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应用舆论学 正文

应用舆论学

2016-11-07 10:35:4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舆论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

第一节:舆论传播的源头

1.研究对象:变动的整体意识,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语言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

2.研究目的和任务:探讨舆论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从而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和法则来改造社会。

3.舆论学是研究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见如何让制约人类生活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

1.民本主义舆论观

源于西周,在春秋时期得到实践和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由如家学派完成。 理论基础:周公的“以德论天”,儒家的“借天为说”。

2.轻言主义舆论观

以法家学派为代表,商鞅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理论基础:法家学派,韩非“因道全法”-----“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第二章:舆论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

第一节: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

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

1.个体的“责任伦理”

2.个体的“信念伦理”

二.公共领域的前提与保证

1.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证

2.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和调节;对公共权力的制衡机制---宪政

第二节:关于舆论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解析

一.关于社会目标的设定

1.社会公共管理决策过程:社会目标---公共管理决策---社会效果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与保障---爱与归属---自我尊重与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

3.社会目标设定的维度:理性与非理性;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社会目标的选择空间:理性--合理,理性---不合理,非理性---合理,非理性---不合理。

二.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

1.专业水平,科学意识:决策过程的程序性和阶段性,决策机构的规范化。

2.利益平衡,轻重缓急:政治,社会经济。

三.舆论作用发挥

1.舆论反馈社会效果的目的与作用

2.前提与保证: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政治透明;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保证是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适度性。

3.反馈社会效果的规范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反馈。

第三章:舆论的三要素

第一节:“舆论”之词解与相关定义

1.舆论的定义: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

问题的共同意见(喻国明)。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孟小平)。

2.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信念:这里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之前,头脑里已经存在的关于现实世界的图像、信条、价值观。 态度: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较为表层的结构,表现为“刺激---反应”之间的中介。

3.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是辨别,起点在于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需要达到总体的约三分之一。

4.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二.什么不是舆论

1.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与舆论

2.舆论不等同与意识形态

3.公共不等同与舆论

4.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

5.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第四章:舆论的形成与状态标示

第一节:舆论的形成模式

一.不同学科视角的研究成果

1.个体---群体意见的形成:微观个体意见的形成,个体意见向群体意见的转化(沉默的螺旋),宏观群体意见的形成(舆论波)。

2.有关舆论形成的三个流派

结构流派,法则流派,程序流派。

3.舆论形成的规律

心理整合---心理活动规律:同化对照律,平衡一致律,劝导说服律,压力从众律。 舆论形成的结构性与有序性:结构型--“漏斗”模型,有序性--“贝纳特花样”。

第二节:舆论形成的六个阶段

第三节: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

1.舆论强度

判断舆论的影响力,不仅有数量做基础,还要考虑该舆论的诉求是否鲜明、集中、强劲有力。舆论的强度,也是一个反映舆论状态的重要指标,它更大程度反映了这种意见质量如何,反映了社会意见影响决策的冲击质量。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都期望代表利益、声音的舆论能有效地影响公共管理决策。 代表民意,行使某种政治权利:要善于分析利益格局;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诉求,从而能够联合利益相关的同盟军,壮大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力量;要知道如何实践自己的政治艺术。

2.舆论的稳定性

舆论既提供社会管理目标,又提供反馈效果,舆论是社会管理决策的风向标,所以舆论本身一定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只有达到相对成熟阶段的舆论,才有更多系统的整合性,同时也会有深层的社会价值取向,依次作出决策才更有富有建设性。

对于社会公共管理而言,做决策是要注意:一.舆论分布状况,即不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二.持有某一种意见的强度到底多大;三.这种意见本身是否稳定。

第五章:舆论的引导与调控

第一节:舆论调控的理论前提与历史经验

一.舆论调控的理论前提

1.舆论调控的必要性

理性地面对社会,有助于社会问题建设性的解决,而舆论非理性成分的扩大不仅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容易使非理性的意见累积为一触即发的社会行为,甚至恶性事件。 舆论调控的必要性源于舆论自身的无机---有机性的对立。舆论作为公众意见,体现了个体意见与社会群体意见的关系,体现着特殊和普遍之间的关系。

