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数字家庭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v2 正文

数字家庭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v2

2016-11-05 10:53:5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数字家庭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v2

NSFC-广东联合基金数字家庭项目取得突出进展

和创新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力突破数字家庭领域的关键性技术支撑珠三角的持续协调发展

吴国政1 许晓伟2 张兆田 3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北京,100085

2.数字家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州,51027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北京,100085

关键词:数字家庭 无线网络 数字媒体 智能计算 通信

一、项目立项背景与意义

数字家庭是指各种家用和个人数字化产品,按照现代家庭生活需求组成的集视听娱乐、信息服务和家居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并通过有线电视、宽带通信、无线通信等与外界实现信息交互和社会化家庭服务的综合智能系统。随着数字化产品及信息服务在家庭不断渗透并且

[1]日益融合,数字家庭将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产业关联性强的行业。赛迪顾问预计,

在未来的几年,具备家庭联网功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货量将迅速提高,PC、多媒体家电、通信设备和数码产品中,逐渐具备互连互通的功能。未来三年中国数字家庭市场将形成200亿以上的新增规模,到2013年中国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

目前,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部署和实施包含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计划:日本成立了ECHONET 协会和UOPF 协会,同时还提出了u-Japan 计划,从标准制定和政策服务等若干方面支持本国的数字家庭产业;韩国启动“U-City”重大科技计划,支持发展包括数字家庭相关的高科技攻关项目;美国的先进技术计划ATP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已取得重要成效;欧洲不断加强对跨国高新技术联合研究和开发的大型计划——尤里卡计划的支持力度;德国也推出了信息技术研究计划。

随着中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和“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宽带、无线等快速发展,中国的数字家庭市场正在形成之中,例如数字电视应用正逐渐从“单一、单向业务向高清、双向的互动业务”演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列为重点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 ”的目标,并实施“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覆盖全国的数字电视网??”等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集中力量实施数字电视推广,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业规模大、制造能力强,拥有全国最大的通信业务用户群;广播影视业正在全面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和产业化步伐向现代传媒业转变,这使数字家庭成为广东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的重要领域之一。2009年国务院制定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指出“在珠江三角洲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率先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家庭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200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以数字电视互动应用为基础的“数

字家庭行动计划”,并列入了广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提升为“中国数字家庭行动计划”,提出了“以有线电视为主通道,以数字电视为中心,以互动服务为导向,实现三网融合在家庭”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数字家庭发展模式。

近四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同设立的NSFC-广东联合基金资助引领和凝聚了全国各地一批优秀的信息领域科学家,针对广东省及珠三角区域发展需求中的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特别是在数字家庭领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省外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著名大学及高层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研发团队,承担了“数字家庭无线网络中若干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理论与传输方法”、“面向数字家庭的智能计算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数字家庭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及兼容性理论与技术”等重点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数字家庭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

二、项目群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创新点

2.1创新性研究成果

数字家庭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数字媒体理论、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移动计算、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在NSFC-广东联合基金的资助下,项目团队围绕数字家庭产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核心产品与应用平台、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等多个层面均取得了突出的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

(1)面向全国数字家庭及数字媒体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可视媒体计算理论与交互式媒体关键技术、媒体资源分布式存储与管理技术、媒体信息处理与自适应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视频的特征提取及分析处理研究方面,提出了内容敏感的视频缩放方法、视频水墨化绘制方法、基于积分不变量的三维几何模型认证方法、基于增量优化的四边主导网格重剖方法、三维物体表面材质和透明材质实时编辑方法[2-4]。

2)在数字图形显示和几何处理研究方面,提出了插值逼近融合的三维网格曲面造型方法,建立逼近与插值统一融合的细分方法[5-6];在数字几何网格变形方面,提出采用局部标架描述相邻几何特征的微分网格表示方法[7];面向数字家庭移动终端应用,提出了的多种基于逆细分的三维网格简化、压缩及渐进性传输与显示算法[8-9],并开发和实现高度优化的图形软件包,实现了相关的图形数据的表示和处理方法。

3)在可视媒体服务器架构研究方面,从主要可视媒体应用等着手,研究了构造高效、新型的数字媒体服务器系统架构的理论与方法,并提出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建立能量或资源规划的模型及算法。

4)为了实现IP 网络中流媒体资源的传输和共享,制定了对等网络分布式存储流媒体传输协议[10],采用有利于流媒体应用层多播的局部IP 多播方式,并融合了应用层多播协议和对等网络技术,支持IP 网络上的实时电视和互动电影。

5)为了提升高速媒体信息的服务质量,研究视频传输过程中感兴趣对象的提取和可伸缩媒体优先编码传输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网络带宽与终端属性,自适应调整媒体编码的压缩率,在网络容量和传输带宽波动的情况下,自适应地、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字家庭媒体信息的服务质量。

