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吕碧城《踏莎行》阅读答案 正文

吕碧城《踏莎行》阅读答案

2017-01-06 06:13:2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单元综合检测(二)

一、基础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作秀 一滩泥 美轮美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B.震憾 大拇指 一副对联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C.坐落 三部曲 蛛丝马迹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平添 哈蜜瓜 长年累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析:选C。A.一摊泥;B.震撼;D.哈密瓜。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道何处才能找到《彷徨》?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B.除夕夜,每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奏响后,我们都油然而生“青山在,人未老”的感慨,但更多的还是“共祝愿,祖国好”的激情。

C.就考核制度来说,考核前,一些“特别的活动”,往往起到“堵嘴”的作用。考核中,只有被考核人滔滔不绝的表功,没有提问,没有质询。

D.地震震中位于吉林省延吉市东南约110公里处(北纬42.6度,东经130.8度)。记者从吉林省地震局了解到,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达540千米,因此不具破坏力。

解析:选D。A.问号改为逗号。B.“难忘今宵”两边的引号改为书名号。C.“往往起到‘堵嘴’的作用。”这里的句号改为分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此次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应聘”遭拒,能够改善就业环境,能够促使更多的政府官员改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而不是饱食终日,高高在上。 ....

B.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

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C.卡卡的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他的体能还达不到类似于当年击败凯尔特人时那样过五关,斩六将的进球状态。 ......

D.上至70多岁老人,下到10来岁孩童均加入眼下最热的网络偷菜,过度沉迷会使人玩物丧志,甚至迷失自我,网络产品对此或需嵌入更多的生活常态才好。 ....

解析:选B。A.饱食终日: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B.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滥。多比喻天下大乱。C.过五关,斩六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D.玩物丧志: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假日里,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切忌不要酒后驾驶,司机朋友要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B.在赵本山春晚小品《捐助》中,并没有给观众多少积极地启示,相反,其中拿弱势群体“开涮”的做法引起许多人的反感。

C.火车票实名制不但卡住了猖獗的票贩子,遏制了“黄牛”高价票,维护了春运售票秩序,而且也让千万名手持实名制车票的旅客有序返乡,受到广大旅客欢迎。

D.第七届中国商品印度孟买展览会,旨在以建立健全长效交流机制为目的,为广东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解析:选C。A“切忌”“不要”重复;B成分残缺,去掉“在??中”;D句式杂糅,改为“旨在??”或“以??为目的”。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①

韩 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

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

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

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

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

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 ①这是韩愈第二次给宰相写信,此前十九日他曾给宰相写了第一封信,故名“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 诛:把罪人杀死 .

B.则将狂奔尽气??救之而不辞也.

C.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D.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 .辞:躲避、推脱 诚:实在,的确 擢:提拔、提升

解析:选A。诛:责备、责罚、惩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 .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B.①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 .

②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

C.①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 .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D.①有来言于阁下者 .

②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解析:选B。A之:①助词,的;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且:连词,①表并列,又;②表转折,却。D于:介词,①对、向;②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蹈水火者”的险境作比喻,表明作者自己处境和情势的危急,抒发了渴望得到宰相帮助的急切心情。

B.全文紧扣“势”和“时”作文,讲究行文变化,恳切的言辞将其迫切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C.针对有人所说的“时不可”,作者逐层剖析巧用比喻,并且运用了强烈的反问语气,

驳斥了“时不可”的荒谬。

D.本文虽为求助之言,但作者写得不卑不亢,毫无屈媚之态,感情看似低沉,实则暗含自信。人生之途多舛,求人举荐、望人援手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所难免,青年学生应以此文自勉。

解析:选C。C项“巧用比喻”误,应为举例驳斥。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您是前来救我呢?还是安稳地坐着不来救呢?

(2)古时候推荐人才,有的从盗贼中选取,有的从管理仓库的人中推荐;现在我这个平民虽然地位低贱,但还是足够和这些人相比的。

参考译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禀告相公阁下:

前些日子我曾呈上一封书信和所做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十九天了,没有得到回音。我惶恐不安不敢离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宁愿再次领受意想不到的责备,来要求陈述完我的意见,并向您请教。

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求人帮忙免除灾难,并不是因为那人和自己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呼喊他、指望他。而是希望在他旁边的人,即使与自己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自己死去的,就要大声赶快呼喊,希望他施行仁义。那些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的呼声和看见这种情形,也不会因为和他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保全他的生命。即使与他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他死去的人,就要拼命跑去用尽力气,弄湿手脚,烧焦毛发,救起他而不会去躲避。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那情形确实危急,他的情景确实叫人可怜。