2.舆论调控的可能性

一是由舆论的表层性决定的。一方面指舆论的公开性,另一方面,舆论意见局域社会心理的最表层。

二是由传媒营造的“虚拟世界”决定的。

二.前传媒时代---隐形的舆论控制

三.传媒时代---显性的舆论控制

第二节:舆论调控的策略与方法

一.新情况与新主张

二.关于意见信息的引导

三.关于对象和问题的控制

第六章:网络舆论

第一节:网络舆论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一.与网络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

1.舆论与舆情

舆情: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和民众中蕴含的知识和智力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管社会态度。

2.网络舆论与舆论

网络舆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领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3.显舆论与潜舆论

显舆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相当数量的公众,以各种公开的形式表达的对舆论客体的态度。 潜舆论:一:没有公开表达出来的信念;知觉到而又不易确切捕捉到的公众情绪

二:潜在舆论是意见的萌芽或潜伏形式,情绪是这种舆论的唯一的外部形态。

二.当前网络舆论的特征

1.呈现围观结构,极具参与意识

2.话语结构多元,“去中心化”色彩明显

3.社会情绪强烈,反权威心理浓重

第二节: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

一.网络舆论形成的时间结构

1.网络舆论形成的六个阶段

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

2.时间结构特点

信息扩散期缩短;民意爆发期集中;议题存活期的有限与无限

二.网络舆论形成的空间结构

1.网络信息的传播结构:一般性网络信息的传播结构可概括为“花团锦簇的同心圆”。

所谓同心圆,是指在一般性网络信息的传播场域中,各传播主体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核心层:以主流综合论坛为主,如天涯、猫扑、微博,是整个传播场域的核心。 信息桥层:主要是传统大众媒体,承载着从信息源层向核心层“搬运”信息的职能。 信息源层:主要是地方或专业类的论坛,是整个网络信息流动的源头。

2.空间结构特点

网络舆论形成机制在空间上的特点是存在草根和主流两大舆论场。

一般来说,媒体议程能够影响网民议程,但有时,网民议程相对于媒体议程,则会发生某种反叛和逆转。

各传播主体存在量级差别和角色差异。

从角色上看,综合网络论坛既是信息的流入方,也是信息的流出方。

网络“搬运工”推动信息的流动和主流化。

第三节: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与调控

一.网络舆论热点的特征

1.网络舆论热点的宏观特征:场域特征,主题特征(集中在社会与法的领域,负面信息多),时空特征

2.网络舆论热点的微观特征

热点事件和人物(议题敏感性,议题联动性,议题的群体意识倾向)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二.网络舆论引导与调控面临的转型

1.调控目标的转型

2.调控策略的转型,建立良好的预警系统,做好舆论调控的预警前移与预警后移

3.调控方法的转型,关键在于把传统的对信息的控制转变成对时间的解释权的控制

三.网络舆论调控的策略和方法

1.网络舆论调控的策略

全面:信息对称;互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问题决策;体验:注重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2.网络舆论调控的方法

第一时间反应;要跟引导对象形成利益交集;要有合适的叙事逻辑(要优化信息的结构,要有创意地提供信息)

第七章:关于舆论测量

第一节.测量的定义

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之上,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

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按照被测对象的不同属性,以某种数字化系统来表示的一个操作结果。由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工具、测量的结果构成。

一.测量的客体

1.测量的客体,就是事物的属性,是对人或事物的社会属性或自然属性的一种区分。

2.测量客体,即事物的属性、特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价值及可利用程度。

二.测量的工具

1.测量的工具,就是某种规则程序,具体来说,是指反映社会事实的由各种指标组成的问卷、量表和观察表。

2.选择的测量工具必须能正确地代表所要反映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与测量工具之间关系越

是一致,所得的结果越符合期望。

三.测量的结果

1.用数字表达式来表达一个测量结果,从测量学的角度来说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测量水平

