫耀,乐于接受物质的东西换回的感情回报,但这行不通 ,你无法用物质的东西代替爱、善良、温柔或亲情。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莫

里讲叙着自己与父亲的故事,勾起了米奇对患病弟弟的思念和愧疚。第十个周二米奇带着妻子詹宁一同去探望莫里。莫里在詹宁的歌声里陶醉着回忆着,莫里和妻子夏洛特结婚己四十四年了,依然相爱如初,莫里告诉米奇夫妇:爱情和婚姻必须建立在彼此尊重、妥协的基础上,随时随地开诚布公的交流,帮助彼此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婚姻的信念--相爱或者死亡。第十一个周二他们谈论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第十二周莫里用自己心中遗憾的事提醒米奇,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也需要原谅自己,不应该让自己陷入遗憾的情绪,时间无情的地逝去,或许不会给你弥补的机会。第十三个周二:莫里的病情恶化了,他告诉米奇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平静的面对死亡时,就能应付最困难的事情--“与生活讲和”,境界让死亡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第十四个周二莫里临近生命的终点,他用自己微弱的声音和米奇道别:“爱[表情][表情]你[表情][表情]”莫里在周六早上去世,他的葬礼在周二。原本米奇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衰弱,然而莫里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却迸发出了超常的思维。他的课堂内容讨论生活的意义,不需要课本,但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年龄、原谅、死亡。米奇毕业了,莫里的葬礼代替了毕业典礼,而这本书正是米奇交给老师莫里最好的成绩单。

莫里·施瓦茨教授用亲身经历给每一位读者上了与众不同的十四节课,警醒我们:生活中从来没有“来不及”。。。。。。

2015年12月18日记录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02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关文章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读《相约星期二》有感《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编写的,它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后,面对着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