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稿
我叫xxxx,系 xxxx年大学生村官,分配到xxxx镇xxxx村任支部书记助理,在任职期间一直热衷于带动农户产业增值的创业事业中。经过努力和县、镇领导的信任,于xxxx年7月,任xxxx镇xxxx村党总支部书记。今天能和大家共同分享我村官生活的点滴,我感到非常荣幸。
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尤其是最近一年担任支部书记的情况,总结一点感想:
一、细心解读,得到信任
有人曾经说过大学生村官就是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我们大学生村干部行列中大多数的同志,是踏入完全陌生的农村工作,刚到村工作的那段时间大家都是最困难的,对村情不熟悉、对民情不了解,感觉无从下手,只有尽快熟悉村内情况,才能有新的突破。
我个人总结了两条方法:1、如果你是本村或邻村再或者本镇的人,那么这个村一定有和你一样的姓,也就是同族人,先通过他们了解情况,同时也就获得第一批“后台”或者叫“支撑点”,再由他们的帮助下去向周围自我扩散宣传和了解情况。2、如果你不是本镇或本县的同志,你们的信息来源和“基站”就以村委会、卫生室、小卖部、村干部家这些地方为圆心画圆。
村民一般都很热情,没事就到处逛,多跑跑腿,看看这家忙能搭上手就去帮一下,虽然此次他们不会给你说谢谢,但是下次再见面的时候,他们会以最淳朴的笑容向你相迎。只有这样咱们才可以扎得住根,得到最原始的信息来源,来了解这个村的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在这里我解释下,大大小小就是有几个组?大概多少户?可能有多少人?虽然这些信息能在文书哪里能知道,可是有些小地名是要自己去跑出来的,要不等到有需要你去的时候你却不知道它在哪里;上上下下就是边尺边界,这个村四周都是在哪里止界,通过这里能到哪里去?;前前后后就是村子的历史,原来什么样现在什么样,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等详细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就有利于更加深入的剖析部分农户的行为意图,从而化解矛盾,这里有个真实案例,我们村上有位老上访户,一开始我只知道他为什么事上访,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通过多次走访,直至他们门前的狗见我都摇尾巴了,我才真正的将他上访的真实原因和个人想法了解清楚,没事和他聊聊工作、谈谈理想,老人家最后也表了态,我对村上和你的工作都很支持,我只是对以前的某位村上干部的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事有意见,你是好同志,只要你当一天的书记我不会为难你,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乱来的,即便需要我也提前通知你,但你也要注意学习理论知识,早点考出去当大官。老人能说出这些话使我真的很感动;左左右右就是村里有没有德高望重的人(比如说以前或现任的书记、村长)和致富能人,当得到他们的认同时,说明你已经被这个村所接受,这种接受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认可和信任。
二、素质和修养
作为村干部,尤其是担任支部书记,就是必须具备政治、品德、知识、才能素质等方面为基本条件。简单的讲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善入流,又能善于集中,敢于拍板,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工作,但这一切的原则是依法办事。按法律规范来行使手中的权力,不能说明知大家做的事情违法,而且多数同意并支持做,你就能默许!权利是把双刃剑要善于利用、合理利用。要懂得“少数服从多数”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两句话的含义和微妙之处,辩证客观的去理解、利用它,我简单的讲两个发生在我任职后的两个真实故事,第一个是我任职后一月的时间,党群大会上,多数党员和群众代表要求修复路灯,但由于村上经费紧张,而且路灯为老式路灯,一月60根路灯将耗费5000元电费,另从镇政府得到消息即将对公路改造翻修,修复路灯意义不大,于是经过党支部、村委委员讨论后,给党群代表做出延缓修复和合理节能改造的答复,从而减少了一次不必要的开支,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案例。另xxxx年买合疗的时候,部分组上有富裕的资金,我们有个组没有组长,且村民多,入夜时分我便和村长先让组上村民代表自行开会商量,经过举手表决通过买不买、买多少、怎么买、那些买哪些不买(经讨论,组上不负担由集体出资购买合疗的组民为——xxxx5年以后买户入组且为村组贡献不大的组民。)的决议后,由我和村长全程监督开票购买合疗。
所谓修养,是指个人在政治、思想、品德、情操、作风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努力实现共产主义”也许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古训常常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作为干部要始终坚持经常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监督,形成制度。同时也不能像农村的一句谚语“狗挑门帘——光凭嘴”,应对存在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切实加予解决,让群众看到实效,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举例说明:同样也是我刚当支部书记的第一个月,有天晚上一个隔壁村的村民经过我村三组的通组桥梁时,因桥无护栏不慎跌入河中,索性并无大碍,我当时不知道这个情况,第二天我走访农户时,看到桥没有护栏,还时常有很多小学生通过,询问周围百姓是否担心安全问题,我得到的回答是虽不安全但也没办法习惯了,昨天还有个人从这里掉下去了,回到村委会后我仔细思考后,多方打听后联系了县慈善协会,通过立项获得2万元,村集体补贴6000元将桥面翻修加护栏。桥修好后我又去问桥边的几户农户,问什么当时不主动要求我加砌护栏,他们笑笑说,我们以为你是个过来神仙,而且这么年轻,肯定是镀完金就走了,所以不敢过分要求,古人说修桥补路积大德!谯书记你现在为我们大家做了件大好事呀!至今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提起这件事,通过这件事我毫不隐瞒的说能得到认可我骄傲!我自豪!同时也总结出,事儿是自己找出来的,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说实话,我也只是个普通人,我也累过、自私过,今年年初到县、镇信访办连续三周,几乎隔天一天接一次上访群众的时候也有想放弃过,看着一个个同事都如愿的考入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岗位,却只剩下我的时候,我嫉妒过。身边的同龄人没有靠父母、亲戚自己打拼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时候,我失落过。有人说我笨,为什么不去请假复习或搞自己的产业?其实我也想过,只是我放不下。不是缺我工作就搞不成了,而是我怕我的过失影响了大家,因为我的肩上就是领导和村民对我的信任,看着我任职期间承诺为老百姓落实的事情在一件件实施的时候,我倍感荣幸和欣慰。