我努力学习,并且身体力行有好些年了。我没有考虑道路的艰险和平坦,一直前行没有停止过,以至于陷于穷困饥饿的水深火热中,那种情形既危险又急迫,我已经大声赶快呼喊了,阁下大概也听见和看见了。您是前来救我呢?还是安稳地坐着不来救呢?有人向您说:“有人看见被水淹和被火烧的人,虽然有可以救人的办法却始终没有去救。”阁下您认为他是个仁义君子吗?如果不这样认为,那么像我这样的人,也就是君子应该动心同情的了。

有人对我说:“你的话是对的,宰相是了解你的,只是时机不许可,怎么办呢?”我认为他不会讲话,实在是他的才能不值得我们贤明宰相的推荐罢了。至于所说的时机,本来就是处在上层地位的人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天安排的。前五六年时,宰相向上推荐,尚且有从平民中提拔的,那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况且现在的节度使、观察使和防御使、营田使等地位较低的官员,尚能自己选用判官,而没有区分他已经做过官还是没有做过官的。何况是宰相,我们君主所尊敬的人,却能说“不可”吗?古时候推荐人才,有的从盗贼中选取,有的从管理仓库的人中推荐;现在我这个平民虽然地位低贱,但还是足够和这些人相比的。我的情况窘迫,言辞急切,不知道怎样斟酌才合适,只希望您稍微能施以爱惜人才的心。

韩愈再拜。

(二)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吕碧城①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注】 ①吕碧城,晚清四大女词人之一,一生坎坷波折,先后投身于报纸编辑、女子教育等社会活动,充满强烈的爱国热情。此词作于1902年,词人时年20岁。

(1)“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人生应时感怀之作,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怎样来表现“愁恨”之重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不畏路途艰险。②意气风发,或英姿飒爽,或踌躇满志。

(2)①运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将“孤村”“残照”“荒凉古道”“离离衰草”等意象组成接连不断的画面,来渲染凄清苍凉的气氛,烘托人物悲凉的心境和征途的愁苦。②直抒胸臆,最后两句直接抒发词人心中的压抑和沉闷。③“韶华”句运用对比,将韶华有限和恨无穷相对比,来表现词人的壮志难酬。

(三)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

(2)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1)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年年只相似 (2)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围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1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

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解析:选A。A项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1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到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解析:选B。B项“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

1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围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解析:选A。A项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的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他将长生草留给水

肖复兴

①1月3日,离风先生去世了。

②这一天,北京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是北京60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大雪。就像32年前先生在他的那篇曾经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代表作《松坊溪的冬天》里写过的雪,“像柳絮一样的雪,像芦花一样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的雪”。没有想到,先生就在这样的大雪中走了。

③往事如水,岁月如风,很多回忆一下子拥挤在脑子里。

④1962年,我读初中二年级。在当时的北京东安市场的旧书店,我买了郭风先生的《叶笛集》。当时,我仅仅花了一角钱。我很喜欢书中描写的红色的香蕉花、米黄色的荔枝花和月白色的橘子花,以及那“美丽的好像开花的土地”的榕树,“腊月里蜜蜂还出来采蜜”的故乡。我还曾经抄过、背过书里面那些散发着豆蔻香味一样的散文诗句:“雨点敲打着远处一大群一大群相互依偎的绵羊似的荔枝林,那林梢仿佛在冒着白色的烟雾。”“云絮浮在空中,好像一只蓝酒杯中泛起的泡沫。太阳挂在空中,好像一朵发光的向日葵。”“明媚得好像成熟麦穗的天空”??心想,只有拥有童心的人,才会有这样“鱼鸟皆遂性,草木自吹香”的心性,才会在笔下流淌出这样新颖而明朗的语言,才会小孩子一样充满奇思妙想,把荔枝林比作相互依偎的绵羊,把云絮比作蓝酒杯中的泡沫,把天空比作成熟的麦穗。那样的透明、清澈。当时让我的心里充满花开一般的向往,如今遥远得犹如一个梦,一个怅然的梦。

⑤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天能够遇见这本书的作者郭风先生。即使以后曾经多次到过福

篇二: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2

湖北省监利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第I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泥淖/棹歌 毓秀/教诲 刍议/胡诌 泫然泪下/头晕目眩 ........

