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齐云山图片 正文

齐云山图片

2016-12-16 07:52:2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齐云山游记

齐 云 山 游 记

黄山电大 朱彬能(20071340080088)

为何叫齐云山?附近的老百姓说,因这山高耸入云,因这山顶常年四季云雾缭绕,所以叫齐云山。而这齐云山也确实名不虚传,记得上一次登齐云山时,在返回的途中,突然大雾迷漫,一米之外便看不到前面的人影,一行十多个人被分隔成几段,好在大家不敢贸然前行,都站在原地不动。天公作美,风将大雾吹散了一些,大伙在山顶的毛草中摸索了好一阵才找回来时的路。现在回想起来既难忘,还真的是心有余悸,如果当时雾越来越浓,终久不散,一行人定会在山上过夜,并会被冻成僵人。

其实只有在秋冬季的一两个月才是登齐云山最佳时节。故而这次我们选择在11月1日再次来登齐云山,此时的齐云山秋高云淡,天气极好,从山顶眺望四周,壮丽的风景尽收眼底。围绕着齐云山的群山的山脊的白色的岩石象皑皑的白雪,在秋日的阳光下翌翌生辉,令人难忘。而更让我心迷的是山脚下那条小溪流,静的无声,纯的如空气,从十几米远处望去,大家还以为是一条干枯的小溪,走近才发现原来溪水是那么清澈透明,没有一丝的波浪、没有一丝的涟漪,水底下的鹅卵石个个看的真真切切,而这水又分明在缓缓地流淌,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独有我们这生生闯进来的几个外来客打破了这山野的平静。 1日早晨,我们在路边的小吃摊上吃了平时很少看到的柴火烧的混沌,又在登封桥上玩了一会儿。齐云山虽然不高,但也建有索道,因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登齐云山,知道爬上山不会太累,而且也比较有趣,故而选择了走上山。

上山一路都是台阶,并不难爬,但没过一会,还是有点气喘。好在这个山有一点让我非常喜欢,就是上山的路上有6个小亭子,可以方便爬山者休息和观景。而且这六个亭子在距离设置上非常合理,往往在我开始觉得累了,想休息了时,就能看见前面的亭子了,真是好啊!

“山行何逍遥,林深气萧爽”,走在刚下过雨的山道上,随着徐徐凉风,山

花香、烟云锁,不知不觉中便到了望仙台。传说在洞天福地祠修道的灵乙道人

在此处受铁拐李点化,飞升成仙。其徒因六根未净,修行未果,只能在此盼望仙人的点化,故后人谓之望仙台,并造望仙亭。在台上俯瞰,只见婀娜多姿、烟波荡漾的横江环绕山脚;雄伟壮观、势同巨龙卧波的古桥静静地横跨江上;近处田园秀色满目,民宅参差,袅袅炊烟;远处山峦叠嶂,郁郁葱葱;西望,紫烟霓云中,绿树环绕的天上都市月华街近在眼前,使我顿忘登山之艰难,大有登临仙境,一睹妙幻之感。

“桃源一洞天,神仙之福地。”过望仙亭,便是桃花坞的洞天福地祠遗址,由明代张三丰祖师创建。步入其间已不见往日景致,然参天古树,遮天蔽日,幽幽混元古洞,泉水潺潺,却是一清静幽雅、为学道之士修真养性的好去处。 西行经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即到一天门。传说玄天上帝和地藏王都看中了这块仙境宝地,都想登上齐云神山,就斗起法来,急切之中玄天上帝一脚蹬开天门,洞门如靴印,从侧面看天门更像一头垂鼻大象,故一天门又称象鼻岩。穿过一天门,来到真仙洞府,其间供奉着各路神仙。四周峭立崖壁留下了众多风格迥异笔法苍劲神逸的题石、碑刻,还有滴滴如珠、晴雨不歇的珠帘奇观;旱不干涸、雨不满溢、明澈如镜的碧莲池。绿树掩映,清静幽谧,真乃仙境瑶坛。

登天梯,过二天门,穿越三天门,出现在眼前的便是由古朴端庄的徽派民居及巧布其间的道观院房依山势形成月牙形而得名的月华街。漫步其间可领略到当年香烟氮氯缭绕,公派繁华之盛况。据《齐云山志》称:方圆六十平方公里的齐云山,其道教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渊源历史。传说最早为鬼谷子于此修炼,到唐朝末年始有道士在此筑室布道。南宋始奉北极真武大帝,元、明以后为全真武当派。相传玄帝神像为百鸟衔泥塑成,灵威显赫。据载:明嘉靖帝亲临祈嗣,并仿武当太和殿,赐建玄天太素宫。为显示其地位,上覆由景德镇专门制造的绿色琉璃瓦。命龙虎山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颤祖孙三代留驻于山,布道传教。故齐云山以天师道传嗣为主,并受三丰武当派的影响,奉持部分教规。到万历年间,香火鼎盛,风靡一时,故有“玄帝香火,在均州曰武当,在徽州曰齐云”及“江南小武当”之说。