测量水平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

一.定类测量

是根据定类尺度将事物进行不同属性的分类,它是测量水平中最低的一种,是关于测量的基础性水平的区分。分为标记和类别。

标记:是可识别的符号,可以是数字或字母。

类别:是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

二.定序测量

在一个变量有一定区分度的基础上,将它们等级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和程度的高低排列出来,从而让人们知道在某个属性方面哪个更多,哪个更少。

三.定距测量

就是为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差异打造一个标准单位,它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距程度的测量方法。(原始原点,智商测试)

四.定比测量

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之间比例、倍数的测量尺度,既有原始原点又有标准单位的一种测量水平。

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层次依次上升,趋向逐渐复杂,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节.舆论测量的原则

一.取高原则

当能够取比较高的测量水平进行某项测量时,就不要取相对较低的测量水平,即“就高不就低”。原因p130

二.适度原则

1.涉及相对敏感的问题时。如何把握:依据被调查者的承受能力;调查需要。

2.面对被访对象不同区分度、分辨度时。人的启蒙程度、开化程度不同,在心理分辨力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第八章:现代舆论测量的特点与功能

舆论测量又被称为“舆论调查”、“民意测验”或“民意调查”,民意测验是舆论调查的主要方式,分为传统舆论调查和现代舆论调查。

第一节.舆论测量的特点

一.调查目的的推断性

1.调查推断性的逻辑依据。舆论测量采用科学抽样来推断总体,其调查性质正是以部分的认识来推断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具有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归纳方法的特征。

2.关于舆论测量推断的误差

舆论测量可避免的推测误差;舆论测量允许的推断误差;专业意义上的舆论测量推断。

二.调查成本的经济性

所要调查的总体规模越大,使用抽样调查越经济合算。

三.调查操作的客观性

指在现代舆论调查过程中,整个操作程序、规范和要求越来越接近于客观。

一是,从抽样方法演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抽样方法的每一次改进都在一定程度上 缩小了调查者主观选择调查对象的自由程度。二是,对调查的必要掌握,尽可能避免调查中的

篇二:《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样卷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样卷

(一)名词解释(6个×5分=30分)

①、公众舆论;②、舆论标志/主导舆论/分支舆论/次舆论/微舆论;③、舆论指标/舆论的量度指标/舆论的强度指标;④、意见的“数”/ 意见的“质”;⑤、舆论强度;⑥、舆论监督;⑦、民意/众意/群体舆论;⑧、舆论波/舆论场/舆论领袖/公众总体;⑨、拟态环境/刻板成见;⑩、议程设置/局外人与局内人;⑾、公共领域/市民社会;⑿、沉默螺旋;⒀、舆论

参考答案:①、公众舆论是一种含有多层结构的表层意识,是由公众的各种意见和态度构成的集合体。根据舆论各部分分解值的大小,可以测算出公众舆论的倾向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地把握公众舆论环境。

②、舆论标志:舆论标志表明各种公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所达到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它揭示各类舆论的综合对比关系,是对舆论总体趋向的描述。

主导舆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有70%以上的人所坚持的共同意见。

分支舆论:是指同时存在的几种有相当数量的公众赞成的一致意见。

次舆论:是指在某些局部地区有多数人坚持但并不具有全局性的意见。

微舆论:是指小社会环境下的群体舆论,舆论主题只是很少一部分人。

③、舆论指标 :舆论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度指标,另一类是强度指标。

舆论的量度指标:舆论的量度指标,包括两个量的乘积,一个量是公众的数量,另一个量是公众的分布种类。

舆论的强度指标:调查对象在表达对某种行为的意见时,不同调查对象具有不同的强烈程度,用指数体系表示出来,叫做舆论的强度指标。

④、意见的“数”:意见出自个别人之口,它不是舆论,仅仅是个人意见而已,而只有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公开表达意见才构成舆论,因此,意见的“数”是舆论成立的基础。

意见的“质”:有时意见虽为很多人所持有,但又被人们所忽视,也不能称其为舆论,因为作为意见,其诉求的强度不足以引起社会管理者的关注、决策,因此,意见的“质”也是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

