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正文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2017-02-16 06:24:2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浅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浅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

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需要清醒的看到,人口、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如中国继续走传统工业文明之路,就没有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经出现瓶颈,持续发展理念与新能源的利用已经提到中国政府的日程上来。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协调好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的改革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而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体系的建立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三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是当代人们迫切关心和解决我国乃至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首先,要树立协调的发展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通过人和自然的活动来实现的。历史上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都是观念上的失误造成的,树立人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观念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前提。要增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认识。当代科技发展与人类实践表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辨证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人类在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时必须从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以依存互利、协调发展的整体效果最佳为最高准则。不能再走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的老路。

其次,要发展科学技术的调控作用。科学技术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只要人们从社会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

发展科学技术的调节作用,是可以消除恶性循环,保持、建立良性循环,使社会与自然协调一致向前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人类为了摆脱目前全球性问题所造成的困境,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相过渡的战略。它定义为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要能力的发展。它既有对人类文明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历史选择的自觉性,更有人类正在进行的伟大探索实践和辨证唯物哲学的支持和论证;它立足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以摆脱目前困境和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它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建立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维护和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关注和考虑生态环境的基本思想原则,是符合当前国际情况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因而是正确的务实的、可取的。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时。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也被逐渐的接受和重视。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大决心、大力气,以改变当前中国尖锐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学与技术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的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阶段、新历史时期制定的宏伟政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是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要求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发展,协调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永恒稳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和自然的关系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统一或者说混沌的状态,但那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和比较落后状态下的统一。工业化进程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但又使人与自然逐步走向了对立。一晃几百年过去了,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正在登上把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作为终极目标的新的历史征程。这一宏伟而美妙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且在有些地方已经成为现实。这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法。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切不可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对我们的环境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要改变目前资源环境已经造成的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但是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方针政策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努力,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会正确解决。

参考文献

[1]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2]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http://news.163.com.2005.03.03.

[3]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4] 于 新.我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战略的哲学分析[J].吉林地质,1998,17(1):67.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二: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摘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人类数千年历史智慧的结晶和理想境界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渐进认识过程,对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行思考和论述,以期实现人与现实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环境质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人类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全社会急需研究的重大问题。单就对我国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为主要任务,长期粗放型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十分激烈,例如近年来困扰全国的雾霾问题。但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中国梦的实现更加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物质基础,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会使实现中国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因此,在这严峻形势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途径,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环境质量令人堪忧

从时间角度纵向的来看,改革开发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在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环保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变,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与措施也相继提出和落实。如1992年,我国政府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中,报告了我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主要对策,其中包括“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展国土开发整治、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坚持以强化管理为中心的环保工作方针和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与国民环境教育”。这一系列实施至今,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有所缓解,局部地区环境得到改善。但是从现状看来,我国的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特别是城市环境质量以及近年来困扰全国人民的雾霾问题。

就2014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为例。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春季、夏季和秋季,全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达到52280平方千米、41140平方千米和5736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全国近岸海域301个国控监测点中,一、二、三、四、

劣四类海水分别占28.6%、38.2%、7.0%、7.6%、18.6%,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2014年全国有470个城市(区、县)开展降水监测,酸雨频率平均为17.4%,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达44.3%,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26.6%,并且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酸雨)、低于5.0(较重酸雨)和低于

4.5(重酸雨)的城市比例分别为29.8%、14.9%和1.9%。而且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呈现一定的局域性。

