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 正文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

2016-12-08 07:25: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

第二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我国气象部门预报,在今后几年的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将会经常出现。下列气体中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 D.氮气

2.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

右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回收后集中处理

B.该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4.下列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D.大理石遇醋酸有气泡产生

5.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自然界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

A.都能灭火 B.都能供给呼吸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都是无毒、无味的

6.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用加碘盐代替普通食盐B.回收并利用废旧塑料

C.“三峡工程”用水力发电替代火力发电D.“西气东输”可以解决华东地区燃煤之弊

7.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l/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8.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在氧气集气瓶中点燃硫磺

C.电解水 D.蒸发氯化钠溶液

9.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0.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少量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

A.红磷B.氧化镁 C.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

11.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措施的是( )

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附近应严禁烟火D.发现煤气管道泄漏用打火机检查泄漏点

1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此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B.过滤C.吸附 D.消毒

1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点燃木炭B.点燃铁丝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1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15.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D.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6.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B.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C.图书馆存放的图书、资料等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浇灭

D.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灭

17.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C D

18.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C.大气污染 D.农药、化肥的污染

1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矿泉水是纯净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蒸气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能溶解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

20.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

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三、填空题

21.小睿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准备用连线的方式对下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请你帮他将A组中的物质序号填子B组中各项有关内容前的括号中。

A组 B组

(a)二氧化硫( )白色固体 (b)氧气 (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 (c)稀有气体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d)氧化镁( )光合作用的原料

(e) 高锰酸钾 (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f)氮气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g)二氧化碳( )用做保护气

22.请用厨房中的物品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

(1)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答: 。

(2)区分食盐和碱面(即纯碱)

答: 。

2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

四、实验题

24.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 ;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管口不能; 熄灭火酒精灯应用 。

2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填代号,下同)

(2)制取并收集少量的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3)为了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E,F装置。你认为可行的是装置。另一装置不合理的原因是 。

篇二: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4.下列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D.大理石遇醋酸有气泡产生

5.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自然界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 A.都能灭火

B.都能供给呼吸

C.都是无毒、无味的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9.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2.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点燃木炭B.点燃铁丝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14.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C D

15.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三、填空题

16.小睿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准备用连线的方式对下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请你帮他将A组中的物质序号填子B组中各项有关内容前的括号中。

A组 B组 (a)二氧化硫( )白色固体

(b)氧气 (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 (c)稀有气体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d)氧化镁( )光合作用的原料

(e) 高锰酸钾 (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f)氮气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g)二氧化碳( )用做保护气 17.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

四、实验题

18.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 ;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管口不能; 熄灭火酒精灯应用 。 1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填代号,下同) (2)制取并收集少量的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3)为了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E,F装置。你认为可行的是装置。另一装置不合理的原因是 。

20.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

(2)该方案合理的理由是 。

21.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2.如右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用玻璃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

烛 ; 原因是 ; 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 原因是 。

23.如图6-30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图6-30

参考答案:

21. d c e g b a f

22.(1)取样,加热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没有的是蒸馏水(或口尝等) (2)取样,加白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碱面,没有的是食盐 23.变浑浊,向左移动

24.向着手掌心, 向上,灯帽盖灭

25.(1)A、C或D(2)B、C (3)E长颈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 26.化学0。036% 人密集的地方,空气流动差的地方,二氧化碳浓度高 通风换气

27.(1)B同学 (2)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气体作用的结果,而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的作用的结果

篇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

第二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我国气象部门预报,在今后几年的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将会经常出现。下列气体中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 D.氮气

2.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

右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回收后集中处理

B.该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4.下列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D.大理石遇醋酸有气泡产生

5.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自然界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

A.都能灭火 B.都能供给呼吸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都是无毒、无味的

6.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用加碘盐代替普通食盐B.回收并利用废旧塑料

C.“三峡工程”用水力发电替代火力发电D

.“西气东输”可以解决华东地区燃煤之

7.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l/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8.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在氧气集气瓶中点燃硫磺

C.电解水 D.蒸发氯化钠溶液

9.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0.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少量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

A.红磷B.氧化镁 C.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

11.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措施的是( )

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附近应严禁烟火D.发现煤气管道泄漏用打火机检查泄漏点

1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此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B.过滤C.吸附 D.消毒

1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点燃木炭B.点燃铁丝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1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15.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D.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6.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B.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C.图书馆存放的图书、资料等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浇灭

D.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灭

17.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C D

18.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C.大气污染 D.农药、化肥的污染

1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矿泉水是纯净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蒸气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能溶解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

20.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三、填空题

21.小睿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准备用连线的方式对下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请你帮他将A组中的物质序号填子B组中各项有关内容前的括号中。

A组 B组

(a)二氧化硫( )白色固体 (b)氧气 (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 (c)稀有气体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d)氧化镁( )光合作用的原料

(e) 高锰酸钾 (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f)氮气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g)二氧化碳( )用做保护气

22.请用厨房中的物品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

(1)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答: 。

(2)区分食盐和碱面(即纯碱)

答: 。

2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

四、实验题

24.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 ;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管口不能; 熄灭火酒精灯应用 。

2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填代号,下同)

(2)制取并收集少量的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3)为了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E,F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5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