鼎盛时期的齐云山宫观院房,或利用山间岩洞筑室,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回旋曲折,或依崖负坡竖坊筑宫。坐南朝北的玄天太素宫尤显雄伟,背倚玉屏、东钟、西鼓三峰,崖间山泉下注,前为孤峰卓立、清秀挺拔的香炉峰,俨然天设地成的钟、鼓、香炉,天然造就的风水宝地,难怪玄帝与地藏王要争了。

辞别月华街,来到坐落在紫霄崖下的玉虚宫,由三座镂以神鸟兽的精美浮雕的石坊并列组成。内供奉玄天上帝,栩栩如生的壁画,记述了玄天上帝脱胎问世、降妖伏魔、造福于民的历史。左侧有明代唐寅撰写的《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似在无声地向人们叙说当年玉虚宫的鼎盛和辉煌。

站在玉屏峰南侧的最高峰顶,似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就在足下:天边青山如黛,足下群峦逶迤,瓦舍栉比,田园绿畴点缀其间;遥望苍弯广无垠,白云悠悠,真是“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清虚”,心旷神怡,荣辱皆忘,飘然欲仙之感油然而生。

奇峰陡立,壑深谷幽,溪流飞瀑,松柏争奇,三十六奇峰形神妙趣,七十二怪岩乖巧韵致。齐云山旖旎的自然风光,莫不使人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还有那美丽动人的神仙传说,让人流连记返。

它的云海变化之美竟不亚于它几十公里之外的近邻——大名鼎鼎的黄山,虽然黄山也是以云海著称,但相对于它本身的大高个似乎不足为奇,云雾一散去露出深不可测的峰壑,峻峭毕现。齐云山则是难得的柔和美,云雾掩着的竟是绿叶黄花的田园和青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山也是柔和的丹霞地貌,红红的层积岩低低地细数着耐心的等待,如何让人不说你是个娇柔淑女,和黄山那俊小伙相伴成趣。

走进齐云山才知道古代文人墨客早已倾心于她,摩岩石刻交相辉映,龙飞凤舞随处可见。更是道教胜地,天衣派道教弟子仍然数百年如一日地驻守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道观也是依山而建,人不多却很灵气,曾有皇子在此祈愿成功,自然名声大振。

最让人心旷神怡之处在于它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山里仅二十八户人家,

青青白白的马头墙,曲曲仄仄的小巷,青石板小路似乎是被雨水冲刷地清清爽爽。我们随意走进一户门半开的人家,主人也不慌忙来应客,可以看到古老的木制家具,有取暖的半木桶凳子,桶底放炭火盆,冬天坐上面看电视一定惬意。我们小分队占据了农家一整栋清白别墅似的客房,似乎随手锁门在那很不适宜,于是丢下背包半掩着房门去登后山,心里和肩膀都放松下来,没了戒备,生活真轻松。

中午饭,我们是在山上吃的。农家饭菜也一样无味精之类的刻意作料,鲜鲜的小鱼泥鳅汤、山里的笋衣、石耳、主人自种的青菜和豇豆干等等都这样清新地诱惑着,怎么吃也不会腻。告别一样淳朴的主人,去他给我们推荐的附近的云岩湖,竟揭开人间桃源又一页。

碧绿的水红红的岸和著名的武夷山不分伯仲,却是难得的幽静,只有我们这一叶小船悠悠。船家也是山里的主人家给介绍的,憨憨地给我们说着风景,没想到的是带我们参观了一处亘古奇观,天然形成的层积岩石桥,真是非常罕见,桥孔之深让人惊叹,更稀罕的是桥孔中还能见山。也是曾经的佛教胜地,摩岩石刻竟相当集中,船家也识得好字好诗,一一说与我们,其乐无穷。听他介绍才知:古代名家曾在此讲学,并有书房建于岸边。好慧眼的古人呀,若得此世常驻此,功名又能算几两?

