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 正文

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

2016-11-05 12:51:4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

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银川10月25日电(鲁延宏 、高莉)在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15个小时、并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的同时,一部全面反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大型纪实性电视纪录片--《撼天记》也开始在全国热播。近日,曾参与制作《大将陈庚》《走进新党章》《水洞沟》等纪录片,《撼天记》主创人员之一、现供职于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的李维,披露了这部电视纪录片拍摄、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片名众里挑一《撼天记》最终胜出

好的书名、剧作名、片名对一部上乘之作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李鹰,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编导,曾作为总编导制作了《神箭》、《中华之箭》、《孙子兵法》、《让历史告诉未来》等脍炙人口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片名部部铿锵有力,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01底,李鹰再次出山,决定筹拍一部全面反映中国航天发展历程、讴歌在航天一线无私奉献的航天人及其特有品质的纪录片。作为总编导李鹰的麾下很快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李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苏联拍摄了一部全面反映本国航天发展历程的电影纪录片。前苏联的电影工作者为这部纪录片起了一个内涵深邃的名字--《驯火者》,以此揭示前苏联探索太空的冲天豪情和勇气。

为了将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不屈精神和雄心壮志,通过片名加以揭示,参与创作的人员可没有少费心思,大伙集思广益,相继提出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40年》、《航天英雄故事》、《中国航天的未来梦想》以及《撼天记》等10余个片名以备选择。

最终,由总编导李鹰提出的片名《撼天记》胜出,被确定为这部纪录片的总片名。这个浓缩了中华民族豪情、智慧的片名,激起了国人一股股航天热情以及对航天人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一部险些夭折的撼天故事

如今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撼天记》共有九部20集,气势恢弘,大气磅礴,催人泪下,令人难以忘怀。

经过大半年的前期筹划,2002年5月《撼天记》正式进入拍摄阶段。在最初的设想中,《撼天记》力求在5集中,通过讴歌中国航天人,揭示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不屈精神和雄心壮志。

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发现5集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决定将片子扩展为7集。后发现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决定增至15集。2003年3月,摄制组从有关方面获悉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此年10月发射升空,而且还将有1名航天员乘坐飞船遨游太空,便大胆决定再增加5集,全面揭示中国航天发展的全貌,并初步设想力争在神舟五号发射时同步推出该片。

在具体拍摄中,摄制组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最终决定将全片扩展为20集时已时至5月。

此时,距神舟五号发射不足5个月时间,而全片仅粗剪出5集。屋漏偏遇连阴雨,这时,5名主创人员中又有2名因故请假,进一步延缓了整部片子的制作进度,等主创人员全部归队,时间已经到了9月初。时间紧迫,为了不让这部反映中国航天史诗般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夭折,参与《撼天记》制作的5名主创人员加班加点赶进度。每日,大家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大多数主创人员吃住在北京鹏润家园的剧组里。很多时候,3名家住北京的主创人员干脆睡在剧组的沙发上。困了,大家抽支烟提提神,以至于原先不抽烟的同志也染上了烟瘾;累了,大伙就从设在17层的剧组来到楼下大院转一转,走一走。由于长时间坐在编辑机前剪辑片子,许多同志新陈代谢紊乱,消化不良,眼睛浮肿,眼眶发黑,如同熊猫一般。

2003年10月13日,摄制组已经完成了《撼天记》7集成片制作任务,如期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随后,摄制组人员一鼓作气仅用13天完成了其余13集的成片制作任务,最终使一部险些夭折的撼天故事得以展现在观众眼前。

零距离接触航天专家撼动凡人灵魂

在没有深入实地与航天工作者零距离接触前,《撼天记》摄制组人员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和科学家的认识只是停留于表面,对科学家们为了民族航天事业崛起甘守寂寞清贫,甘愿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不以为然。但当置身其中,亲身感受之后,中国航天人的伟大、高尚却撼动了摄制组人员的灵魂,并对中国航天人油然产生出一种崇敬之情。2002年深秋,摄制组奔赴某火箭发动机生产实验基地采访。整个基地被崇山峻岭环抱,航天工作者依然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房屋里,远离现代都市文明生活。尽管摄制组成员对航天工作者工作环境的艰苦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航天工作者浑身散发着的乐观主义精神、兢兢业业的以饱满工作热情,还是感染了他们每一个人。

为了拍摄好《撼天记》这部大型航天纪录片,还原历史真实,《撼天记》摄制组除搜集来200余盘反映中国航天发展历史的影像资料外,还千方百计地深入航天基地进行实地拍摄,与航天专家零距离接触,从中搜集那些鲜为人知的撼天动地的故事。为此,《撼天记》摄制组先后采访了100余位中国航天领域的顶级专家。