B.媲美/癖好 拘泥/亲昵 秸秆/诘问 唯唯诺诺/惟妙惟肖 ........C.蹊跷/蹊径 中听/中肯 场院/场次 应运而生/应有尽有 ........D.戏谑/虐待 蹩进/瞥见 愀然/悄然 瘦削不堪/不屑一顾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砥砺 罹难 渊源 捅娄子 源远流长

B.奚落 妍媸 清静 一炷香 耳根清净

C.洗练 嘻戏 激流 钉书机 急流勇退

D.座落 蓝本 行迹 黑魆魆 形迹可疑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钓鱼岛撞船事件,我外交部发言人再度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的固有领土。 B.在2010年土耳其举重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廖辉以198公斤的成绩问鼎冠军宝座,..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C.电影《歌舞青春》是目前全球最流行韵青春偶像片,2010年10月我们将在重庆大剧院观看到原班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 ....D.成都部分小区空置率超过七成,这一居民楼大唱空城计的现象,再度引发人们对房....

价调控政策的讨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的持续低温天气,为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早稻以及东

北水稻、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B.英国广播公司称,古巴的经济过去两年陷入严重危机,其主要出口物质镍的价格大

幅度下降,旅游业也十分不景气。

C.虽然中考状元杨晋川成绩顶呱呱,但因今后的升学压力,也报读了数理化补习班和英语兴趣班,所以暑假也过得有些“累”。

D.甘肃省人大常委会8月份完成的《草原生态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不但91%的可利

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近150万亩的速度扩大。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画的起源,不用详谈。初民怎么画,只要看小孩怎么画就会明白。画很简单,可是要有新鲜的趣味。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生活里面遇到什么,就随手画、刻到墙上,这是很自然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从绘画成熟以后,形体逐渐地准确了,颜色也逐渐地丰富了。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可以看到这一点。

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法看到。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坦没有了。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这样推论的起点太低了。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板了,比武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绘画,有这么丰富的材料,但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看法,这才能进行研究。看法和起点要是错了,研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板丰富的宝贵的材料。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使是零块。都是非常精美的。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即使画稿、形象是某名家的作品,但画上的墨迹也不是作者本人的。古代没有别的办法,幸亏摹下副本,否则今天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很大的大张挂在屋里,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到了元朝以后出现一种文人画——案头玩赏的小品。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这一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宋朝已经开始了,如苏东坡喜欢随便画点竹子,画树、画块石头。现在还有一件真迹,树画一个圈,底下是石头。按照画家的要求,这画画得非常外行。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笔道七扭八歪。这是文人游戏的笔墨。到了元朝才逐渐出现精美的丈人画,影响一直到现在。这一派,这种创作方法,至今尚占很大的比重。

5.下列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最早的画就像小孩子的画一样只是古人即兴和随意之作。

B.初民的绘画虽然简单,但绘画的动机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

C.绘画形体的准确、颜色的丰富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

D.通观画的源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熟的起点是西汉初年。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朝墓壁上壁画的发现,否定了人们以前的推测,绘画史重写成为必然。

B.唐或唐以前流传下来的古画其实是古人的摹本,而非原创者的真迹。

C.敦煌壁画是少有的仅存于世的好画,为中国古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D.文人案头画的风格颇有新的趣味,此种创作方法一直影响至今。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马王堆帛画的精美程度来看,帛画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墙上的壁画。

B.武梁祠和马王堆的帛画同属汉代,但同一时代的绘画水平却参差不齐。

C.有了日趋丰富的古代绘画研究材料,对古画研究的结论就会更加准确。

D.东坡、米芾一类的文人案头画笔法粗劣,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值一提。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日:“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日:“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

竭其力用。又劳之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

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琏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日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肉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征雅有经国之才 雅:一向。 .

B.皆称朕意 称:符合。 .C.古之名臣,何以加也.D.遂其所尚 . 加:超过。 遂:于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征“坦率耿直”的一组是 ( ) ①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②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③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④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⑤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

⑥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④⑨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与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

B.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

C.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

Ⅱ卷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自 其 逝 也 虽 过 莫 彰 朕 岂 独 有 非 于 往 时 而 皆 是 于 兹 日 故 亦 庶 僚 苟 顺,难 触 龙 鳞 者 欤。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4分)

译文:

②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莎行

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注:吕碧城,晚清四大女词人之一,一生坎坷波折,先后投身于报纸编辑、女子教育