(2)针对数字家庭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提出了数字家庭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兼容性理论、宽带网传输技术,在数字家庭组网技术、无线网络中的高效资源管理方法、多无线电多跳无线网络的拓扑控制与路由联合优化几个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1)在对现有标准和近短距离通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电磁兼容、设备操控、设备发现”的理论研究,提炼出“泛在接入体系、基于博弈的频谱分配、移动支持技术、服务分级技术及发现协议设计”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具体网络形式的支持,如多媒体网络、控制网络、信号网络形成统一的数字家庭体系结构,解决无线网络的定位、移动性、覆盖、多频互联等问题[11-12]。

2)为解决数字家庭网络中的频谱重用和干扰问题,采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利用博弈论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盲信号处理的抗干扰方法,采用了盲信号分离方法有效地将目标信号从干扰信号中分离出来[13-14]。相比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扩频抗干扰、自适应天线和信道编码技术更加适合数字家庭特殊的无线环境与干扰模式。

3)针对数字家庭多种无线电网络环境的有效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认知协作网络,在保证最佳连接特性的同时并提高对稀缺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多无线电多跳无线网络的拓扑控制与路由联合优化问题,对网络编码协作进行了性能分析与设计,提出了多源多目标多跳的无线网络协作路由方法;研究了在认知特殊网络中,感知集合的频谱分配技术[15-18]。

(3)在核心技术产品方面,面向数字家庭互动应用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针对其高清互动、三网融合、3C融合及多协议融合的特点,按照“操作系统—中间件—终端产品—示范应用—产业化”的整体技术路线,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数字媒体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家庭互动应用基础软件,在基础软件和平台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各种数字家庭网络及终端产品,并开发出了多种互动应用服务:

1)对面向内容产业的数字媒体应用平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开发,已建立了数字媒体内容频点应用平台(现拥有超过600G的数字媒体内容资源),并结合产业应用试点,规划47个数字内容频点,其中已经完成数字医疗、家庭教育、家庭娱乐、家庭金融、家庭通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26个频点服务产品的设计及开发。

2)针对交互娱乐数字媒体应用的需求,研发多协议融合的数字电视交互娱乐通用引擎。面向数字家庭移动终端,研制了数字家庭多媒体娱乐通用引擎

3)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家庭网络原型系统及其相关终端产品,例如:基于电信的数字家庭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及业务系统,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庭网关, “互联电视”等等。

(4)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项目团队组织了广东省数字家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数字家庭互动应用标准工作委员会(“广联”DHIA),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先行-专利覆盖”战略,参与制定了4项多媒体国际标准,牵头或参与制定了9项家庭网络国家标准,11项 数字家庭互动应用行业标准,主导完成22项地方标准,形成数字家庭互动应用领域标准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理论研究的结果直接形成发明专利37项,初步建立了数字家庭专利池282项,包括国家发明专利243项和PCT国际专利4项。

以上数字家庭相关领域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有些成果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的科技奖励,例如:2007年“对数字视频实现远端控制的方法”(专利号01127820.X)获得广东省发明专利优秀奖,2008年“基于3C融合的学习内容频点服务及学习机”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奖,“基于WEB的手语播报系统与手语普适

终端”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山大学中国手语合成与奥运播报研究项目组”获得“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奖”。

2.2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情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系列重点支持项目的直接带动下,项目组在数字家庭领域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进行研发,力争使数字家庭产品生产、集成、创新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数字家庭的各种增值业务成为信息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数字家庭内容服务业能够立足广东、服务全国、走向国际,充分发挥了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对国家与广东省数字家庭产业的促进作用。

(1)项目团队以国家基金项目为支撑,联合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海尔、海信、华为等业界著名企业,组建了开放、合作、共赢的产学研用产业联盟。

(2)在此基础上,2009年创建了国家“工信部-广东省共建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基地”,促成了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引进了24家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华为等著名产学研单位76家,创办了48家科技创新企业,组建了芯片模组、平板器件、基础软件、家庭网络、终端产品、服务内容等六个研发团队,对应较为完备的产业研发链,分工明确,优势互补。

(3)项目团队依托中山大学,联合华为、中大深圳研究院、聚晖电子等产学研单位,申请并建设了数字家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为目标,组织研发数字家庭核心关键技术,持续不断的为数字家庭产业提供工程化技术成果,打造数字家庭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及工程化验证平台,对国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工程评估及应用推广。

(4)有关图形表示、仿真计算、无线网络理论的基础研究成果已经在三网融合双向互动数字电视示范工程中得到产业化应用,开发了8大类40多项数字电视交互服务,试点应用示范工作已经在广州、云浮、佛山、中山、东莞、茂名、香港、江西、广西南宁等地区展开,试点用户数量达到23.1万。