除上诉环境质量状况之外,2014全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剩余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三大重点地区2014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93μg/m3,超过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μm)浓度限值国家标准的2-6倍(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浓度限值国家标准为15-35μg/m3),仅张家口市达标,其他12个城市均超标;PM10年均浓度为158μg/m3,13个城市均超标;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62μg/m3,同比上升4.5%,有8个城市超标。全年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最多,其次为PM10和O3。长三角区域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60μg/m3,超过国家标准1-4倍,仅舟山市达标,其他24个城市均超标;PM10年均浓度为92μg/m3,有22个城市超标;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4μg/m3,同比上升6.9%,有10个城市超标。全年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最多,其次为O3和PM10。仅有珠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42μg/m3,略高于国家标准,有3个城市达标;PM10年均浓度为61μg/m3,同比下降12.9%,仅肇庆市超标,其他8个城市均达标;但是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也有156μg/m3,同比上升0.6%,有4个城市超标。全年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最多,其次为PM2.5。由此可见,全国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物爆表,因此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京津冀区域的PM2.5指数为三大重点地区之最,极易诱发雾霾天等极端污染天气。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城市中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等首要污染物聚集所致。而且,京津冀区域都是产能大省,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大量的能源浪费和污染物的生成,此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大量消耗也是产生PM2.5这类大气污染物的主要原因。但是,今年我国还将继续保持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目前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循环有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二、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占据着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位置,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精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类对自然充满恐惧,受限于自然支配”的阶段。原始人类缺乏对自然深刻认识,只能通过各种原始宗教仪式来祈求上天的保佑,以求一日温饱的同时避免疾病、野兽的肆意侵害,人类活动完全受制于自然支配,。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 ;第二阶段为“人类有意识轻微干预自然,二者处于相对和谐状态”的阶段。伴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文明时代人类认识的进化,人们摒弃了以牲畜意识看待自然的状态,而替代以意识基础上的自然现象解读和改造。由于此时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足以应对人类对自然界的轻微干预,故二者处于相对和谐状态。马克思对此说过“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第三阶段是“人类无限度征服和统治自然”的阶段。由于科技在人类生产劳动中的普及运用和陆续爆发的两次工业技术革命,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也不断提高。以至于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谬论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进入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征服和统治阶段。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凸显就是人类肆意毁坏、奴役自然的最有利的证据之一,尤其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和大规模无序的人类活动导致自然资源短缺,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等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困局。而第四个阶段便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阶段。马克思合理科学的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辨证关系,“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这个阶段,人类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化自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自有人类活动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密不可分,但人真正认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却要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充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第四个阶段,促进人与以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概念这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乃是一体两境,不可肆意分割。一则

人深刻依赖于自然万物,马克思认为,外部环境优先于人类。二则,自然本就是先于人存在与世间;人实践活动也都以自然为基础。自然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而且,人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离开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白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其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中介是劳动。马克思主义提出:实现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就是人类的劳动,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的改造自然,支配自然。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而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也不断改变和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状况。“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 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而人类凭借劳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变革自然所引起的后果是多元的。既有在短期内就会出现的,也有要滞后很长时期才会出现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建设性的,也有破坏性的。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进一步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社会方面的后果。他说,16世纪马铃薯传人欧洲,既带来了新食物,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灾民长期以马铃薯为主食,营养不良,容易感染结核病。1847年爱尔兰有100万人因此死亡,200万人逃到海外。因此,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之危机也就是人与人之危机。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任何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行为都将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但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却是在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经受了长期痛苦的体验后才逐渐获得的。恩格斯明确提出,人类不要去统治和主宰自然,人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类不应扮演掠夺者、索取者,而应是自然的建设者、耕耘者。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三、 保护环境的现实意义

我国早在1989年12月26日便颁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此后经历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在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于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环保法修订案,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说明保护环境对当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保护资源环境的需要。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经济数字的背后,却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虽然我国地大物博,总体资源拥有量较大,但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却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并且由于“大干快上”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加之生产力水平不够高,以往走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比较严重。我国想要继续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就必须特别注意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回馈生态危机的基础力量,通过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现状的剖析,我们意识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的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依靠自身修复能力的限度。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矛盾深化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不断的挑战自然规律。长久以来,人类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走人类中心主义的路线。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近代以来由于科技快速进步,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了极端,对自然的危害日益明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巢臼,是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在极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只有只有摆正在自然界的地位,尊重自然规律,重塑人与自然关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正常安全的繁衍生化下去。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实质就 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看是传统发展的直接 产物。这种发展是短期行为,为长远发展埋下了很多隐患。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思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

篇三:自然辨证法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和实践的价值,回归“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适当限制自身的活动,保护环境,在更高层次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统一。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1、自然资源已经极为有限:

20世纪以来,人口膨胀,资源开发过度,各类资源严重短缺,甚至面临枯竭。以土地资源为例,目前可利用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8﹪,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3公顷。其中开垦一半,其余难以利用。而在水资源方面,淡水占2.7﹪,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水资源的0.0091﹪,扣除蒸发量实际上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约为37500立方千米。金属矿产资源上,经罗马俱乐部预测,主要金属储量所能维持的年数为:铁173年、铬154年、铝55年、铜48年、铅64年、银42年、锌50年、汞41年、金29年。做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石化燃料,仅再能维持50至100年。自然资源已经极为有限。

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已高度进化,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

在大气污染方面:温室效应带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表大量聚集,截获太阳辐射,同时阻挡地面辐射,导致地表生温;臭氧层遭到破坏,从1979年到1986年,臭氧层厚度全球平均减少5﹪;酸雨:ph值一般低于5.50;生活空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程度。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监测,我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总污染指数已超过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在水污染方面:当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大约有1/3受到污染。20世纪80年代后,全世界43个国家用水告急。全世界每年因饮水不洁造成的疾病达6亿人次。被人认为最安全的