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数量、质量和状态的变化,分析舆论指标是把握舆论的基本方式。

⑤、舆论强度:舆论分布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化比例关系,从数量化的比例关系就能够判定舆论的影响力吗?判断舆论的影响力,不仅要有数量作基础,还要考虑舆论的诉求是否鲜明、是否集中、是否强劲有力,它也是反映舆论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舆论强度即舆论的影响力,具体指诉求的鲜明度、集中度以及对做出某种决策的冲击力度。

(6)“舆论监督”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是: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各种公共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共事务、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

(7)、民意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

众意统称公众舆论,是多种舆论的复合体,大体包括阶级舆论、阶层舆论、团体舆论; 群体舆论是局部环境中的小规模的群众意见。

⑧、

⑨、拟态环境:并非现实环境的“镜子”,而是传播媒介对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新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刻板成见: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影响力。

⑩、议程设置: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与真正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局外人与局内人:局外人指一般的民众, 局内人指介于公众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专家们。受众是被动的存在,而不是能动的群体。

⑾、公共领域 :在私人领域和政治权力之间,有一个区别于政治和市场的空间,人们可对权力机构的政策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评判,以维护公众利益。而为了使公共领域发挥职能,必须有公共媒体。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⑿、沉默螺旋:人总有防止出于孤立、寻求与周围关系和谐的社会天性。当人们公开发表意见时,如果感觉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议论;如果感觉处于劣势时,为防止可能的孤立而保持沉默。而一方的沉默螺旋就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

⒀、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合。它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温馨提示:要答出名词的核心意思。

(二)简答题(5个×6分=30分)

①、舆论强度在西方和中国决策操作规则中的体现各有哪些?

参考答案:西方:前提:20%的人热衷政治;80%的人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当5%的人拥有一种强烈而明确的意见时,应在决策中充分注意到他们的意见;当这个比例达到10%的时候,应在决策中兼容这种意见;当超过15%的时候,就必须在决策中纳入他们的意见。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是民意的代表。要善于分析利益格局。在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当中,自己所代表的社会人群的诉求是什么?跟其他的诉求有哪些异同?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诉求,从而联合利益相关的同盟军,壮大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力量,去应对跟自己利益有严格冲突的对立集团。要知道如何实践自己的政治艺术。如何竞争,如何妥协,如何争取最广泛的同情等等。

②、舆论的稳定性及把握舆论状态的三类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舆论的稳定性:对于公共管理而言,舆论就需要一种定力。在公共管理中,既要听取民意,充分的考察民意,吸收民意当中好的、有效的东西,但同时又要避免反馈过度。 传媒对舆论稳定性的影响:如果传媒不能正确地反映舆论,从而使舆论呈现不稳定的假象,会对国家决策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举例:SARS期间传媒对舆论的反映。

指标:对于社会公共管理而言,做决策时需要注意这三方面的指标:一是舆论分布状况,即不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二是持有某一种意见的强度到底多大;三是这种意见本身是否稳定。

③、政治议程如何影响媒介议程?or 政府如何控制媒介?

参考答案:1.利用媒介之间对信息源依赖的激烈竞争来控制信息的发布2.对媒介设置的议题的属性进行更改3.直接对大众媒介实施实实在在的政治压力

④、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2.存在“时滞问题”,即传统媒介对公众的影响从发生到产生效果中间需要经历一段时间。3.持有“把关人”的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 的机构 。

⑤、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的新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变化。1.受众成为发起议程设置的主体。(因为受众拥有自由、主动传播信息的条件。)举例:“甘德怀事件”。2.受众成为把握网络议程发展方向的主体。(因为受众的反馈开始具备了即时性)举例:“中美空军对撞事件”。3.受众通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形成议题,来确立自己在形成议题方面的主人地位,举例:“孙志刚事件”;“赵薇服装风波”(二)议程设置具备共时性和历时性。网络可以在一天甚至更短时间内使某个议题的消息急剧增加,而且受众对该议题的关注,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改变。举例:深圳网文事件。(三)颠覆了传统议程设置三个过程,主要是网络言论的出现,“把关人”角色弱化甚至缺失,受众在网络上设置的议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1.从整体上看,议题多表现出更多的私人倾向,忽视了议题的社会性、公共性。2.容易造成议题的失真。

3.容易形成网络暴力行为。4.容易造成舆论引导的困难。

⑥、如何对谣言进行理性分析?如何辟谣?