农村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舞台、一个大熔炉,我们大家是有志向的人,选择从基层开始干起,才能够经风雨、长见识、成良才。我们既然选择来到农村,就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忠于自己的选择,真正做到身在农村,融入农村,建设好农村,变成村民的“贴心人”。
篇二: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尹地村委会书记助理 何正彪 (云南省元谋县大学生村官)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大学生村官朋友们:
您们好!
我叫何正彪,云南农业大学2005年毕业生。首先,我要感谢组织部门能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让我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干部在一起交流、一起畅谈、一起成长。相信经过这次座谈交流,我们都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转眼间,作为云南省首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已快一年,记得刚到村委会时,对如何开展农村工作毫无头绪,面对着艰苦的环境,繁琐、复杂的基层工作和单调、枯燥的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困难和挫折,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曾有过心理失衡的感觉。组织部门的悉心关怀,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使我及时的调整了心态、端正了态度,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情况,进入了角色,紧张而充实的生活,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和奉献的愉悦。一年的村委会工作时间,在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事们的支持下,
我虚心学习、用心工作,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工作中增强了本领,在实践中提高了能力,在磨炼中增长了才干。我相信,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掘到的第一桶金,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近一年来我的一些工作体会和感受,与各位大学生村官朋友们共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转变思想,适应环境进入角色
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然我选择了“村官”这一行业,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每当遇到困难,时刻提醒自己“既来之,则安之”,要入乡随俗,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既是组织对我的培养,也是自己人生中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要倍加珍惜。
为了尽快进入“助理”这个角色,我报到的第一天,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老城乡党委副书记肖文海同志在百忙之中和我一同下村,认识村两委成员,村支书也耐心细致的将全村委会的基本情况、党员干部、村容村貌、村情民俗等一一向我介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和村支书走遍了村村寨寨,实地查看了该村的企业、农业种植、养殖等情况,在我的脑海里对民情、社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初步的轮廓。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和学习,我很快实现了从“校门”向“农门”角色的转变。
二、勤奋学习,放低姿态从零开始
目前,大学生所学专业大多远离农村和农民急需。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农村基层干部行列的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不对口,实践知识匮乏,对农村情况不了解,工作方法不熟悉。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大学生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豪情和现实农村发展难点、焦点之间,还有较大的落差。对此,大学生村官既不必有心灰意冷、裹足不前的畏难情绪,也不可有“心高气傲”、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面对新岗位,要练就一身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化解矛盾、善于带领群众致富的硬功夫,就要放低姿态,从“零”开始,甘当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年龄轻、可塑性强的优势,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学习,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虚心向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重点要向“四类老师”寻策问计。一是拜乡镇干部为师。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对农村政策法规和基层情况了解全面,认识深刻,破解有道,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事多向他们请教,有惑多请他们指点,有利于快速提升自身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二是拜村干部为师。村干部特别是“双强”型村干部,身处农村一线,长期与群众摸爬滚打,对村情民意最为熟悉,治村理事多有“秘笈”,大学生村官要按照“拿来主义”原则,多多汲取“本土型”村官的治村兴村精髓,造就自身的“葵花宝典”;三是拜“五老”人员为师。经常走访各村寨的老党员、老干部、
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在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的同时,从他们的事迹中可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获取净化心灵的精神给养;四是拜创业能人为师。农村的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小老板”等经济能人,是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带领一村一居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经常走进能人大户的创业现场,参与创业实践,体会创业艰辛,积累创业经验,寻求发展良策,在推动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致富的创业实践中历练成长、增长才干。
