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2016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参考材料整理 正文

2016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参考材料整理

2016-10-20 12:24: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2016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

2016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根据大纲整理)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说理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时事政治约占10﹪,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约占15﹪,教育学约占35﹪,心理学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教育学模块】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

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

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古印度: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天文,音乐,几何,算术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另提出“班级授课制”;(3)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 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实用主义。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3)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了解,大纲删去此内容)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至结束的全部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

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 .顺序性(如身体发展由中间到四肢,心理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不可陵节而施)

2. 阶段性 (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儿童,少年的教育方式要不同,最近发展区)

3. 不平衡性 (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在各个时间不同。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4. 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5. 个别差异性 (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材施教)

(3)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3)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

(1)教育目的及其作用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了解:教育目的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联系的教育理想,它自然要受社会理想制约。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我国教育目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学校教育制度的三要素: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产生于欧洲;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苏联的分支型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相对稳定稳定

制度化教育:比较正规。兴起的标志:清朝的“废科举、兴学校”

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

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未实行。

1903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两全”“两重”

1999年,《决定》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

我国当前教育时迁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

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之列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

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母”和“知己朋友”,研究者角色(学习者)(14年新增)教师职业最大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2)教师的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该学科的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学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教学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3)道德素养:1)热爱学生;2)热爱教育工作;3)自身的道德修养

(3)教师的专业发展

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正规的专业教育2.非正规的专业教育3.校本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专业知识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成为反思型教师3、强化创新精神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5、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1、树立终身性学习。2、注重实效性学习。3、强调研究性学习。4、提高专业化学习。5、坚持工作中学习。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它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学生及其特点

学生的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向师性、依赖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2) 学生是独特的人

a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a 学生是完整的人

b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 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 学生是责权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良好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 5)发扬民主教育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①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即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和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②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课时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意义:(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的固有属性: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课程的实施计划: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从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6、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需求)

(2)课程设计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篇二:2016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新考纲内容(含知识构图整理)

2016教师招考资料

教育学部分

专题一 教育与教育学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4、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 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5、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6、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 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2、 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男

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育,

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选择)

、教育学的发展

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

《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

教育》和《教育诗》】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化教育学

b.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批判教育学

c.当代教育学发展

d..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文化文化影响教育的培养目标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影响教育教学内容

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传播文化

教育选择、提升文化

四、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理论(内发和外铄论比较重要,看好都有谁,可能多选)

内发论:(强调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孟子(人性本善 “万物皆备于我”)、 格塞尔(成熟机制)

佛洛依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

外发论:(强调教育环境的作用)

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一打婴儿”言论,只要通过合适的环境和训练,

人可以被塑造成任何你想塑造的样子。)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在与外在共同作用)【斯特恩<德国>】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题,其中常出“揠苗助长”选“顺序性”)

1、顺序性→ 循序渐进

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可能性】

环境【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学校教育【加速个体发展】

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选择;出个案例,问你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一般都是区分遗传和环境)

一、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及其作用: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2、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新增)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理论。 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表达、计算机基础知识;自

然社会生活常识)

体育(培养意志力)

美育(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文明素养)

3、素质教育观(新增)(素质教育出案例分析、多选)

A基本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B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核心】

C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中小学素质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 ....

使其拥有"一技之长”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

D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 “新课程” .................

(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

发展:学制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古代学制-近现代学制-当代学制)

教育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a、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b、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壬寅学制:(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

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

至通儒院要26年。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学制)蔡元培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

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改动不大。

壬戌学制: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

B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1、幼儿教育:实施机关为幼儿园,

2、初等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和成人初等学校

3、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4、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专门学院、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研究生院

现代学制的发展前景是:单轨学制走向分支型学制(通过发展基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不久的将来将向单轨学制发展(通过高中综合化)。也就是说,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三、课程

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

(1)课程概念: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填空)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3)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论:(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主张课程分科设置

活动课程论:(杜威,克伯屈)强调顺应学生心理因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个性,强调学校与社会联

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教材

结构课程论:(布鲁纳)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重视掌握概念,主张把学习重点放在使学生

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其结构。

2、课程设计(新增)

(1)、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列化活动。 课程设计实质: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2)、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填空、选择)

课程计划【整体规划:生产劳动、课外活动、学科设置、学年假期划分】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中心问题。

课程标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与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核心是课程目标】

教科书【详细规定教学内容】课文是教科书构成中的主体部分。

(3)、课程设计的模式

课程设计的五种方法: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主观法和经验法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方法。我国新课程的推行中曾经采用实验法,对一些课程的设计也曾经采用客观法。

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斯腾豪斯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斯滕豪斯对泰勒“目标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

斯腾豪斯过程模式体现出四个特征,即人文主义的知识观、“研”、“学”一体的教师角色观、合作探究式学习观和发展性评价观。它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是:鼓励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研究者和学习者相结合的教师成长模式,采用师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确保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发展特点。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

1、新课程概述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1)课程地位

课程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2)课程结构、要素

课程结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课程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要素。

2、课程目标改革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

新课程的总目标(素质教育的内涵):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3、课程结构改革

(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1又是当代世界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2出的。

(3新课程的均衡性是试图改变以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低下、知识体系相互隔离等状况,通过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个性的和谐发展。

篇三:2015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

2015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2.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上: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上: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发展: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

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等。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形成多种结构。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同时,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

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B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 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 加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技文化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3、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传递文化;教育传播文化;教育选择文化;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学对教育的作用:1,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以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二。教育对科技的发展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学提出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A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B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三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道德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作用: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2) 教育: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胫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的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内在需求的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

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功能:

一 ) 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如果教育工作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结果。

( 二 ) 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复杂,需要培养的技能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发展的智力能力方方面面。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 三 ) 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身未来成长的要求或意义时,才能把它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

(四)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争论

( 一 )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具体观点是: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的;一个人应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就是使这种本性和本能顺利地得到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不全面的。 ( 二 )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具体观点是: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

三 ) 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

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而社会对人的需要必然要涉及到人才的发展问题。二者共同作为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并根据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各自在教育目的确定中的具体作用,为解决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确定了的正确的途径。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 一 ) 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各育提供动力和能源,推动学生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 二 )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人们常常把智育与教学混为一谈,把智育等同于教学。实际上,智育与教学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各育之间是平等并列的;而教学则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是实施上述各育的基本途径,它与智育属于不同的层次。从完成的任务方面看,智育与教学亦有所不同。智育与其他各育一样,具有自身的任务和内容。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则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它各育的任务。即智育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智育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智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人类精神财富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智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作为传授知识技能和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着知识技能的准备和智力的支持,是实施其他各育的基础。其他各育中的知识因素,都要靠智育去形成和发展。同时,智育中也包含着其他各育的因素。因此,要使年轻一代具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熟练的劳动本领,必须实施智育。

智育的任务:

1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中,选择最基本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 .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获得在日常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常用的活动方式,如学习技能、操作技能、社会活动技能等。

3 .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 三 ) 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缎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是智力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能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保持充沛的精力,


2016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参考材料整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8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