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正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7-01-26 13:03:0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探索并不断完善的。深入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科学把握党的这一民族纲领政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将会起到巨大的思想保证作用。

在进入21世纪之际,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迅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已经并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新的机制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办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和构建一些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政治权利,有利于这些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制度机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政权的根本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一切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60多年的实践一再证明,凡是符合实际的做法,都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充分认识少数民族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条我们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

第三,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一直是一件党非常重视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正如毛主席早就指出的,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是不可能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少数民族干部和当地干部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的影响和作用是其他干部难以替代的,所以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当地干部的培养。新时期对干部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领导骨干来充实干部队伍。只有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提高干部素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顺利实现。

第四,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权,加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

配套健全的法规体系,是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关键。用法律调整民族关系,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是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保障。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关系客观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把钥匙。民族区域自治从党的一项民族政策转变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再到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再到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在21世纪,我们仍然要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但是经历了丰富实践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新世纪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对于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加快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步伐,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掌握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时事政治事件,认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从而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话题导入:暑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去了我国西部旅游,回来后,他兴致勃勃的给大家讲起了一路上的见闻。突然,他提出来一个问题:我到的很多地方,为什么有的叫做自治区、自治州啊?它们和是省市有啥区别?

你能帮小明解释清楚吗?

二、推进新课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活动一:民族知识知多少:

我国的多少少数民族?他们的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满族、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多媒体呈现:

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民族团结: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民族共同繁荣: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活动二:说一说

多媒体呈现:

(1)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占我国人口8%的55个少数民族应选代表360人左右,并保证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从实际看,少数民族代表达415名,占总额的13.91%。

(2)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民族平等)

(3)为了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2000-2004年,国家实施了在西部地区投资总规模达8500亿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交通干线建设等一批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解读:

前提: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实行地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实行什么:区域自治

目的: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活动三:考考你

你知道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三级

(2)、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意义: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活动四:时事追踪

多媒体呈现:乌克兰局势、2009年3月14日,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讨论: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是,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 维护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尊重、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讨论: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做些什么?

(2)、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

始终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援助;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等等

(3)、我们中学生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不说有损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积极支持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在学校生活中,与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等

三、总结延伸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个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下,五十六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平等、团

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是,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地位

(3) 意义

4、 维护民族团结

(1)国家

(2)青少年

篇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第七课第二框题 08政治本二安海远0851021010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着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一) 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省级)、自治州(地级)、自治县(旗,县级)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0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1-82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扞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课堂总结:

本节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五、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六、 巩固练习: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坚持党的领导B. 设立自治机关

C. 坚持民族平等 D. 保障自治权

---答案:D

2、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① 人民代表大会 ② 人民政府 ③ 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②B.②③C.①④D. ③④

---答案 A

3、2004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 ()

① 维护国家统一 ②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③ 促进现代化建设发展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②③④

---答案 D七、思考题:

1、分析讨论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得相同点和不同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79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关文章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