参考答案:1.分析来源:一个可信的来源传递的谣言,比一个不可信的来源传递的谣言,可信度高。可信的消息来源有三种:A.权威人士:专业人士、群体管理者;B.权威机构:专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C.舆论领袖。2.分析意义: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客观的事实存在和相反的意见,来分析信息到底包含多少真实成分。3,分析效应:分析谣言的传播是否会对社会、群体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1.对于攻击性谣言:关键是清算消息来源——让消息来源自动暴露出本质。2.对于牢骚性谣言:关键是培养公众理性——引导谣言从情绪化的舆论转化为对社会进步有益的舆论力量。3.对于误解性谣言:关键是公布事实真相——以准确的讯息对模糊的讯息。

⑦、什么是舆论?舆论的三要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舆人之论”、“庶人之议”。“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尚书·洪范》。“国人之议、国人之谤”。public opinion公众的意见。

舆论的三要素: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问题;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

温馨提示:要抓住题干,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以阐述。

(三)论述题(1个×15分=15分)

①、什么是舆论分布?它有哪三种形式?各有何决策意义?其对策各有哪些?

参考答案:舆论分布:指面对一个公共问题,各种意见、偏好、需求、评价所拥有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

形式:1.J形分布:指在某一共同问题上,大多数人是持有某种一致的意见、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只占较小的一部分。

Y,表示人数多少。

X,表示舆论正向态度。

该舆论分布的决策意义:该分布图表明,在意见的磨合、互动和自我整合的过程中,有一种意见已经化解了很多不同的小意见,或者说是通过求大同存小异,已经形成了一组比较强势的舆论,并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舆论的这种分布对公共管理者而言,是最方便、最理想的一种意见分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较容易做出顺应民意的决策。

举例:“孙志刚事件”

孙志刚之死激起公愤,很快,旧制度被废止,新制度随即推出——2003年6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同年8月1日,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这无疑是顺应民意的决策。

对策:如果决策与公众的多数人意见相反,不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恐怕事态的发展也会容易使社会的管理决策陷入比较尴尬、被动的局面。

2.双众数分布:指持有肯定意见和持有否定意见的人的比例都差不多,两方意见都拥有相当多的人群,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而持中立意见态度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它也是舆论分布当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状况。

该舆论分布的决策意义:舆论呈双众数分布,意味着无论社会公共管理决策是偏向于肯定意见、态度,还是偏向于否定意见、态度,只要作出有某种明确方向性的、价值趋向性的决策的话,就会立即得罪另外一方。也就是说,当社会的意见呈现出旗鼓相当的对立状态时,而且他们所拥有的人数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时候,对于社会公共管理者而言,如何进行决策,就是一件比较费脑筋的事情。

对策:A.延迟、拖延决策:

这是为了给出一定的时间,让舆论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成熟发展,逐渐地偏向某一个方面。当这样一个趋势比较明晰的时候,再做出决策,这样就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同。

B.模糊决策:

对立状态很难通过时间推移来改变,但又刻不容缓需要做出决策,只能采取模糊决策的方式。即决策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要隐藏在一个可兼容的决策的话语表达方式之下,以便于这种决策在形式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或者至少不会以一种激烈的、对抗的形式出现。

⒊正态分布:在某一舆论问题上,持肯定意见态度的人和持否定意见态度的人都占少数,而持中立意见态度的人确实占多数。这种正态的舆论分布,也叫中形曲线。

篇三:中传舆论学各细分专业中应用舆论学方向方向招生人数有多少

中传舆论学各细分专业中应用舆论学

方向方向招生人数有多少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舆论学考研难度,中传舆论学硕士就业,中传舆论学考研辅导,中传舆论学考研参考书,中传舆论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舆论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中传舆论学考研各细分专业介绍

舆论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学制:3年。其专业方向以及2015年各方向招生人数如下:

舆论学基础方向(15年招3人);

应用舆论学方向(15年招3人);

舆论调查方向(15年招1人)。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一、中传舆论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中传舆论学专业招生人数为7人,其中包含保送生2人,招生量比较少,从这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考题本身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舆论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舆论学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舆论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舆论学专业就业怎么样?