2002年冬天,《撼天记》摄制组将航天专家王永志请进演播室,曾经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讲述的有关航天专家甘愿为国奉献的感人故事,迄今提起,李维依然难以忘怀。1990年7月长征二号E型捆绑式火箭首次发射时,连遇不测。先是遭遇黄色的剧毒烟雾外泄。为了保住火箭,面对危

险,科学家们顾不上带防毒面具,便奋不顾身进入箭体抢险,就连王永志本人也只带着一个单薄的口罩深入现场指挥;此后不久又出现火箭箭体冷凝现象,由此"冷凝"效果造成的"大汗淋漓"的火箭,让现场的人们措手不及,指挥部一声令下,紧急组织人员爬上塔架,每人手拿一条毛巾,毛巾用完了,就将招待所的所有线毯子全都拿来,为火箭擦"汗"。一时间,高达97米的塔架上下全是挥舞着毛巾的人们。在场的国外航天专家对中国同行这种行为深表钦佩。在采访火箭专家余梦伦时,他讲述了一个更为悲壮的故事:1996年,长征三号乙型火箭升空不久,弹体突然发生倾斜,并在几公里外的地方发生爆炸,一个刚才还与他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转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每提起此类事情,王永志等航天专家禁不住潸然泪下。

2003年、2004年《撼天记》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巨大反响。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前夕,《撼天记》再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第四和第七频道播出,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造势壮威。不仅如此,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直播过程中,《撼天记》的许多珍贵历史画面,被央视作为不可或缺的背景资料片加以广泛运用。 航天人的精神和境界,也令摄制组许多人员事后成为中国航天的坚定维护者。李维说,这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使他切实体会到,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次进步都是航天工作者用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李维说,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无论走到那里,他都愿意成为一名中国航天事业的义务传播员。(完)

篇二:纪录片《撼天记》解说词

纪录片《撼天记》解说词

第一部:《步天远歌》上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濮阳当考古学家打开了一座距今已七千多年的古墓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其中有用蚌壳拼成的青龙和白虎图形。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濮阳当考古学家打开了一座距今已七千多年的古墓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其中有用蚌壳拼成的青龙和白虎图形。这把中国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的历史一下子推到了史前的年代。中国古人在很久以前就认为宇宙中的天体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史载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王希明曾用通俗歌谣的方式唱出了对天空星系感性认识,他给这首歌赋名为--《步天歌》

中国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

早期的人们曾经为自己制造出巨大的翅膀,幻想像鸟一样遨游太空。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它失败的经历却成为人类首次试图飞翔的先河。当人类终于明白要想在天空中飞翔必须要掌握一种神秘的力量时,为皇帝寻求不老之药的方士们,却早已在某一天配出的炸翻了八仙桌的混合物中发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粉末

---火药。

中国古代用于战争的火箭

一个后来被西方科学家证明的物理力量---反作用力。最开始时却是供人们消遣制造欢乐气氛的花样。当人们运用窜天猴的原理生产出用火药推进的箭矢时,一个新的名词---火箭诞生了。顾名思义即是靠火来飞行的箭。纵观中国古代发明的众多火箭,都是自身携带燃烧剂和氧化剂,通过其燃烧形成高速燃气流喷出,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火箭前进;在结构上,已具备了现代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今天结构精密复杂集高科技于一体的宇宙运载火箭的祖先。

人类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

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起源于大胆想象。隋唐时代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描绘了仕女飞天的奇妙景象。相传在14世纪,中国明代有一位叫万户的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的力量飞行的试验,他失败了。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几百年。因此这次惨痛的失败,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现代火箭升空

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惊奇地预见到许多未来的科学发明,包括人类挣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旅行。这些超前的想象,点燃起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对幻想创造的渴望。

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惊奇地预见到许多未来的科学发明,包括人类挣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旅行

大约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有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新的更好的利用火箭的用途--探测高层大气及空间。他们分别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美国的戈达德。

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

孩童时就沉浸在凡尔纳奇妙幻想里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航空通报》杂志的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人们将如何进行第一次宇宙飞行诱人的前景,并画出了第一艘宇宙飞船的图形。这是那个世纪的人们第一次看到据说能飞到月亮上的工具的大致模样。齐奥尔科夫斯基天才的构想和理论,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征服宇宙的先驱思想家和理论家,他的许多古怪的预见在后来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1965年,在他逝世30周年时,世界天文组织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巨大的环形山。早已去世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留给了后人们一句著名的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

