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课剪纸
第一课剪纸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用具:
教师:范画、红宣纸、剪刀、等。
学生: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
二、 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 喜上眉(梅)梢 蝙蝠(福) 鸡(大吉大利)
寓意:石榴 ( 多子多福) 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 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 (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五、展示与评价
1 、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 2 、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 并发布金点子。 3 、教师简评。
第二课折纸花
教学目标:
1、掌握折花的基本步骤。
2、能运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制作纸花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完善。 教学工具:
教师:彩色纸、卡纸、纸折百合、玫瑰花、范画
学生:彩色纸、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漂亮的花,你们都见过什么花?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三中常见的花(玫瑰花、太阳花、百合)每出示一种花,请学生回答,然后揭示正确答案并对学生提出表扬。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花,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花呢?”学生:“想!”
师:“今天那我们就来学习折纸花。”(板书课题——折纸花)
二、分析与尝试
1、学生:……
2、学生自己动手来折(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
师:“同学们都看明白了吗?”(学生答)
师:“恩,现在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同学们们自己动手来折一折。时间一到老师说,停!你们都得停止制作。”
学生拿出彩色纸,根据刚才自己所看到的方法进行折叠。老师在学生
3、周围巡视,看看学生自己制作的情况。
4、作品展示、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学生:……
教师将几名学生作品与老师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小结:有个别小朋友很聪明,看了一遍就做对了,老师提出表扬,下课后到老师这里领取小奖品,还有大多数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出错的关键主要是在制作某一个小环节时,使用的方法不对。
5、教师演示
师:“现在请大家再跟着老师来做一遍……”
教师每做完一步,学生跟着做,当在制作过程易犯错的地方要及时提出。例如:在制作前,先规定纸张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每做一步时,要说明所折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在下面制作中出错)。
师:“最后我们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就做好了。”
三、感受与体验
1)在黑板上出示课前准备的范画(引导学生装饰花可以采用什
么方法)
师:“在这副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好多花、蝴蝶、2个小朋友……”
师:“那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朵花变的更漂亮的?”
学生:“老师给它画了小草、老师给它剪了叶子……”
学生:“老师给它画了小草、老师给它剪了叶子……”
老师:“恩,小朋友回答的真棒,等会下课到老师这里来领小奖品。老师采用了剪、贴、画的方法让花儿变漂亮的。”
2)师:“同学们,你们想采用什么方法呢?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讨论的群体中。
师:“停!现在老师请同学说一说你们打算使用什么方法制作。” 学生:给他添加叶子、给它涂颜色……(学生想法很多)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丰富,老师还建议你们可以考虑颜色的搭配,
3)学生开始制作,老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四、想象与创作
老师选出几幅特别的作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都制作了许多美丽的花,你们都表现的很棒。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回到家,可以利用废报纸或旧日历纸做些花,把它们放进花瓶,这样既装饰了我们的家,又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篇二:《有趣的剪纸》教案
《有趣的剪纸》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
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
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剪纸的学习来了解轴对称图形。
2、发扬中华文化,一起学习剪纸。
教学难点
通过剪纸来感受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
课件、尺子、活动角、图钉,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观看介绍我国民间剪纸的录象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 今天我们大家不仅能欣赏到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还能学会这门技能,请大家看录象。
2、欣赏对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观察教材上剪纸的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幅剪纸请大家也来欣赏欣赏,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剪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说出:每一幅图都是对称的(还可能具体说出来怎样对称),图片的摆放也是对称的。
你们行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剪出漂亮的图案来?
二、学习剪纸。
1、学习折纸的方法。
完成教材42页中间内容。
折纸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两种折纸的方法,引导学生看明白后说出并演示,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折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可以一次对折,还可以几次对折,根据你想创作的作品需要选择对折方法。
2、学习剪纸方法,让学生观察剪纸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再观察剪纸方法2和步骤来剪一棵小树出来。
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操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的设计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一剪,实际操作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三、实践操作、动手剪纸完成折一折剪一剪。
通过剪纸作品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剪纸的文化传统以及剪纸的由来以及各种精美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剪纸艺术的美。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掌握和理解知识,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剪纸艺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堂练习。
把“做一做”的1~3题做一做。
五、回顾与体会。
说一说,今天学了《有趣的剪纸》你有什么收获?是不是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了?
篇三:校本教程:剪纸
宝 鸡 铁 三 小 校 本 教 材
陕西民间艺术-------
前言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美术活动。小学生学习剪纸,通过折叠、绘图和使用剪刀,培养艺术爱好,练得心灵手巧、好处多多。我校的剪纸小组从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剪纸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今后我校实际,以校本资源和学生发展为依据,编写本教材,仅供我校一至六年级剪纸小组活动参考使用,剪纸的图样从最简单的开始,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剪纸技术。
本教材共计安排16个课时。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对纸张大小、颜色按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决定。
目 录
前言 一、剪五星 二、剪小树 三、剪双喜字 四、剪蝴蝶 五、剪喇叭花 六、连续剪纸 七、连续剪纸 八、3折剪纸 九、3折剪纸 十、4折剪纸 十一、4折剪纸 十二、5折剪纸 十三、5折剪纸 十四、6折剪纸 十五、6折剪纸
十六、自创剪纸练习
一、剪五角星
五角星的剪法主要是折叠,折叠时将纸带色的一面朝里,并注意一定把纸边对齐,这样剪出的五角星的五个角才能一样大小。
1. 折叠方法:
取正方形纸一张,作对角折(如图1)在折边的中点,留五分之一角后斜折一下(如图2、图3)下部分再作等角折(如图4)接着将留下的五分之一角折叠上
2. 剪法:
①从下向斜剪(如图6) ②展开即成(如图7)
3. 剪刀的使用方法:
把右手的大拇指和其余的四指分别握在剪刀的两个柄环处,运用手指张合的力量,使剪刀的刀口开闭来剪纸。
图6
图7
4. 练习:用废旧的作业本练习折叠和剪法。 5. 作业:①用红色纸剪一个五角星贴在作业本上。
②自制一面小红旗。
二、剪小树
剪小树,在纸的折叠上比较简单,但在剪时一定注意它的图案的比例。 1. 折叠方法:
取长方形纸一张(如图1)对折(如图2)折好后用铅
《小树剪纸》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95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