2.3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无论在数字家庭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数字家庭产业应用技术研发方面,项目研发团队都取得了创新性和富有特色的丰硕成果。据目前统计,迄今已出版了五部专著:孙玉院士编著了《数字家庭网络总体技术》、《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2007年度技术发展白皮书》、《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2008年度技术发展白皮书》,谢胜利教授编著了《信号处理的自适应理论》[20],孙家广、胡事民教授编著了《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21];罗笑南教授主编了第三届全国数字娱乐与艺术暨数字家庭交互应用技术与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项目组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EI论文30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大会特邀报告50多次,会议口头报告100多人次。据统计,联合研究组的论文主要发表在包括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ACM Journal of Wireless Networks等30多种国际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根据2009年7月查新显示,全组论文被国内外他引总次数超过350次。

以上数字家庭相关领域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相关数字家庭研究成果背选入上海2009工博会,拟在2010的上海“世博科技展览”上搭建“数字家庭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平台”,进一步向世界展现我国数字家庭技术研究的相关成果。

在国际交流方面,2008年11月,数字家庭项目研发团队在广州中山大学成功主办了 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fe 2008(ICDL 2008)”和第三届全国数字[19]

娱乐与艺术(DEA 2008)及数字家庭交互应用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外从事数字生活关键理论与技术、数字娱乐与艺术和数字家庭交互应用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广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数字生活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项目研发团队还组织承办或协办了ISCIAIS'05、ISICS'06、TBIS'08、IAS’09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团队主要成员在二十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如IEEE Globecom、IEEE Infocom、ACM Mobicom、ICC、ACM Solid and Physical Modeling)中担任组织职务(如正、副主席、程序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主席、委员等),积极推动了我国数字家庭科学技术的发展。团队有20多个主要成员多次应邀出访了十多个国家和3个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参加了三十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如ICPR'06、EUROGRAPHICS'07、Siggraph Asia'08),并在国内外会议上应邀作了50多次大会特邀报告和分会邀请报告,以及100多个会议口头报告。项目研发团队参加国内外会议共计超过300多人次,积极而广泛地进行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较大地促进和提升了我国在数字家庭领域的研究水平。

三、今后的工作和建议

3.1挑战性课题

数字家庭是一个广泛交叉的科学技术领域,涉及到电子电路、网络通信、芯片、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无线网络、视音频编解码、可视媒体等多种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其核心是家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即互联网络科技、移动通讯科技、自动化控制科技、节能环保科技的综合应用集成。2008年中国数字家庭产业已步入成长期,数字家庭产业链条已经基本成型,国内外多个标准组织竞争数字家庭标准,众多厂商纷纷推出数字家庭解决方案。然而数字家庭的发展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产业推广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性的课题和任务:

(1)用户需求与目前的数字家庭科技水平不匹配问题

数字家庭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下一代发展热点,无疑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然而,目前的数字家庭理论技术水平还尚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智能化家庭信息服务需求,例如在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上,虽然涌现出许多新型的理论和技术,如有线通信(如电力线、双绞线)和无线通信(如红外、射频、ZigBee、UWB、WLAN、WiFi),但目前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完美的实现互联互通的功能。从产品需求角度来看,在数字电视方面,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高清晰度平板会成为未来消费者的首要选择;在机顶盒方面,芯片方案要求跨越不同产品的统一平台,通过SOC方案不断单芯片化,减少外围元器件数量,来提高芯片的性价比降低机顶盒总体成本,通过扩充接口功能,以达到更强的互连性;在家庭网关方面,将不同类型的数字家庭应用集中于一个装置将是家庭网关研究和开发的未来趋势。

(2)标准统一问题

多个IT领域、家电领域的著名厂商,互相联盟形成标准组织。鉴于利益原因,国内外标准组织支持不同的应用技术和标准。例如,尽管802.11n宽带无线互联呈上升趋势,但有线运营商对MoCA也感兴趣,电信运营商则同时关注同轴电缆上的MoCA和HomePNA,还有其它运营商则在考虑HomePlug。与数字家庭产业链相关联的众多厂商,相互竞争,因此如何在发展中探讨、寻求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式,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支撑数字家庭多样化的业务,是整个产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篇二:SFC-广东联合基金

NSFC-广东联合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自2011年至2015年共同设立第二期联合基金(以下简称NSFC-广东联合基金),旨在吸引和凝聚全国各地优秀科学家,重点解决广东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科技未来发展中具有共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区域的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NSFC-广东联合基金面向全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请。有关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关管理办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实施细则》执行。2011年度NSFC-广东联合基金计划安排资助经费约7 700万元,受理以下5个研究领域申请,以资助“重点项目”为主,平均资助强度约25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同时支持少部分较高强度的“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60万元/项(资助期限3年)。欢迎全国符合条件的科学技术人员按照本《指南》范围和要求提出申请。