从齐云山返回途中不胜感慨,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我说齐云归来不羡仙。

篇二:关于齐云山文化旅游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齐云山文化旅游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2 信息来源:

作者:县干班42期一组

当今世界,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迅猛发展文化旅游业。近几年来,休宁县坚持“文化塑县”战略,先后打出了“中国第一状元县”、“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乡村旅游福地”三张名片,极大提高了休宁县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结合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客观地分析,休宁县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尤其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上,创新理念不够,市场意识不强,策划水平不高,展现形式不多,当然也还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项目支撑,还没有形成有特色、有品牌、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进一步推动休宁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形成产业化可谓任重而道远。

近日,利用党校学习开展小组活动之机,我们小组实地走访了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在与相关人士座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就齐云山景区近几年的发展作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一、关于齐云山合作开发的思考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景区等诸多文化旅游资源和品质,道文化是其特色所在。齐云山在10多年前就开始旅游合作开发,虽经几度尝试,但均未取得较快发展。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纯粹商业性的合作,存在着政府与合作伙伴在价值取向、利益取向、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分歧。因此,建议采取委托式合作开发,即县委、县政府把齐云山的开发委托给具有合作开发建设齐云山的文化品牌理念、发展责任意识和综合实力的合作伙伴,而县委、县政府在开发主导上,不存在直接的商业利益。

二、关于谋划和实施“齐云山中国道文化展示园区”

齐云山的文化核心是道文化,但是,齐云山的“道”却一直处于“看不到、闻不着、听不见、记不住、悟不了、带不走”的尴尬状况。“道”不活则山不活,“道”不兴则山不兴。仅仅是依附宫观、菩萨、香火而存在的,只能是世俗性、人间性、多样性的宗教,而不能形成历史性、地域性、本源性的宗教文化。齐云山的发展,离不开道教的发展,更离不开道文化的发展,因为齐云山的发展终端是旅游,而旅游的灵魂就是文化。因此,齐云山道文化建设必须成为当前重点考虑的问题。

1、划定“齐云山中国道文化展示园区”范围:东至环居、南至渔渭公路、西至东亭、北至皖赣铁路(含月华街、楼上楼、云岩湖),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2、建立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围绕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

建议设立齐云山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每年财政至少安排100万元,为齐云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财政性贷款担保,提供财税补贴和房屋补贴;建议成立组织齐云山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按照财政以奖代补一部分、民间筹集一部分、吸收县外投资一部分的方式,重点扶持齐云山文化产业发展。

3、高水准、高起点的策划和规划。着力把提高道文化品位贯穿到齐云山“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及旅游发展全过程,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道文化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邀请国内实力最强大的专业策划团队,对“齐云山中国道文化展示园区”进行谋篇布局,在此基础上,邀请知名院校的设计院进行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初步形成以月华街为核心的道家文化区、以楼上楼为核心的探险体验区、以云岩湖为核心的休闲养生区、以镇区横江南岸西部为核心的田园观光区、以镇区横江南岸东部为核心的徽文化展示区、以镇区横江北岸为核心的福文化区六大重点建设区域。

三、对齐云山六大重点建设区域项目规划的思考

齐云山管委会要加大与旅游部门合作,组织和指导有关单位对齐道文化、齐云民俗文化进行产业项目编制,积极开展旅游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地资金和先进的舞美编排艺术、管理经验,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合作,真正形成文化生产力,产生文化经济效益。重点引进影视、演出、会展、康体、娱乐、餐饮等多元文化旅游业态。

1、以月华街为核心的道家文化区:重点以文物博览、旅游观光、道文化交流为主,加强摩崖石刻、碑刻的保护,修复玄天太素宫、洞天福地等重点宫观,修复张三丰衣冠冢,提升道教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开辟齐云论坛,组织四大道教名山之间的互访、互动活动等。

2、以楼上楼为核心的探险体验区:开发徒步登山旅游项目,建立场地拓展和高空训练基地。

3、以云岩湖为核心的休闲养生区:利用自然、特色山水景观,引入知名品牌企业,重点打造精品会所、旅游地产等业态。

4、以镇区横江南岸西部为核心的田园观光区:利用不同节令植物现象,重点开发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引进农家酒屋等休闲、餐饮业态。

5、以镇区横江南岸东部为核心的徽文化展示区: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和旅游文化、非遗文化大市场建设,引进影视、动漫等高新文化业态,打造齐云欢乐谷。

6、以镇区横江北岸为核心的福文化区:结合休宁状元文化和道教文化,建立老子文化公园和祈福主题公园,加快云山意、养生之都等项目建设,形成山下现代旅游服务集中区。

篇三:齐云山

齐云山

各位朋友们:

迎着清晨这一屡灿烂的阳光,沐浴着这清凉晨风,我们今天的齐云山之旅就要在这里拉开序幕了。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参加安徽旅行社的齐云山之旅。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及我个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我是您此行的导游,我叫左国珍,大家叫我小左就可以了。这位是司机李师傅。在接下来的行程里,就由李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会将您的行程安排好,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心就是把“放心”交给刘师傅,他的车技相当娴熟,大家坐他的车尽可放心;另一颗心就是把“开心”交给我好了.