社会活动,充满强烈的爱国热忱。此词作于1902年,词人时年20岁。

1.“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2.这是一首人生应时感怀之作,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怎样来表现“愁恨”之重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吾师道也,(《师说》)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

(3)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经·氓》)

(4)皇览揆余初度兮,。(《离骚》)

(5)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萧统编撰的《》。

(6)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派)代表作家马尔壳斯的作品。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说品味

董桥

①中国化学家张子高业余收藏古墨出名,藏品近千方,其中不少是明清墨中至宝,写过多篇考证古墨的文章。难怪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职业和趣味竟如绿叶配牡丹,很难得。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有这分福气,他一生游历不少山川,《平郊建筑杂录》里提到他和夫人林徽因1923率在游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询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小石佛龛、。几块青石板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霜,石雕的南来风貌依稀可辨,说是“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一种神秘的快感和美感”。建筑家有这样的领会,梁思成名之为“建筑意”。

②“意”,不太容易言使,等于品味、癖好之微妙,总是蕴涵一点“趣”的神韵,属于纯主观的爱恶,玄虚不可方物,如声色之醉人,几乎不能理喻。袁宏道所谓“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中、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一心追求高级文化之神情旨趣,恐怕变得有身如桎,有心如棘,入理愈深,去趣愈远,终致身价太高而找不到市场出路。张岱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跟

大学问家的心境虽然不同,但断非胸元丘壑,一俗到底,不然明亡后他又何苦入山著书?萧伯纳说凯萨有“知卵有?趣:,所以一生毫无发明,更无道德勇气。萧翁此论当不得真,他只是在故意挖苦西方用其人的“趣味”判斯其人的精神境界之标准。

③品味跟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庸俗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 视之如同“成品”, 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非博士,也非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就难了!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由此可知梁任公学问、胸襟跟曹云祥不同:前者知趣,后者乏味;明乎此则会心微笑可也!

④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在这样精致的按钮时代里,没有一点品味的人注定寂寞。品无高下,要在一“巧”字耳!美国有个Dna Hurle;y专写一分钟小说,他有一篇小说的故事说一位汉子半生潦倒,事业屡试屡败,终于决心放弃追求成功,转而向世人袒露心中的失败意识,开设一家招叫“温啤酒坏食品”的馆子;岂料人人看了大为赞赏,都说他至情至世,天下一怪,馆子客似云来,汉子从此腾达了。说知趣,说品味,这个人算是正等正觉最上乘了;计穷虑迫、心机震撼之后灵机畅通,既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速流,结果性情和生计都保住了。所谓“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他深谙此趣。

⑤虽说“花不可以无蝶”、“石不可以无苔”,到底“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花圆”;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昧;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知识可旧可新,可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一定都能化成力量,却大半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张子高耽悦古墨,梁思成醉心山川,张石公酷爱繁华;说是求“知”求“趣”,实际上也流露出他们对人性的无限体贴。品味僳是可以这样调节出来的。

(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有删改)

14.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6分)

(1)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

(2)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

15.本文第二自然段的语言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16.第四自然段弓l述美国小说中的故事有何作用?(4分)

17.作者认为“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

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结合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前后的语意连贯。(4分)

每到岁末年初,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惆怅。中国人过年总是图个热闹,那热闹 使我倍感寂寞, 对我而言,过年无非意味着又一段生命的日子永远流失了,而在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之中,这件最重要的事情遭到了一致的忽略。我觉得我的旧岁如同一个逝者,我必须远避尘嚣,独自来追悼它, 便是对逝者的亵渎。

19.按要求将下面三个句子重新组成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只能删改个别词语,不得

篇三:吕碧城诗词点评1

《踏莎行》【清末】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点评1】置身夕阳残照的孤村中,苍凉怀古万古愁。今晚何处安身,只有小山村。

望蓝天,漠漠长空;看身边,衰草连天鹅黄深绿近深秋,徒自愁伤。年轻有限,光阴无限,人生在愁苦中悄悄老去。

【点评2】情景融情;设问强化;叠韵愁长;拟人怜惜;对比反衬人生易老天难老。

【点评3】短暂行程,凄凉孤独寂寞,类李清照人生顿悟千古慨叹,人生苦短,情难切情切切。


吕碧城《踏莎行》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30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吕碧城《踏莎行》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吕碧城《踏莎行》阅读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二)一、基础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作秀一滩泥美轮美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B.震憾大拇指一副对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C.坐落三部曲蛛丝马迹...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