齐奥尔科夫斯基

美国的戈达德是从1909年开始研究火箭动力学理论的。三年后,他点燃了一枚放在真空下容器内的固体燃烧火箭。用以证实火箭在真空里能够工作的理论。1919年,戈达德将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写成一篇题为《达到极端高度的方法》的论文,阐述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数学原理。1920年起,他开始主攻液体火箭。在姨妈的农场里他建起了一座液体推进剂火箭静态试验和发射基地。1926年3月16日下午2点30分,他在马萨诸塞州奥本冰雪覆盖的农场里,点燃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尽管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5秒钟,戈达德却为试验的结果激动不已。戈达德使用液态氧作为氧化剂。在火箭工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6年3月16日下午2点30分,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奥本冰雪覆盖的农场里,点燃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尽管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5秒钟,他却为试验的结果激动不已

现代火箭的真正起步是在德国。

被称为“欧洲火箭之父”的德国人奥伯特却领导一批科学家成立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开始了对宇宙航行的探讨和现代火箭的研究

早在1927年,当中国的毛泽东领导饿着肚子的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时,被称为“欧洲火箭之父”的德国人奥伯特却领导一批科学家成立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开始了对宇宙航行的探讨和现代火箭的研究。他被称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第一部:《步天远歌》下

专家兼物理学家奥伯特

1929-1930年度在德国取得很大成功的一部影片叫《月亮夫人》。专家兼物理学家奥伯特曾作为科学顾问参加了该片的拍摄。在电影院里放映时观众中坐着一位名为韦纳·冯·布劳恩的高年级学生。

布劳恩1912年出生在德国,恰好生活在此时浓厚的火箭研究氛围之中。当

篇三:电视纪录片制作中的“讲故事”结构

电视纪录片制作中的“讲故事”结构

广义的电视片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纪录片、文艺片、专题片等等。这些分类标准不同的片种五花八门地出现在荧幕上,每个片种又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将它们一一展开论述并说清楚是不现实的。在这里面,我的关注点在于纪录片,不是一般的纪录片,而是“讲故事”的纪录片。

1什么是讲故事的纪录片

于是,有人问什么是讲故事的纪录片?纪录片不都是讲故事的吗?这话说的不对,纪录片并不一定都是讲故事的。如果用语文文体来类比电视片的类别。我们知道,在语文的体裁中,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新闻稿件等这样的分类,相应的,电视片中有纪录片(叙事型)、专题片、科教片、电视散文、电视剧电影(对应小说长短篇)、电视新闻等分类。不难发现,这两个分类是有相对应的地方的。《普通法西斯》可以说是电视片中的议论文,因为他说理性强,关键是直白;《张鲁的故事》主抒情所以类似于电视片中的散文;《万里长城》作为科教片类似于说明文,电视新闻当然和新闻稿件相对应。

那么,什么能和记叙文对应呢?就是我说的讲“故事的纪录片”。当然,这二者是不完全对应关系的,记叙文其中可能有一定的描写和虚构,还有直白的心情写照,而纪录片本质要求真实,电视艺术美学研究者高鑫这样认为:“电视纪录片的美学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以直接记录的方式,通过面对真实的呈现表达出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现实既是它的内容,也是他的形式,更是他的工作态度。”[1]

但是,就主体内容而言,讲故事的纪录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纪录片结构方式上,都在为一个核心的故事服务的,这个故事可以说理也可以抒情,但是他是一个故事,不是考解说词和采访者口述,而是用镜头语言实实在在表现出来的故事。

2故事!故事!故事何以如此重要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人类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故事(相当于电影的故事片)传承的,而不是主要通过文献(相当于电影的纪录片)传承的[2]。

如果说纪录片是记录真实,那么从真实的故事上讲,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生活在故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是我们的前提,现实存在的故事可以避免我们凭空捏造而丧失纪录片寻求真实的本质。

当代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纪录片只在呈现关于这个世界的真实信息,而能够达此目的的方式,和剧情片只有些许差异。”[3]

3讲故事的结构

我们在这里强调纪录片的故事性,那么应该怎么讲好纪录片的故事呢?研究电视片结构多年的张雅欣教授认为,从结构上讲,电视片的结构分为内外结构两种。下分的种类很多,但是用方法总结,有中心线法、绘圆法、阶梯式递进法、文理逻辑法等四种大方法。

举例而言。日本的《万里长城》采用中心线法,以长城为中心,展开论述,做一个科普知识的普及。《远去的村庄》运用绘圆法,以缺水为圆心,以鸡子坡村的地理范围为半径,表现了村民面对严酷的环境做出的选择。《普通法西斯》则彻底打破时空关系,用一条逻辑线串联起来片子的素材,做争论宣传。再如日本纪录片《小鸭子的故事》,运用的是阶梯式递进法,从母鸭子在水池边带小鸭


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8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

    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电视纪录片《撼天记》背后的故事新华社银川10月25日电(鲁延宏、高莉)在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15个小时、并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的同时,...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