虽然我们的车厢不大,但是却容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既然我们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里,那可真是缘分啊!那么就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将这个美好的缘分进行到底。在这次旅行中,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尽管向我们提出来,有我和李师傅的前线服务,加上旅行社的后方支援,定会让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走时顺心.当然,要做到这些肯定是离不开大家的多多支持和配合的.所以在这里还希望大家能多多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在这里我先谢过大家了! 请大家保持好我们车内的卫生,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我们现在是在通往齐云山的途中,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齐云山的基本概况。齐云山又称白岳,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所以名齐云。 它是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距休宁县城约15公里。齐云山景区面积有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五大景区。他赢得了很多的荣誉,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于一身,又是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湖光山色于一体的山岳风景区,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辉。

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虽说齐云山大部分山峰高度多在580米上下,但因为山呢几乎是平地而起的,所以看上去也会有巍峨壮观的感觉。

朋友们,一路上我虽然跟大家说了不少,但说的还是极其简略的。不过我已从大家的神情中看出了你们对齐云的兴趣。现在齐云山就要到了,大家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让我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切实地感受它的“天下无双之处”吧。另外我还提醒大家在景区游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不乱扔垃圾。预祝大家的游程广有收获。

朋友们,登山前先跟大家说说上山的路径。我们现在齐云山东侧,我们现在在的这座桥叫做登峰桥, 过完这座桥,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走完号称“九里十三亭”的登山步道,过“望仙亭”进入主景区;

登峰桥现在已有400年的历史了,有种说法是:登峰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现在我想大家都可以活到九十九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梦真桥头,请大家稍停下脚步回看望仙台下,那是经历千百万年风动侵蚀的千尺红崖,大家往黑中显红的地方看,是否瞧出了一些奥妙?对了,这是个倒写的“福”字,笔意十足,气韵生动。字与桥相合就是“抬头见福,梦想成真”。据说识得这个字的时候,也就是福到之日,看来大家真是福气不浅啊!大家再看这棵树,这颗树称为“榉树”,高有28米,近四百年的树龄。在齐云山香火鼎盛的几百年里,秀才赶考前都来祭拜此树,以求中举。休宁

能成为状元县说不定与此树有一定的关系哦。

朋友们,这里是“洞天福地祠”的遗址,背后是丹崖环绕的展诰峰,前面的流水为桃花涧。这里景象十分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来往的客人都喜欢触摸一下以求增寿.有兴趣的游客也可以试一试哦..

好了现在给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几可以在这里拍拍照,留个影,半个小时后我们将继续往前走。

前面这座碧瓦红墙的宫观就是“玄天太素宫” ,是齐云山道教的核心建筑。位居月华街的中心点的,按风水学说,大殿的地形像一把金交椅,鼓峰、紫霄峰、钟峰三峰相连呈“山”字形,左有青龙盘绕,右有白虎护卫;五道清泉汇于殿堂前,正应“五水到堂一水出”的大吉啊。

好了,咱们现在说说太素宫,宫殿原址本是天谷子余道元创立的佑圣真武祠,里面的玄帝像原说是百鸟衔泥而成。像成后屡屡显示灵异,从此香火极盛。到了明代连皇帝也听说齐云山的神仙灵,就命张天师在齐云作法求子,果然获应,不由龙心大悦,拨下银两兴建玄天太素宫。宫殿是坐南朝北,与玄天上帝“镇南天,拱北极,威镇万山”的圣嘱相符。太素宫是齐云山最大的宫观,也是齐云山道教活动中心。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今天参观齐云山后,了解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看到了我们的世界遗产丹霞地貌,大家有没有为祖国的山川和文化感到自豪呢?希望大家在这享受到了旅游的乐趣

虽然舍不得,但还是不得不说再见了,我相信大家以后有缘还会再相聚的,在这次旅游过程中,能和大家达成这种默契真的是很不容易,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我谢谢大家不但理解我而且还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小王也是来者不拒啊,也许我不是最好的导游,但是大家却是我遇见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过这难忘的几天这也是我导游生涯中最大的收获.

在离别之际小王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生活,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出来旅行一下。大家也别忘了,古老的中国有一个美丽的齐云山,有机会再到齐云山来..

2010/1/2左于安徽黄山


齐云山图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75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齐云山图片
相关文章
  • 齐云山图片

    齐云山游记齐云山游记黄山电大朱彬能(20071340080088)为何叫齐云山?附近的老百姓说,因这山高耸入云,因这山顶常年四季云雾缭绕,所以叫齐云山。而这齐云山也确实名不虚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