海产食物也富含有害物质,危害人类。而我国占全国水资源36﹪的长江,江水中带有的污染物质达10余种,被污染的江岸达50万米,许多经济鱼类汞、酸检出率很高,有的已失去食用价值。

在固体污染方面:包括工业废渣、生活废物。目前全国城市年产垃圾5000多万吨,粪便3400万吨。城市垃圾正以10﹪的速度增长。

3、自然界生态平衡非常脆弱。

经过各国学者多年的研究工作,使得我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了解过去的自然界生态平衡,然而,自然界生态平衡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她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若想全面、准确地理解地球系统,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科学理论,我们已经知道的要比我们需要知道的要少得多。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自然界生态平衡非常脆弱,尽管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调节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例如,当今社会广为关注的大气co2温室效应问题:虽然人们已经从冰芯中了解到过去42万年来co2、ch4等温室气体的变化规律,但是,对于co2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十分清楚。在短时间尺度上,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温度变化一致;随着大气co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温度是否会继续增加下去呢?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增加了80×10-6v,我们今天的气候却不比过去更温暖,为什么?中新世早期全球十分温暖,co2浓度却不高,被称为“没有co2的温室效应”,这又是为什么?

同时,有人认为,co2含量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是很大的,足以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也有人指出,过去4个冰期—间冰期旋回大气co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模式表明,co2(以及ch4)含量也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即co2(以及ch4)含量是气候波动的“果”而不是“因”。这些不一致意见表明,我们对co2的气候效应及环境系统内部的运作过程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又如,全新世中期是气候温暖的时期,但雷州半岛海岸线珊瑚7500~7000ab.p.有9次死亡,说明在全新世温暖期有急剧变冷事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冷事件期间,夏季温度与1994~2000年相似,冬季却要低3~4℃,月最低温度可达10.7℃以下,导致珊瑚大量死亡,形成“雷州事件”。

再如,中国罗布泊的干涸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非洲乍得湖也是在同一时期开始变干,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温室气体和气候突变等例子说明,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无比精妙的,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而人类的日益繁盛,又使得这个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为增强。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在地球系统的运转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鲜明的作用,这迫使我们必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统,关注自然界生态平衡。

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人类在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之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检讨自己的行为,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的和谐统一,保证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走向光明的未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

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协调发展到失衡,再到新的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对于人与自然的长久利益与长远发展来说,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为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尺度,人的一举一动被放在了“人—社会—自然”这一大的坐标系之中,如此就使得人能够逐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面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人类行为可能给自然界造成的多种结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人类所应承担的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需要和大自然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并不是简单的维持和恢复某种平衡,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的干预,利用自然界的力量使自然平衡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人类必须同大自然协调一致,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真正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高度的和谐统一。

(一)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走出生态环境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而改变人的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要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目前国外新兴的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到当代已经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调整个人与集体或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调整人与自然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道德基本上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只是进入本世纪以后道德才真正发展到调整人与自然或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阶段。

事实上,调整个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调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道德,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它们往往同时发展或交叉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而已。道德不同于法律,在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法律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道德,至于有关道德的理论或主张则更多。

人与地球上一切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树立的新的自然观。这种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完美地实现当代科学和伦理学的结合,这不仅适合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代科学或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深化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人类活动作用与自然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环境规律,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在国际社会的提出,始于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的著名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于同年为第42届联合国大会所接受。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可,并成为大众媒介使

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尽管尚有若干模糊)。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或至少是持续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内容中,可以引申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不管是适度开发、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等,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仍然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仍然是一种基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伦理,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巨大进步,但它仍然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发展只是为了明智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它的目标仅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控制自然并让其为人类提供永久的物质利益的保障。

新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在新的生态道德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要求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实行尊重大自然的原则,应该设法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到保护、保存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三)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自然生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而自然生态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最佳的综合效益。要处理和安排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宏观布局,注重和提高生态效率。要树立绿色gdp观,将环境成本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由于环境建设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以及综合性、地域性强等特点,针对当前的单一的经营模式,应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从经营体制上进行改革,运用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切实让资源使用者和污染排放者承担相应费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如水市场、排污交易市场等,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在资源环境相关的公共投资中引入市场机制,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开展横向联合,建立以资源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各种诸如农工商联合体等,对自然生态区、风景旅游区以及其他特殊生态区建立生态特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将人口控制、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和养育、科研等通管起来,实现开发和保护一体化。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中小企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支持,加快技术改造,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87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

    浅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浅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