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正文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2016-11-04 14:46:3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

侠,善剑术。首在浏阳设一学会,每七日集众而讲学,君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今

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林、刘

同参预新政。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及七月二十九日,皇上赐衣带诏:朕位几不保,命康与

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力主变法。

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袁世凯,特赏侍郎。

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

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

固愿闻也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初六日变遂发。是夜,袁世凯向荣禄揭发“围园劫后”

之密谋。顷之,抄捕南海馆①之报至,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

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

伊藤氏。”明日,君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力劝东游,曰:“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

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曰:“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卒不去。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时,慷慨神气不少变,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年仅三十有三。(节选自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略有改动。)注:①南海馆:康

有为先生的居所。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提拔,选拔B.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到……去,造访C.请至颐和园首仆而

杀仆 首:告发D.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谒:阻止,阻拦16.D/谒:拜见

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

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B.袁正色厉声曰/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

也C.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

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D.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

/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17.B/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

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18.下列各句对

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戊戌政变前夕,谭嗣同为挽救危局

所作的努力;在政变发生后,谭嗣同的应对举措和遇难过程。B.作者在叙述史实的时候,还

善于描画场景,特别是成功地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真实再现了谭嗣同的壮烈人生。C.本

文刻画了谭嗣同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谭君的敬佩之情,但作者并不赞同谭君主动待死

的愚忠和迂腐之举。D.谭嗣同与袁世凯的对话,可看出来袁世凯的虚伪、狡诈;谭君与作者

的话别,则反映出了对梁启超的关爱和重托。18.C/在文中,作者并没有把谭君之死评价为“愚

忠”或“迂腐”,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是对英雄的痛惜和敬仰之情。19.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

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4分)译文:

(1)译文:(皇上)决定国家大事的诏书已经下达,谭嗣同因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征召(入京)。

【给分点:国是、既、以、征】(2)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

(3分)译文:

(2)译文:谭嗣同秘密奏请皇上以优惠的待遇(用给人恩惠知遇的方式)结交袁世凯,希望

(眼下的)危急形势或许能够(得到)援救,言辞极为激烈直率。【给分点:以恩遇、缓急、

激切】(3)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3分)译文:

(3)译文:没有出逃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谋划将来;没有赴死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酬报(圣上)。【给分点:者、无以、酬】【参考译文】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是湖南浏阳县人。年少时豪爽洒脱,胸有大志,深通群籍,能写文章,喜欢侠义之举,擅长剑术。最早在浏阳开设了一个学会,每七天,大型集结众人,进行讲学。他慷慨激昂,谈论天下大事,听的人无不受到感动。1898年4月,皇上决定国家大事的诏书下达后,谭嗣同因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征调入京。提拔他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和杨锐、林旭、刘光第一起参预新政。可是西太后及贼臣更加嫉恨他们。等到29日,皇上赐给密诏:“朕位几乎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的话。谭嗣同与康有为捧诏大哭。当时诸将之中,只有袁世凯长期驻守朝鲜,力主变法。谭嗣同秘密奏请皇上以优惠的待遇结交袁世凯,希望(眼下的)危急形势或许能够(得到)援救,言辞极为激烈直率。八月初一,皇上召见袁世凯,特意赏赐侍郎的官位。初三日晚上,谭嗣同直接造访袁世凯暂时居住的法华寺,直接拿出密诏给他看,说:“今天可以救出皇上的人,只有您了,你要想救就赶快救吧。”又拿手抚摸自己的脖子说:“如果不打算救皇上,请到颐和园告发我,然后杀了我,可以得到大富大贵。”袁世凯庄重严厉地说:“您把我袁某人当成什么人了?我和您同样受过皇上的不同寻常的礼遇,救护的责任,不独在您,如果有救助的办法,我很愿意听一听。”于是十分详细地相互商量救助皇上的具体环节。初六那天,事变终究发生了。谭嗣同从容对我说:“从前要救皇上,已经无法救助;现在要救康先生,也无可挽救了,我已经没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虽然如此,天下事明知它难做,还是要尽力去做到它,您试着进入日本使馆拜会伊藤博文先生。”第二天,谭君带来了他著的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和家书一箱托付给我,尽力劝我东渡日本,说:“没有出逃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谋划将来;没有赴死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酬答皇上。”于是相互拥抱分别。初七、八、九三天,谭嗣同还与侠客谋划救助皇上,事情最终没有成功。初十日,便被逮捕。被逮捕前一天,好多日本志士苦苦哀劝他东游日本,他就是不听,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从流血才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的,这是国运不昌的原因。如果有的话,那就请从我谭嗣同开始吧!”最终没有离开。谭嗣同被关到监狱以后,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了下面一首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的那天,谭嗣同慷慨激昂,神气没有什么变化,(突然)大声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君就义的时候,)年仅33岁。

篇二:谭嗣同传知识梳理

谭嗣同传知识梳理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淹通群籍 ( ) 2、物色豪杰 () ...

3、下上海,游京师 ( )4、而先生适归广东 ( ) ..

5、不获见( ) 6、需次金陵者一年 ( ) ...

7、并办经营 ( ) 8、为诸省之倡 ( ) ...

9、皆君所倡论擘画者 ( ) 10、盖实兼学会与地方议会之规模焉 ( ) ...

