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校本教研制度 正文

校本教研制度

2017-01-26 12:49: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涞源县第一小学

校本教研制度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

1、树立校本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潜力,让学校教育资源更加充分地利用,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学校并非别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并非是一般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别的学生,许许多多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忽视了我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游离于我们学校之外。“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师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研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保证我校在全县的龙头、窗口地位。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校本教研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的目的;规范的过程;适当的方法。

二、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一一计划一一行动一一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性、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并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强强联手”;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学生现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让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等,将教研专家的新的理念性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课题:

走进生活,快乐作文

(二)年级组小课题及研究内容

1、 教师培养的方法及途径的研究。

2、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3、 社会及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管理影响的研究。

4、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研究。

5、 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管理功能再开发的研究。

6、 新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7、 新课标下教法实验探究。

8、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9、 课改中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0、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的运用。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杨晓敏

副组长:胡志英 刘卫强 曹国伟 赵银刚

成 员:柴双意 刘荣勤 魏 强 刘晓强 周艳茹 火 艳

刘艳辉 各教研组长

五、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1、校长、主任、兼职教研员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处室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3、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4、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六、实施计划:

总体思路: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达到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1、依托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2、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3、立足校本培训,引进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讲座。

4、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5、 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6、加强备课环节的指导,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7、实施课题牵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质量。

8、开发校本课程,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七、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时期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更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构筑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要深刻体会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县教科局有关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文件精神。成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亲自抓,主任、各教研组长、教师主动参与的教学研究制度,教研制度要职责明确,层层落实,通过教师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对广大师生、全方位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

2、加强学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突出。如何把我们的学校构筑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科研型组织,让教师走上专业化道路,教师的培训、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成长,学校鼓励每位教师树立终身培训、终身学习的意识,更新学习观念,变革学习模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实效。教研组每周的校本教研日,定时定地,指定专门发言人,并做好学习心得和反思;定期开展研讨课、论文交流、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活动,教师间互相学习、研讨、交流,利用教师集体智慧来为自己教育教学服务;学习研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学校要充分利用本校骨干教师,采取

“一帮一”或“一帮几”的教师互助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研讨问题,分享经验。要定期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和分科培训,培训形式有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培训的内容侧重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学生课堂评价、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等。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的研讨与解决,最后再把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达到问题取于实践而又指导于实践。

3、以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为载体,全面推进教学工作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基本理念是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具体来讲是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和资源来解决教学及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

(1)建立“校本教研日”的教研制度,推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教研日是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为此,要认真做好校本教研日的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教学研究、同伴互助等优化组合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问题,收集相关材料。各教研组利用校本教研日时间进行集中研讨,形成统一意见,达到交流、研讨、合作的同伴互助。坚持带着问题参加教研,教研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研讨,求同存异,带着研讨结果和反思而归。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教研质量与实效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以校为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核心要素。作为以校为本教研主阵地的学校,学校要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培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同伴互助的精神,健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

①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也是校本教研工作纵深发展的主渠道,学校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要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教材和学生,把教师的个性和特长融入课堂。每个教师要做好教学后的反思工作,撰写教学后记,对每一节课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自我剖析、反思和完善,以便提高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篇二:东城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东城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现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校本教研制度

二、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探索、校际交流、专家互动、理论学习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

1、自我反思

教师自我对话,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在通用教案上进行预设性反思,每节课上完之后,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通过反思来省视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或具有研究性的文章。

2、同伴互助

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互动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在教研活动中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在活动中百家争鸣,在教研活动中要求教师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组可利用每天课前20分钟来讨论一下今天的授课内容。教研组每周定时、定点、定内容的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教师听组内成员课1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20节以上,教导主任听课50节

以上。学校每学期组织2—3次优秀教研组的教研展示活动。

3、专业引领

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对新课程的理论学习,同时要求教师从专业教育报刊或互联网上进行新课程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摘记(每月至少一篇)。学校还将建立教师研修室,把全国知名专家的讲座刻录成光盘,集中培训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1)组织1、2次集中式校本培训,组织学习有关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文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学会运用课改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利用教师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做好学习摘记。

2)教研组长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理论学习,开展主题式讨论,

3)每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理论学习,人人参与学习体会交流,并做好记录.

2、完善学校三级校本教研制度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研、学科大组教研和学科小组三级教研制度。学校教研每学期开展3—5次,以校际交流、优秀教研组展示、专家讲座为主。学科大组教研每月开展一次,以学科的针对性业务学习,案例交流,示范课展示为主。教研小组交流每周开展一次,以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教学问题探讨解决为主,同时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备课组,因其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教研,主要以备课,教学研讨为主。

2)每个学科教研组每学期完成课例至少5篇,每个课例包括:教学设计或实录、设计思路、教学感悟、教学课件四部分,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课例评选,

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于奖励。

3、建立骨干教师岗位职责制

对于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明确岗位职责,乡级骨干每年评选一次,存优汰劣。

4、加强课题管理,促进校本教研的成效

结合课题管理制度,以课题研究来带动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校本教研的成效。每月就自己的上课情况做好反思,并以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优秀案例给予奖励。

5、保证活动时间,加强领导管理

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导、教研组长保证活动质量。

四、校本教研的奖励制度

1、每学期开展优秀教研组的评比。

2、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评选出教研活动积极的教师(分管教导和教研大组长评选),对于评选出的教师不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篇三:校本教研学习制度