中传舆论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舆论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舆论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高等院校、社情民意研究机构、党政部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媒体机构、国家新闻宣传部门等。

三、中传舆论学考研各细分专业介绍

舆论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学制:3年。其专业方向以及2015年各方向招生人数如下:

舆论学基础方向(15年招3人);

应用舆论学方向(15年招3人);

舆论调查方向(15年招1人)。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四、中传舆论学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舆论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中传舆论学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中传舆论学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中传舆论学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舆论学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中传舆论学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舆论学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舆论学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中传18人,2015年考入中传达到30人。凯程有系统的《舆论学硕士讲义》《舆论学硕士题库》《舆论学专业基础红宝书》,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中传舆论学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中传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五、中传舆论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传舆论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舆论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2新闻传播史论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石磊:《新媒体概论》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新闻传播史论红宝书》凯程考研

815新闻实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

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37舆论学原理

集体创作:《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2009)

刘建明:《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2009)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2006)

【美】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2002)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特别强调,这些参考书凯程老师经过审定,确定是100%没有问题的。凯程作为专业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请大家放心使用凯程提供的信息。

六、中传舆论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中传舆论学硕士方向复试分数为345分,其中单科满分为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52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78分。2014和2013年的复试分数线分别为350和350分。

复试内容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中传舆论学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

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八、中传舆论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凯程老师会通过历年真题为同学们总结考查的题型、范围、知识比例以及考查重点;同时还会为同学们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把分散的知识点按宏观视角串联,有助于整体记忆和应对简答论述。

总的来说,新闻实务很难把握,凯程的老师会带领大家多练题,尤其是真题,来提升大家写作能力,其中包括导语、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等题型。凯程老师通过近几年的试题发现实务中唯一有规律的就是对题型的把握,因此根据真题总结出可能考查的模式,同学们多加联系,熟练掌握,在考试中就能节省时间,为需要考虑的题目留出时间。同时,一定要避免出现纯粹技术性的失误,比如写错消息电头。

考场如战场,某些细节可能会决定最后的结果,因此凯程老师总结了一些可能会影响成绩的技术性的问题,下面分条详述。

首先,考生要分配好答题时间与控制好字数。新闻专业课的考试题量相对较大,很多题目都是对宏观性问题的考查,涵盖面大,可能会出现胸有千言无从下笔,一旦下笔又收不住的感觉,在某些题目上耗时过多,会导致整体时间不够,影响分数。

其次,考生要学会应对复习漏点。中传的考试特别重视知识面,而不会对问题进行特别深度的挖掘,因此在背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复习的面铺开。凯程的老师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发现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传考研所有的答题就非常重视举例子,如果真的答不出来别的东西那就举例子吧。

最后,考生要注意理论部分的答题风格。答题不能死抠书本,应该在充分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按照自己的思路答题,有逻辑有重点,不要太空洞。当然,高明的答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凯程辅导老师会教你如何熟练运用。所以必须在考前要有适当的模拟训练,就拿往年的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考试的要求做。凯程每年考前都进行模拟实战演练,每次学生们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答题技巧的提升。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中传,感觉自己考中传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你考中传。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舆论学相关的新闻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

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凯程,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中传舆论学硕士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凯程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应用舆论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7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应用舆论学
相关文章
  • 应用舆论学

    舆论学原理方法和应用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第一节:舆论传播的源头1 研究对象:变动的整体意识,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语言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2 研究目的和任...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