11、奏对称.旨( ) 12、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 )

13、锐意..欲行大改革矣 ( ) 14、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 ( )

15..、.而皇上手无寸柄.() 16、讲.中外之故. 研究 ( )

17、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 ) 18、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 ( )

19、皆受荣所节制.. ( ) 20、将挟.兵力以行大事 ( )

21、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 ( ) 22、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 ( ) ( )

23、荣禄遇足下素.厚 ( ) 24、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 )

25、盖向来..不过笼络耳( ) 26、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 )( )

27、待之恐不易易..( )28、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

29、于学无所不窥.( )30、故无所沾滞..( )

31、而悟众生根器..无量( ) 32、余将与君之石交..某某等共搜辑之 ( )

33、先择其稍平易..者 ( ) 34、公诸.世焉( )

二、解释一词多义

1、以

会刘以养亲去官( ) 然终以巡抚君拘谨( )

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 ( ) 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 )

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 ( ) 又以手自抚其颈 ( )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 ( ) 传号令以诛奸贼 ( )

2、焉

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 ( ) 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 ( )

家书一箧托焉 ( )

3、而

今而知皇上之真无权矣 ( ) 袁笑而不言 ( )

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 无不从流血而成 ( )

又闻《华严》性海之说,而悟世界无量( )

4、乃

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 )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

5、固

然,固有所闻( ) 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 )

荣禄固操、莽之才 ( )

三、指明词类活用情况

1、刘大奇其才 ( )2、乃吾辈所共事之主 ( )

3、以流通经典为己任( )

四、解释古今异义古义

1、经世之条理 ( )2、知其为非常之人矣( )

3、适大病不能行 ( ) 4、有开懋勤殿故事 ( )

5、同受非常之遇 ( )6、胡乃荣之私人 ( )

7、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 )

8、既而闻南海先生所发明《易》《春秋》大义 ( )

9、穷大同太平之条理 ( )

五、找出通假字

1、衍译南海之宗旨 ( ) 2、神气不少变 ( )

3、能衍一法为万( )

六、指明下列句式

1、君之不信( ) 2、足下何以待之( )

3、日本志士数辈 (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

2、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3、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

4、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

5、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6、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

7、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不易易。

8、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篇三:赵玭,澶州人 家富于财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玭为平决,悉能中理。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会契丹构难,秦帅何重建献地于蜀,孟知祥署高彦俦秦州节度,成为支郡,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

周显德初,命王景帅兵讨秦凤。彦俦出兵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玭闭门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我辈安忍坐受其祸?去危就安,当在今日。”众皆俯伏听命。玭遂以城归朝。世宗欲命以藩镇,宰相范质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历汝、密、泽三州刺史。建隆中,入为宗正卿。乾德初,出为泰州刺史。二年,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玭狂躁幸直,多忤上旨,太祖颇优容之。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五年春,罢使,守本官。自是累献密疏,皆留中不出,常疑普中伤。六年,诣阙,纳所授告命,诏勒归私第。又请退居郓州,不许。玭不胜忿,逾年,伺普入朝,马前扬言其短。上闻之,召玭及普于便殿,面质其事。玭大言诋普贩木规利,上怒,促令集百官逐普,且谕其事。王溥等奏玭诬罔大臣,普事得解。上诘责玭,命武士挝之,令御史鞫于殿庭。普为营救,得宽其罚,黜为汝州牙校。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五十八。

(选自《宋史·赵玭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B.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C.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D.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重进移刺虢、成二州 移:调任

B.玭狂躁婞直,多忤上旨 忤:遵从

C.玭大言诋普贩木规利 规:谋取

D.黜为汝州牙校 黜:贬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赵玭因为交纳粮食资助边防之用,补为集贤小史,调为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在虢州、成州二州任刺史时,连续征召他为从事。

B.高彦俦出兵救援秦凤,溃逃回来。赵玭闭门不接纳,并召集官属后以城归附后周。世宗想任命他为节度使,后来被授予郢州刺史。

C.赵玭急躁刚直,太祖颇为宽容他。由于赵普中伤,赵玭罢使职后多次上书秘密奏疏都被留在禁中没有批示,因此他十分忿恨赵普。

D.赵玭探知赵普入朝,在马前大声宣扬赵普的短处,此事惊动了皇上,后来王溥等人上奏说赵玭诬蔑大臣,赵普的事情才得以解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5分)

(2)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5分)

试题答案:

【答案】

4.D

5.B

6.C

7.(1)刺史白重进认为他年轻,想用处理事务来试用他,因而把拖延的案件交给他处理。(“欲试以事”“滞”“狱”各1分,句意2分)

(2)(他)曾经查访得知宰相赵普私自出售秦州、陇州木材的事,暗中把这事奏报皇帝,然而惧怕赵普知道,因此说有脚病请求解除官职。(“廉”“市”“潜”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4.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意。B项根据语境“太祖颇优容之”,“忤”应该译为“违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往往会出现这些问题: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移、曲解词义等等。可以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的意思与原文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可知C项原文是“常疑普中伤”,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欲试以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欲以事试之”;“滞”可结合现代词语“滞纳金”,译为“拖延的、积压的”;“狱”可结合词语“文字狱”,译为“案件”。(2)“廉”根据语境“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译为“查访”;“市”结合“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梁启超《谭嗣同传》译为“出售”;“潜”可结合句“随风潜入夜”译为“暗中”。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3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相关文章
  •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谭嗣同传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首在浏阳设一学会,每七日集众而讲学,君慷慨论天下...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