一、农业领域

1.南方主要特色作物种质资源鉴评和生物学研究

以广东及华南地区重要特色粮油作物、果蔬和花卉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鉴评、遗传规律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开展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抗性相关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华南地区主要特色粮油作物花生、甜玉米和油茶等的种质资源鉴评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304)

(2)华南特色果蔬(香蕉和瓜类)种质资源鉴评、重要性状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502)

(3)岭南地区特色花卉(姜科和兰科)种质资源鉴评和生物学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503)

2.动物健康养殖和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开展针对华南地区高温高湿气候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的机制研究;针对猪、鸡、对虾等主要经济动物重大疫病,研究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揭示致病机理,为疾病控制提供基础理论。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温高湿条件下畜禽生产繁殖性能降低的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701)

(2)优质鸡重要疫病发病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802)

(3)对虾重要病毒病生物和环境防控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906)

3.农产品保鲜加工和食品安全

围绕华南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鲜、加工与安全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热带、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等)加工过程中品质调控的化学表征与生物学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C2002)

(2)果实冷害的生物学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C1501)

(3)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免疫检测的分子识别基础(申请代码2选择C2001)

4.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安全

围绕华南华南地区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华南地区主要入侵生物入侵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0313)

(2)华南红壤区退化农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及可持续模式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0312)

二、人口与健康领域

1.高发性恶性肿瘤研究

针对华南地区人群中高发的地域性恶性肿瘤,重点开展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相关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食管癌发病风险预测的分子基础(申请代码2选择H1617)

(2)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分子基础(申请代码2选择H1625)

2.地域性高发病研究

以华南地区人群中高发的地域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手段,开展包括各种复杂临床表型在内的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地中海贫血表型多样性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803)

(2)地中海贫血干细胞发育、分化及早期干预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803)

3.华南地区重大疾病防治

针对华南地区常见的重大疾病,重点开展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改善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212)

(2)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713)

(3)登革热预防与控制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2609)

(4)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方法及其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316)

4.中医理论与中医药现代化

加强中医药传统理论、方法与现代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结合,提升中医药介入干预广东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医药特色方法与技术的现代发展与推广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

岭南人群中医体质与证治规律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2701)

三、资源与环境领域

1.珠江流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

在气候变化的与人类活动的背景下,针对珠江流域水污染问题,研究重点子流域中主要污染物形成的过程,生态效应与生态系统退化机制,提出流域尺度上水生态系统恢复途径。

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聚集区废水中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形成、转化与控制原理(申请代码2选择D03)

(2)珠江流域水体沉积物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申请代码2选择D03)

(3)珠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恢复(申请代码2选择D01)

2.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

针对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污染严重的现状,重点研究大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与土壤、水体的界面交换,污染物的跨区域迁移、转化和归趋。

主要研究方向:

(1)有毒有害污染物在环境界面间的交换及跨区域迁移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D05)

(2)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及机理(申请代码2选择D05)

(3)工业快速发展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特征与控制机理(申请代码2选择D05)

3.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针对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速造成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垃圾污染土壤的整治与修复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1)

4.南海海洋资源与环境

南海尤其是南海北部的资源与环境研究与广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重点开展该海域内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海洋藻类产能潜力、海洋灾害发生机制及预测方法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南海北部大陆架沉积动力机制与矿产分布规律(申请代码2选择D02)

(2)南海海洋藻类产能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6)

(3)气候变化条件下南海风暴潮的形成机制与灾害预测(申请代码2选择D06)

四、新材料与制造领域

1.新能源及相关材料的基础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之一。

(1)研究开发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低能耗的生产工艺;质量轻、柔性好、生产成本低和易于实现大面积加工材料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以下主要研究方向申请代码2选择E02、E03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主要研究方向:

① 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

②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

(2)围绕提高风能转化效率,降低风力发电成本,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标,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抗腐蚀技术及材料、以及系统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以下主要研究方向申请代码2选择E05、E06、E07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主要研究方向:

① 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与气动优化问题研究② 海上风力机的流固耦合研究

③ 海上风机综合控制技术和抗腐蚀技术及材料

(3)其他

开展以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和相关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1-E06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2.新材料技术

篇三:2016年NSFC——广东联合基金指南建议表

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建设表


数字家庭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v2》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7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数字家庭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的突

    数字家庭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v2NSFC-广东联合基金数字家庭项目取得突出进展和创新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力突破数字家庭领域的关键性技术支撑珠三角的持续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