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水乡车夫阅读答案 正文

水乡车夫阅读答案

2016-10-19 17:02:1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水乡车夫

水乡车夫

褚福海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9日24 版)

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直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宁谧。他一边使劲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回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人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得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

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篇二: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6、默写:(5分)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②在《望岳》中,杜甫用“, ”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 勇攀人生高峰。

③《登岳阳楼(其一)》中表现作者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诗句是:

。 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易逝,我们应该珍惜,用《长歌行》中的诗句来表达是:。 ⑤爱国之情是萦绕在古诗中挥之不去的情丝,请写出一句表达爱国的诗句: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绮丽(qí) 藩篱(pān) 帷幕(wéi) 独占鳌头(áo) ....B.绥靖(suí) 取缔(dì)驻足(zhù) 风雪载途(zǎi) ....C.栖息(qī) 箱箧(jiā) 懿德(yì)伛偻提携(yǔ) ....D.瓦砾(lì) 滞笨(zhì) 掳去(lǔ)无动于衷(zhō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唏嘘焦灼 声名狼籍张皇失措 B.苍俗 轩榭鸣钟击磬穷困缭倒

7、综合性学习:(6分)

C.褶皱 丘壑销声匿迹重峦叠嶂D.归咎 蟠龙五彩班斓 束手无策

2014年5月31日,在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高三学生柳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艳兵等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

A.迪士尼大片《冰雪奇缘》获奥斯卡金像奖动画影片,其3D效果巧妙绝伦受到大为赞赏。 ....B.国家总理李克强经过长途跋涉访问了亚欧两洲,推动了中国倡导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战略的实施。

C.乌克兰危机给本已十分紧张的俄美关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两国战略互信荡然无存。 ....D.一场甘霖如约而至,花草在雨水的浇灌下,惟妙惟肖葱茏可人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随着Windows XP的退场,对于操作系统行业及安全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或一次机会。 B.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C.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不少于3亿多人,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D.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我市决定开展组织并策划“博爱牵手”系列活动。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果,法国作家,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彷徨》等。

C.《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东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D.王维,字摩诘,宋代诗人,被称为“诗佛”。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8、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A在胡梯口听,只听得蒋门神口里称赞不了。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地答报恩相。”这张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的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A听了心头那把无名火高三千丈,冲破青天;右手持刀,左手揸开五指,抢入楼中。 此情节中的人物A指的是 ,此段中暗含关于人物A的两个情节事迹是:徒手中的刀。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柳艳兵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康复出院后,柳艳兵参加单独高考,被南昌大学录取。 (1)请为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2分)

(2)你们班想请柳艳兵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他,你会怎么说?(2分)

(3)近年来出现了某些扶人者被敲诈的事件,致使一些人不敢去救人,你对此有什么建议?请结

合柳艳兵的事迹谈谈。(2分)

他的性格特点是: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3 页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深 院(韩偓)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9、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深院内春天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10、作者诗中着意描绘春景,仅仅是为了表达对眼前景物的喜爱吗?(3分)

(二)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1.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便要还家: ②乃不知有汉:..12.翻译句子。(2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15.翻译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16、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认为文中虎被猱“啖”而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四)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实践和低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幺呢?

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3 页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作品中却构建了一种理想社会,这是他消极避世的体现吗?

请阐述理由。(3分)

(三)

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 14.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痛发,迹猱: ②辄使猱爬搔之: ..

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17.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哪些?(3分)

18.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哪种?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3分)

19.文中最后一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作用是什么?(3分)

20.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而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是否合适呢?为什么?(3分)

(五)水乡车夫

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直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宁谧。他一边使劲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回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人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

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得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臵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

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21.文中开头写道“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请结

合上下文,说说这位车夫使作者难忘和感动的原因。(3分)

22.请赏析下面这段话加点的词语:(3分)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

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 .... 23.文中人力车夫有什么的理想?(2分)

24.作者在结尾处交待了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你认为否有必要呢?为什么?(3分) 25.读完全文后,你觉得这位车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说出他的性格特点。(3分)

三、作文(50分)

请以“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3 页

篇三: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马鞍山市2016年中考二模联考

语 文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

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 ,身上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过零丁洋》)

(2)请默写出杜甫的《春望》中的颔联和颈联。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9分)

①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yān然的美丽。

②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

峻;, ,。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

③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宵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

④站起来,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2分)

yān( )然)

(2)第③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

(3)“擎天柱”的意思是(2分)

(4)根据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句。(3分)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峻;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他是一个健壮、沉默而又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

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是老舍写的《》中的人物。 对他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女性是虎妞和 。

(2)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如此动人,是因 为 。

4.综合性学习(共12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有的同学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另外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读经典】(2)学校组织了“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4分)

孔子: ;

孟子: 。

【辩论台】(3)学校组织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3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 弊大于利。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③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反方辩词中划横线句的第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方法论】(4)古人读书、做学问是有一定的讲究和理念的。请针对下列材料,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和理解。(不超出30字)(3分)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是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华罗庚也说“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二、阅 读 (55分)

[一]另一种珍爱(18分)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

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诧异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天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闻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精彩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超脱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踩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很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需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早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作者:乔叶,有改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6.有了第②段,第③段的论据能否去掉?为什么?(5分)

7.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8.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下面的表达,效果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那不是太好了吗?

【二】 天 窗(22分)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

9.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4分)

1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6分)

(1)从叠词或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请抓住句中关键词理解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11.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4分)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13.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请简要叙述一例。(5分)

《童年》 《名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

事例: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节选)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隆中对》节选)

1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 ( ) ④遂用猖蹶 () ...

15.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6. 请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节奏(只划一处)。(1分)

咨臣以当世之事。

17.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2分)

18.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请结合甲、乙两文,试概括出它们分别表现出诸葛亮怎样的特点。(4分)

三、写作(55分)

19.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次次选择……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请以“走过那拐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请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水乡车夫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水乡车夫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水乡车夫阅读答案

    水乡车夫水乡车夫褚福海《人民日报》(2014年05月19日24版)结识他,是种偶然。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