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亡羊补牢 正文

亡羊补牢

2016-12-15 06:28:4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亡羊补牢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夫家里养了十多只羊。白天,农夫赶着羊群到山上吃草;傍晚,农夫将羊儿赶回羊圈,清点对数后,他才安心去睡觉。

一天早上,下起大雨。雨水把羊圈冲坏了,羊圈上出了一个窟窿。农夫发现后没有立即动手修补羊圈,他想等那天有空时再补吧。

第二天早上,农户准备去放羊,刚走到羊圈,他发现羊圈上的窟窿更大了,羊也少了一只。他才突然意识到昨晚可能有狼进来把羊叼走了。农夫非常心痛自己丢失的羊,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羊。看到地上的血迹后,他才明白羊是被狼吃了。

好心邻居大伯知道后,忠告农夫应该赶快把羊圈上的洞修补好,否则,会有更多的羊被狼吃掉。

农夫接受邻居的建议,他立即找来一些木材,将羊圈的窟窿修补好,修补后的羊圈比以前更结实更坚固了。羊圈里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过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生活中出了差错,应设法及时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学习也是这样的,错了就改,那么,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错误也就不会再犯了。

广西柳州市景行小学0802班三年级:彭周洲

篇二:亡羊补牢教案

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寓言二则》。

3、理解题目。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 质疑,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你们通过预习,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情况。

①出示我会读,说说哪个字要注意读音。

kūlongdiāo quàn

窟 窿 叼 劝

②出示我会写,说说哪人字要注意写法。

寓言、两则、羊圈、窟窿、叼走、狼狗、 街坊、

后悔、劝告、亡羊补牢。(窟窿是个洞来的,所以是穴字头。)

3、再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2、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汇报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教学多音字:圈。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因果关系。)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4、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5、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6、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给这个句子加上“因为??所以??”再读一次。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学生回答后板书:想 已经丢 做 不修

7、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

8、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板书:结果又少

(1) 指名读第4节,评议。

(2) 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3)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4)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五、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板书:赶快堵 为什么要用“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板书:后悔 (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 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板书:再没丢

六、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板书:未为迟也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醒后??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七、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八、作业:

1、复述故事。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9、寓言两则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再没丢

篇三: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完整辩词

正方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古语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是指羊丢失了,修补羊圈还不算晚。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想办法解决,而晚不晚的标准就在于其能否对问题有所补救及促进主体的长远发展,包括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及主观世界的丰富与升华。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从方法论角度讲,在亡羊补牢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能促进人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自我认识与思考,“补牢”这一实践既防止了问题进一步恶化,维护了主体的既有利益,又带来了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温家宝总理曾极力赞扬郴州雪灾后的种种补救措施,并称,正是这些措施才使不可预估的天灾所带来的损害降到了最低。同时在应用中我们还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建立并完善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第二,从认识论上讲,亡羊补牢能促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在补牢的过程中,我们仔细思考,认真分析,深刻反省,究竟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才能弥补错误。丘吉尔曾说过:每一次对过错的弥补,都引导自己重新进行一次自我认识。无疑,亡羊补牢,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自我,为我们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从人生观来说,亡羊补牢带来的是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当损失已成定局,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残守缺,碌碌无为,而是主动行动,抓住一切可能的转机,挽回一切可以挽回的损失。只要希望尚存,就要努力地去争取,创造希望,用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审时度势,对症下药。这种积极有为的实践,无疑能促进我们更积极地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有消灾避祸心理,都不希望事故来阻碍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因而我们总尽可能地防范风险,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亡羊成为现实。我们岂能只扼腕叹息,无所作为。世事唯做而有所解,能力为行而有所提高。然亡羊补牢未晚,岂可投鼠忌器,因噎废食?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正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标准:能否对问题有所补救及促进主体的长远发展,包括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及主观世界的丰富与升华(着眼于现实与长远两方面都会有所得)

平台:双方都要承认“亡羊”是前提和现实,但要区分清楚是“亡羊”已晚,还是“亡羊补牢”已晚

观点:1、亡羊补牢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能促进人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保护现存利益,将损失降到最低)

2、亡羊补牢能促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反省与提高)

3、亡羊补牢带来的是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不抱残守缺,积极有所作为人生观) 反方: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标准:只要有所损失就是晚了,即使补救也是滞后行为

观点:1、亡羊本身就已经晚

2、与获得亡羊补牢所带来的经验相比,防患于未然更重要,更加高效

3、亡羊补牢有补不回来的时候,即使补得回来所付出的成本也会高于所得 反方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开宗明义,亡羊补牢是指羊丢失了才去修补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才想办法补救。我方判断此时的“补牢”为时已晚的标准在于它已经错过“补牢”的最佳时机。

首先,从客观事实来看,在亡羊之后的补牢不可能是补牢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羊的损失已经成为了定局。最佳时机应该是损失最小的时候,最有利于事物的良性发展的时候。就

如病毒入侵人体后繁衍发展的S曲线,在病毒增长率最大的K/2点之前加以遏制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一时机,不仅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并且效果也大打折扣。 其次,就逻辑角度而言,晚与早相对应。为时未晚等于为时尚早或为时恰好或两者之间。而在羊儿逝已矣的状态之下,补牢势在必行,绝非太早,也不是刚好。由此推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最后,在价值倡导方面,强调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 呼吁人们提高对可能的失误的敏感性与警惕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人们一直以来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心理安慰下,已经产生了太多的惰性:反正补牢未晚,凡事都可以补救,于是做起事来就不那么严谨认真了,有了失误或差错也得过且过。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发生之前就已有专家做出了预测,但由于有关当局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做出及时的应灾疏散工作,造成24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方主张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正是要强调把握最佳时机的重要性,避免侥幸心理带来的损失。

第二, 提高人们在遭受损失之后的危机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是既定的客观事实。正是因为已经错过最佳时机,“补牢”才更加迫在眉睫,补救的重要性才尤为突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观念所带来的危机感会敦促人们更加努力地补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许多透支生命工作的人,老来会尤其关注健康问题,很多程度上就是受意识到最佳时机已逝所产生的危机感驱使。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亡羊补牢》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69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亡羊补牢
相关文章
  •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的故事亡羊补牢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家里养了十多只羊。白天,农夫赶着羊群到山上吃草;傍晚,农夫将羊儿赶回羊圈,清点对数后,他才安心去睡觉。一天早上,下起大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