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化学研究类PPT模板,免费下载 正文

化学研究类PPT模板,免费下载

2016-12-08 07:32:1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化学研究》模板0709

中文题目

贺新年1, XXX2?, XXX1

(1. 河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 开封475004;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

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关键词: ; ; ; ;

中图分类号:(自查)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1011(2013)0?-0???-0?

English title

HE Xinnian1, XXX Xxxxxx2*, XXX Xxxxxx1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Henan,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 ; ; ;

(前言部分)

1 实验部分

1.1 ×××

1.1.1 ×××

2 结果与讨论

收稿日期:2013–月–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为xxxx. *通讯联系人, E-mail:xxx@xxxx, Tel: .

1

2.1 ×××

2.1.1 ×××

表1 中文标题

Table 1 English tilte

3 结论

θ /℃ t1 /min t2 /min t3 /min t4 /min t5 /min t6 /min 300 40 44 50 45 42 48 310 30 33 37 35 31 34 320 20 20 25 20 20 27 330 10 12 15 15 10 14

图1 半胱氨酸稳定的CdSe量子点(a)和柠檬酸三钠稳定的CdSe量子点(b)的荧光光谱 Fig.1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L-cysteine-capped CdSe QDs (a) and citrate-capped CdSe QDs (b)

图2 ZrNCP 的透射(TEM)电镜(a)和扫描(SEM)电镜(b)照片 Fig.2 TEM (a) and SEM (b) images of ZrNCP 2

致谢: 本文作者感谢

参考文献:

? 科技期刊 [1] LIN Liqin, WU Weiwei, HUANG Jiale, et al. Catalytic gold NPs immobilized on yeast: From biosorption to

bioreduction [J]. Chem Eng J, 2013, 225: 857-864.

[2] SNEHA K, SATHISHKUMAR M, MAO J, et al.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mediated crystallization of silver

ions through sorption and reduction processes [J]. Chem Eng J, 2010, 162(3): 989-996.

[3] 张予东, 柴云, 张普玉. N,N′-二苯胺基己二酰胺β-晶型成核剂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J]. 化学研究, 2013, 24(3):

264–268.

? 图书

[1]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 [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2] 刘宗昌, 任慧平, 宋义全, 等. 金属固态相变教程[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 ? 专利

[1] 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 [P/OL]. 2002-05-25 [2002-05-28].

http://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5&f=G&l=50&col=AND&d=PG01&s1=IBM.AS.&0S=AN/IBM&RS=AN/IBM.

[2]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中国, 88105607.3[P]. 1989–07–26.

? 标准

[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 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 会议录、论文集

[1] ROSENT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 [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

[2]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 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讨

论文集.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468-471.

? 学位论文

[1]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 30-35.

[2]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1998: 46-54.

3

篇二:模板 , 化学

主备 教师 : 科组长审核: 年级组审核: 学案小主人: 班级: 组次:

大胆、大声、大方,今天我是课堂精英;自尊、自信、自强,明天我是社会栋梁。

3

大胆、大声、大方,今天我是课堂精英;自尊、自信、自强,明天我是社会栋梁。

4

篇三:模板

绝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周考试题(卷)

化学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在一密闭容器中,a 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k,则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如图所示R%是R的体积

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

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 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

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

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

的转化率减小

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3.(2009·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 ΔH=Q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物理(必修1)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5.(2009·全国理综Ⅰ,1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 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6.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2C(g) 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的百分含量增加

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 8.已知反应mX(g)+nY(g) qZ(g) 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cq?Z?

c?X?·c?Y?

增大

B.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C.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n

m倍

9.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物理(必修1)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10.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11.(2010·重庆理综,10)COCl2(g)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化学(必修1)试卷 (第 3 页 共 4 页)

12、(上海卷)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6分)

13.(14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

(1)有人认为:该研究可以提高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填“是”或“否”)。理由是。

(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某温度时,K=0.4。 ①若出现下列状态,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以达到平衡状态(在后面空白处填“向左进行”、“向右进行”或“已达平衡状态”)?

(A)c(N2)=c(H2)=1mol/L,c(NH3)=0.5mol/L,。

(B)c(N2)=0.3mol/L,c(H2)=0.1mol/L,c(NH3)=0.03mol/L,。 ②若该反应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K为0.2,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14.(16分)(2008·上海,25)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热反应。(2)下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用O

2

表示从

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化学(必修1)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绝密★启用前

物理(必修1)试卷

(第 3 页 共 4 页) 物理(必修1)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化学研究类PPT模板,免费下载》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7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化学研究类PPT模板,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 化学研究类PPT模板,免费下载

    《化学研究》模板0709中文题目贺新年1,XXX2?,XXX1(1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关键...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