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语文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正文

语文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学案

2016-11-04 13:42:4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七年级上语文(北师大版)精品学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确凿(záo)菜畦(qí) ..

云霄(xiāo) 斑蝥(máo)..

攒成(cuán) .

鉴赏(jiàn) .

白颊(jiá).

和蔼(ǎi) .敛(liǎn) .觅食(mì). 桑椹(shèn) . 覆盆子(fù) . 脑髓(suǐ) .秕谷(bǐ) .躁(zào) 书塾(shú) ..渊博(yuān) 怪哉(zāi) ..

鼎沸(dǐng) .蝉蜕(tuì) 喉咙(hóu)..

倜傥(tì tǎng)锡箔(bó) ...

2.读准多音字

(1)缠络: luò其他读音: lào .

(2)系绳子: .jì

(3)豁口: huō.

(4)宿儒: sù .其他读音: huò其他读音: xiǔ组词:络子 组词:系统 组词:豁达 组词:三天两宿

组词:折本

组词:拗口 其他读音: xì 其他读音: xiù组词:星宿 (5)折腊梅: zhé其他读音: shé.其他读音: zhē组词:折腾 (6)拗过去: ǎo其他读音: ào.

其他读音: niù组词:执拗

二、重要词语

1.纳凉:乘凉。

23.高枕而卧:安然而卧,无所顾虑。

4567

8.倜傥:洒脱;不拘束。

910.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1112

三、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

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15部。

2.《朝花夕拾》为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改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虽然已凋谢,但在黄昏时仍能拾起来,给人们以有意义的思考和感悟。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四、写作知识

1.时间顺序。比如,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写早中晚各个时段的景物等,只要是景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都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

2.空间顺序。比如,由远到近,由里到外,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比如,由浅到深,由个别到一般等。

1.作者笔下的百草园里有哪些乐趣?

点拨:(1)百草园景色丰富、美丽诱人,有“无限趣味”。

①色美:“碧绿”耀人眼,“紫红”撩人心。

②音美: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齐奏齐鸣。

③状美:黄蜂肥胖,何首乌藤与木莲藤缠络,形状各异。

④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

(2)曲折、惊险、离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雪后捕鸟,乐在其中。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和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中“似乎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

点拨:“似乎”用来说明离开百草园已经多年(“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我”恐怕记忆不真;“确凿”,表明“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都记忆犹新,留在脑海里的印象确实如此。

3.核心图解

1.给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zhěn( )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 )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

蜈蚣,它能吸蛇的脑suǐ( ),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2)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3.选词填空。

A.露 B.牵 C.撒 D.罩 E.觅 F.支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______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______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______住了。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体裁),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思想家、________。

5.选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D.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

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6.文段为什么要写关于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可以成仙的内容?

7.这段文字描写“泥墙根一带”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8.文段中加点的动词用得精练传神,具体说说好在哪里。

9.这段文字属于______描写,读后给人鲜明的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不必说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游泳、钓鱼、捉螃蟹、捉龙虾,抬来家里的大木盆划船;也不必说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摔跤、捉蛐蛐、捉蚂蚱,看两头大黄牛打架。单是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大枣树,就有无限的乐趣。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

篇二: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鲁迅”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 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6岁时入私塾,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21岁去日本学医,寻求救国之路,后为拯救国民的精神,毅然弃医从文。他以犀利的笔,战斗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1936年在上海病逝。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给我们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收在《鲁迅全集》里,成为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是作者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写的,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 (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鲁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了呢?又为什么要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呢?原来,“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缉鲁迅,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然而鲁迅一贯主张的却是:“??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即使困守在厦门大学,也总要“做一点事”。做些什么呢?他针对着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予以回击。鲁迅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鲁迅先生在“只剩了回忆”的困境下,仍在自觉地战斗着。

相关链接:

1.《朝花夕拾》简介: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 《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这10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2.“三味书屋”名称的内涵:

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字镜吾)先生寓所内的一间房子,用为书塾。“三味书屋”其中的“三味”之意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引自寿镜吾之子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句中的醯是醋,醢是用鱼肉做成的酱,醯醢泛指佐餐的调料。书屋柱子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书。

二、认定目标:

1.介绍鲁迅生平,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深刻理解描写三味书屋的内容。

3.学习写景要抓住事物特点和有恰当顺序的原则和手法。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 皂荚树() 桑椹 ( ) ....

轻捷 ( )油蛉( ) 斑蝥 () 拥肿 ( )() .....

珊瑚..珠( )( ) 攒. ( ) 敛. () 人迹罕.至( ) 秕.谷 ( )系. ( ) 宿儒. () 蝉蜕. ( ) 倜傥.. ( )( ) 拗. ( ) 盔.甲 () 锡箔. ( )

2.解词:

确凿:

长吟:

轻捷:

缠络:

攒:

机关:

敛:

鉴赏:

人迹罕至:

觅食:

方正:

消释:

人声鼎沸: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初读感知:

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作者对自己在百草园中的生活与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精读赏析:

★赏读“百草园”:

3.第2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百草园的美丽迷人景色的?

4.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

5.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运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6.别样的趣味(冬季):先填空,后思考: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

一,便 住了。

这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7.探讨第9自然段:三个“也许??”写出了什么?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此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读 “三味书屋”:

8.“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写出了什么?

9.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寿镜吾老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他呢?

10.三味书屋后面的园,远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学生却同样玩儿得有滋有味,这样写有何

篇三:京改版语文2016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运用多种手法写景状物,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

3.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自主预读?]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是,原名 ,字 。我国现代伟大的 、 、 。他的散文集是。

2.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菜畦( )②蝉蜕( ) ③人声dǐng( )沸 ④确凿( ) ...

⑤宿( )儒⑥桑葚( ) ⑦斑máo( ) ⑧倜( )傥( ) ....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

②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

高枕而卧:

③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方正:

④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人生鼎沸:

⑤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

人迹罕至:

4.按照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动词。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5.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6.我的疑难:

[?文本研讨?]

活动一 走进“百草园”

7.品读“百草园”部分,思考:

①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在何处?

②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③文中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④第7自然段中动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活动二 走进“三味书屋”

8.品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

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

②书屋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③我为什么不太喜欢在三味书屋呢?对“我”在三味书屋中的表现你如何评价?

9.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儿童生活,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写在一篇文章中?

活动三 联系实际展才华

10.口头作文,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要求:扣题说文,突出“趣”字。可以小组比赛,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说得好。

[?书声琅琅?] ◎美文赏读

思,在百草园

刘绍棠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

—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

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


语文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学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2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语文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课《

    七年级上语文(北师大版)精品学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确凿(záo)菜畦(qí)..云霄(xiāo)斑蝥(máo)..攒成(cuán).鉴赏(jiàn).白...

推荐范文