村委会工作普遍存在着人少、事多、任务重的特点,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我来到村委会后,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群众所需要办理的各种申请、证明等村委会日常工作已经做得得心应手。并且,我充分发挥所长,利用村委会办公电脑,将各种组织建设、平安创建、村组发展、计划生育、禁毒防艾等工作档案整理归档,做到整齐划一,管理规范。另外,我积极主动负责打印文件、书写材料、上报信息,并兼顾计算机日常管理维护,几个月来,工作进行顺利,为村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善于思考,用心做事慎终如始
首先要勤于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那些知识就显得不够用甚至是与实际工作脱节了。要想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做出
一番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不止是学书本,也不止是学理论,还要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优秀的老党员学习、向周围的人和事学习。很多老同志的农村工作经验都非常丰富,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非常的难,他们也许只要三两句话就解决了。前段时间,“元双”路进场开工,很多群众不理解,说是就像日本“鬼子”进村,一来就在他们的山上乱挖烂拱,于是就集体到“元双”路施工现场进行阻拦,禁止施工队施工,施工单位好说歹说就是不听劝。后来,我们村委会主任去了,就说了两句话:第一,“元双”路是国家工程,我们必须支持;第二,施工队上山施工,是我同意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就找我。两句话搞定了,“元双”路施工队顺利施工了。我刚参加工作时,很多问题不知如何下手,而在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他们请教。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认真领会他们朴实无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其次是要用心观察。目所一见,辄记于胸;耳所暂闻,不忘于心。平常在办公室,我就注意多观察领导干部如何处事、如何决策,最后取得了什么效果,与预期的目标相差多少;注意听领导怎么安排布臵工作,听干部怎样汇报。在向他们学习和观言察行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也在不断总结、归纳自己的收获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最后是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仅学习而不思考,等于
篇三:村官座谈会发言稿
村官座谈会发言稿
2010年10月,刚步出校门的我有幸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从此,我决心以这样的方式,回报这方养育我的润土,回报家乡的人民。
将近半年的村官工作,我感受颇深。
第一,我觉得组织上对我们特别的关怀,总是时不时得组织我们参加培训,提升我们的理论知识以及思想水平;还经常组织我们参加一些村官联谊活动,加深我们村官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我要感谢镇领导、以及我所分到的社区的领导以及社区的前辈们,初出茅庐的我,无论是在工作实践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他们对我总是悉心指导,关怀备至。感谢他们对我的关怀与宽容。 第三,我想说说我对我们村官工作的思考。
当初我毕业时参加这个村官的选聘,虽然不排除就业压力大,想在基层多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做村书记的父亲的感染,激发了我对家乡、对百姓的爱。但是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工作中,我觉得大家可能离真正投入到村官的角色当中,真正地扎根基层,真正地深入群众还有一段距离。
现在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谈论的并不是自己对工作的思考,自己带民致富的想法等,往往是对前途的担忧,当然这也包括我。说实话,
我和所有的村官朋友们一样,曾经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担心,也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但是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工作,我们就应该在其位,谋其政,我们最好的最对得起自己的就是努力当好这个村官,站好自己的岗,争取有所作为。对于我们现在自身工作状态工作成绩不满的同志们,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应该怎么样才能进入这个角色,怎样才能不枉费自己寒窗苦读的付出,怎样才能对得起组织以及父母对我们的培养,怎样才能干出一分成绩,真正实现我们的价值,真正地为国家的“三农”建设出一份力,我想我们的前途自然也就光明了!
当然我们要干出成绩,也必须有组织、领导和前辈们以及同志们的支持,无论是政策上的、环境上的、经验上的,你们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干好村官这份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尤其是在大学生村官带领百姓创业致富这个方面,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有所作为的一个方面,特别有意义,所以我希望领导们、前辈们,能给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多指路。这些都是我发自肺腑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不当之处请指正。
总之我想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当好村官,干出一番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培养我们的组织,对得起养育我们的百姓。
这是我前一天准备的发言,虽然觉得对这样的所谓座谈会之类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很是反感,但是仍然觉得既然要去参加总要有所准备,至少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想好了。
以为自己准备得过于认真了的我,谁知一到座谈会现场,大家已经开始滔滔不决了,那时我被怔住了。大家的发言遵循着严谨的结构,内容也基本上是如出
《女村官论坛发言》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52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