校本学习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校本培训学习的作用,要向教师大力宣传校本培训学习的积极意义,引导教师正确了解校本培训的性质特征,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把学校建成学习化组织。

二、保证经费,创造条件

学校应为校本培训学习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保证,要想方设法解决校本培训学习的经费。在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校本培训学习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主管,教导处具体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四、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可以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促进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并要注意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五、加强检查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教师教育科研专题培训学习考核由过程考核和终端考核两部分组成。

(1)过程考核:以教师集中培训为基础,通过对教师培训时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出勤等情况的记录进行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成绩份优秀、合格与不合格。在参加集中培训和培训活动中有旷课一次及以上者,或缺课时间超过总课时的五分之一,或有作业缺交及违反有关培训管理规定,过程考核成绩为不合格。

(2)终端考核:过程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可参加终端考核。终端考核由基础知识考试和实践能力两部分组成。两部分考核均为合格的,确定为合格;两部分考核均为优秀的,确定为优秀。

校本培训学习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制度。

一、校本培训的目标

1、不断更新全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已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划化、系列化。

二、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途径。

2、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3、教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培养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意识、水平和能力。

4、教师基本功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在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5、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方式

我校校本培训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的教师会上,由教导处布置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方法。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专题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将培训的主要内容合理科学地化解为若干部分,组织教师分块学习。

2、优秀、骨干教师指导。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应切实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教科员、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参加校本培训。

4、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师徒结对子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

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原则

1、辅导性原则:校本培训的内容必须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的要求,必须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起到导向作用。

2、灵活性原则:校本培训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学校要制定出切实、可操作的校本培训计划。

3、实效性原则: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具有实效性,使教师有实实在在的提高,真正为建设教师队伍起到重要作用。

4、针对性原则:校本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具体教育形势进行,尤其是应针对当前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进行。

领导班子兼课、听课制度

1、班子成员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扎实的推进素质教育。

2、要坚持教学为中心的地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学习新课程理论,及时了解教育科研信息,组织辅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领导班子要在工作中突出以教育教学主题,把教科研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领导要带头深入教科研和学校教研工作,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学促进教科研,教科研推动教学,为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所抓学科坚持任课,抓好分管学科的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同时,要及时了解所抓学科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5、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听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业务副校长不少于30节,业务干部(教务主任)不少于40节(包括任课节数),及时了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提出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制度

1、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教改目标,制定学校教改计划。

2、每月举办一次大型主题研究交流活动。

3、校长要作为学校教改的带头人,坚持在第一线执教,带头上教改示范课,要包一个学科,一节不漏听教改汇报课,牢牢掌握教改的主动权。

4、教导主任要率先教改,包一个学科,上好教改示范课,要面对面指导教师所上的每一节教改汇报课,负责指导的领导,要随堂听课,帮助教师修改教案,与同科教师一起说课,设计课堂结构方案,使教师自觉地、富有创造性地去进行教改实践。

5、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教改活动,并且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主动承担教改课题,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6、鼓励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学科研论文或报告。教师撰写的论文,应积极向教育报刊推荐发表;教师写成的书稿,应积极向出版社介绍出版。

教师交流活动制度

1、教师要拟定课题方案,要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技巧知识。

2、教师要就最为关注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不断地发展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反思教学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3、坚持说课制度,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4、坚持写教研随笔、札记、反思录的制度。

5、坚持定期交流、年终总结的制度。

听课、评课、说课制度

1、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坚持听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听课至少20节,副校长听课30节,教导主任听课30节(含所任课时),教师听课20节。

2、教师听课必须认真仔细,并要有书面记录,课后要听课笔记进行整理,并根据上课的要求写明教师在授课中的优缺点。

3、教师听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使授课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

4、教导主任在公开课、观摩课及示范课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说课、评课、授课人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说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等)。听课教师在评课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评析,既要讲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之处,真正达到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做好教研记录。

5、学校组织的公共课、观摩课、示范课,同科目教师必须参加,

如遇撞课现象,自行调换,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参加。

6、教师的听课记录每学期由教导处统一抽查1—2次,教师听课和评课情况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

校本教研评价制度

1、教师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自评、互评找到问题,明确方向,获得动力。

2、鼓励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经验、获得发展。

4、记实成长,体验进步,实现学生评价过程化。

5、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对学生评价的指标编制要能为学生的智能表现和个性的张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供可能。

7、校本教研要注重过程,有利于实现不断反思、不断探讨、不断行动,使研究更有效。

8、提倡评价方法多样化,不仅要有定量评价,而且要有质性评价。

校 本 研 修 制 度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制定“教、学、研”一体的校本研修制度如下:

1、教导处每学期初要制定各种培训计划,做到专人负责,有教材,有目标,有考核。

2、教导处组织学习,坚持每周在教科研活动时间,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典型经验,确立新型的教育理念。

3、教师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钻研大纲和教材,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

4、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每学期持续进行基本功重点培训、业务培训、专项研究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现代技术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

5、积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

6、定期聘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来学校进行理论指导。

7、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各级各类的研讨课、汇报课以及说课、评课活动。

8、在保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实验。要求教师人人都要有实验课题,人人参与教学改革。教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根据本校本班、本学科自身的特点,选择一个突破口,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9、教师每学期开如都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同时,要注意研究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校本教研制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72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校本教研制度
相关文章
  • 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涞源县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制度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特制定本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